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國農科技十大股東

國農科技十大股東

發布時間:2021-05-28 08:51:14

⑴ 傲農股東成員都有誰

傲農股東成員都有:

廈門傲農投資有限公司、吳有林、漳州市薌城區恆信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漳州市

薌城區恆創豐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漳州市薌城區恆誠富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漳州市

薌城區恆新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黃祖堯、深圳九源長青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

天津矽谷天堂鴻瑞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溫慶琪等。

⑵ Mih的最大股東是中國工商銀行嗎

是的,具體經過如下:

2007年10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工商銀行」)與標准銀行集團有限公司(「標准銀行」)今天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交易和戰略合作事宜達成協議。

根據協議,工商銀行將支付約366.7億南非蘭特(約54.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標准銀行20%的股權,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雙方還將在廣泛的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目前,Mih銀行擁有1051家分支機構,遍布非洲18個國家以及歐洲、美洲和亞洲的主要金融中心,業務覆蓋零售銀行、公司與投資銀行以及人壽保險等各個領域。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工商銀行和Mih銀行的戰略合作將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和非洲的最大商業銀行之間的戰略握手,我們希望籍此建造一座聯系中國和南非、聯系亞洲和非洲的橋梁。

⑶ 中農科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農科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為配合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而注冊成立的公司。公司由優秀的本土創業投資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港產學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神華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輝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德泰聯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楊凌精華農業科技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作為股東單位聯合發起成立。
法定代表人:李驥
成立時間:2010-04-08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403100006930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陝西省楊凌示範區神農路創業大廈5層

⑷ 北京中合農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股東結構

股東二個,一個是正部級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直屬企業「北京中合啟元商貿有限公司」,另外一個是國務院國資委管轄的中國集裝箱總公司直屬企業「中國正信集團有限公司」,以智慧農業和食品安全為主業。

⑸ 賓士的兩大股東都來自中國,這讓德國人怎麼看

賓士的兩大股東是吉利李書福和北汽,這個收購事情德國人大概有三種看法。


1、普通民眾。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土鱉把自家白菜給拱了!酸酸的。


2、和中國合作的得利集團。可以的,現在中國人購買力能力不差啊。賣掉股份的企業覺得中國人出價還是蠻高的,我喜歡。其他股東覺得,你既然已經是第一大股東,還不極力使用權利,不錯,不錯。

中國目前正在後勁十足的趕超德國,已經讓德國很多企業失去了競爭力,另一方面又為德國提供巨大的市場。想罵又怕損失利益,心態很復雜。


在德國各種媒體報紙影響下,對中國保持冷淡態度才是真。利益受損的人肯定狂噴,戰敗國為了國內政治正確也要狂噴(多黨制),只有既得利益者吃飽了所以才會誇幾句。 二比一,保持冷漠是主流。


考第一名的,天天被第二第三名狂追不罵娘才是有鬼。現在的中國投資者青睞德國企業,就等於這個第二名啊,家裡還有點錢。天天盯著你家裡其他兄弟姐妹,老是想拱他們!

⑹ 富通鑫茂為什麼10大股東持股比例這么小

富通這個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就是比較不高。

⑺ 中國國內企業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外資為第一股東

你好,這個問題實在太難的了,官方的文獻也很難找~~畢竟我們中國的產品被外國控制本來就是讓國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現在能給你招出十個從朋友哪裡知道的,原來是我們中國的,但是現在已經是外國品牌的東東~~~都是真實的,我都有點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幫助~~第一名:中華牙膏

怎麼排這個第一,我倒著實為難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這個企業一定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實了5家網站,才敢肯定,中華牙膏早就已經是荷蘭聯合利華的了。我想,大多數老百姓打死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

1994 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與此類似的是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曾經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中華牙膏的命運正是如此。

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我想支持國貨,但我在洗化行業連支持國貨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像洗化行業一樣,那麼中國的企業也就完了。

第二名:雙匯

我承認,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吃點雙匯火腿腸(習慣了),雖然它早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羅傑斯如是說。

在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行為值得關注。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但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擔心。壟斷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資打著中國企業的名號,不斷著蠶食著市場。

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雙匯是美國的,就這么簡單

第三名:娃哈哈

本來想提名健力寶的,當年的東方魔水,在中國的罐裝飲料市場上是威風八面,一統江山,但自從李經緯離開後,健力寶是一瀉千里,現在只能給當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間,腦袋突然開竅,健力寶鼎盛時期還是屬於咱中國的,現在雖然屬於統一了,但台資企業還算不得外資,那是咱人民內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一個美國居民跟咱談中國的民族情懷,真**扯淡。

怎麼說呢,我挺喜歡娃哈哈的,但法國達能已經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別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龍魚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國的了。典型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毛關系都沒有。

目前,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我們的市場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

第五名:大寶

「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大寶幾乎是大多數工薪階級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國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把它和美國聯想起來呢?可惜事實是,早在2007年4月美國強生就已經收購了大寶。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中國13億人,有多少有錢人

第六名:蘇泊爾

2006 年8月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當然新聞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這則新聞呢?起碼我是事後多時才知道的——還是因為我在家和朋友聚會時吹牛說自己多麼支持國貨,買東西首先國貨時,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這個插曲,也許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當年起身浙江的中國名牌,已經成了法國貨。

又一個行業第一被納入了國外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匯源

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那麼多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換來的卻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個事實。

在和匯源聯合發表收購要約後不久,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因此這次交易前和交易後品牌的持有是從一家外國公司轉到另一家外國公司,沒有民族品牌流失。當時有媒體查出,匯源果汁的詳細注冊地址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離岸公司。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以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兼並案,說明中國不歡迎外資到中國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陳德銘說道:「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只涉及中國對這兩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的經營集中度的審核問題。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

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 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

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卻都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

⑻ 最終控制人

所謂控制,是指 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
第一大股東是控股股東。控股股東的控制者則是實際控制人,實際控制人的控制者則是最終控制人。
舉個例子,萬科A,控股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14.73%),實際控制人:中國華潤總公司(持有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比例(99.98%),最終控制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農科技000004,控股股東:深圳北大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26.1%),實際控制人:安慶乘風制葯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北大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比例:60%),最終控制人:湯斌。湯斌,加拿大籍華人,是安慶乘風葯業的實際控制人,所以是國農科技的最終控制人。
最終控制人的類型:國家,國有法人,社會法人和個人。
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國農科技十大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年5月16日美元匯率 瀏覽:90
豐田金融資金來源 瀏覽:970
華林證券債券承銷 瀏覽:702
中國銀行中銀智薈理財產品說明書 瀏覽:514
陸家嘴金融服務廣場屬於 瀏覽:563
正規原油貴金屬現貨投資 瀏覽:243
做金融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130
紹興華融證券 瀏覽:32
融資租賃年利率怎麼算 瀏覽:22
銀行理財經理年度思想工作總結 瀏覽:36
訂單融資的起源 瀏覽:177
聯想收購ibm的融資安排 瀏覽:155
黃金期貨合約au1712 瀏覽:608
委託個人投資理財是否合法 瀏覽:562
國外匯款到國內中國銀行代碼 瀏覽:888
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講話 瀏覽:173
中國順客隆股東 瀏覽:186
sjs交易所 瀏覽:865
附近的海通證券交易所 瀏覽:934
資產負債率與融資約束的關系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