① 現在理財利息最高的是什麼產品
利息最高,虧損的概率也最高,所以,股票算其中一樣。
② 以幫人理財投資為由許諾高利息借錢,可以討回高利息嗎
本身這種事情就是不靠譜的,到時候不要說得到高利息了,本金是不是能夠拿回來還不好說吶,如果是能夠拿回本金及早的退出比較穩妥,太高的利息超過國家規定也是不受保護的。
③ 哪個app平台投資理財的靠譜又高利息呢
理財通啊,大品牌,眾多理財產品可以供我們選擇
那些產品中各個產品的利率都是不同的啊,不同的產品,當然收益就不同了
但是相對來說利率高的產品的收益當然也就高了,利率低的產品收益當然也就低了
不過利率高的風險也就高一點了,對於這些問題 都得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並且網頁版的還支持最高一千萬得存入
④ 比銀行理財收益高的投資渠道有哪些
1、存銀行:保守的理財方式,收益率=利率。安全等級:最安全,主要風險是銀行倒閉,基本上不可能。收益太低,急用錢時變現很不方便,因為沒有會把那麼多錢全存活期,萬一要錢急用,定期提前取出來,利息損失慘重,
2、買保險:被國內人民廣泛誤解的理財。我之所以說保險被誤解了,是因為保險員推銷、國人購買保險時候經常考慮的是到時候收益會有多少。其實,保險是為了保險,真正的保險應該是在意外事件來臨時,能獲取一份賠償金來讓自己度過難關或緩解困難,是保障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種種意外而出現大的波折。我傾向於買一些大病保險、車輛險、意外險等內容,買它們不是為了獲得賠償,反而是希望這輩子也不要發生索賠事項。保險保險,錢出去就別想著回報。
3、買國債、企業債:偏保守的理財。比存銀行更明智。比銀行利息要高一些,國債還免利息稅。同時,可以方便地通過市場交易變現。等於是以活期的方式獲得定期的利息。風險:國家政變、國家戰爭將導致國債變成廢紙。企業倒閉將導致企業債兌付出現問題。
4、買貨幣式基金:偏積極的保守理財。貨幣式基金以其專業優勢和規模優勢,通過買賣債券能獲取比債券本身略高一點的收益。
5、買股票式基金:積極的理財。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人來說,買股票式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基金通過專業優勢和組合投資,往往能賺取比普通散戶更高的利潤。風險:股票市場波動的風險,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國內的基金和國有企業一樣,存在這樣那樣不規范的問題,老鼠倉問題倒是小問題,最怕就是利益輸送。
6、自己買賣股票: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具備承受能力,就請自己去買賣股票吧,盈虧都是自己能力的體現。有本事就通過自己賺來證明能力。
7.投資P2P網貸產品:年化收益率普遍較高,業內較靠譜的收益率基本維持在8%-12%左右,選擇好的平台才是最重要,這類理財產品,門檻低收益高,投標提現方便靈活。
⑤ 有好多理財投資的產品年利率非常高是真的還是騙人的
1.股市,期貨,外匯,原油,等等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收益很高,風險也很大。
2.信託安全性很高,起投金額一般100萬,收益多為8%,
3.基金收益浮動,起投也挺高,風險相對較大,可以接受。
4.銀行理財收益4%左右,風險相當低
5.P2P理財為新興理財模式,收益8%-16%為合理區間,選對平台風險不高。
6.還有A2P等等衍生模式,也是看運營情況。收益較可觀。
沒技術基礎不建議入手第一種模式。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祝順利!
⑥ 買什麼理財利息比較高
首先,保本型理財產品對本金的保證有「保本期限」。不少投資者都認為保本型理財產品在整個投資期內都可以100%保障本金,即使提前贖回也不會有本金損失;而實際情況是,保本型理財產品對本金的保證有「保本期限」,即在一定投資期限內(如3年或5年),對投資者所投資的本金提供100%保證。
因此,投資者在保本到期日,一般可以收回本金;如果提前贖回,且在市場走勢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
其次,保本型理財產品不保盈利。「保本型理財產品的保本只是對本金而言,並不保證產品一定能夠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⑦ 有什麼年利率比較高的理財投資軟體,,,,訴求
收益率高的,風險相對較高,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如:定期、國債、受託理財、基金等等,若您持我行卡購買,建議您可以到我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⑧ 家人被親戚讓做投資理財高利息現已投資幾十萬.從18年7月22公司倒閉.親戚也已逃走.這錢能要回嗎
完蛋了,這是當下最流行的「非法集資案」。報警,警察立案,抓人…漫長的由警方破案,案外調解,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一審,二審…騙子下了大獄。完事了。投資人乾瞪眼。
⑨ 高利息投資理財項目可靠嗎
高利息理財項目要看多高的利息,投資標的是什麼。
一般來說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3-5%;P2P平台貸款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在8-10%。 超過10%的理財產品風險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