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股指期货是什么时候推出的
中国的股指期货只有一种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10年2月20日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2010年2月22日9时起,正式接受投资者开户申请。公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股指期货开户条件
一、保证金账户可用余额不低于50万元;
二、具备股指期货基础知识,通过相关测试(评分不低于80分);
三、具有至少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仿真交易记录,或者是最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商品期货交易成交记录(两者是或者关系,满足其一即可);
四、综合评估表评分不低于70分;
五、中期协无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股指期货交易的情形。
按照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成为期货经纪公司客户: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机构和期货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证券、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未能提供开户证明文件的单位;中国证监会规定不得从事期货交易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贰』 股指期货分析
建议你看一下墨菲的股指期货市场分析里面介绍的很全面。不过现在很专少人自己做分属析了,一般大的券商或者是投资俱乐部自己都有配备分析师,而且这些分析报告都是免费向会员提供的。比如君弘俱乐部就是免费向会员提供,但是入会对资金有要求银卡5w,金卡50w。
『叁』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论文选题依据怎么写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给股票投资者风险回避工具,使得股票价值投资成为可能
2、降低股票市场波动性,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
3、开创了新的投资渠道,分散市场资金聚集效应,对控制热钱通胀等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以考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谈
『肆』 股指期货相关问题
1 ab
2 ab
3abcd
4abcd
5abcd
6acd
7abd
8abcd
9计算题自己计算吧!
10acd
11acd
12acd
『伍』 对中国股指期货的认识
由于之前中国股票市场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很容易受到投机资金操纵而大起大落,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大,不利于社会资金投资理念的树立。经过20年的发展和扩容,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对经济的晴雨表的作用日益显现,股指期货的设立已是当务之急。设立股指期货之后由于其对现货市场的对冲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现货市场的大起大落,树立起长期投资的理念。
『陆』 中国股指期货操作指南的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实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经济发展中还有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证券市场也处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全流通市场建设的初期。中国股市不仅面临着非流通股解禁后的规模扩大、再融资和新股扩容不断加快,以及外部资本市场竞争加剧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还面临着适应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考验。我国证券市场深度和广度不足问题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和机构经过精心准备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产品恰逢其时;也以此为标志,我国的资本市场将与世界接轨。
自从美国堪萨斯市交易所(KcBT)在1982年2月24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后,在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指数期货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枢纽之一。指数期货具有促进资本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将使得投资者能够有效地使用组合产品,防范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并实现稳定市场心理预期的作用。当然,股指期货既是避险工具,同时在不当使用时亦可酿成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也能形成泡沫,这已有教训,要格外注意防范此类风险。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总市值已经跻身全球前10名,现已具备条件在国内推出本币金融商品的定价产品,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资本市场规模正需要有效的避险机制和盈利机制。推出股指期货可以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抗击风险的能力,挖掘市场深度,既开创我国金融期货之先河,更将翻开资本市场发展的崭新一页。
本书作者长期在金融监管部门和大型证券机构工作,具有丰富的监管、经营管理经验和研究能力,相信由他们撰写的通俗专业读物会受到普遍欢迎。本书作为股指期货投资者的入门读本,以简洁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股指期货的专业知识。书中解读了关于沪深300指数期货产品及相关规则的最新资料,通过近100个股指期货及其投资问题的知识问答,全面翔实地解答了当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问题,对于投资者正确理解和掌握股指期货会产品有很大帮助。
『柒』 有一个小组作业要求介绍中国的股指期货风险和改善对策,请教专家这个课题应该写哪些内容,或者列一个什么
难度不小,这是探讨国内股指期货目前的弊端。涉及的问题太敏感。你们怎么写啊。
期货本身是用来发现远期价格,规避当前风险的。比如股指期货,当你买进股票,又怕股票下跌亏损,就相应的做空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这是他存在的主要价值之一。那我们看看我国股指期货在前期当了股市暴跌的顶罪羊,被封杀打死到基本只有一口气的情况,成了千夫所指,又为什么呢。
我认为最大的弊端在于投资门槛
所谓的投资者保护门槛,股指要求开户50万,而且交易一手的资金在10万左右,这基本打掉了大部分股民。你想想如果一个交易者只有交易一手农行股票的资金也就是300元,怎么可能做空一手保证金就要10万的股指套保呢?这就好比为了保护你,要求身高不足2米体重不足200斤不准持刀打仗一样,容易误伤自己,问题是,反过来看就是当你身高2米体重200斤,你就可以持刀打仗了。参考美国CME的股指期货,他们的标的价值更大,但是他们推出了MINI交易,也就是1/10 1/100标准的交易,让更多的小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投资者本身就是再做一件需要对自己负责的事情。所以根本没必要再为他们考虑自己的行为安全是否会伤害到自己。这是我国股指第一大弊端!
『捌』 简述 中国股指期货交易
建议你还是去网上查查!上面的答案会比我们答得更清楚!希望你能找到!
『玖』 中国股指期货分析的介绍
《中国股指期货分析 》是2010 年 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拾』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股指期货将使得中国股市在层次结构、投资者结构、动力结构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1:A股首次确立“完整市场”
4月8日,股指期货启动仪式牵引着市场人士的目光。金鹏期货董事长常青对记者表示,“从启动仪式的高规格看,股指期货的推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预示着这一崭新产品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北京一些券商和期货机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认为,“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A股将首次确立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股市。”
环视全球成熟的资本市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股票市场,应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风险管理市场,一级市场也就是股票发行市场,以实现筹资;二级市场也就是股票交易市场,以实现资产定价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风险管理市场也就是股指期货市场,以实现股市风险的分割、转移和再分配。这三个市场有机协调、相伴共生、功能互补,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都是由这三个市场组成。股指期货市场以期货交易方式复制了现货交易,犹如给原本单轨运行的股票市场又铺了另一条轨道,对维护股市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只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市场单边运行,交易手段单一,缺乏股指期货等对冲平衡机制,各类投资者只能通过高抛低吸、追涨杀跌来盈利,波段操作盛行,“投资策略同质化、长期资金短期化、机构操作散户化”的倾向明显,导致股市频繁换手、估值不稳、宽幅震荡、超涨超跌。
中信证券在最新的专题研究中指出,A股市场发展到现阶段推出股指期货显得相当必要。这有助于改变目前的“单边市”,抑制市场的非理性上涨和下跌。在股市非理性上涨时,投资者的看空预期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实现,起到平抑股价的作用;在股市下跌时,将原本直接抛售股票、用脚投票的被动避险,变为买入期货、积极保值的主动避险,降低对股市的冲击影响;到了股市超跌时,又能通过期货市场做多给予市场支撑。这种内在制衡机制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弹性,使市场能够在日常波动中,释放和化解风险,实现大盘均衡稳定。
“推出股指期货,有助于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创新,这使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趋于完善和丰富。”长城伟业期货总经理袁小文表示,作为基础性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的上市将加速金融创新步伐,以后将有很多基于股指期货的投资产品陆续推出,如保本型产品、绝对收益型产品、合成指数基金、收益挂钩产品等风格各异的不同产品系列,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引起国际业界对中国股市未来功能的预期。
德意志银行全球分析师高登表示,“从今年开始,中国股市的功能会从单一和单向的企业融资,向全方位优化配置社会金融资源的方向复归,向调节社会资金流向、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的方向复归,向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利用市场化方式调节财富分配的方向复归。”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目前规模巨大,有效账户已超过1.2亿户,影响人口很广,加上老百姓的“养命钱”社保基金也早已入市,这需要一个风险管理工具规避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有鉴于此,股指期货在目前推出,才有了其标志性意义。
2:投资者结构将快速分化
市场预期,股指期货的推出还将意味着投资者结构将快速分化。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表示,“按照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目前只有少数有条件的人能够游走于现货与期货两个市场,大部分人只能参考股指期货的动向在现货市场进行操作。”
据了解,美国在1982年推出股指期货后,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变化呈现加速度。机构投资者逐步代替个人投资者成为主导,其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2年的63%。而香港市场更是机构独大,个人投资者比例较低。近20年来,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美国和香港市场的共同点是市场、个股的波动相对小,个股交易活跃性低。
国内A股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结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年之前,个人投资者绝对主导。第二阶段,2004—2007年,机构投资者迅速壮大,2005年基金一度占流通市值比重高达43%,价值投资大行其道。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2009年流通市值在指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突然暴涨,根据测算,当年新增的流通市值就高达5.96万亿,占到流通市值的40%。
国际市场的历程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机会就在于股指期货出来之后,有一个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另外一个股指期货的高风险性也使得一些个人投资者规避三舍,这就给了机构投资者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机构投资者在初期肯定也有一个市场流动性是逐步参与的过程。
“机构投资者也可能会因为流动性不太好,参与的力度可能开始不够大,但是随着过程的逐渐深入,应该会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所以这个过程不会很长。”野村证券分析师刘聪表示。
机构表示,股指期货推出后,会让各类机构投资者陆续加入这个市场。未来三年,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份额会上升到50%。
对于投资者结构的未来变化,市场人士同时表示,股指期货有两面性,有为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一面。尤其当社保基金之类的机构通过合适途径参与其间,有为一般老百姓增加社会保障财富的一面。也有在制度不完备的情况下,被金融大鳄用于高杠杆投机、掠夺社会财富的一面。为此,完善制度,从严执法,就不只是市场问题了,更与社会公平、公正高度相关。
3:股市驱动力将有结构性变化
“中国股市将逐步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力和政策力并驱的动力结构,股指期货将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德意志银行全球分析师高登表示。
近20年A股的发展轨迹表明,政策调控历来与中国股市相伴而行,政策因素明显影响了国内股市的运行规律。同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股市自建立以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和1994年以后。以上海市场为例,在1994年以前,股市设立之初波动幅度相当大,而且不规则。
1994年以后,股市明显呈一个上升通道,1994年以后的几次政策集中出台期造成了股指一直在这一上升通道内运行。而且“519行情”的启动也正处于上证指数的关键点位1044点和上升通道的下轨线附近的交汇处。总体来看,诸多政策的出台使得大盘得以沿一个特定范围稳定、持续地上扬,而不是超越预期的暴涨暴跌。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都在淡化A股市场是政策市的形象,甚至在涉及各方利益得失的新股发行环节取消了“窗口指导”,而实行新股市场化发行,但政策市的身影一直在投资者脑中:每一轮政策利好的释放,往往能点燃市场热情、引发投资的热潮。
“目前,当上证指数始终在3000点附近徘徊不前时,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变得异常敏感,股市也往往会来个急转直下。而股指期货的正式登场,有望改变这种现状。”国贸期货总经理董晓亮表示。
目前,全球股指期货发展已走过1/4世纪的历程。美欧、日本、新加坡、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目前都有股指期货交易。从世界各个资本市场运行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后股市政策干预性将有所降低。此外,作为配置和化解风险的市场,股指期货还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均衡力量”。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完善了做空机制,看空、做空与看多、做多的机构对决将鲜明体现,而政策干预的减少,将使得A股市场最终向其合理估值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