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交易價格統計

外匯交易價格統計

發布時間:2021-09-05 14:50:43

外匯交易中,怎麼計算買多少外匯貨幣

1、計算直盤外匯對的點值
計算公式:點值=交易手數(lot size) x 基點的數量(tick size)
例如:10萬 鎊美的合約,即一個標准手
1點值= 100000 (lot size)x 0.0001 (tick size) = $10美元
計算直盤的利潤和損失(profit/loss, P/L)
公式如下:賣價 – 買價 = 利潤/損失
例如:在1.7505買入200000鎊美合約,然後在1.7540時候賣出
1.7540 (賣價)- 1.7505(買價)= 0.0035 = 35個點(利潤)
轉變上面的利潤或損失到美元如下:
35(個點)x 200000(手數)x 0.0001(基點)= $700(利潤)
2、非直盤的點值計算方法
公式:點值=交易手數(lot size) x 基點(tick size) / 現在匯率 (current rate)
例如:當在120.50時購買100000美元兌日元的合約
1點值=100000(lot size) x 0.01(tick size) / 120.50 (current rate) = $8.30
計算非直盤的利潤和損失
公式: 賣價 – 買價 = 利潤 / 損失
例如:在120.50是買入100000 美元兌日元合約,然後再120.30時賣出
120.30 (賣價) - 120.50 (買價)= -0.20 = 20點 (損失)
如何把這個結果轉成美元呢,是這樣計算的
1點值= 100000(手數)x 0.01(基點)/ 120.30(匯率) = $8.31
所以,$8.31 (點值) x 20(點的損失)= $166.20(損失)
3、計算交叉盤外匯對的點值
公式:點值 = 手數(lot size) x 基點(tick size) x 基本貨幣與美元的匯率(base quote) / 該外匯的匯率(current rate)
例如:在0.6750時買入100000歐元兌英鎊的合約,這個時候歐美的匯率為1.1840
1點值 = 100000(手數)x 0.0001(基點)x 1.840(歐美匯率) / 0.6750(歐元兌英鎊匯率)= $17.54
計算交叉盤的利潤和損失
公式:賣價 – 買價 = 利潤 / 損失
例如:在0.6760是買入100000歐元兌英鎊的合約,然後在0.6750時候賣出
0.6760(賣價) - 0.6750(買價) = 0.001 = 10(個點的利潤)
把這個結果轉化成美元:
1點值 = 100000(手數)x 0.0001(基點)x 1.1840(歐美的匯率)/ 0.6750(歐元兌英鎊的匯率)=
$17.54
$17.54 (點值) x 10(個點) = $175.40(利潤)

Ⅱ 關於外匯交易的計算!!!在線等!!!急!!!

1.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利率高的貨幣遠期貶值,即英鎊貶值,貶值率(掉期率)與利差一致,三個月遠期匯率:1£=2.06*(1-3%*3/12)=2.0446$。英國銀行賣出三個月遠期美元20600,應向顧客收20600/2.0446=10075.32英鎊,賣出三個月美元外匯,匯率為1£=2.0446$
2.美元在巴黎市場價格高,在紐約市場價格低,歐元相反,可以用將美元在巴黎市場出售(價格為1.1550),再在紐約市場補進(價格1.1540),1美元套匯獲利:1*1.1550/1.1540-1=0.0008666美元
3.判斷,折算同一標價法:
倫敦市場:1 £=USD 1.6558-1.6578
巴黎市場:1

Ⅲ 世界上外匯交易的數據匯總有幾個

全世界一盤棋,主要的交易所有美國紐約交易所,日本東京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英國倫敦交易所,這些地方覆蓋的時區使得全天24小時都可以無間隔對接,所以外匯交易是24小時一直都有的。

Ⅳ 為什麼外匯交易行情中是沒有成交量記錄

與我們一般的證券交易不同,外匯的現貨交易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個交易所或者某一個固定的場地里進行的,它是全球4000多家銀行間的外匯的交易,並且24小時不間斷,因此,要有一權威機構進行成交量的完全統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況且各銀行的外匯交易量也是保密的)。所以外匯交易行情中是沒有成交量記錄的。
也許有許多人認為,沒有了成交量的分析,對做行情會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做慣了證券市場交易和行情分析的投資者,對此更是耿耿於懷,但是,因為這個市場幾乎有無限大的容量(針對一般投資者而言的確是如此),成交價格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交易的自由選擇,就算是一個國家的干預,也未必可以對市場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比如日元在2003年9月15日漲破115的頸線位,就是日本政府幹預市場失敗的最好案例。
義大利前任總理、貨幣發行銀行前任總裁蘭貝托·迪尼也咬牙切齒地說:「不應允許(外匯)市場暗中破壞整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更是認為整個金融行業都是卑鄙的,他把過度投機的外匯交易員稱為 「世界經濟的愛滋病毒」。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則宣稱索羅斯為不受歡迎的人。這些都說明了習慣操縱一切、呼風喚雨的政客們對外匯市場的無可奈何、氣急敗壞與惱羞成怒,呵呵!

Ⅳ 如何計算外匯交易盈虧

1、「點」:外匯保證金交易中,把最小的單位成為「點」。

比如歐元兌美元貨幣對從1.1120波動到1.1121就是1個點波動,美元兌日元貨幣對從129.11到129.12就是1個點波動。

例如50個點的波動就是比如歐元兌美元1.1120到1.1170或者1.1120到1.1070都是50個點的。

2、「點值」:在交易手數1標准手的情況下,1個點的波動(無論交易平台杠桿倍數多少)就是10美金的波動,因此50個點在1標准手的情況下就是500美金的波動。

3、「外匯盈虧計算」:由於外匯是雙向交易機制,因此外匯交易中既可以買漲,同時也可以買跌,因此只有當我們看準並且作對了行情的方向時候我們才是賺錢,否則是虧錢。

(5)外匯交易價格統計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1、政治局勢: 國際、國內政治局勢變化對匯率有很大影響,局勢穩定,則匯率穩定;局勢動盪則匯率下跌。所需要關注的方麵包括國際關系、黨派斗爭、重要政府官員情況、動亂、暴亂等。

2、經濟形勢: 一國經濟各方面綜合效應的好壞,是影響本國貨幣匯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慮經濟增長水平、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等幾個方面。

3、軍事動態: 戰爭、局部沖突、暴亂等將造成某一地區的不安全,對相關地區以及弱勢貨幣的匯率將造成負面影響,而對於遠離事件發生地國家的貨幣和傳統避險貨幣的匯率則有利。

4、政府、央行政策: 政府的財政政策、外匯政策和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匯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時是決定作用。如政府宣布將本國貨幣貶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升降、市場干預等。

市場心理:外匯市場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嚴重影響著匯率的走向。對於某一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市場往往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達成一定共識的情況下,將在一定時間內左右匯率的變化,這時可能會發生匯率的升降與基本面完全脫離或央行干預無效的情況。

Ⅵ 外匯交易實務計算題6

倫敦外匯市場:GBP1=USD1.524 0/30
紐約外匯市場:GBP1=USD1.526 0/70
顯然英鎊在倫敦市場價格相對較低,美元持有者可以在倫敦市場購入英鎊(匯率1.5230),再到紐約市場出售兌換成美元(匯率1.5260),在不考慮交易費用的前提下,套匯可獲利:1000000/1.5230*1.5260-1000000=1969.80美元

Ⅶ 外匯報價次數是成交量嗎

外匯報價次數不是成交量,報價次數是指外匯價格的刷新次數,跟交易系統的反應能力和設置有關,報價次數越高,就越能實時反映外匯價格。
外匯交易沒有成交量,原因是外匯的現貨交易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個交易所或者某一個固定的場地里進行的,它是全球4000多家銀行間的外匯的交易,並且24小時不間斷,因此,要有一權威機構進行成交量的完全統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況且各銀行的外匯交易量也是保密的)。所以外匯交易行情中是沒有成交量記錄的。

Ⅷ 大神,外匯交易平台家數通過什麼渠道統計的

期待答案

Ⅸ 如何計算外匯交易的盈虧

以報價貨幣計算的損益(浮動和實際損益轉換到美元)
(1) 美元/日元,美元/瑞士法郎、美元/加元交易:
損益(US$)=((賣價—買價)*合約面值*合約數量)/平倉價格
(2) 歐元/美元、英鎊/美元、澳元/美元交易:
損益(US$)=(賣價—買價)*合約面值*合約數量
直盤盈虧的計算,我們來看美元在後的貨幣對,比如英鎊兌美元,歐元對美元,澳元對美元。標准合約也就是10萬的合約,每個點的點值是10美元,就是說我們做一個標准手,行情波動一個點,我們盈利就是10美元。
美元在前的貨幣對。比如美元對日元。美元對瑞士法郎。美元對加元,這幾個貨幣對每個點的點值和貨幣對的現價是相關的。
計算公式:如對美元對瑞郎 和美元對加元來說,每個點的點值等於,合約單位也就是10萬或者1萬的合約

然後乘以0.0001因為瑞郎和加元的直盤報價都是小數點後有四位所以是0.0001,然後再除以現價的買入價,同樣對於日元來說,點值就是合約單位乘以0.01因為日元直盤報價小數點後有兩位所以是0.01,然後除以現在的價格。

當然我們在做交易的時候,直盤可以近似的估算每個點就是標准合約10美元。交叉盤的計算可以簡單記憶。比如歐元對英鎊(EUR/GBP)以簡單估算為10美元。

外匯交易舉例
1美元/日元合約
一份美元/日元合約面值為100000美元,報價點差為3點(最小變動單位為0.01美元),每份合約保證金需求為1000美元。
客戶認為美元價值高估,未來對於日元會走弱,為應對這種情況,客戶打算賣美元/日元合約。
美元/日元以105.30/33報價,客戶以105.30的價格賣出5手,這需要2,500美金的存款,客戶每手交易最少需要1000美金的存款。
美元對日元確實走弱,價格因此跌落到104.27/30,對於這些信息客戶通過平倉做出反應,因此以104.30的價格買入5手。客戶在交易中盈利100個點(105.30-104.30)。
如果以105.30的價格賣又以104.30的價格買,那麼以美元計算的100個點的盈利為:(105.30 - 104.30)*1*100000/ 104.30 = $958.77 (每份合約)。因此總共的盈利為$ 4748.35 ($949.67* 5份合約)。
2英鎊/美元合約
一份英鎊/美元合約面值為100000英鎊,報價點差為3個點(最小變動單位為0.0001),每份合約的保證金要求為1000美元。
客戶認為英鎊價值低估,未來對於美元會升值。為應對這種情況,客戶決定買英鎊/美元合約。
英鎊/美元報價為1.5042/45 (美元兌英鎊)。客戶以1.5045的價格買3手,這共需要3,000美金的存款,客戶每手交易需要最少1,000美金的存款。
英鎊/美元價格跌到1.5000/03。客戶選擇止損價位應對這個信息,因此以1.5000的價格賣出3手。所以他在交易中每手損失了0.0045或45個點(1.5045 - 1.5000)。
如果以1.5045的價格買又以1.5000的價格賣,那麼以美元計算的0.0045的損失為:(1.5000 - 1.5045)

Ⅹ 外匯交易中是如何看各國經常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

GDP: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費的商品和服務價值的綜合,它衡量的是一國經濟的總體生產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當於是說經濟的年增長率是1%。但以價格形式體現出的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也會上漲。因此,經濟學家喜歡用「實際增長」來測算一國的經濟成長。如果名義上一國的經濟增長率是7%,而通貨膨脹率是5%,那麼,實際的年增長率就是2%。
通常情況下,一國GDP的增長率越高,該國的經濟越有活力,其貨幣也會相應地堅挺。但是,在比較不同國家的經濟增長率時,應該考慮到各自不同的經濟基數。像美國,日本這樣大的經濟體,增長率在3%左右已經可以視為非常不錯了;而像中國這樣一個較小的經濟實體,如果只有3%的增長率,那就無法認定其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了。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它說明生產原料價格的情況,可以用來衡量各種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各國是通過統計局來向各大生產商搜集各種商品的報價,並通過自己的計算方法計算出百進位形態以便比較。例如:現在美國公布的數據以1967年的指數當作100來計算,這個指標由美國勞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這個指數比預期高,說明有通貨膨脹的可能。有關方面會就此進行研究,考慮是否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個國家的貨幣因而會升值,會產生利好。如果這個指數比預期的差,那麼該貨幣會下跌。
CPI: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英文縮寫。這個指數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變化情況。這個指數也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經常參考的指標。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來衡量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到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以加息或減息來控制美國經濟的方法。這個指標在美國由勞工部每月統計一次後公布,我們應該引起重視。當這個指數上升時,顯示這個地區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了,說明貨幣的購買力減少了。理論上對該貨幣不好,可能會引起這個貨幣的貶值。目前歐洲央行把控制通貨膨脹擺在首要位置。通貨膨脹卻利好這個貨幣,假如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同時回落,該貨幣的利率反而會下跌。
RPI:零售物價指數。在美國,這個數據由美國商務部在每月的全國性商業調查中進行抽樣調查。用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均做為調查對象,包括傢具,電器,超市上銷售的商品和葯品等,不包括服務業的消費。如果經濟發展迅速,個人消費就會增加。供過於求,導致物價上升,這個指數就會上升,將為後來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該國的政府就會收緊貨幣政策。於是利率趨於上升,給這個國家的貨幣帶來利好的支持。
UE:指失業率。由國家的勞工部統計,每月公布一次。各國的政府通過對全國的家庭的抽樣調查,來判斷這個月該國月內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如果有工作意願,卻未就業的這個數字,就是失業率。這個指標是很重要的經濟指標。以歐元區為例:當歐元啟動時,歐盟各國的失業率在10%以上,高於美國,於是導致歐元一路下跌。在11月初,日本的失業率由5. 5%下降為5.4%,日元因此一舉突破了121的關口,直至119水位
外貿平衡數字:這是衡量國於國之間的商品貿易,構成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如果一個國家的進口總額大於出口,這就是貿易逆差,反之,就是順差。如果一個國家的貿易經常出現逆差,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的概率就會很大。因為貨幣貶值,就會使商品的出口的競爭力上升,反之,則看好該貨幣。
通貨膨脹:指的是一國總體價格水平的升高和該國貨幣購買力的相應下降。簡單地說,如果通貨膨脹率為10%,價值100元的商品一年後會漲到110塊,再過一年,121塊,第三年,133。1元。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到通貨膨脹復加後的惡果:價格不僅每年都在上漲,而且是利滾利式地上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運用部分資產從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而不是把錢簡單地存在銀行的根本原因。
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劃分為兩類: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前者主要在一國經濟中消費超過其生產能力時發生。而後者主要是因為名義工資增加或非工資因素,如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所引發。對大多數發達國家而言,3%以下的年通貨膨脹率被認為是適宜的,有助於刺激生產投資。而一旦通貨膨脹率過高,一國的中央銀行會傾向於提高利率加以抑制。因此,只要密切關注一國定期公布的通貨膨脹指標--通貨膨脹率、消費者價格指數、調和消費者價格指數(歐元區主要的通脹衡量指標)等--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出該國的央行是傾向於上調或下調利率,從而推斷出該國貨幣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貨膨脹是由一些突發事件或季節性因素引起的(比如說,歐佩克大幅提高油價,或美國的冬季今年比往年要冷得多導致原油的需求大增以至於抬高總體價格水平),要想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通貨膨脹是不太可能的。這時,央行大多會傾向於靜觀事態發展,而不會冒然行事。
預算赤字/盈餘:體現了一國政府的收入是少於或多於政府的支出。赤字所形成的缺口通常由政府通過借貸加以彌補。該項指標對於匯率的影響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在經濟不景氣甚至是衰退的時候推行赤字財政,有助於提振經濟,從而有可能刺激一國貨幣匯率上升。不過,長期的赤字形成的巨額債務,尤其是對外債務,會使得該國政府和人民不堪重負,最後勢必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從而壓低該國貨幣的匯率。 9)綜合領先指標:這是用來預測經濟活動的指標。以美國為例,美國商務部負責收集資料,其中包括股價,消費品新定單,平均每周的失業救濟金建築,消費者的預期,製造商的未交貨定單的變動,貨幣供應,銷售額,原材料的生產銷售,廠房設備以及平均的工作周。經濟學家可以通過這個指標來判斷這個國家未來的經濟走向。如果領先指標上升,顯示該國的經濟的增長,有利於該國貨幣的升值。如果這個指標下降,則說明該國經濟有衰退跡象,對這個國家的貨幣是不利的。

閱讀全文

與外匯交易價格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代蘭市行交易所 瀏覽:163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不應該包括 瀏覽:613
逸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83
ems寄國外黃金首飾 瀏覽:615
四大行控股股東 瀏覽:191
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 瀏覽:382
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瀏覽:876
天能化工上市公司 瀏覽:441
多個投融資平台上線 瀏覽:305
大股東增持影響重組嗎 瀏覽:841
債轉股有助於去杠桿 瀏覽:717
黃金外匯的價格影響因素 瀏覽:516
佛山南海區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855
金融祥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3
湖北煤的價格走勢 瀏覽:996
雲南國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277
金融機構管理風險的流程 瀏覽:959
安信信託10轉 瀏覽:863
對投資理財的新想法 瀏覽:351
寧波銀行理財經理和個貸經理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