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理解中美期貨市場大豆的價格,好像價差很大,是嗎謝謝!
美國大豆比我國的大豆便宜。
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其價格的變化反映了世界大豆市場的供需狀況。其中大豆的報價單位是美分/ 蒲式耳,而蒲式耳是容量單位,1美蒲式耳=35.24升,而1蒲式耳大豆的標准重量為27.215公斤。
我們習慣於用斤、公斤、噸報價,可將CBOT的報價換成噸價位:大豆:(美分/蒲式耳)×(36.744蒲式耳/噸)×(美元/100美分)= 0.36744(美元/噸),只要將CBOT大豆報價×0.36744,即可得出美元/噸的價格。
如目前3月大豆合約的價格為955,即955美分/蒲式耳,其價格相等於955×0.36744=351美元/噸。按1美元=6.83元人民幣的匯率計算,合2397元人民幣/噸。
連豆0905今天的收盤價是3364元/噸.
Ⅱ 如果不進口美國大豆,國內大豆的價格會不會受到影響
國產大豆根本就滿足不了國內的需求,不進口美國大豆也得進口別國的大豆,要不然市場需求就會導致大豆價格上漲,大豆製品的價格也會上漲,會形成一連串的反應。大豆製品在中國是極其重要的,每年大豆用量非常大,如果價格上漲,會嚴重影響民生,影響非常大。
Ⅲ 大豆價格:美國大豆巴西大豆比中國大豆出油率高,而且便宜,為什麼
國外的大豆大多為轉基因大豆,出油率比國內高,而且是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種植成本比國內低。
Ⅳ 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大豆後,為什麼美國大豆的銷量反而增加
中國可以說是消費大國。如果能得到中國市場,就等於不擔心吃喝。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每年中國進口美國的大豆佔美國大豆總銷售量的三分之二。從中國退出大豆進口後,其他國家紛紛從美國購買,美國的大豆市場因中國退出而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美國大豆最大的優點是便宜。不僅自己國家的人喜歡吃,很多外國人也喜歡。美國的大豆是轉基因大豆,但完全不影響人們對它的愛,我認為轉基因大豆的口感會更好。
這么多國家瘋狂購買美國大豆,讓人不明白嗎?用美國大豆接近10年來的最低點。因此,被中國最大買家拋棄後,美國大豆價格暴跌,其他國家無法忍受誘惑。這與超市的「低價打折」掀起購買浪潮的原因相同。巴西宣布購買100萬噸美國大豆,高價出售給中國嗎?在這些「無節制」的國家裡,一個國家很難引起我們的注意。據巴西、巴西食品出口集團透露,巴西最多進口100萬噸美國大豆,供應國內加工業,10月采購量將增加。
Ⅳ 美國出口中國轉基因大豆價格是多少
我們國家要進口太多的轉基因農產品了,國家也不禁止,還有轉基因食用油,不能吃的到處都有賣,就因為產量高,禍害自己國家的人。要是
能夠禁止就好了,餓死美國佬。每年進口這么多,讓老美發財。
Ⅵ 為什麼美國大豆運回中國,都要比國內大豆還要便宜
一、大豆品種。大家都知道,從美國進口來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顆粒飽滿、個頭大、並且最主要的是轉基因大豆的抗葯性,對草甘膦等除草劑完全免疫,在大面積使用除草劑等農葯的情況下雜草自然無處遁形,再加上優良的品種,產量自然不在話下,反觀中國本土的大豆,沒有一個固定的品種,很多地區還停留在「留種」的模式,再加上雜草等因素的侵害,種出來的大豆自然參差不齊,產量也就上不去。
三、土地成本。我國的國土面積和美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耕地面積卻相差甚遠,美國擁有1.975億公頃的耕地,而中國只擁有1.282億公頃的耕地,雖然耕地的總面積相差不到兩倍,但是,中國的人口要遠大於美國,中國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積為0.101公頃,美國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積為0.7公頃,相差了將近7倍!如此大的差異,自然也就導致美國的土地成本要比中國低得多。低成本(人工、土地),高產量(同樣面積下美國大豆的產量更高)也就導致了美國大豆的價格要更低。
Ⅶ 期貨裡面美國黃豆的計價單位是什麼是美元/噸嗎
美盤的大豆的報價單位是美分/ 蒲式耳,而蒲式耳是容量單位。
1美蒲式耳=35.24升,1蒲式耳大豆的標准重量為27.216公斤,一公噸摺合36.743
蒲式耳 。
Ⅷ 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的價格與美國本地比較,哪個價格高
肯定是進口的大豆貴,這不但需要運費,還需要關稅。
要是價格低,美國人何必低價賣給中國呢?如果賣不掉又何必種大豆呢?
Ⅸ 為什麼美國的大豆那麼便宜
美國是轉基因技術最多的國家,目前美國55%的大豆、45%的棉花、40%的玉米,已經逐步轉化為通過基因改制方式生產。全球爆增的人口跟它背後的壓力,這是最大的問題。今天地球最大的問題人口增長太快,我們糧食根本不夠,地球原來用我們所謂自然生產方法,大家都不曉得餓死了多少人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用一些異常的手段,才能夠供應出這么多東西。人自然培育的這些種子,它是有極限的,你拿我們國家的袁隆平教授,他不是雜交水稻之父對不對?他去培育雜交水稻,每畝達到一千公斤左右,這個已經是極限了,就是說再突破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他還要到處去尋找這樣的野生品種,這個對他來說也是很難完成的一個任務,就是都種雜交水稻的話,所以他在下一步真的要突破的話,唯一的辦法是轉基因,要麼這樣就到頭了,要麼就用轉基因的技術來改良他的水稻,沒有第二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