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⑵ 上海銀行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幫我買理財違法嗎
銀行一般不會強制性讓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都是在其他櫃台辦理的,不是直接到銀行櫃台辦理的,一般理財都會有專業人員出來說明的,銀行經理或專門理財師說明的,你這樣未經過你同意,理財都會讓你選擇風險評估的,你這樣不會說銀行草率的就這樣給你辦理了,起碼也要有你的簽名的吧。銀行不會違法的,銀行理財雖跟銀行掛鉤,但不屬於銀行存錢,銀行不會付出代價的,除非你的資金出問題了,理財的資金不見了,追不回了等。
⑶ 銀行員工欺騙客戶購買非銀行理財產品,銀行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向銀行舉報,如果銀行處理,那就沒有責任,如果銀行不處理,那就有責任
⑷ 買理財產品工作人員不經當事人同意收取費用是否犯法
一般工作人員都是在合法的情況下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的。。
⑸ 建設銀行不經客戶同意,擅自開通手機簡訊理財服務。誰有同樣的遭遇
新開戶的差不多遇到了,退款時少很多錢
⑹ 銀行內部人員私自用客戶的錢買理財產品怎麼辦
這能怎麼辦,誰讓你把錢存銀行呢,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吧,錢存進去又沒在銀行內部人員中,應該也有管理的吧。你是哪個銀行,存進去,內部人員可以私自用客戶的錢買理財產品。
⑺ 只需客戶口頭同意,銀行工作人員就能夠轉換客戶的理財產品嗎
那要看有沒有錄音,或者證據,否則不可以
⑻ 去年去銀行存錢的時候銀行員工問我理財辦不辦,我沒同意,今年准備取錢出來用,發現錢全被那人買理財沒了
根據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銀行賣理財產品時儲戶必須知情並且有聲音及相關證據證明你知曉風險及同意購買,根據你說的情況銀行工作人員是赤裸裸的威脅及違規的,現在銀監會管理很嚴格,你可以打銀行客服電話投訴,不行的話打銀監會相關部門投訴,如果威脅你你可以用手機都錄下來作為證據,另外這個事情報警真沒有用,不涉及詐騙及經濟糾紛,警察管不了,你直接告訴他你要找上級銀行投訴他會更在意!
⑼ 銀行工作人員在顧客不明白的情況,欺騙顧客購買了理財產品
屬於民事欺詐,協商解決,協商不成起訴到法院解決!
⑽ 民生銀行私自給用戶辦理業務,未經我的同意,購買錢生錢C的理財產品,是否違法,該如果讓銀行付出代價
銀行一般不會強制性讓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都是在其他櫃台辦理的,不是直接到銀行櫃台辦理的,一般理財都會有專業人員出來說明的,銀行經理或專門理財師說明的,你這樣未經過你同意,理財都會讓你選擇風險評估的,你這樣不會說銀行草率的就這樣給你辦理了,起碼也要有你的簽名的吧。銀行不會違法的,銀行理財雖跟銀行掛鉤,但不屬於銀行存錢,銀行不會付出代價的,除非你的資金出問題了,理財的資金不見了,追不回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