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對投資者加強投資風險意識教育
熟悉,精通,掌握,控制
2. 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影響他的投資決策
不知道怎麼解釋,有的人比如做股票,贏了沒什麼,只要是虧了,不管多少,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這里你或許還應該談到他的投資水平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水平一般有正向關系,所謂藝高人膽大,不過我感覺上面說了跟沒說一樣。
3. 對於存在風險的問題投資者如何決策
撤資
4. 判斷投資者是否具備承擔相應投資風險的能力,應以
一般人們關注的是項目方的風險是多大,但是對於這方面人們關注的好像不大,個人覺得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承擔風險的能力,可以從幾點來看:
(1)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等,以及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2)上述金融機構面向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產品、基金及基金子公司產品、期貨公司資產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信託產品以及經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
(3)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企事業單位法人、合夥企業;
(4)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
(5)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6)名下金融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7)經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合格投資者。
5. 投資人按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至少分為哪幾個類型
投資人按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至少分為穩健型、保守型、積極型。
投資人按風險承受能力可以至少分為以下三個等級: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如果進一步細分,可分為五個等級:消極型、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和冒險型)。投資風險是指投資主體為實現其投資目的而對未來經營、財務活動可能造成的虧損或破產所承擔的危險。

(5)為避免投資者做出錯誤決定金融理財師應替投資者決定其風險承受能力擴展閱讀:
保守型投資者承擔的風險系數極低,以資金安全保障為主,他們理財的目的更多偏向於保值而不是增值。固定收益類產品、貨幣基金和純債基金是保守型投資者比較熱衷的選擇。
穩健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中性,他們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在追求穩定盈利的同時對本金的安全性有一定的關注。平衡型的投資者比較理性,他們既不追求風險也不厭惡風險。相比於前兩者,平衡型投資對於收益的追求相對較高。
6. 作為投資者。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是
投資者在選擇信託產品時應注意其風險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例如是否有第三方擔保,抵押、投保、與銀行貸款利率掛鉤等。對於有擔保的信託產品,投資者還應看擔保的主體是否合法,其經營狀況、信用級別如何。一般來說,由國家開發銀行或者中化集團等大型國企承擔連帶責任的信託計劃安全性較高。
7. 影響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要求的各項因素
一般情況下,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個人的生命周期是影響資產配置的最主要因素。在最初的工作累積期,考慮到流動性需求和為個人長遠發展目標進行積累的需要,投資應偏向風險高、收益高的產品;進入工作穩固期以後,收入相對而言高於需求,可適當選擇風險適中的產品以降低長期投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