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意受理貸款意向書有什麼用有法律約束力嗎
同意受理貸款意向書,沒有法律約束力。或者說可以靈活掌握具體操作,隨個人意願而定。
意向書是指當事人雙方或多方之間,在對某項事物正式簽訂條約、達成協議之前,表達初步設想的意向性文書。
其一是協商性,其二是靈活性。意向書不像協議、合同那樣,一經簽約不能隨意更改,意向書比較靈活,在協商過程中,當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圖和目的提出意見,在正式簽訂協議、合同前亦可隨時變更或補充,最終達成協議。
B. 約束性價格上限如何導致供給不足,模型分析,具體點哦,
通常認為需求隨價格降低而遞增,供給隨價格降低而遞減。即需求曲線斜率為負,供給曲線斜率為正。
畫圖不太方便,舉例文子說明,若均衡時價格為5元,供求量為100。當約束價格上限為4元低於均衡價格,則需求會增加,比如變為120,而供給會減少,比如變為80,則將會出現40單位的供給不足。(其實根據這個例子可以得出供給和需求曲線的函數表達式,樓主可以自己畫畫供求模型看。)
C. 意向書、協議書、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是一樣的嗎
意向書、協議書、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是不一樣的。
1、協議書與合同書沒有實質區別。理論上講,協議的外延比合同大。因為合同法中規定的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不包括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不平等主體之間的協議,自然不適用合同法規定。
比如勞動法方面的協議。實踐中,民事活動中「協議」與「合同」概念並沒有做實質的區別。就是說,我們可能稱協議,也可能稱合同。但都適用合同法規定,效力沒有什麼區別。
2、意向書是國家、單位、企業以及經濟實體與個人之間,對某項事務在正式簽訂條約、達成協議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態度或提出初步設想的一種具有協商性的應用文書。
作用 意向書的主要作用是傳達「意向」,提請對方注意或供參考,可以約束雙方的行動,保證雙方的利益;意向書能反映業務工作上的關系,能保證業務朝著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意向書可為正式簽訂協議或合同打下基礎。
意向書是協商過程中各方基本觀點的記錄,一旦達成正式協議,便完成了意向性的使命。意向書不具有協議、合同那樣具有法律效力。
(3)非約束性價格意向書擴展閱讀
意向書的和合同書不是一回事
首先要肯定的是意向書是簽訂合同或者協議之前的基礎和前奏,在概念中被譽為先導,可見意向書所表達的是對正式簽訂合同和協議之前的初步設想,與合同書並非一回事。
這是在經濟合作中商務談判上的一種常見的工具。之所以不能說意向書和合同書是一回事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根據意向書的概念和內容,區別於合同書中權利和義務的約定,只是作為有所保留的一種有待協商和程序確定性質的書面文件。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意向書也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也就是說如果意向書已經具備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條款,如買賣雙方約定了買賣價格、買賣標的物、交付時間、交付方式、違約條款等,而且當事人沒有明確排除其約束力,且一方已經開始履行了該意向書所載明的部分義務,對方也接受了,雖然此時沒有訂立合同,通常應認為該意向書具備了法律約束力,也可以視為一份「合同」了。
D. C++初學者問題,關於模板類的非約束性友元
typename C, typename D分別表示C和D兩種類型,C、D是通配符,可以匹配任何類型,它們的實際類型由調用這個模板時傳遞的類型決定。
E. 非約束性合作諒解備忘錄
諒解備忘錄是國際協議一種通常的叫法,Memoranm of Understanding,簡稱MoU,直譯為諒解備忘錄。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協議
國際協議一種通常的叫法,Memoranm of Understanding,簡稱MoU,直譯為諒解備忘錄。用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協議
意指「雙方經過協商、談判達成共識後,用文本的方式記錄下來」,「諒解」旨在表明「協議雙方要互相體諒,妥善處理彼此的分歧和爭議」。由報道知:「諒解備忘錄」相應的英文表達為「memoranmofunderstanding」,有時也可寫成「memo of understanding」或「MOU」。
日常生活中,memoranm(memo)常用來形容「為防遺忘而寫的便條」,如memopad(記事本)。此外,與其搭配的片語有engagementmemoranm(業務備忘錄),auditmemoranm(查帳備忘錄)。
memoranm
英音:[,mem?'r?nd?m]
美音:[,m?m?'r?nd?m]
詞典解釋
名詞 n. [C]
1.備忘錄,記錄;聯絡便條
He sent us a memoranm about the meeting.
他給我們寄來了會議備忘錄。
2.外交備忘錄,照會
3.【商】(公司的)章程;(買賣的)摘要
簡明英漢詞典
--------------------------------------------------------------------------------
memoranm
[7memE5rAndEm]
n.
備忘錄, 便箋, 便函, 買賣契約書
美國傳統詞典[雙解]
--------------------------------------------------------------------------------
memoranm
mem.o.ran.m
AHD:[mμm」…-r2n「d…m]
D.J.[7mem*6r#nd*m]
K.K.[7mWm*6r#nd*m]
n.(名詞)
【復數】 me.mo.ran.ms或 me.mo.ran.da [-d…] 縮寫 mem.
(1)
A short note written as a reminder.
備忘便條:作為提醒之物的短箋
(2)
A written record or communication, as in a business office.
備忘錄:(如一商業機構的)書面記錄或交流
(3)
Law A short written statement outlining the terms of an agreement, a transaction, or a contract.
【法律】 交易備忘錄:一簡要的書面申明,記載有一協議交易或合同的各項條件摘要
(4)
A business statement made by a consignor about a shipment of goods that may be returned.
代銷委託書:承銷人所作之商務聲明,載明退還貨物的運輸事項
(5)
A brief, unsigned diplomatic communication.
外交備忘錄:簡明的未經簽署的外交公文
現代英漢詞典
--------------------------------------------------------------------------------
memoranm
[memE5rAndEm]
n.
-da 或 -ms
(1)
公司章程;買賣契約書
(2)
備忘錄
現代英漢綜合大辭典
--------------------------------------------------------------------------------
memoranm
[7memE5rAndEm]
n.
(pl. memoranms, -da [-dE])[拉]
(1)
備忘錄
(2)
便箋; 摘要; 非正式的記錄
(3)
同一機構內的簽條[規章]
(4)
【律】買賣契約書
(5)
(外交)照會
(6)
寄售物品通知書
a memoranm about the meeting
這次會議的備忘錄
F. 意向書的特點是什麼
意向書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有利於雙方進行下一步的實質性接觸和談判;二是作為下一步實質性談判客觀的、基本的依據。
意向書的主要作用是傳達「意向」,提請對方注意或供參考,可以約束雙方的行動,保證雙方的利益;意向書能反映業務工作上的關系,能保證業務朝著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意向書可為正式簽訂協議或合同打下基礎。
G. 意向書法律效力
意向書是正式簽訂合同之前,對涉及的事宜初步達成合議,但法律上對於意向書沒有太明確的規定,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意向書中,對所涉及的標的、價款、給付期限等條款約定的特別明確,那麼雖標題為意向書,但其實際性質應認定合同,合同一經簽訂,除法律、行政法規有特別規定都應當履行義務。
結合你所說的,如果想解除該意向書,要看意向書里有沒有約定違約條款或對方簽訂完意向書做沒做與接受那片山有關的工作,如果做工作了,即使沒約定違約責任,也要適當予以賠償的。
H. 購房意向書有法律效力嗎
意向書的法律效力以及法律的性質,需要結合意向書的內容進行判斷。
簽訂的房屋買賣意向書,其內容對買賣關系的主體、標的、價款、履行期限、違約責任等都作了明確的約定,那麼此項意向書就已具備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的構成要件,應是一份有效的房屋買賣合同,一旦一方違約,即要承擔該意向書中約定的違約責任。
意向書中雙方對價格作了相對約定,以「暫定價」或約定按物價局核准價為準的形式出現的,該意向書屬於預約合同,雙方當事人取得的也只是簽訂正式合同的優先權,最後以雙方簽訂的正式合同(本約)為准,即使違約,承擔的也只是締約過失責任,而非違約責任。
I. 並購流程分為哪些階段
企業並購的基本流程為:明確並購動機與目的;制定並購戰略;成立並購小組;選擇並購顧問;尋找和確定並購目標;聘請法律和稅務顧問;與目標公司股東接洽;簽訂意向書;制定並購後對目標公司的業務整合計劃;開展盡職調查;談判和起草並購協議;簽約、成交。企業並購的步驟包括戰略決策、並構准備、並構實施和公司融合四個過程,具體為:(一)戰略決策:明確並購動機和目的並且進行市場觀察和調查。(二)准備:1.鎖定目標。2.確定收購方式。3.成立內部並購小組。4.簽訂並購意向書。(三)並構實施1.對收購項目進行初步評估,包括行業市場、目標公司的營業和盈利、對收購後的設想和預期值、資金來源和收購程序,初步確定收購定價。2.開展盡職調查。3.提出最終評估報告。4.談判、簽約。5.資產移交。(四)融合。
J. 約束性邀約和非約束性要約的區別是什麼
約束性邀約和非約束性要約區別為:交易條件不同、階段不同、法律行為不同。
一、交易條件不同
1、約束性要約:約束性要約需要邀請對方提出交易條件。
2、非約束性要約:非約束性要約不需要邀請對方提出交易條件。
二、階段不同
1、約束性要約:在發出約束性要約邀請時,當事人仍然處於訂約的准備階段。
2、非約束性要約:在發出非約束性要約邀請時,當事人處於訂約的進行階段。
三、法律行為不同
1、約束性要約:約束性要約構成的是雙方法律行為。
2、非約束性要約:非約束性要約構成的是單方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