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莊家對敲!我有不明白的問題!
散戶們有個錯誤的認識,放量必定大漲。
庄哥利用這一點,對敲雖然增加了一點手續費,但能把蠢散戶騙到高位接盤,總的來說能抵銷手續費還有賺。
如果那些蠢庄無法做到這一點,結果很簡單:蠢庄虧本。不要以為所有的庄都是賺。庄也是人,他們高位做好看的指標的同時放無數真假利好,就是讓散戶上當。
股票就是戰爭,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就沒事了,多看孫子兵法,
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就是說不要亂建倉。要小心為上。不到時機就不要亂來。
-----
能夠16塊賣掉成本是10塊的股票,賺60%。庄哥高興的不行去誑窯子去了,問題是庄要想辦法騙散戶在16塊買進。對倒放量是無數庄哥的欺騙手法之一。
如果沒有散戶在16塊接,庄的大量籌碼無法出貨,只能14塊出,或者10塊出,或者8塊出。
⑵ 對敲的識別
大部分個股主力機構在操縱目標股票價格時,一般情況下會跟著大盤的波動順勢而為。這種順勢而為的操作體現在以下三方面:跟著大盤股指中長期大方向波動運作;跟著大盤股指起伏波動進行高拋低吸操作;看大盤短線表現,甚至看股指盤中表現靈活順勢操盤。
同樣,大部分個股主力機構在運作某隻股票時,在大部分的交易時間里也會根據大盤的波動順勢而為去操作。以一隻股同一個主力在裡面運作一年時間為例,在這一年時間中一般有80%的交易是操盤手順勢操盤的,大概有20%的時間可能是逆市操作。逆市操盤包含長期逆市操盤、波段逆市操盤、短線逆市操盤三種。一般情況下在盤口出現最多的是短線逆市操盤。
一般技術分析用在一隻股票主力機構逆市操盤嚴重階段時往往是不具實踐性或者說失效的。那麼同樣在主力順勢操作一隻個股時,也存在一般技術分析不具實踐性或者說失效無效的時間段。一般屬於這幾種情況:極端行為中的連續漲停和跌停;主升浪階段和股價進入急跌階段。
極端行為如果屬主力有計劃的刻意操作,一旦主力操盤手擬定好操盤計劃並下定決心實施,那麼在拉升時股價上面出現什麼壓力位,什麼套牢盤等等都阻擋不了該股價格的上升。這期間股價持續上揚,上升幅度等很大程度掌握在主力操盤手的操縱中。這時是主力操盤手操作行為嚴重影響該股價格,再到該股的價格影響技術形態或技術指標。這包括該股的趨勢、形態、K線上升角度等。一旦一隻股票進入這種由主力嚴重干預的操縱狀態,用技術分析去分析所謂的阻力位、支撐位、高點、低點、升跌幅度等往往都失靈或失敗居多。此狀態下技術指標可以超買再超買,下跌時可以超賣再超賣,高了可以更高,低了還有更低。此時的分析判斷應該抓住該股主力操盤手的操盤思路和操縱行為去分析判斷。一般性的技術分析用在個股常規的波動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用在極端狀態和嚴重主力操縱狀態下分析則出錯極高。在對個股平常的分析,要懂區分股價是屬於正常狀態波動還是處於極端狀態波動,這非常重要。
到交易盤口上,主力機構交易過程中同時扮演買和賣雙方兩個角色怎麼理解?交易盤口是最復雜的,先從個人投資者說起。相信大家都有過做T+0高拋低吸的經驗,也應該有過賣了股票後看到它還有潛力又買回來的經歷,當然也有同一隻股票波段高位拋出低位接回的經歷。一般個人投資者沒有能力影響和操縱個股價格,而資金實力強大的機構則不同,相當部分實力機構往往具有打探真正內幕消息的渠道和資金強大的優勢。做莊行為在運作過程中大部分時間莊家不是去分析預測目標股票的方向升跌,而是通過消息和資金直接在交易中買賣操縱影響股價。大部分莊家運作一個股都會進行T+0高拋低吸,波段高拋低吸的操作。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莊家能按照自己的願意操縱和影響股價,在一定程度上擁有決定價格升跌的主動權,謀利就變得更輕松容易。
一個莊家控盤度比較高的股票(現階段控盤30-50%就已經是非常高的了)超過80%這樣的股票在運作時,超過50%的交易時間存在莊家自買自賣的「對敲」操作。也就是筆者上面所說的:同一個機構在交易過程中同時扮演買和賣雙方兩個角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做莊客觀存在的原因導致的。做莊的目的是利用莊家自身消息靈通和資金龐大優勢左右影響個股價格從中謀利。莊家運作到最後最終要把所有籌碼帳面利潤兌現為人民幣才是真正的獲利。要兌現就必須找到資金來接貨才能實現。
在2002年之前的做莊模型是:一個機構高度控盤一隻股50-80%的流通籌碼,這種高控盤做莊模式中相當多莊家暴拉股價最後沒有人接貨而導致最終的坐莊失敗。現在的機構幾乎都吸取了這一教訓,從入庄完成就展開「維持交易人氣」做量對敲操作。對敲操作(莊家自己的一個帳戶賣給自己另外一個帳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後的籌碼兌現。為什麼莊家入庄完成就展開「維持交易人氣」對敲操作,而不等到出貨時才製造大量的對敲吸引資金接貨,出貨時才匆忙製造大量對敲吸引資金接貨屬「平常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行為,其效果肯定不如長期培養該股有一批穩定的參與者效果明顯。另外因為大部分莊家運作一個股時經常進行T+0高拋低吸,波段高拋低吸。在股價拉升時他希望有一定的資金跟風買入幫忙拉高,到了波段高位莊家開始派發時他希望有一定的資金跟風買入幫忙接貨。在這樣的情況下平常交易經常通過對敲交易吸引人氣就十分必要了。
⑶ 如何從盤口中看出什麼是主力對敲
主力對敲的手法通常有兩種,最常用的手法是使用兩條交易跑道,同時對某一隻股票發出買賣指令,價位與數量大致相同,這時莊家不預先掛單, 因此有時大家在盯盤中會發現委託盤中的買、賣單都很小,成交量中卻突然冒出大筆成交。另一種手法就是主力事先在委託盤中掛出一筆大的買單或賣單,然後一路打下去或買上來,迅速吃掉預埋的委託單,從而造成虛假的成交量。
由於許多投資者經常是孤立的、靜止的看待成交量,即只注重當日的成交量與價位,主力就投其所好,大量的利用對敲製造騙局和騙線。又由於對敲與普通的大手成交具有相同的形式,比較容易隱蔽,難以辨別,因此給投資者造成不少麻煩。我們認為,研判主力對敲主要應該從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以及價量配合的情況入手,主力對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成交量的增加,但是由於摻雜了人為操縱的因素在裡面,這種放量會很不自然,前後缺乏連貫性;在價量配合上也容易脫節,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留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從每筆成交量上看,單筆成交數較大,經常為整數,例如100手、500手,買盤和賣盤的手數較接近,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買賣方都是同一人,亦即是對敲行為。
2.在鄰近的買賣價位上並沒有大筆的掛單,但盤中突然出現大筆成交,此一般為主力的對敲盤。
3.股價無故大幅波動,但隨即又恢復正常,如股價被一筆大買單推高幾毛錢,但馬上被打回原形,K線圖上留下較長的長影線,這種情況多為主力對敲。
4.股價突破放量上攻,其間幾乎沒有回檔,股價一路攀升,拉出一條斜線。這明顯有人為控制的痕跡,往往為主力對敲推高股價,待機出貨。
5.實時盤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躍,突然出現大手筆成交,這種成交可能只有一筆或連續的幾筆,但隨後成交量又回到原先不活躍的狀態,這種突破性的孤零零的大手成交量是主力的對敲行為。
6.當賣一、賣二、賣三掛單較小,隨後有大筆的買單將它們全部掃清,但買單的量過大,有殺雞用牛刀之感,且股價未出現較大的升幅。這種上漲狀態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敲。
7.當股價出現急跌,大筆成交連續出現有排山倒海之勢,往往是主力為洗盤故意製造恐怖氣氛。
8.股票剛啟動上攻行情不久,漲幅不大,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量放量低開,且跌幅較大,此為主力對敲洗盤行為。
9.整日盤中呈弱勢震盪走勢,買賣盤各級掛單都較小,尾盤時突破連續大手成交拉升,這是主力在控制收市價格,為明天做盤的典型對敲行為。
10.上一交易日成交並不活躍的股票,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放量高開,此為主力為了控制開盤價格的對敲行為。 主力對敲誘多盤面特點(轉)首先,盤面顯示主動拋單較多,空方力量明顯強於多方;
價量關系不理想,下跌放量,盤中反彈卻縮量;
股價下跌時拋盤如過江之鯽,要多少有多少。但每下跌一段之後,下面就會出現強大的承接盤,令人感覺主力在護盤,像盾牌一樣讓股價無法繼續下穿,多頭強大,誘使投資者去買委賣盤的貨,使得股價在此位又橫盤一段時間,等人心趨穩之後,又是一波下跌,然後再用強大的被動性買盤維持股價,以穩定投資者信心。
盤中顯示,一方面是買盤十分強大,另一方面卻是股價在不斷下跌,主力究竟是想護盤還是想掩護出貨,這是研盤的疑難點。
如果主力想要護盤,為什麼要在股價急跌一段之後才掛出強大的接盤,如此強大的買盤為什麼總是在下面被動地承接而不是主動出擊甚至上攻。
如果主力想要護盤,為什麼一旦成交趨穩,接盤大單會立即撤得無影無蹤,然後緊跟著又是一波下跌,大單接盤似乎只是穩定人心。
股價在下跌的過程中,雖然下方有強大的接盤層層設防,但為什麼股價重心仍在不斷下移。實際上這是主力使用的對倒放量出貨手法。
表面上看,主力好象在護盤。實際是在出貨。邊打邊撤,用強大的接盤暫時維持住股價,引誘投資者去買委買盤的貨,先被動做多,然後撤掉下面的大筆接單,反手主動做空。
從盤中當日K線圖的技術指標中可清楚地看出股價需要調整,只是由於主力的誘多手法使得多數投資者忽視了盤面的假象,給主力造成了撤退的機會
⑷ 莊家在對敲股票,哪幾個技術指標會失真
主力對敲的本質是改變成交量,利用成交量來達到對主力有利的價位。所以,只要跟成交量有關的指標都會「失真」。
我的失真是加引號的,現在你可能理解不了,其實對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假,是對中國股市這個特殊市場的特殊需要。你只要能理解其內在含義,主力的對敲手段將會給你操盤帶來指引。
記住市場永遠是對的,你要通過你的改變去適應市場,而不是抵觸。
要將計就計,從中獲利。
⑸ 請問,如何區別真實成交量與虛擬對敲成交量
虛擬成交量是更換副圖的指標,將原來默認的成交量指標換成「VOL-TDX成交量(盤中虛擬)」。這個指標是通達信軟體自帶的。具體操作是:在副圖的成交量指標上右鍵——選擇指標——成交量型——VOL-TDX成交量(盤中虛擬)——確定就可以了。
對敲成交量:就是莊家為吸引股民跟風,用二個以上的帳戶互相買賣
首先自己先掛好單,然後用另一個帳戶去買入,這樣產生的交易量就是對敲成交量。
什麼是成交量: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投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其中總手為到目前為止此股票成交的總數量,現手為剛剛成交的那一筆股票數量。單位為股或手。
成交量可以在分時圖中繪制,也可以在日線圖、周線圖甚至月線圖中繪制。一般行情分析軟體中,上面的大圖是主圖,下面的兩個小圖,其中一個就是成交量或成交額。國內A股市場是資金推動的市場,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江恩十二條買賣規則中的第七條就是觀察成交量,指出研究目的是幫助決定趨勢的轉變,因此市場上有「量是價的先行,先見天量後見天價,地量之後有地價」之說。不過也不能把成交量的作用簡單化、絕對化,由於國內股市中存在大量的對敲行為,成交量某種程度上也能騙人,因此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量雖是價的先行,但並不意味著成交量決定一切,在價、量、時、空四大要素中,價格是最基本的出發點,離開了價格其它因素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價格進行研判,但決不會決定價格的變化,對於這一點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被偽說法所蒙蔽。
買盤+賣盤≠成交量
1、買盤和賣盤相加為何不等於成交量?目前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三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系。
怎樣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買成交或哪些是以賣成交?這里有一個辦法:在目前股票電腦分析系統中有「外盤」和「內盤」的揭示,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這樣就可以區分成交量哪些以買方成交、哪些以賣方成交。
2、外盤、內盤
在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委託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託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由於以賣方成交的委託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成交量的影響
參與買賣股票的人,其對股價偏高或偏低的評價越不一致時,成交量就越大。反之,其評價越一致時,則成交量趨小。前者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歧較大,短兵相接,股價乃具有較大幅度的漲跌;後者為多空雙方看法略同,操作較不積極,股價漲跌幅度將很有限。
如何看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溫和放量。這是指一隻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 「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支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至少說明市場的拋壓還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2、突放巨量。對此種走勢的研判,應該分作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一般來說,上漲過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種情況是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牢。
⑹ 如何在指標中表現主力的對敲手法
對敲主要是為了製造無中生有的成交量以及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莊家操盤常用對敲,過去一般是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現在則變成了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段,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仍然運用對敲。 1.敲山震虎為建倉 以壓制股票價格為目的,在建倉時積極對敲,莊家是為了能夠在低價位搜集到更多的籌碼,往往通過對敲的手法來壓制股票價格。在個股的K 線圖上可以看到股票處於較低的價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的形態持續性上揚,這說明有較大的買家在積極吸納。之後,出現成交量較大的並且較長的陰線回調,而陰線往往是由於莊家大手筆對敲打壓股價形成的。從較長的時間上看,這期間股票價格基本是處於低位橫向盤整,但是成交量卻在悄悄地放大。這時候盤面表現的特點是股票下跌時,單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單筆成交量。如果您能夠在這個時候識別出莊家的對敲建倉,可以踏踏實實買一個地板價。 2.旱地拔蔥拉股價 以大幅度拉抬股價為目的的對敲,一般是莊家在基本完成建倉過程之後的常用手法。在莊家基本完成建倉過程之後,股票價格往往會以很快的速度上揚,以巨量長陽甚至是以跳空缺口突破層層阻力,往往以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大買家紛紛搶盤的假象,提升其他持股者的期望值,減小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使籌碼鎖定更牢,股價能夠比較輕松地拉抬起來。在這個時期,一般散戶投資者往往有追不上股價的感覺,往往看準了價格,下了買單後股價卻飄起來了,似乎不高報許多價位就幾乎不能成交。這時候盤面特點是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易成交,而單筆成交量明顯放大並且比較有節奏。其實如果您能夠在這個時候果斷一些,仍然會得到比較便宜的股票。 3、雷鳴電閃為震倉 當股票價格被拉抬到較高的位置之後,外圍跟風盤的獲利已經比較豐厚,莊家隨時有可能在繼續拉抬過程中兌現出局。為了減少進一步拉抬股價時的壓力,莊家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從而使往往持倉者的成本提高。這期間的盤面特點是在盤中震盪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較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制股價造成的。如果投資者看到這樣的走勢,除了少數短線高手,一般投資者應該注意不宜介入這樣的股票。 4、對倒拉高最瘋狂 當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這只股票的利好消息會及時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傳播,股評分析等等也都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其實這已經是莊家開始出貨的時候了,如果您能看到盤面上顯示的數據,您可能會發現--往往是盤面上出現在賣2 甚至是賣3上成交的較大的手筆,而您並沒有看到賣2或者賣3上有大的賣單,而成交之後,原來買1或者買2甚至是買3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小了。這往往是莊家利用多跑道,以比較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所謂吃上家喂下家,吃的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喂的往往是跟風的買家。 5.梅開二度再對敲 經過一段時間的出貨之後,股票的價格有了一定的下跌幅度,許多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紛紛套牢,拋盤開始減輕,成交量明顯萎縮。這時,莊家往往會不失時機的找機會,以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但是這時的莊家已經不會再向以前那樣賣力,較大的買賣盤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抬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 觀察對敲盤需要耐心的長時間連續觀察,結合大盤情況和個股的價位以及消息面等等情況綜合分析,一旦學會觀察和把握對敲盤,就好像是掌握了莊家的脈搏,只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就等著莊家給您送錢吧。
⑺ 散戶需要學習的主力對敲做量幾種可辨別特徵,
主力對敲的手法通常有兩種,最常用的手法是使用兩條交易跑道,同時對某一隻股票發出買賣指令,價位與數量大致相同,這時莊家不預先掛單, 因此有時大家在盯盤中會發現委託盤中的買、賣單都很小,成交量中卻突然冒出大筆成交。另一種手法就是主力事先在委託盤中掛出一筆大的買單或賣單,然後一路打下去或買上來,迅速吃掉預埋的委託單,從而造成虛假的成交量。
由於許多投資者經常是孤立的、靜止的看待成交量,即只注重當日的成交量與價位,主力就投其所好,大量的利用對敲製造騙局和騙線。又由於對敲與普通的大手成交具有相同的形式,比較容易隱蔽,難以辨別,因此給投資者造成不少麻煩。我們認為,研判主力對敲主要應該從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以及價量配合的情況入手,主力對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成交量的增加,但是由於摻雜了人為操縱的因素在裡面,這種放量會很不自然,前後缺乏連貫性;在價量配合上也容易脫節,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留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從每筆成交量上看,單筆成交數較大,經常為整數,例如100手、500手,買盤和賣盤的手數較接近,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買賣方都是同一人,亦即是對敲行為。
2.在鄰近的買賣價位上並沒有大筆的掛單,但盤中突然出現大筆成交,此一般為主力的對敲盤。
3.股價無故大幅波動,但隨即又恢復正常,如股價被一筆大買單推高幾毛錢,但馬上被打回原形,K線圖上留下較長的長影線,這種情況多為主力對敲。
4.股價突破放量上攻,其間幾乎沒有回檔,股價一路攀升,拉出一條斜線。這明顯有人為控制的痕跡,往往為主力對敲推高股價,待機出貨。
5.實時盤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躍,突然出現大手筆成交,這種成交可能只有一筆或連續的幾筆,但隨後成交量又回到原先不活躍的狀態,這種突破性的孤零零的大手成交量是主力的對敲行為。
6.當賣一、賣二、賣三掛單較小,隨後有大筆的買單將它們全部掃清,但買單的量過大,有殺雞用牛刀之感,且股價未出現較大的升幅。這種上漲狀態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對敲。
7.當股價出現急跌,大筆成交連續出現有排山倒海之勢,往往是主力為洗盤故意製造恐怖氣氛。
8.股票剛啟動上攻行情不久,漲幅不大,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量放量低開,且跌幅較大,此為主力對敲洗盤行為。
9.整日盤中呈弱勢震盪走勢,買賣盤各級掛單都較小,尾盤時突破連續大手成交拉升,這是主力在控制收市價格,為明天做盤的典型對敲行為。
10.上一交易日成交並不活躍的股票,當天突破以大筆的成交放量高開,此為主力為了控制開盤價格的對敲行為。 主力對敲誘多盤面特點(轉)首先,盤面顯示主動拋單較多,空方力量明顯強於多方;
價量關系不理想,下跌放量,盤中反彈卻縮量;
股價下跌時拋盤如過江之鯽,要多少有多少。但每下跌一段之後,下面就會出現強大的承接盤,令人感覺主力在護盤,像盾牌一樣讓股價無法繼續下穿,多頭強大,誘使投資者去買委賣盤的貨,使得股價在此位又橫盤一段時間,等人心趨穩之後,又是一波下跌,然後再用強大的被動性買盤維持股價,以穩定投資者信心。
盤中顯示,一方面是買盤十分強大,另一方面卻是股價在不斷下跌,主力究竟是想護盤還是想掩護出貨,這是研盤的疑難點。
如果主力想要護盤,為什麼要在股價急跌一段之後才掛出強大的接盤,如此強大的買盤為什麼總是在下面被動地承接而不是主動出擊甚至上攻。
如果主力想要護盤,為什麼一旦成交趨穩,接盤大單會立即撤得無影無蹤,然後緊跟著又是一波下跌,大單接盤似乎只是穩定人心。
股價在下跌的過程中,雖然下方有強大的接盤層層設防,但為什麼股價重心仍在不斷下移。實際上這是主力使用的對倒放量出貨手法。
表面上看,主力好象在護盤。實際是在出貨。邊打邊撤,用強大的接盤暫時維持住股價,引誘投資者去買委買盤的貨,先被動做多,然後撤掉下面的大筆接單,反手主動做空。
從盤中當日K線圖的技術指標中可清楚地看出股價需要調整,只是由於主力的誘多手法使得多數投資者忽視了盤面的假象,給主力造成了撤退的機會
⑻ 現在成交量也可以作假吧對敲可以使成交量作假,故意放大量嗎
以前股票市場中有成交量最不騙人的說法,現在已是機構和大主力主導市場的年代。幾個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能掌控著上千億資金,分布在下屬各基金帳務之中,他們可以以合理配置為由,在某些股票上對倒放量,客觀上製造成交量。
因此你的說法成立,但是不能因此否認量能指標。
⑼ 股價上漲時莊家對敲的意圖是什麼謝謝!!
你好,對敲,是指莊家一邊在盤面上堆積大從股票籌碼。是資金量較大實力較強機構或大戶在個股交易過程中通過刻意操縱目標股票成交活躍的假象。企圖通過操縱達到影響股價和影響投資者判斷思維的行為。
對敲目的:
1.利用對敲來吸引更多的股票投資者參與,讓個股交易更為活躍,有時屬於主力為日K線製造一定的股票成交量以維持該股人氣。
2.利用對敲製造交投活躍氣氛,吸引跟風盤湧入以達到利用非該主力之外的資金入市共同推高股價以節省拉升成本。
3.利用對敲推高股價,為日後出貨騰出空間或吸引跟風入場接貨主力減倉派發。
4.利用對敲交易做盤製造大量不明交易以迷惑欺騙投資者讓其看不清主力機構的真正操作意圖。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⑽ 在股市中什麼叫做對敲
對敲是就是大莊家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嚴重影響股票價格,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
比如兩個大莊家事先約好股票的價位,你的賣給我,我的再賣給你,這就是對敲。
也有可能是一個大莊家,開兩個以上的賬戶,一個賬戶賣出,又被另一個賬戶買走。
對敲對於股票影響最大的指標就是成交量。一旦莊家對敲,會給一隻股票製造出非常大的成交量,做出虛假的量價關系,吸引其他投資者上當。
對敲屬於股票操作中的灰色地帶,盡管被證監會明令禁止,但是難以查出證據,證監會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具體分類還分為建倉時對敲、震倉時對敲、拉高時對敲、出貨時對敲、做反彈行情對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