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任洪斌的締造國機神話
國機集團的核心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正積極准備赴港上市,年底前將公布融資細節。至今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
作為多家上市公司的老總,任洪斌到底有什麼「武林秘笈」,使得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
任洪斌是個直爽干練幽默
任洪斌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的總裁,作為國資委直屬的大型中央企業,國機集團在全球100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47位。而在2001年8月底上任國機集團總裁時,任洪斌是當時全國近二百家央企中最年輕的總裁,因此他被稱為「少帥」總裁,中工國際是國機集團旗下的其中一家上市公司。
在任洪斌的第一個任期內,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經營額翻了一番多,2005年達到500億元;利潤總額增長了2.5倍。2006年經營額再創佳績,達到了650億元。
任洪斌到底有什麼「武林秘笈」,使得國機集團取得了這么良好的發展業績?
解決兩個問題
2001年8月底,任洪斌以新任總裁的身份來到國機集團總部上班。當時的國機集團總部還在北京西城區三里河一棟不起眼的6層小樓里辦公。那裡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沒有生氣,缺少人氣。他發現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總部中層幹部的年齡都比他大,員工絕大多數是原機械部機構改革分流過來的機關工作人員。而且,擁有的近60家子公司業務領域分散、規模參差不齊、實力相差懸殊,整個集團管理鬆散,缺乏凝聚力。集團總部沒有經營、沒有收入、沒有明確的主業,只是以管理為主,靠收取子公司管理費生存。
有知情人士分析,國機集團的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對任洪斌本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任洪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一些日子對國機集團的了解,任洪斌意識到,要改變國機集團的現狀,就必須迅速轉變觀念,按照企業發展規律辦事。任洪斌認為,「無論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其根本都是企業,我不相信國有企業就搞不好。」
在第一次與國機集團總部員工的見面會上,任洪斌要求總部每一位員工思考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每一位員工在集團公司中的工作是否不能被取代?
之後,國機集團總部率先實施公開競聘上崗的做法。一開始有很多員工不能接受,各種議論和傳言滿天飛。
任洪斌立即做出了回應:如果哪個中層幹部真正想好了不參加競聘,他就可以不用在原來的崗位幹了。雖然阻力很大,但任洪斌始終認為,「企業就非得這么做才能發展」。因此,「不換思想,就換人」成為了任洪斌當時進行人事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
任洪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很多當時很好理解我這個問題的員工,都通過競聘獲得了滿意的職位,很快成長起來了。但沒有意識到我這個問題含義的員工,結果失去了職務或調離了原來的崗位。」
2004年,國機集團又進行了三次以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擇人才的成功嘗試,對包括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等在內的國機集團下屬重要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重要職務進行了公開招聘。
任洪斌提出的要求總部每位員工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國機集團作為企業的生存基礎是什麼?
當時國機集團經營主業沒有確立起來,總部又缺乏經營能力,談不上對全集團眾多子公司經營工作的有效指導和管理,這顯然是違背企業發展規律的。任洪斌認為,服務只是國機集團總部業務的一部分,這是比較被動的。作為企業來說,要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就應該承擔項目,開展經營活動。
「非實體經營」這個詞產生了,這是國機集團獨有的經營概念或理念。任洪斌認為,叫什麼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認可這一思路。這個思路是指,要充分發揮國機集團的整體優勢,利用國機集團的品牌和其他無形資產,積極承攬國內外大型綜合性業務,並組織國機集團所屬企業共同實施,帶動企業共同發展。在此基礎上,把屬下的工貿企業和科研院所用多種紐帶連接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及市場影響力。而且,「非實體經營」項目選擇的一大原則是:國機集團下屬公司靠自己的實力無法拿到的項目,國機集團總部才出面解決,這樣可以避免總部與子公司爭項目、搶市場。
繼續上市之路
這些年來任洪斌通過解決「兩大問題」,確定了以經營為中心,使國機集團取得了成績。但任洪斌並不因此而變得飄飄然。他表示,國機集團到了今天這種狀況,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2005年底,國機集團遷址到中關村辦公。他告誡正在享受現代化辦公環境的員工們,一旦從這一現代化的寫字樓中搬出去,到時會連原先那個破舊小樓都去不成了。
隨著企業的發展,國機存在著一些隱憂。據有關人士分析,國機集團下屬企業之間業務仍比較孤立,沒有形成整合效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機集團生產、製造這一環節比較薄弱,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還不夠完善。
顯然,任洪斌已經意識到了這些隱憂。來自國機集團的資料顯示,該集團正在布局以海內外工程承包為主體,以國內貿易、高新技術產品開發與生產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其重點培育的「四大戰略板塊」已經形成,即工程承包與成套設備、工程設計與施工監理、科研開發與產品製造、國內外貿易。
任洪斌勾畫好了國機集團的未來,「到2020年,國機集團的銷售收入要達到1200億元,成為『世界五百強』,這是很保守的數字,我相信肯定能提前完成。」
按照任洪斌的戰略,一大工作重點就是要繼續推進重組進程。近幾年來國機集團針對下屬70多家二級子公司進行了戰略重組。2006年子公司數目已減少為43家,2020年還將減至30家以下。
日前,國機集團正式審定並通過了新一輪資產重組方案,計劃將核心子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整體改制,申請H股上市。CMEC赴港IPO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相關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年底前將公布融資細節。任洪斌表示,還將用幾年的時間推動下屬子公司的上市,國機集團未來至少要擁有1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據了解,在任洪斌上任前,國機集團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但目前為止,國機集團在A股有三家上市公司,鼎盛天工、軸研科技、中工國際.
「然後,到了適當的時期,整個國機集團將整體上市。」任洪斌解釋道,「一方面,資金緊張仍是我們面臨的問題之一,我們需要融資;另一方面,上市後,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管理也會更加科學、規范。」
Ⅱ 中國建築500強——國機集團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現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擁有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6家上市公司,7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全球員工總數近8萬人。國機集團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08年經營額已突破1000億元。
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成立於1997年1月,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
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旗下聚集了中國機械工業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等領域的核心骨幹企業。擁有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6家上市公司,7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全球員工總數近8萬人。國機集團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20億元。
國機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服務領域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建築、輕工、汽車、船舶、礦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產業領域,為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化服務。
國機集團具有較強的資源集成和運用能力。雄厚的研發實力、廣泛的全球營銷網路、強大的資金實力和項目融資能力,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製造、工程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完整產業鏈,具備獨特的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在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業務領域,國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農業機械、林業機械、地質裝備製造企業,以及最重要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眾多市場領先的優秀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同時擁有在重型機械、電站設備、石化通用、機床工具、汽車工程、機械基礎件、儀器儀表及環保設備等領域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裝備和技術。
在國際工程承包業務領域,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國機集團連續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咨詢設計企業」前100強,在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工程市場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2009年,國機集團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28位、「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
在貿易與服務業務方面,國機集團是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和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引進的重要窗口,是中國最大的汽車貿易和服務商。2009年,以機電產品為主的進出口貿易與服務業務已達63億美元,成為中國機械工業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企業。
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國機集團連續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咨詢設計企業」前100強,在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工程市場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2009年,國機集團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28位、「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並且榮獲「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的榮譽獎項。
「中國建築500強」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
這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我們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並且評選出:2010年度《中國25家最具全球競爭力國際承包商》、《中國50家最佳年度建築承包商》,《中國25家建築承包商管理進步特別大獎》,《中國工程設計咨詢50強》等分類榜單。
「2010年中國500強「的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秉承「合力同行,創新共贏」的企業理念,致力於「和」文化建設,國機集團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綜合性裝備工業跨國集團,成為中國機械工業的領跑者,人類文明和進步的推動者。
Ⅲ 國機集團概念股有哪些
首都機場直接往北京西站機場巴車票16元先買票乘車堵車約100鍾抵達北京西站停車位置北京西站南廣場車直接步行北京西站南廣場實名驗票進站即
Ⅳ 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有哪些分公司
國機重工(SINOMACH)現有28家控股和參股企業,其中1家上市公司、4家海外公司,擁有天津、常州、洛陽、瀘州四大產業基地。
與工程機械行業世界知名企業韓國現代、日本小松、加拿大馬泰克等組建合資企業,合作機構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Ⅳ 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多少4S店
華晨 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
雙環 雙環汽車有限公司
金龍 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富奇 華翔富奇汽車銷售總公司
華普 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
吉普 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
奇瑞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
福迪 南海市福迪汽車有限公司
比亞迪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昌河 昌河集團
奇瑞QQ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
黑豹 山東黑豹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現代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長安 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別克汽車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現代 現代汽車公司
吉奧 浙江吉奧汽車有限公司
三菱汽車 MITSUBISHI MOTORS公司
天馬 天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萬豐 上海萬豐客車製造有限公司
金程 秦皇島金程自動車工業有限公司
中順 沈陽中順汽車有限公司
飛碟 浙江飛碟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富康 神龍汽車
寶來 一汽大眾
雨燕 長安汽車公司
帕薩特 帕薩特
夏利 天津一汽
捷達 捷達汽車
新凱 新凱汽車集團
寶龍 寶龍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吉利 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總部
福田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慶鈴 北京英華信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萬豐 威海萬豐建築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中興 河北中興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風行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
華利 一汽華利(天津)汽車有限公司
曙光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田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匯眾 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揚子 安徽長豐揚子汽車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江南 湖南江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大迪 保定大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大地 成都新大地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上汽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南汽 南京南汽專用車有限公司
陸風 江鈴控股有限公司
日產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長城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金杯 沈陽華晨金杯有限公司
中華 沈陽華晨金杯有限公司
哈飛 哈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豐 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江鈴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大眾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福特 長安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東南 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廣州本田 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馬自達 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
江淮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菲亞特 南京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
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豐田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神龍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
悅達起亞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
風神 廣州風神汽車公司
現代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東風 東風汽車公司
金杯汽車 東風雪鐵龍汽車 一汽奧迪汽車
北京現代汽車 上海通用汽車
江淮瑞風汽車
天津豐田汽車
長安福特汽車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
廣州本田汽車
江鈴汽車汽車
東風風神汽車 天津豐田汽車
吉利汽車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
寶龍汽車
長豐獵豹汽車
風神汽車
哈飛汽車
金程之星汽車
上汽奇瑞汽車
天津一汽汽車
中華轎車汽車
華泰特拉卡汽車
長城汽車
昌河汽車
一汽大眾汽車
海南馬自達汽車
北京吉普汽車
南京菲亞特汽車
一汽汽車
鄭州日產汽車
北汽陸霸汽車
北汽福田
Ⅵ 請問大家中國國機重工有限公司是局級單位嗎,屬於國機集團的子公司
國機集團是副部級央企,國機重工為下屬二級子公司,為正廳級
Ⅶ 高端裝備製造業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1、船舶領域:中船工業(南船)+中船重工(北船)
相關上市公司: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風帆股份、樂普醫療;中船工業旗下的中國船舶、廣船國際、*st鋼構。
2、電氣設備:東方電氣+哈爾濱電氣
相關上市公司:東方電氣。
3、兵器製造: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相關上市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的長安汽車、天威保變、江鈴汽車、中國嘉陵、建摩b、湖南天雁、東安動力、利達光電、西儀股份、中原鐵鋼、民生物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華錦股份、北方國際、北化股份、長春一東、光電股份、北方股份、北方導航、凌雲股份、晉西車軸、北方創業、江南紅箭、安傑利實業。
4、航運領域:中遠集團+中海集團+中國外運
相關上市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中海集運、中海發展、中海海盛、中海科技;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st鳳凰、外運發展。
Ⅷ 中機集團全稱是什麼
中機集團全稱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7年1月,簡稱「國機集團」。2013年7月與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組,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
在全球擁有近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0家上市公司、14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和近10萬名員工。中機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2142億元;多年來,在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和國資委中央企業績效考核A級企業中排名第一。
業務領域: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圍繞裝備製造業和現代製造服務業兩大領域,著力打造研發、製造、服務三大產業;機械設備製造、工程承包、貿易和服務。服務領域涵蓋工業、輕工、汽車、造船、礦業、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服務。中機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和利用能力。
強大的研發;雄厚的研發實力、廣泛的全球營銷網路、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項目融資能力,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銷售的完整產業鏈;製造業、工程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等,具有獨特的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有上市公司嗎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一覽:
002046軸研科技
600335國機汽車
002051中工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