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信用風險如何衡量信用風險如何防範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概述
信用風險(Credit Risk)又稱違約風險,是指交易對手未能履行約定契約中的義務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即受信人不能履行還本付息的責任而使授信人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生偏離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風險的主要類型。在過去的數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風險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發展迅速。適當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減少投資者的信用風險。業內人士估計,信用衍生市場發展不過數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億美元的交易量。
信用風險是借款人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足額償還債務或銀行貸款而違約的可能性。發生違約時,債權人或銀行必將因為未能得到預期的收益而承擔財務上的損失。信用風險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經濟運行的周期性;在處於經濟擴張期時,信用風險降低,因為較強的贏利能力使總體違約率降低。在處於經濟緊縮期時,信用風險增加,因為贏利情況總體惡化,借款人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足額還款的可能性增加。
②對於公司經營有影響的特殊事件的發生;這種特殊事件發生與經濟運行周期無關,並且與公司經營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產品的質量訴訟。舉一具體事例來說:當人們知道石棉對人類健康有影響的的事實時,所發生的產品的責任訴訟使Johns- Manville公司,一個著名的在石棉行業中處於領頭羊位置的公司破產並無法償還其債務。
信用風險有四個主要特徵:1、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傳染性,一個或少數信用主體經營困難或破產就會導致信用鏈條的中斷和整個信用秩序的紊亂;3、可控性,其風險可以通過控制降到最低;4、周期性,信用擴張與收縮交替出現。
由於信用風險會對公司或個人的利益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信用風險管理變成很重要的工作,較大的公司常有專門人員,針對各個交易對像的信用狀況作評估來衡量可能的損益以及減低可能的損失。
信用風險管理,指的是針對交易對手、借款人或債券發行人具有違約「可能性」所產生的風險,進行管理。詳細拆分此風險成分,可以區分成「違約機率 default probability」、「違約後可回收比率 recovery rate」、「本金 principal」。
信用風險管理為目前金融業界的最大課題。除了針對「放款部位」進行信用風險管理外,也需要針對其投資的「交易對手」,或「證券發行者」進行信用風險管理。[編輯本段]信用風險的測量
信用風險對於銀行、債券發行者和投資者來說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影響決策的因素。若某公司違約,則銀行和投資者都得不到預期的收益。現有多種方法可以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但是,現有的這些方法並不能滿足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對如何測量信用風險和信用風險對投資者、發行者和銀行的影響作了詳細說明。並對管理信用風險的傳統方法(如貸款出售、投資多樣化和資產證券化等)作了總結。
國際上,測量公司信用風險指標中最為常用的是該公司的信用評級。這個指標簡單並易於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對企業的信用評級即被廣為公認。該公司利用被評級公司的財務和歷史情況分析,對公司信用進行從 aaa到ccc信用等級的劃分。aaa為信用等級最高,最不可能違約。ccc為信用等級最低,很可能違約。 另外一個對信用風險度量的更為定量的指標是信用風險的貼水。信用風險的貼水不同於公司償債的利率和無違約風險的債券的利率(如美國長期國債)。
信用風險的貼水為債權人(或投資的金融機構)因為違約發生的可能性對放出的貸款(或對投資的債券)要求的額外補償。對於一個需要利用發行債券籌資的公司來說,隨著該公司信用風險的增加,投資者或投資的金融機構所要求的信用風險貼水也就更高。某種級別債券的風險貼水是該類債券的平均利率減去十年期長期國債利率(無風險利率)。信用評級與信用風險貼水有很強的關聯。公司的信用評級越高,則投資者或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風險貼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評級的降低,則投資者或金融機構所承擔的信用風險越高,則在高風險的情況下,投資者或金融機構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風險貼水越高,則公司會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資成本。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級別的債券,在不同的時間段里籌資所要求的風險貼水也不同。是依據無風險利率和該類債券平均利率的變化而確定的。[編輯本段]信用風險的影響
信用風險對形成債務雙方都有影響,主要對債券的發行者、投資者和各類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有重要作用。
❷ 下列屬於信用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是()
進出口貿易中,出口方因進口不良產品,導致貿易受損。
❸ 證券投資的風險有哪些類型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又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
購買力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屠經理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❹ 簡要回答什麼是信用風險(Credit Risk)以及對銀行的主要影響
信用風險(Credit Risk)是銀行貸款或投資債券中發生的一種風險,也即為借款者違約的風險。
信用風險對形成債務雙方都有影響,主要對債券的發行者、投資者和各類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有重要作用。
[編輯] 對債券發行者的影響 因為債券發行者的借款成本與信用風險直接相聯系,債券發行者受信用風險影響極大。計劃發行債券的公司會因為種種不可預料的風險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資成本。例如,平均違約率的升高的消息會使銀行增加對違約的擔心,從而提高了對貸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資成本增加。即使沒有什麼對公司有影響的特殊事件,經濟萎縮也可能增加債券的發行成本。
[編輯] 對債券投資者的影響 對於某種證券來說,投資者是風險承受者,隨著債券信用等級的降低,則應增加相應的風險貼水,即意味著債券價值的降低。同樣,共同基金持有的債券組合會受到風險貼水波動的影響。風險貼水的增加將減少基金的價值並影響到平均收益率。
[編輯] 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當借款人對銀行貸款違約時,商業銀行是信用風險的承受者。銀行因為兩個原因會受到相對較高的信用風險。首先,銀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業上較為集中,這就限制了通過分散貸款而降低信用風險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風險是貸款中的主要風險。隨著無風險利率的變化,大多數商業貸款都設計成是是浮動利率的。這樣,無違約利率變動對商業銀行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而當貸款合約簽定後,信用風險貼水則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風險貼水升高,則銀行就會因為貸款收益不能彌補較高的風險而受到損失。
❺ 金融各行業(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最大的信用風險點是什麼分別各自闡述其信用風險點和理由
銀行最大風險當然是不良債權了,說白了就是信用違約,爛賬。保險業目前還好,主要的信用風險是來自一種類似於保險的金融衍生產品,比如CDS,當銀行信用違約集中出現時,保險公司也會出現賠付率不足。信託,目前國內的信託業收益是強制固定的,但是國家不會管你信託公司在資本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怎麼過~
❻ 證券公司是否有準備金制度
有的,有兩種。一種是投資者保護基金。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是在防範和處置證券公司風險中用於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基金。如果證券公司倒閉破產,並且因為挪用客戶資產而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那麼保護基金會按照規定比例補償投資者的一部分損失。目前中國的投資者保護基金向券商收取的資金根據該券商的信用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按營業收入的0.5%-5%徵收。另外還有結算備付金。結算備付金是證監會和銀監會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結算參與人根據規定,存放在其資金交收賬戶中用於證券交易及非交易結算的資金。資金交收賬戶即結算備付金賬戶。
❼ 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有什麼區別
信用風險(Credit Risk)又稱違約風險,是指交易對手未能履行約定契約中的義務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即受信人不能履行還本付息的責任而使授信人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生偏離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風險的主要類型。在過去的數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風險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發展迅速。適當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減少投資者的信用風險。業內人士估計,信用衍生市場發展不過數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億美元的交易量。
市場風險指在證券市場中因股市價格、利率、匯率等的變動而導致價值未預料到的潛在損失的風險。因此,市場風險包括權益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以及商品風險。利率風險是壽險公司的主要風險,它包含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
❽ 證券市場都有些什麼風險
1,證券市場的風險特徵是什麼?投資者進入證券市場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
證券市場的風險特徵主要體現為證券價格的波動性、不確定性、和證券市場的不穩定性。這是由證券的本質及證券市場運做的復雜性所決定的。證券市場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由於證券市場運作的復雜性和證券價格具有很大的波動性、不確定性,所以證券市場是高風險的市場。
概括而言,進入證券市場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有:
(1) 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在大的價格波動中,盲目的證券買賣往往給投資者特別是短線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2) 上市公司經營風險;上市公司本身的經營風險是有風險的,經營業績有很大不確定性,將直接影響其股票的市場價格。
(3)政策風險;每一項政策、法規的出台或調整,對證券市場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有的甚至會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引起市場較大波動。
2,系統性風險有哪些?
(1)政策風險
政府的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造成證券收益的損失,這在新興股市表現得尤為突出。經濟政策的變化,可以影響到公司利潤、債券收益的變化;證券交易政策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證券的價格。因此,每一項經濟政策、法規出台或調整,對證券市場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有的甚至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引起市場整體的較大波動。
(2)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股票價格變化可能造成的損失,這種風險來自市場買賣雙方供求不平衡引起的價格波動。市場風險是證券投資中最普遍、最常見的風險,也是投資者最難對付的一種風險。當股市連續上漲,股價已脫離股票合理價值區域時,泡沫就產生了。股價上漲靠資金堆砌,趨勢投機代替了價值投資,一旦泡沫破裂,往往形成單邊沒有承接力的連續下跌,這在過去世界各國的股災中已被證明,這也是市場參與者無法迴避和必然接受的風險。
(3)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化給股票收益帶來損失的可能性。股價與利率一般呈反比關系,利率上升,股票價格就下跌;反之,股價就上升。這是因為利率低,很多人願意取出銀行儲蓄買債券和股票,如果利率提高,人們就願轉向儲蓄。利率上升還可能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減少利潤,從而引起股票價格下跌。但在特定條件下,兩者受其他因素影響,也可能成正比關系,對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指由於外匯匯率變化可能造成的損失。當投資以外幣為面值發行的有價證券時,如B股股票,投資者還要額外承擔貨幣兌換的風險。對上市公司而言本國貨幣升值有利於以進口原材料為主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不利於產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業。
(5)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使投資者購買力下降而引起損失的可能性。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物價的上漲,花同樣的錢未必能買到以往同樣的商品。這種物價的變化導致了資金實際購買力的不確定性,稱為購買力風險,或稱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引起的投資者實際收益率的不確定。通貨膨脹使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而部分吞噬了企業的利潤,致使公司股價下跌,影響投資者投資收益。
3,如何防範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對股市影響面大,一般很難用市場行為來化解,但精明的投資人還是可以從公開的信息中,結合對國家宏觀經濟的理解,做到提前預測和防範,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在通貨膨脹期內,應留意市場上價格上漲幅度高的商品,從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中挑選出獲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業來。當通貨膨脹率異常高時,應把保值作為首要因素,如果能購買到保值產品的股票(如黃金開采公司、金銀器製造公司等股票),則可避開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風險。
4,非系統性風險有哪些?
(1)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上市公司資金結構不合理而產生的風險,即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形成財務風險的因素主要有資本負債比率、資產與負債的期限、債務結構等因素。投資者在投資股票時,應注意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
上市公司資產結構中貸款和債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財務風險低;貸款和債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財務風險高。如果上市公司在投資中持有風險較高的資產,當這部分資產泡沫破滅時,上市公司股價也會受此影響而出現下跌。2007年2月底美國部分投資次級債的上市公司,因次級債風險而拖累其公司股價,致使持有公司股票的大眾股東資產嚴重縮水。
(2)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上市公司經營中的失誤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經營風險可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個方面。
內部原因指上市公司決策失誤或內部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造成盈利下降。投資者不能得到預期的收益而拋售股票,推動了股價下跌。
經營風險的外部原因是由於市場、競爭對手變化或產業政策調整造成企業盈利波動而引起的股票投資收益不確定。
經營風險可以用企業收益增長率來衡量。企業收益和收益增長率越穩定,經營風險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在買股票前,要認真分析有關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分析企業的增長能力、盈利能力、資本構成內容,同時還必須重視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等指標。如果這些指標都比較高,就說明該公司前景良好。以這類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投資對象,成功的把握性就大。
(3)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指不能按時向股票持有人支付本息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此類風險主要針對債務投資品種,對於股票只有在公司破產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造成違約風險的直接原因是公司財務狀況不好,最嚴重的是公司破產。
(4)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不道德行為給公司股東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股東與管理者之間是一種委託代理關系,由於管理者與股東追求的目標不一定相同,尤其是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管理者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股東利益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