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币结算和外汇结算都有些什么不同
基本没有不同,人民币结算就是按照国外外汇报价按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的,只不过国内报价会有延迟,不过基本可以忽略,价格基本是相等的!
⑵ 大量的外汇流入中国,将迫使中国的央行大量发行人民币,为什么外汇流入要发行人民币
因为国家对外汇管理比较严格,所以外汇现在在资本项下受到管制,外汇在境内是不能直接流通的,因此大量的外汇流入国内,就会迫使央行发行更多的人民币进行货币兑换,其次存在央行的外汇由于也同样受到资本管制,所以他的唯一投资途径也就是购买国外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由于数量巨大,投资途径和工具有限,所以又会用大量的外汇资产购买美国国债等等。 在这个资金流动的途径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中央银行完全是被动的,所以才会出现国外投资到中国每年赚取20%以上的利润,而我们在美国等地的投资获取的收益相对却很小。 个人的感觉,中国什么时候放开了外汇的管制了,很多问题也就自然地解决了,虽然可能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⑶ 外汇和人民币的关系
中国一般说的外汇是美元。。。因为人民币是对美元挂钩的。。。。
如果美元升值了。。那肯定人民币贬值了 。。。
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肯定是美元贬值了
⑷ 为什么有多少外汇!央行就要发行等量的人民币!是什么原理
因为我国货币在国际上不允许自由兑换,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多是这样来的:
1.出口企业卖出产品,其收入是外汇的形式
2.结汇:在商业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因为国内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大多是由人民币支付的
3.商业银行把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为了保持手中持有货币头寸的平衡,如果某种外币太多,就会卖掉或换成其他货币。
4.中央银行用人民币用人民币买进外汇,然后出国投资,例如买入美国国债。
因此我国所有的外汇储备,都是央行用人民币买来的。当然,其实质是出口企业赚来外汇后间接卖给国家的。
⑸ 人民币与外汇
带上你的身份证,到附近的中国银行(最好到大点的支行),进门给保安或者服务说:我要换外汇(注意,不是要打劫哈:-))。他就会给你个“个人因私购汇”的单子。楼上说的对,一年的兑换上限是5万美金等值的外汇。
⑹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有什么区别
外汇汇率是一复个统称制,是指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两字可理解为价格.国际上有两种表示外汇汇率的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用本币表示外币的方法,我国就是这种标价法,如中国100美元=864.43人民币.国际绝对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方法.在这种标价法下,如果说汇率上升,即为本币贬值.间接标价是以年币表示本币的方法,这种方法下,汇率上升,即为本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对于外币价格,简单地说,就是人民币价格.人民币汇率上升,是指人民币价格上升,即人民币升值.
⑺ 美元与人民币的发行有什么差异吗
人民币和美元发行的不同 (2011-08-05 23:14:14)转载▼
美国的主要货币发行手段确实如老兄所说是基于美国国债的债务发行。所以说“主要”,因为美国原来还有另一种不是基于国债的货币发行,好像在《货币战争》(一或二)一书有相关介绍。这种货币发行方式曾经是一些美国总统企图用于独立于金权的手段,但是被打压下去了。
美国的债务发行将信用货币发行拐了一个弯,将本来可以直接基于政府信用的货币发行改为必须通过国债中介。增加了国债发行这一环节,将两个可以分离的东西捆绑在一起。造成要增加货币流通数量,就必须借国债,而国债的发行是要通过私人银行系统,是有发行费用和利息的。
中国的货币发行是直接政府信用发行,并不多拐一道弯,并不基于国债。货币直接基于政府信用。中国不拐弯的好处在于:当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货币工具的时候,可以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而不必增加国债数量;另外中国的货币发行,不必先向金融机构交纳国债发行费用。 中国是先有货币,然后才有国债;而美国主要是先有国债,才有货币。
二者都有发行规模的控制问题。因为不控制,下场就是金圆券和老蒋政府。
美国由于拐了一道弯,货币发行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债上限的控制。目前的提高国债上限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提高货币发行量的问题。当货币发行量离经济平稳运行、币值稳定实际需要的时候,就是越来越像老蒋金圆券靠近的时候。
中国的货币发行理论上是央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确定一个年度计划,控制一个额度范围。而国务院还要对人大负责。
目前中国的货币发行从大的角度上看,可以说基于两点:一就是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二就是外汇占款。
⑻ 人民银行根据什么发行人民币,人民币与什么挂钩。
现在早就脱离金本位制度了,所以不会和金属挂钩的。
具体发行量是算出来的,由人民银行制定发行的金额和计划。而这个数量一般是根据经济学中的货币需求量来算的,货币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流通速度一般是个常数,价格一般根据统计结果。
另外我国有多少外汇进来,就会根据汇率换算成人名币发行出来。
⑼ 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外汇的问题
理解经济问题应该把视野放宽广,否则肯定会产生误解甚至谬论,上面所引用的论坛上的这段话基本上就是“谬误”的集合,为什么这么说,下面的解释仅供参考:
1、关于136万亿美元中的1%即1.36万亿美元涌入中国进行投机经营的问题,“国际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这是一个很宽泛且模糊的概念,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投机资金,因此1%这个数值涌入中国完全是个空穴来风的假设,并且中国的金融和金融账户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经常项目的开放也收到较为严格的管制,国外资金进入我国只能以投资基金、产业投资、虚假贸易、地下金融等名义进入,1%的假设过度夸大了资金非法转移的数量。
2、如果1.36万亿美元进入我国,按照目前的政策,中央银行将接受被动吸收外汇储备而发行一定数量的人民币,但是不会发行高达10.6万亿的人民币,因为还有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超额准备金作为缓冲,并且央行也可以发行债券对冲现有的流动性。
3、即使央行不做任何的外汇储备的对冲,即白白发行了10.6万亿人民币,那么这些钱都到了谁的手上呢?按照上面文章的意思,这些钱大都是投机资金啊,基本上只有少部分参与实物经济的流通,不会就这么直接的把物价搞上去。“钱却多了10.6万亿,那就意味著所有商品都要打折到原来的2/3”,这句话完全就是谬论。
4.如果投机资金在证券市场获利后再去冲击实物经济,比如买楼炒楼,那也是把楼价炒上去,加上我国对住房市场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不会出现打折出售的现象。
5、如果楼市泡沫破裂,那就有可能如上文所说,争相打折出售,不过在我国出现那种完全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⑽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什么关系
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来源于两个途径:贸易项下以及资本项下。当存在大量贸易顺差和资本净流入时,就产生了外汇储备。
汇率决定: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流行的汇率理论如:利率平价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
关系:
1)一国产生大量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大量外汇流入中央银行,同时中央银行按照及时汇率发出相应的本国货币。在市场上,就会产生大量的本币需求(因为参与者预期未来他们需要本币进行结算),
从而导致本币升值的压力。
2)另外,大量外汇储备意味着大量的本币发行流入市场,那么市场上的流动性可能过剩(这也是我国现在存在的问题)。回收流动性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利率,而提高利率最终会导致本币升值。因为如果国内的利率上升并超过境外外币利率,资本逐利的特性会导致境外外汇的流入以获取高利息。这样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导致本币升值的压力。
另外一种解释:
外汇储备变多了,相当于本币购买力增强,而且本币需求增加,这样根据本币外币的供给需求曲线,可以得到本币升值的趋势。从货币政策来说,外汇储备变多,代表央行用大量本币购买了外国资产。从而使得市场上流动性过剩,这样提高了利率,不过对外可能是升值的,但是实际上可能对内是贬值的,因为大量本币供给,推高了物价指数。实际物价的上抵消了货币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