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汇储备通俗解释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
通常状态下,外汇储备的来源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集中到本国央行内形成外汇储备。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如下:
1、保持外汇储备的货币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
2、根据进口商品、劳务和其它支付需要,确定各种货币的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
3、在确定储备货币资产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也要考虑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4、密切注意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调整不同币种储备资产的比例。
(1)外汇储备解释扩展阅读
作用
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当国家进出口交易出现比较明显的缺口或者因为其他的因素引起的贸易差,可以用外汇储备来填补逆差,保住本国的国际交易声誉,避免更多的经济危机,保证经济正常发展。
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国家的汇率是由该国家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国家的供求关系出现了紊乱的想象,导致市场汇率发展出现异常,会给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运行产生影响,这个时候政府就会通过运用持有的外汇储备来买进外国债券的手法调整市场,稳定汇率。
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外汇储备的多少就代表了国家清偿外债的能力的大小,也可以体会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大小,是最直接的经济能力的体现,可以根据此来判断国家的资信力。同时这也帮助我们获取了更多国际竞争优势。
4、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也是我国央行的资产,外汇储备多的话,代表央行的资产储备高,在我们国际间的经济事务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发生金融危机的话,更多的外汇储备可以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能力抵抗风险。
B. 懂经济的解释一下,中国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
来源:
第一种是:贸易顺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贸易出口剧增,每年国际贸易顺差巨大,每年赚钱了大量外汇。
第二种是:外资投资。如各国外商对的中国投资,或者热钱的涌入,经过多年累积,形成了巨大外汇储备。
第三种是:资本升值。通过专业的投资机构,用外汇进行投资,购买外国债券、股票、基金等等赚取的收入。
在我国,外汇是央行负责统一管理。比如: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10万美元需要兑换成人民币,用人民币投资,央行得到美元。企业对外贸易赚取了10万美元,需要到央行兑换人民币,央行得到了外汇,企业得到了人民币。央行获得兑换来的20万美元,由专门机构进行投资、保值、升值,央行钱又生了钱。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C. 外汇储备的详细含义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内行及其他政府机容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D. 外汇储备是什么意思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国家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
E. 外汇储备意味着什么
外汇储备可以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平稳。
外汇储备是每一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并且是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也就是各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中的外汇资产,表示了一个国家政府所持有的能够兑换外币的债权能力的大小。
从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造成我国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并且,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增长或进一步放缓,结合海外一些国家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均增加了国际市场资本出现不稳定和不确定性风险。
长期看,国内经济的趋势是向好的,这不仅给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奠定了平稳的基础,也加强了我国经济抵御海外市场带来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5)外汇储备解释扩展阅读
积极影响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我国能够从容应对突发金融风险,满足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需求。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的良好表现再次证明,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稳定人民币币值、维护投资者信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F. 用最通俗的话解释什么是外汇储备,有什么用呢
比如,中国的商人在美国做服装生意,而且从中国大量出口了很多衣服,在美国卖衣服,人家美国人只能使用美元跟商人购买(每个国家的货币是自成体系的)。而卖掉衣服以后,商人拿着钱回国以后,美元又不能在中国的市场上流通(中国只能使用人民币为法定流通货币)。
那么这个时候商人就拿着美元在中国人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而中国银行会把从商人处兑换的美元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同时印刷等量的人民币交给中国人。这部分暂时用不了的美元就成了”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作用:
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当国家进出口交易出现比较明显的缺口或者因为其他的因素引起的贸易差,可以用外汇储备来填补逆差,保住本国的国际交易声誉,避免更多的经济危机,保证经济正常发展.
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国家的汇率是由该国家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国家的供求关系出现了紊乱的想象,导致市场汇率发展出现异常,会给国家的货币政策的运行产生影响,这个时候政府就会通过运用持有的外汇储备来买进外国债券的手法调整市场,稳定汇率.
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外汇储备的多少就代表了国家清偿外债的能力的大小,也可以体会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大小,是最直接的经济能力的体现,可以根据此来判断国家的资信力.同时这也帮助我们获取了更多国际竞争优势.
4.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也是我国央行的资产,外汇储备多的话,代表央行的资产储备高,在我们国际间的经济事务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发生金融危机的话,更多的外汇储备可以就意味着你有更多的能力抵抗风险.
(6)外汇储备解释扩展阅读:
外汇储备的三个原则性:
安全性,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和信誉高的银行,并时刻注意这些国家和银行的政治和经营动向;要选择风险小、币值相对稳定的币种,并密切注视这些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况,预测汇率的走势,及时调整币种结构,减少汇率和利率风险;
流动性,是指保证外汇储备能随时兑现和用于支付,并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兑付。各国在安排外汇资产时,应根据本国对一定时间内外汇收支状况的预测,并考虑应付突发事件,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组合。现金和国库券流动性较强,其次是中期国库券、长期公债。
盈利性,是指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分析预测,确定科学的投资组合,抓住市场机会,进行资产投资和交易,使储备资产增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外汇储备
G. 哪位朋友解释一下外汇储备是什么意思,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在大家的概念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下面我摘取了外汇过多的负面影响:
承受之极 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之痛
在对我国外汇储备基本功能作用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众多理论误区。这些理论误区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并且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的重要原因。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在对我国外汇储备基本功能作用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众多理论误区。这些理论误区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并且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的重要原因。
误区之一:外汇储备等于经济实力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认为外汇储备增长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观点比较流行。实际上这是一种脱离国情的片面观点。
首先,外汇储备规模并不一定完全代表国家的经济实力。属于债权性的外汇储备来源于经常项目收支的盈余部分,这种实力实际上更主要地表现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对资源性初级产品的输出能力。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显示这种实力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至于来源于资本项目收支盈余的这部分外汇储备,其本身就属于债务性,就更不可能来代表我国的经济实力了。
其次,不能笼统地认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就表明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例如,国际短期资本赌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大量流入,是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出现外汇储备异常增长的情况,非但不能表明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恰恰相反,可能表明这种状况将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或者是预示着经济政策出现了问题。
误区之二:神化外汇储备功能
目前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以为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用”,而在于“看”。外汇储备的功能被神化,过分夸大了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事实上,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对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首先,外汇储备只能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平衡。当一国出现较长时期的较大国际收支逆差时,尽管可以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但外汇储备规模无论多大,都是有限度的,如墨西哥1994年年中的外汇储备可以支持6个月左右的进口,但同样难逃金融危机爆发的厄运,转瞬间外汇储备就下降了200多亿美元,不得不紧急求助国际社会。
其次,高额外汇储备并非是防御金融危机爆发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现代金融危机的典型案例。尽管在危机爆发前这些国家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但面对巨额的投机资金的冲击仍无能为力。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危机爆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激化和政策失误,因此,即便拥有高额外汇储备也难以防御金融危机的爆发。
我国之所以能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对资本项目实施严格的管理,由于存在着“防火墙”,使得投机资本难以大规模地流入。
误区之三:为储备而储备
我国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存在着为储备而储备的理论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消极或被动地持有外汇储备。在外汇储备等于经济实力以及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观念影响下,片面地认为不到最后关头决不可轻易动用外汇储备,造成外汇储备实际上的“备而无用”或“备而不用”。这种观念反映在外汇储备管理上,表现为忽视外汇储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管理、忽视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忽视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使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僵化和呆板、缺乏灵活性。
其次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储备增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保护本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然,外汇储备变动绝非货币政策的目标。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把外汇储备增加作为政策目标的倾向。
政策调整取向
我国的外汇储备保持了高于常规水平的规模,但外汇储备资产本身的安全却令人担忧。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除了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外汇储备、利用好外汇储备。
第一,在管理外汇储备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大量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应制定更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可以考虑将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结合。我国还可利用外汇储备购买一些战略资源,增加石油等战略性物资的储备,建立能源储备体系。
第二,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为防范风险,我国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都压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适当减持美元,增加欧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由于美元持续下跌,黄金价格稳中有升,但我国黄金储备却长期稳定不变,我国可动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黄金,不仅使储备资产多元化,而且也有利于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