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好! 听说全国电建公司要合并,重组,组成一个集团公司,不知是不是真的,希望有知道朋友说说。
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方案获批
电网辅业分离将与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四大电力辅业集团重组一起进行,根据之前披露的方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葛洲坝集团将重组成中国电力工程集团;水电顾问工程集团、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将组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其中,葛洲坝集团将有望迎娶的中电工程是个不折不扣的“富婆”,因为其账上存有70亿元左右的现金。
国家发改委原定于2010年年内完成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工作终于正式启动。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公司2011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主辅分离改革,其相关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
电网的辅业分离极有可能与四大电力辅业集团重组并行,上市公司葛洲坝的母公司葛洲坝集团有望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简称“中电工程”)合并。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电工程历年经营沉积账上现金高达约70亿元,葛洲坝集团与其合并不啻于迎娶“富婆”。
两大新集团将各有侧重
据记者了解,电网辅业分离将与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葛洲坝集团、水电顾问工程集团、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四大电力辅业集团重组一起进行:前两者重组成中国电力工程集团,后两者组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
此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约30个省级电网所属勘测设计、水电、火电、送变电施工企业和修造企业将一分为二,划入两大新集团,最终组成两家实力相当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是两大电力设计单位,前者是火电工程设计领域的“霸主”,拥有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华北六家电力设计院;而后者则是水电工程设计领域的“老大”,拥有北京、华东、西北、中南、成都、贵阳、昆明七大勘测设计研究院。葛洲坝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也是国内水电施工领域的两大巨头。这四家的双双“联姻”将打造两大电力“巨无霸”,两家各有侧重,一家火电一家水电。
国资委相关人士认为,通过电力设计、施工企业的优化重组,可以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央电力建设集团。而且,这种重组方式也顺应了国际总承包经营模式发展要求,符合央企现状,兼顾电力体制改革和央企重组需要,避免二次重组,减少改革阻力。中电工程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原来考虑过把我们的六大设计院一分为二,后来改为整集团划转。国家的意思是希望两个新的大集团差异化发展,在应对国外工程承包时不相互 掐架 。”
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完成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不过,由于电网主辅分离以及与四大电力辅业集团重组工作较为复杂,使得工作进度较慢。
从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这四大辅业集团的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已经知道了重组的基本框架,不过,由于央企重组牵涉的事项复杂,进展很慢,目前各方还以原独立法人地位独立运作。
对于重组最新进展,本报记者曾致电中电工程总经理汪建平,汪建平以“这件事情不方便跟你讲”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以葛洲坝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为两大主体的重组有望使两者资产翻番。以后者为例,截至2009年底,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总资产达1022亿元,净资产156亿元,在中国各大区域设有18个全资子公司,9个控股公司,2个参股公司。业内人士认为,重组后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望达到300亿元左右的净资产规模。
对葛洲坝集团而言,暂且不说将划转给它的十几个网省公司辅业资产,仅其迎娶的中电工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富婆”。中电工程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账上的现金就有约70亿元,可能比国网公司还多。由于我们是设计单位,没有多少固定资产投资必要,历年经营沉积了大量现金,而且没有什么投资渠道。面对国资委考核,有保值增值压力,公司反而为这么大一笔钱发愁。”
上述人士认为,葛洲坝集团刚好有大量项目需要资金,正好与中电工程优势互补。“比如,葛洲坝有房地产业务,需要大量资金。葛洲坝还有大量投资人才可以使资产增值。而我们有钱,双方刚好优势互补。”
葛洲坝集团已于2007年9月成功实现主业资产整体上市。上市公司葛洲坝的三大主业是: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及服务、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围绕三大主业形成建筑施工、高速公路运营、水泥生产、民用爆破、房地产、金融六大板块紧密相连、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可见,葛洲坝已经接近一个综合性投资控股公司了,特别是其房地产开发业务发展迅速,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拥有数千亩房地产土地储备。上海浦东“葛洲坝大厦”、华中第一高楼 武汉“葛洲坝国际广场”及武汉“葛洲坝世纪花园”、宜昌“锦绣天下”等一系列商用、民用300多万平方米的高档楼盘已经或正在建设或销售中。
中电工程是具备较强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是我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内的排头兵和“国家队”。在核电常规岛、洁净煤发电、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等勘测设计前沿技术方面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完成了国内大量发电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承接了十几个国家的200多项电力工程。设计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很少、利润却很丰厚、资产负债率低、净资产收益率很高,是典型的“肥猪型”的企业
B. 电力的五大集团四小豪是什么意思
是对几个电力集团公司的统称。
五大集团: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四小豪门: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是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华电”)是2002年底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时组建的五家全国性国有独资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20亿元。
华润电力(全称“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辛巳年)8月,法定股本100亿港币,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的旗舰香港上市公司,主要在中国经济较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
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1日,作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集团电力业务的经营管理。
国投电力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对独立发电公司进行控股参股经营的投资控股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注册资本金30亿元人民币。
中广核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在1994年9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人民币,是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清洁能源企业。
C. 河南火电二公司并入中国电建前景如何,有前途没有
国内火电市场萎缩,很多企业开始恶性竞争,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展到国外市场。电建公司可以说现在是举步维艰。拖欠工资是常有的事,这几年也是愈演愈烈!在电建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工作不行,环境不好,工资不高,事还不少!好女不嫁电建郎,好男不入电建行!兄弟三思啊!
D. 黑龙江省火电三公司是否以被别的公司收购或合并了为什么我在网站查不到!有知道情况有朋友麻烦说一下
可以到工商查吧
E.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是真的吗
国资委网站28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受此消息影响,中国神华H股盘中直线拉升逾4%。
据悉,国电和神华两个集团,目前旗下共有8家上市公司,国电占7家,神华占1家。分别是国电电力、长源电力、英力特、龙源技术、ST平能、龙源电力、国电科环以及中国神华。
F. 电力三产公司的集团重组
电力集团将重组 信息化系统整合是方向
从去年起,就有一条消息一直刺激着业界的神经。消息称,十二五期间四大辅业集团将实行重组。四大辅业集团重组方面,电网辅业将与四大辅业集团进行一体化重组。大的方面,初步确立了“四变二”的方针: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电力顾问集团、水电顾问集团、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进行大规模重组,变成两家。其中,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组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和电力顾问集团组成中国电力工程集团。 同时,电网企业中区域、省级电网企业所属的勘测设计单位,火电、水电、送变电施工企业和修造企业等辅业资产有可能全部被分离,划入上述新组建的两大集团,保持独立法人地位。 此外,同一网省的辅业单位可能成建制地进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中国电力工程集团。
另一方面,对于地市及一下层级的辅业单位以及各级“三产”、多经企业,比如电力宾馆、医院等,可能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按照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相关政策实施改制分离。 主导改革的部委人士认为,这种重组方式有助于顺应国际总承包经营模式发展要求,符合央企现状,兼顾电力体制改革和央企重组需要,避免二次重组,减少改革阻力。 重组之后的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是电力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方向,显然也意味着IT业新商机的来临。
最近,有消息说国电集团信息口将实现资源整合。该消息称,集团信息中心和其旗下的国电联合商务网可能会合并。国电某高工透露,合并意味着,信息化建设在国电集团企业战略中将成为“重要一极”。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某工程师说,响应国家政策,南方电网在前几年先后上马了几个MIS,包括有营销、生产、输变电站调度等系统;另外,该公司构建了一个将用户数据和各MIS整合在同一平台的数据中心。另外,南方电网还把各个区域配电站、小发电厂等生产一线的信息化建设也运作起来……这些意味着电力信息化建设已经经历了一个加速升级的历程。 电力的重组与资源整合息息相关。这不由令人回想起2007年,“SG186工程”启动时所带来的震荡。这场“运动”被业界称之为是国网的“大手笔”。
当年,国家电网为了改变其下辖的26个省、市、自治区电网分公司分而治之缺乏统一标准的信息化建设及管理难的问题,开始大刀阔斧实施“SG186”工程。当年这场变革,是为了解决各网省局各地方分别上马各种不同技术平台各种不同架构下的各种业务系统,从而导致的资金浪费、重复建设、标准不一、技术接口难等问题。强力推行的SG185工程使许多家的SI经历了一次大洗牌,诸如同方电子等曾经是电力行业的行走顺畅的IT企业,也遭遇重创。
但是,据了解,经历了三四年的冒险的SG186系统上马后,国网通过该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基层单位的强力监管。国网各地网省局不复当年强势,最终完全服从于总部调度,节省了建设资金,大大减少了业务运营成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这其实只是一个个案。它代表了信息化系统作为传统行业改革及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突破口,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使命。
G. 中核与中核建合并没
中国将对两家大型核能企业实施合并。此举旨在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并打造一家在其他国家更有竞争力的核电集团。
中国国有资产监管机构1月31日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核集团是一家开发和生产核能的企业,而中核建集团是一家建设核电站的企业。
中国希望通过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集团的纵向合并,降低成本并使其大型核电集团更具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海外市场。
一些分析人士说,出于对安全的担忧,大型核电市场的数量较少。现在,对核电的需求主要来自金融和政治风险更高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政府将提高核电装机容量作为减少对火电依赖并实现能源多样化计划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目前火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超过60%,同时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H. 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合并什么时候通过审查
8月28日,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均发布公告称,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国电集团(下称国电集团)此前在合并协议中约定的集团合并交割条件已全部满足,两家集团的合并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合并协议,本次合并后,国电集团将注销,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合并后公司继续存续。自合并交割日起,国电集团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国家能源集团承继及承接。中国神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
I. 电力工业的合并情况如何
汇合的重点包括了对配气公司(LDC)、天然气经销商和天然气管线公司的区域性布局。通过它们与管线公司的联合,配气公司将天然气进行配气并再出售给用户们。LDC不仅补充了用户们因能源产品的组合所提出的能源需求,而且还为一些新公司提供互利的现金流通模式。由于在冬季使用天然气加热的居民用户们可能会在夏季使用以电为动力的空调,所以预计会有更多的现金流会汇聚到那些已合并的公司内。如果LDC的服务范围扩展到那些有潜在电力用户的区域,则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用户。此外,如果将服务范围置于电力公共部门和配气公司所覆盖的中间地域,未来的电力市场就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服务和产品。
天然气管线公司通常要大于配气公司,并可提供领域更为宽广的服务内容。它们可以包括天然气的汇聚与加工处理,以提供给市场并进行交易。天然气的管线供气与输送常常可以补充那些电力公共事业部门的天然气发电所需的气量。许多天然气公司都建立了市场营销、交易以及由于天然气市场解禁所导致的商业风险管理技巧等部门。
这种融合能够以经验丰富的雇员与可操作性的内部结构为电力部门提供交易能力。由于交易的技巧在电力经销中有助于在批发的电力商业中获得利润,所以它是基本必须的。因此,天然气管线公司就会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通过与天然气管线公司的结合,电力事业部门就可能以低价和低风险获得多种渠道的燃料来源。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合并由于所需的法律条款的缺乏而正在向有关部门求助。在需要得到FERC同意的地区,这种合并工作进程较慢。如果不需要FERC的同意,则这种公司之间的合并可以在6周内完成。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一个电力公司的合并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方可完成。
“融合”这一概念传统上被用于电力工业中,以明确是一个电力部门与一家天然气公司的合并,这一概念最近也被用来引申描述电力公司与电话、安全以及电缆公司的合并。这些与导线相关的都被认为是合并。
绝大多数合并与获利的举措都是由投资者所拥有的电力公司友好地结合的,这些公司认定,此举可以通过共同运营的方式获利。当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有敌对意义的获利企图时,迄今没有一家怀有此意的公司能成功合并。近年来,这些公司或者被迫撤出,或者友好地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与做法。
1997年,经过两个月的搏斗后,CalEnergy公司撤销了其购买纽约州电力与天然气公司的决定。1995年,PECO试图从PP&L资源公司获得利润,因为其所在地的强烈反对,此举失败了。当西部资源公司最近试图以敌意的方式与堪萨斯城市电力与照明公司(KCPL)合并时,也遭到了斥责。接下来,谈判就变得友好起来,1998年3月,西部资源公司和KCPL同意重新修订它们的合并合同。
公共部门也正在寻找那些能够补充它们的配电网络公司,包括一些商务活动,比如住宅的安全、电缆、电讯和水的供应。为了在竞争环境下获得成功,公共事业部门正在选择具有相似的基本核心商务特点的工业(如电力工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合并与获利并不是达到获得利润的唯一道路,而核心是储备。联合、结盟与合资往往会吸引体制的转型。电力公共事业部门正在增加融合的力量并且结合了它们的市场营销能力,建立包括天然气和电讯的其他工业战略联盟。这些关系避免了与合并和获利以及所包含的一些麻烦的手续所产生的费用。事实上,所产生的一些新结合能够包含与一些投资者所拥有的电力公共事业部门的合作,以增加收入与利润。这些新诞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加速自己的发展并增加股东的价值。
J. 中国一重合并哈电集团是真的吗
官方消息为准,不要听信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