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的发展历程
2007年以来,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确立了“地质找矿立局,矿业开发强局,工勘三产稳局,科技人才兴局”的发展战略。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局上下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结构、工作重点实现了从传统地质向大地质全方位服务的转变;管理体制、服务对象实现了从自我封闭向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变。地质勘查主产业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全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展速度、效益、规模跃上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高,职工队伍保持和谐稳定。在坚持地勘单位事业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方向的同时,我局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按照“以局为单元、以集团公司为载体、实行内部事企分体运行、整体推进企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组建了云南有色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在管理体制上,局与资源集团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地勘单位内部实行事企分体运行。资源集团公司组建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健全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市场主体作用,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延长地质工作链,形成了以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为主业,工勘岩土、工贸物业、酒店管理、房地产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局累计完成货币工作量51亿元,实现经营收入40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5亿元,全局经济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较高增速,全局综合经济实力实实在在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局56年来,经过几代有色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地质找矿成果丰硕,在云南境内发现矿点千余个,发现矿种44种,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600万米,坑探工程170千米,提交地质勘查报告600余份,探明有色金属储量2500余万吨、贵金属储量6000余吨、黑色金属储量2.6亿吨、非金属储量21亿吨,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295处,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价值约1.5万亿元,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钻探工程和岩土工程施工获得大发展。多年来,在完成自有钻探工程的基础上,承揽了各矿业集团和中外合作勘查项目大量的钻探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缅甸达贡山镍矿勘查、印度尼西亚镍矿勘查等海外项目工程,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全局下属的勘察和施工单位参加了近2000多项工程建设,获国家优秀工程银质奖3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奖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30余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1项。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昆明、丽江的两个金泉大酒店,是拥有500余标间的四星级酒店。在易门投资建设的水泥厂年生产熟料120万吨,生产水泥150万吨以上,年产值近4亿元。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通过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广泛的科技、项目合作,努力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全局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近年来,我局选择国内短缺矿种和国外优势矿种,与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携手合作,先后在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开展镍、铁、金等矿种的风险找矿勘查与矿业开发和技术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找矿成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三年来,全局境外权益型项目实际勘查投入累计达8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等探明1个特大型、3个大型、3个中型红土型镍矿床,1个小型铁矿床和1个小型金矿床,目前已探明和控制镍金属量500多万吨、钴28万吨、铁矿石量1亿多吨、为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和矿产储备。我局将积极配合党中央把云南建设成为“桥头堡”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契机,发挥自身优势,与东盟国家开展广泛的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合作开发与保护。
近年来,全局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干部职工素质作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在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贰』 铜矿上市公司有哪些
以下是部分开采铜矿与冶炼铜的上市公司,供您参考;
[1]、紫金矿业(601899):
公司是以黄金为主导产业,集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冶炼为一体的综合性矿业生产商;公司拥有的丰富的金、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拥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今日公司出资33.7亿元收购菲律宾坦帕坎铜金矿37.5%的权益,有效的增加了公司的资源储备。
[2]、恒邦股份(002237):
公司主要从事黄金探、采、选、冶及化工生产等,是国家重点黄金冶炼企业,具备年产黄金8吨、白银40吨、电解铜2000吨、硫酸40万吨、液体二氧化硫15000吨、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2000吨、甲酸钠2000吨的生产能力,黄金年产量位居全国黄金企业前列。
[3]、中金黄金(600489):
公司主要副产品铜、铁、硫等矿产铜业务:生产矿山铜 6623 吨,比去年同期的 6583 吨增加 40 吨。冶炼业务:生产精炼金 46.83吨,较上年同期 41.70 增加 5.13 吨。生产冶炼金、电解铜和硫酸产量分别达到了 6408 千克、4673 吨和 9.96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或有所增加。
[4]、西部矿业(601168):
公司是我国有色金属资源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公司为我国第二大铅精矿生产商,第四大锌精矿生产商和第七大铜精矿生产商,旗下控制五座矿山和三家冶炼厂。
[5]、豫光金铅(600531):
主营业务为电解铅、白银、黄金、冰铜、硫酸、次氧化锌的生产和销售。豫光金铅是我国最大铅冶炼厂,精铅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硫酸生产能力18万吨,其中原生铅产能20万吨,再生铅产能10万吨。
应答时间:2020-12-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叁』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荣誉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东川矿务局、云南冶炼厂,为国家156项建设项目,是建国后最先在云南投资兴建的最大的铜生产企业。
──60年代易门矿务局创造井下“三强”采矿管理方法,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关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0年代易门矿务局采矿工班效率创全国有色矿山第一,达到77.8吨。
──云南冶炼厂,1988年为国家二级企业,1992年成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曾获国家质量奖、国家利税总额排序10强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省经济效益显著单位等称号,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吴邦国、乌黑达总理阿迪耶波曾亲往视察参观。
──易门矿务局,曾获国家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全国有色矿山排头兵、省经济效益显著单位等称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乌干达总理阿迪耶波曾视察参观。
──80年代,大姚铜矿获省级文明矿山称号。
──易门矿务局大红山矿西部主斜井深1410米,在全国有色矿山属最长的斜井之一。
──云南有色企业中,云铜第一家改制上市发行股票;在原全国有色企业中,第一家利用地方指标改制上市;在云南上市公司中,云铜股份公司先后融资11亿元、融资量排第一。
──2000年,公司以310万元重奖创新战果,在云南省首开先河,设立1000万元“创新奖励基金”、投资5000万元建成技术中心、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科技顾问,聘任企业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属云南企业首创之举。
──2002年5月建成投产的艾萨炉,其高度、内径、体积为世界第一,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集团公司2003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4年7月,公司召开第二次优秀创新成果暨人才工作会,再次以315万元重奖39项优秀创新成果。
──2004年,主产品“铁峰牌”电解铜获“中国名牌”称号,结束了云南无非烟产业“中国名牌”的历史。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易门矿务局(现玉溪矿业股份公司)分别被评为2005年中国工业行业铜冶炼和铜矿采选排头兵企业。
──易门矿务局(现玉溪矿业股份公司)、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05年(10月17日《经济日报》公布的)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
──2005年11月11日,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铜业组织第一位中国会员。
──2005年11月,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评为2005年度“中国理财名企”。
『肆』 楚雄的大企业的哪些
禄丰——德钢
南华——煤矿
楚雄——烟厂
大姚——铜矿
一平浪——煤矿
『伍』 易门县的经济
2014年,面对市场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等严峻形势,全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竞争中求创新,在挑战中求发展,在困难中抓机遇,全力以赴促增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取得重大突破。
生产总值6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2%,绝对值列全市第六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超市全年目标59亿元3.6个百分点,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60亿元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2亿元,增长6.3%,第二产完成32.6亿元,增长34.9%,第三产业完成18.4亿元,增长9.0%。
工业总产值100.2亿元,同比增22.6%。绝对值列全市第四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100亿元0.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4.9亿元,同比增26.9%,绝对值列全市第四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规下工业总产值完成35.3亿元,同比增15.4%,绝对值列全市第四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规上工业增加值24.4亿元,同比增长42.7 %,绝对值列全市第四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完成市及县人代会全年目标27亿元的90.4%,差市、县全年9.6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8.9亿元,同比增24.1%。绝对值列全市第六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地方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22.3%。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5.35亿元8.4个百分点。绝对值列全市第五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亿元,同比增16.8%。绝对值列全市第六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超市全年目标4.38亿元5.0个百分点,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4.4亿元4.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支出16.3亿元,同比增12.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5亿元,同比增8.7%。绝对值列全市第五位,增速列全市第五位。差市全年目标15.3亿元5.9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亿元,增22.2%。绝对值列全市第六位,增速列全市第五位。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9亿元,同比增76.2%。绝对值列全市第四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超市全年目标34.5亿元21.4个百分点,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33.4亿元25.4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投资21.0亿元,同比增1.9倍,工业投资绝对值列全市第四位,增速列全市第二位。
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55.7亿元,同比增71.2%。绝对值列全市第四,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超市全年目标40亿元39.3个百分点,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50亿元11.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亿元,同比增13.3%,绝对值列全市第七位,增速列全市第二位。超市全年目标14亿元1.4个百分点,差县人代会全年目标14.5亿元2.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2.3%,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1.687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0%。完成县人代会全年下降3.0%的目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9元,同比增15.2%。绝对值列全市第五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8元,同比增12.6%。绝对值列全市第六位,增速列全市第一位。超市全年目标25590元4.3个百分点,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25800元3.4个百分点。
向上争取资金12.4亿元,同比增26.6%。超市全年目标9.0亿元37.3个百分点,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11.6亿元7.1个百分点。
政府性融资15.1亿元,同比增58.0%。超县人代会全年目标15.0亿元1.0个百分点。 易门是云南省重点培育的工业强县、中国·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云南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云南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易门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富县”和“开放活县”战略,“七项措施”加快推进新工业化,实现工业总值100.2亿元、增长22.6%,工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36%,工业化率达49.7%、提高4.5个百分点,跻身产值超百亿元工业强县。
一是加大工业发展投入。预算安排工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多渠道筹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政府融资主要用于园区开发,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实体经济,招商引资优先引进工业项目,项目建设侧重突出工业投资。政府融资10.5亿元用于工业用地收储和工业园区开发、占全县政府融资总额的70%,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发展资金4923万元,协助中小企业贷款融资22.5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额的58%,招商引进利用工业投资31亿元、占全县实际利用市外资金的5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1.9倍、占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50%。
二是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滇中产业聚集区易门组团总体规划编制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完善占地36.6平方公里的“一园五片”园区布局,以规划定位引导项目入园,逐步形成一个片区一个特色。用活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政策,收储工业用地4300亩,实施浑水塘片区“工业上坡”试点项目,与太平洋建设集团和驻滇广东商会合作启动片区土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粤港产业园区“园中园”开发,探索“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商兴园”模式,以园区开发引领产业集群,园区发展全面提速,入园企业135户,实现园区工业产值99.5亿元、增长23.9%。
三是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选准工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做大做强矿冶、陶瓷建材、食品药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型建材、生物资源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促成洛阳钼都白钨矿采选、鑫诺陶瓷、三友鲜湿米线、乾园铝合金模板、磨浆核桃乳加工、新昊废弃机油回收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三大产业产值达82.2亿元、增长21.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2%。
四是加快骨干企业培育。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整合各类要素资源,推进优质资源向优强企业集中,加强与云铜集团、昆钢集团、正大集团、贵研铂业、洛阳钼都、泰山建材等知名企业合作,支持县域企业技改升级做大做强,培养起铜业公司、贵研资源等产值过亿元骨干企业10户,佑生药业、康源菌业等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13户。10户骨干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6.1亿元、增长25.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上缴税金1.15亿元、增长57.5%,其中铜业公司和贵研资源完成工业产值38.6亿元、增长30.9%,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9%。
五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科技与工业结合,支持县域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加快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名优特产品,提高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建成云南稀贵金属冶金新技术研发试验基地,成立1个院士工作站和1个专家工作站,培育起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云南名牌产品、19个云南著名商标、6户高新技术企业,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1项,科技创新和品牌打造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15.5%。
六是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工业发展全过程,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全面推行工业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和行清洁生产,重点开展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城市矿产”开发、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矿综合利用,稳步推进添源废弃电子产品回收、贵研资源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铜业公司铜渣复选、隆丰矿业低品位锰铁矿利用等项目,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初显成效,培育起资源循环利用企业13户,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2.5%,资源循环利用业产值占比达17.7%。
七是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责任制,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和项目审批、贷款融资、市场扩展等困难和问题。全面清理规范审批事项,在玉溪市率先成立首家县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出台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意见,推行投资项目并联集中高效审批、投资环境定期评价和审批事项限时办结制,优化审批方式,压缩审批时限,全程代办投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审批服务313项,取消行政审批12项,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三分之二,营造投资兴业良好环境,让各地客商安心扎根易门长足发展。
『陆』 开采铜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开采铜矿与冶炼铜的上市公司一览
[1]、紫金矿业(601899):
公司是以黄金为主导产业,集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冶炼为一体的综合性矿业生产商;公司拥有的丰富的金、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拥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今日公司出资33.7亿元收购菲律宾坦帕坎铜金矿37.5%的权益,有效的增加了公司的资源储备。
[2]、恒邦股份(002237):
公司主要从事黄金探、采、选、冶及化工生产等,是国家重点黄金冶炼企业,具备年产黄金8吨、白银40吨、电解铜2000吨、硫酸40万吨、液体二氧化硫15000吨、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2000吨、甲酸钠2000吨的生产能力,黄金年产量位居全国黄金企业前列。
[3]、中金黄金(600489):
公司主要副产品铜、铁、硫等矿产铜业务:生产矿山铜 6623 吨,比去年同期的 6583 吨增加 40 吨。冶炼业务:生产精炼金 46.83吨,较上年同期 41.70 增加 5.13 吨。生产冶炼金、电解铜和硫酸产量分别达到了 6408 千克、4673 吨和 9.96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或有所增加。
[4]、西部矿业(601168):
公司是我国有色金属资源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公司为我国第二大铅精矿生产商,第四大锌精矿生产商和第七大铜精矿生产商,旗下控制五座矿山和三家冶炼厂。
[5]、豫光金铅(600531):
主营业务为电解铅、白银、黄金、冰铜、硫酸、次氧化锌的生产和销售。豫光金铅是我国最大铅冶炼厂,精铅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硫酸生产能力18万吨,其中原生铅产能20万吨,再生铅产能10万吨。
◇注:冰铜(COPPER MATTES ,商品归类编码为:7401 0000),是炼铜的原料,其外观呈黑色、棕色小颗粒或块状,规格为30mmX45mm,主要成份:铜:11-15%、铁0.1-4%、锌6-8%、铅2-4%、砷0.002-0.01%、硫1.5-5%。它的加工方法:是将粉状或颗粒状铜原料(铜矿)与造渣剂、石灰石、石英石混合后,加入鼓风炉进行熔炼,在1000-1100`C的高温下,造渣剂与铜矿中铁、钼、镁、钙、硅等结合,形成炉渣,其余剩下的即为冰铜,以达到铜渣分离、铜含量提高之目的。
[6]、吉恩镍业(600432):
公司主要从事硫酸镍、高冰镍、电解镍、氢氧化镍、氯化镍、硫酸铜、铜精矿、硫酸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外的资源收购是公司最大看点。公司在今年累计进行了五宗对外的资源收购,分别是对加拿大Liberty公司、加拿大Victory公司、加拿大皇家矿业、澳大利亚Metallica公司的收购,以及与加拿大Goldbrook公司的合作探矿。
[7]、锡业股份(000960):
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澳斯麦特技术,使公司锡熔炼技术整体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公司锡化工、锡材两个新兴产业正在加速规模化进程,已占公司总收入3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配股申请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有望近期启动,募集资金用于10万吨铜和10万吨铅冶炼项目,公司相关矿资源的储量情况也有望浮出水面,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升格为综合类矿资源企业。
[8]、西藏矿业(000762):
目前公司为西藏第一家“湿法炼铜”的企业,拥有大量的优质铜矿资源。此前有市场传闻,西藏矿业公司准备开发的资源还可能拥有200万吨铜矿与90吨金矿,金矿相当于目前一线黄金上市公司山东黄金目前的储量,可谓震撼异常。
[9]、铜陵有色(000630):
公司是国内最有潜力的阴极铜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已超过80万吨/年的铜冶炼产能,位居全球五强行列。公司产品“铜冠”牌高纯阴极铜为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交所的注册铜,公司产品相对于交易所标准级别产品享受价格升水,在行业内优势明显。公司最近几年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收购国内铜矿资源,进一步增加冶炼产能获取规模效益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加大铜材加工投入,已进入铜的线材、棒材、箔材、板带材加工,是目前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铜业公司。
[10]、云南铜业(000878):
目前公司冶炼产能:粗铜为20万吨(易门铜业5万吨;楚雄滇中10万吨(实际产量5万吨);东川5万吨(实际产量3万吨));电解铜65万吨(本部55万吨,赤峰10万吨)。楚雄滇中目前在进行10万吨/年粗铜技改项目,由5万吨的鼓风炉技术改为10万吨的ISA炉冶炼。预计公司09年阴极铜总产量为30万吨,主要由于上半年欠产过多。
[11]、江西铜业(600362):
本集团产品产量完成计划,生产:阴极铜 37 万吨,同比增长 1.37%;黄金 10,013 公斤,同比增长 39.07%;白银 239 吨,同比增长 19.50%;铜杆线 21.5 万吨,同比增长 2.38%;硫酸 110 万吨,同比增长 36.65%;硫精矿 86.33 万吨,同比增长 12.19%;铜精矿含铜 8.1 万吨,同比增长 1.25%;钼精矿折合量(45%)1,887吨,同比增长 13.40%;铜杆线外的其他铜加工产品 3.3 万吨,同比减少 28.26%。
[12]、株冶集团(600961):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综合性锌生产企业,电锌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5万吨、硫酸18万吨,是中国最大的锌及锌合金生产、出口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湿法炼锌企业之一。公司深加工产品总产量比例达40%,综合回收率72%以上,在国内外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另外,稀贵金属包括金、银、铟、粗铜等。
[13]、中国中冶(601618):
公司在国内有色金属冶金工程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内最大的有色金属冶金设计院;拥有3家专业地质勘察院,3家国家级冶金工程专业研究院,9家冶金工程专业设计院,13家冶金工程专业施工建设企业。公司从事以金属矿产品为主的资源开发业务,是我国进行境外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除在我国外,公司在境内外拥有多处铁、铜、镍、锌、铅、钴、金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具备锌、铅、铜等金属的冶炼加工能力,还从事多晶硅的加工。
[14]、精诚铜业(002171):
公司是一家铜板带材产品的专业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黄铜、锡磷青铜两大系列铜基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在行业内主流厂家普遍采用感应熔炼、半连续铸锭、快速化学成份分析等生产技术基础上,还形成一些独特专有技术,如废杂铜冶炼过程中应用稀土等新型助剂除杂除气的熔炼技术、采用硼砂熔液进行覆盖特殊铸造工艺等,“较高精度锡磷青铜合金带材项目”、“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项目”被列为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其中“较高精度锡磷青铜合金带材项目”获“三高”项目资金支持。
[15]、锌业股份(000751):
公司主营业务是生产有色金属锌、铜及其综合利用产品,所需原料是锌精矿和铜精矿。公司是东北和华北地区唯一的大型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其锌的生产能力位居全国首位,目前已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锌冶炼企业,另外,公司还是亚洲第一大金属铟生产企业,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