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上市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就是说,上市是要发行新股的,注册资本自然就多了。
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一种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要上市的前提是公司的组织形式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但是,股份公司(就是股份有限公司)可不都是上市公司。
一个股份公司想要公开的从社会上募集资金,就要公开的发行股票,而公开的发行了股票之后,这些股票是需要流动的,需要交易的,所以在这家公司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时候,就要把这个公司在证券交易市场挂上牌,这就叫上市,这家公司也就成了上市公司。实践中,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是必须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上市是要发行新股的,发行多少新股,实收股本就增加多,溢价部分进资本公积金账户。
另外,注册资本是有限公司和说法,在股份有限公司里,基本都是用实收股本比较合适。
还有,如果股份公司没上市,股东也是可以转让其持有的股份的,要么和别人签协议转让,要么也可以到产权交易中心去挂牌出售。如果股份公司上市了,原股东持股是有锁定期的,锁定期内是不能拿出来卖的。
『贰』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后形成的吗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有限责任公司上市之前形成。有限责任公司要改制才能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不一定属于上市公司。
需要改制
国内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式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有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模式。
募集设立又分为定向募集设立和公开募集设立两种方式:1994年6月19日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立即停止审批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并重申停止审批和发行内部职工股的通知》以后,停止审批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按照中国证监会提出的关于企业先改制后发行的要求,公开募集设立方式也于98年底之后就不再实施。
目前,国内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只有发起设立一种途径。发起设立又可以分为新设成立和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两种方式:
『叁』 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吗
股份有限公司不一定是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公司必定是股份有限公司。达到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都可以将现在的公司变更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和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关系。
『肆』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条件
这个不好说,变化的因素太多了!天上不掉馅饼,自己实际去看看。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
第一阶段 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 企业内部规范重组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第三阶段 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伍』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
申请股票在交易所上市,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公司法》第152条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条件规定如下: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发起人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达到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比例在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