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东方航空江苏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去该公司网站看看吧。或者电话咨询其hr部门
⑵ 东方航空的股权结构
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CI_StockStructure/stockid/600115.phtml
总股本:4866950000
国家股:0
流通A股:396000000
受限流通股:2904000000
总股本差:0
国家股差:-3000000000
流通A股差:96000000
受限流通股差:2904000000
股东名称 持股数(万股) 持股比例 持股变化(万股) 股本性质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290,400.00 59.67% -9,600.00 限售流通A股
HKSCC NOMINEES LIMITED 151,412.77 31.11% +1,998.79 H股流通股
国际金融-汇丰-TEMASEK FULLERTON ALPHA PTE LTD 1,000.00 0.21% 新进 A股流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建信优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999.99 0.21% 新进 A股流通股
中国农业银行-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690.00 0.14% 新进 A股流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嘉实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580.00 0.12% 新进 A股流通股
HSBC NOMINEES (HONG KONG) LIMITED 539.40 0.11% +61.40 H股流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博时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499.99 0.10% 新进 A股流通股
中国银行-兴安证券投资基金 438.02 0.09% 新进 A股流通股
广西君合投资有限公司 400.00 0.08% 新进 A股流通股
http://61.135.134.31/q/rd.php?code=600115&date=20030630可以到里边去看
⑶ 海航到底是什么性质,央企地方企业还是私企另外其上一层的大新华航空又是什么来路
根据海航集团复2017年7月24日披露的股权制架构证实,海航集团是私企。甚至严格说,这是家外资为主的合资企业,因为绝对大股东,是一家境外机构。
据海航集团披露,原最大股东为一名为“Guan Jun”的境外人士,他在公开股权架构前夕,将自己所持所有的海航集团股份,全部转入一个新建的境外慈善基金,也就是名为Hainan Cihang Charity Foundation Inc. 更加证明海航集团的外资身份。至于为何最大股东将所有股份转至一家位于纽约的慈善基金,海航并未作解释。
总而言之,海航无论是大股东,还是控股,都不是政府或官方组织或企业,里里外外的一家股份制私企。
⑷ 东方航空mu587(上海到纽约)的内部结构
经济舱没有电视。没有wifi,有插座,三孔的就带一个转换插头,两孔的直接插。
⑸ 上海航空和东方航空什么关系
上海航空是东方航空的全资子公司。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2月,是中国第一家多元化投资的商业性质有限责任航空企业。
2010年1月28日,以东航换股吸收合并上航的联合重组顺利完成,上航成为东方航空的成员企业。2010年5月28日,作为东航全资子公司的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上海航空公司的联盟变动:
2011年6月21日,东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宣布正式加入天合联盟,上航随同其母公司一起正式加入天合联盟。
从2010年6月21日东航签署《天合联盟遵守协议》开始到2011年6月21日东航正式加入天合联盟,东航只用了1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入盟对标和准备工作,是迄今为止历时最短的中国航空公司。
这一年间,根据天合联盟的要求,东航在组织架构、运行安全、沟通交流、收入结算、统一品牌、订座分销、常旅客、地面服务、空中服务、信息技术等方面共计18个大项118个小项上达到了天合联盟的标准,最终通过了天合联盟的正式审计,成为其正式成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上海航空
⑹ 请问一下东方航空的波音763飞机舱内座位结构是怎样的
机舱内
225个座位的排列如下:
目前东航有4
架
767-300
,2架
767-300
ER
(
ER
是指延长航距型)。那4架
B763
的机龄最年轻的也有
16年了。
波音763就是
波音767-300
的简称。这是波音民用飞机集团开发的一种中到大型宽体双引擎喷气式客机,长54.9
米,翼展
47.57米,机身高5.41米,机身宽
5.03
米。
⑺ 面试海航值机工作需要哪些准备
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是中国三大国有大型骨干航空企业集团之一,于2002年在原东方航空集团的基础上,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
集团总部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拥有贯通中国东西部,连接亚洲、欧洲、澳洲和美洲的庞大航线网络。集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58亿元,总资产约为516.99亿元,员工达35000人,拥有168架大中型现代化运输飞机,22架通用航空飞机,经营着450条国际、国内航线。集团还广泛涉及进出口、金融、航空食品、房产、广告传媒、机械制造等行业,集团拥有20多家分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东航集团的核心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上市的航空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66,950,000元,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拥有其61.64%股权。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在业界获得过许多荣誉,其品牌在海内享有广泛声誉,创造过全国民航服务质量评比唯一“五连冠”纪录,还荣获国际航空业界的“五星钻石奖”。
在航空运输主营业务方面,集团正全面实施“中枢网络运营”战略,一个以上海为中心、依托长三角、连接全球市场、客货并重的庞大航空网络正在快速形成中。同时,集团全力构建、完善高效的“统一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与世界水平接近的飞行安全技术、空中和地面服务、机务维修、市场营销、运行控制等支柱性业务体系。
多元化拓展是集团战略重要的一环,航空进出口、金融服务、航空食品、旅游票务、房产物业、通用航空、机械制造、广告传媒等辅业板块已经初步建立,多元化拓展已形成全新格局。
预计到“十五”期末(2005底),集团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4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将达到2250万人次,货邮运输量达到80万吨,总资产达520亿元,营业收入260亿元,运输飞机达到180架,主要经营指标估计将超过原定目标的15%,集团将保持7%年均增长速度。
以创新促发展,迅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锻造世界性航空企业品牌,实现快速、稳健、持续发展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属下航空运输主业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有新疆、北方、北京、深圳、海南有限、黑龙江、吉林、大连、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珠海直升机等13个分公司和厦门、广西、汕头、贵州、珠海等5家控股子公司;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共设有17个国内营业部,在新加坡、东京、汉城、阿姆斯特丹、洛杉矶、悉尼、巴黎、沙迦等地设有38个国外办事处。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密集、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截止2005年底,南航经营包括波音777、747、757、737,空客A330、321、320、319、300在内的客货运输飞机247架。2005年,国际国内航线557条,通往全球142个大中城市。形成了以广州、北京为中心枢纽,密集覆盖国内,全面辐射亚洲,连接欧美澳洲的强大航线网络。2005年,公司年旅客运输量超过4400万人次,进入世界航空客运十强行列,已连续26年居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首。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实力出众,拥有2800多名优秀的飞行人员,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培养飞行员能力的航空公司,与全球知名飞行模拟器制造商CAE合资建立的飞行训练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机务维修实力雄厚,旗下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建有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机库,南航与德国MTU公司合建有国内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保障体系完善,拥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飞行运行控制系统(SOC),以及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等国内航空业最为先进的IT系统。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安全基础坚实,1995、2001、2003、2004年度,四度夺得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最高奖——“金鹏杯”。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禀承“客户至上”的承诺,通过提供“可靠、准点、便捷”以及“规范化与个性化有机融合”的优质服务,致力满足并超越客户的期望。拥有超过300万会员、里程累积机会最多、增值最快的常旅客俱乐部——明珠俱乐部。在北京首都机场设有国内首个航空公司专用航站楼。其“明珠”常旅客服务、“红棉阁”地面头等舱公务舱服务、“纵横中国”中转服务、“950333”顾客呼叫中心等多项服务在国内民航系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先后被多家机构授予“中国最佳航空公司”荣誉,并于2004年1月,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授予的全球优质服务荣誉——“五星钻石奖”。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速。1997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2003年在国内成功上市。先后联合重组、控股参股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波音737、757、777、空客A330等先进客机;首家推出计算机订座、电子客票等业务;引进开发了收益管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货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广泛覆盖各流程的信息系统,信息化优势明显;建有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超级货站,以及国内最大的航空配餐中心等设施。目前,公司总资产逾678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350亿元,占有国内民航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2004年8月,与全球著名的航空联盟——“天合联盟”签署了加盟意向书。2005年1月,南航与空客公司签约,一举订购5架空客A380超大型飞机。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文化战略,以“让南航成为客户的首选,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捷径”为公司使命,以“南航人、客户至上、安全、诚信、行动、和谐”为核心价值观,倡导“对员工关心,对客户热心,对同事诚心,对公司忠心,对业务专心”的企业文化。
中国南方航空近年主要荣誉:
1995、2001、2003、2004年度,四度夺得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最高奖——“金鹏杯”;
2002年,在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名列第13位;
2002年,被《中国航务周刊》评为”中国十大第三方物流新锐企业”;
2002年,“南航经营目标管理”项目获评第九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3年,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排名第9位,并获“最佳信息化效能奖”;
2002、2004年,两度荣获世界知名旅游传媒《TTG》颁发的“中国最佳航空公司”奖项;
2004年,南航引进开发的运行控制系统(SOC)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1月, 荣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颁发的全球优质服务至高荣誉——“五星钻石奖”;
2004年12月31日,南航新疆分公司(原新疆航空公司)顺利实现运输飞行安全50周年,再次刷新了中国民航运输飞行安全的最高纪录;
2005年4月,被《货运物流资讯》(《CARGONEWS ASIA》)杂志评为 “中国地区最优秀航空货运承运人”。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公司于1993年1月由海南省航空公司经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后建立,1993年5月2日正式开航运营,注册资本7.3亿人民币。公司法人代表为董事长陈峰,现任首席执行官为朱益民,现任执行总裁为赵忠英。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是海航集团下属航空运输产业集团的龙头企业,对所辖的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行业管理。
截至2005年底,航空运输产业拥有飞机113架,适用于干线飞行、支线飞行、公务商务包机飞行、货运飞行和通用飞行。其中空客机队拥有6架A319型客机,波音机队拥有53架Boeing737-300/400/700/800型客机,5架Boeing767-300ER型客机,多尼尔机队拥有29架Dornier328-300型喷气支线客机,公务机队拥有4架Hawker800XP型豪华公务机,1架湾流Ⅳ中远程公务机及2架737-300公务包机,7架运七型货机及4架B737-300QC机,2架737-300全货机。现有员工8900多人,其中飞行员近1500人,乘务员1600余人,机务人员1400多人。人员学历构成中,研究生101人,本科生2700多人,专科生2800多人。
连续12年,海航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呈现出持续增长势头。2004年,海航实现年总周转量15.67亿吨公里,飞行班次14.09万班,货邮运输量14.34万吨,旅客运输量突破1000万人次,年销售收入达84亿元,成功跻身中国四大航空公司之列。
1993年至今,海航先后建立了海口、北京、宁波、三亚、西安、太原、天津、乌鲁木齐8个航空基地,航线网络已遍布全国各地,开通了国内外航线近500条,其中通航城市80多个,开通三亚=汉城、海口=曼谷、北京=布达佩斯、海口=大阪国际定期航线、海口=新加坡、海口=吉隆坡、海口=汉城、海口=釜山等国际包机航线。
海航开航运营12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累计安全飞行100余万飞行小时,运输旅客超过5000万人次,多次创下事故征候万时率为零的优秀安全业绩,2000年、2003年夺取中国民航安全生产最高奖项——“金鹰杯”,2001年海航旗下新华航空夺得中国民航安全生产最高奖项——“金雁杯”;服务质量在业界和旅客中创造了良好口碑,7次获得“旅客话民航”用户满意优质奖;多次获得全民航航班正常率评比第一名、连续六年航班正常率超过80%,成功塑造了中国民航航班正点率第一的优秀服务品牌。
海航凭借“内修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外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中西合璧企业文化创造了一个新锐的航空公司,倡导“以旅客为尊,以市场为中心”服务理念,改变了长期以来航空服务仅限于提供机上服务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航空产品”的理念,率先推出了“全系列产品,个性化服务”的全新服务理念,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超值服务。海航追求“诚信、业绩、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积极响应民航总局建设民航强国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建设旅客首选航空公司,立志成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百年品牌。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四川航空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19日,1988年7月14日正式开航营运。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9日,是由四川航空公司为主联合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银杏餐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航空公司。
公司始终以“安全、服务、效益”作为企业的永恒追求,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路子;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证飞行安全的经验;创造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培养出一支作风过硬、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飞行、机务维护和飞行指挥队伍。公司现有员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占80%以上,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及经营管理体系。公司总部及第一基地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基地重庆分公司设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现行的股份合作,使川航、南航、上航、山航实现了航线联营、航线共飞、代码共享、票价控制、常旅客计划、销售代理的运输销售网络。先进的机型、灵活有效的经营策略及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为川航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现有以欧洲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和巴西飞机公司生产的EMB145飞机为主的国际先进飞机27架,国内航线130余条,形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干线支线纵横交错的航空运输网络。航线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通航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并于2005年5月12日开通重庆-香港首条地区航线。公司已实现连续八年赢利,并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特别是在国内航空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挖掘潜力,先后与国内外数十家航空公司建立起客货联运合作关系,将为旅客、货主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近年来,公司大力倡导以“真诚、善良,美丽、爱心”为核心理念的川航“美丽文化”,进而在企业、员工、旅客、社会的关系中建立起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美丽爱心共同体,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航)1992年11月成立,1993年9月17日正式开航,是由深圳汇润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程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和亿阳集团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共同投资经营的股份制航空运输企业,主要经营航空客、货、邮运输业务。目前,深航共有员工5100多人,拥有32架波音737系列客机和1架空客A320飞机,下设南宁、无锡、广州3个基地分公司和货运、广告、工贸、旅游、配餐5个二级公司,40多个驻外营业部,经营国内、国际航线80多条。
2005年11月,深航新董事会的召开为深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深航的未来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深航将以深圳为核心基地,立足深圳,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争取用3年时间将机队规模由目前的33架扩充到60—70架,用6年时间达到100架,将始发基地扩充到8—10个;在航线布局上将更加合理和密集,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共同发展,客货运并举;实现公司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使管理体系更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争用9年左右的时间把深航打造成拥有国际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资产优良、效益突出的真正的国际化公众公司,跻身国内一流航空公司的行列。
成立13年来,深航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基础、以服务为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灵魂、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方针,本着“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提高效益”的经营理念,一心一意办企业,在特区这块沃土上,飞速发展,茁壮成长,取得了十三年安全飞行、十二年持续盈利、服务工作不断创新的骄人业绩,成为中国民航界资产优良、主业突出、人机比例最低、最具活力和生机的航空公司。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深航历来重视安全工作,将“安全”放在首位。近年来,深航加强了安全工作的闭环管理和防范机制的建立,狠抓飞行技术的提高、狠抓飞行作风的改进、狠抓培训环节的落实。为了与国际化的安全管理接轨,深航进行了飞行部的管理架构改革,引进并使用外籍飞行员,围绕立足于技术领先和一切为了安全的宗旨,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为提高飞行人员技术水平,深航提高了飞行员考核门槛,在国内考核的同时,花重金聘请美国FAA检查员对飞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为了提高飞行人员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深航设立了首个飞行员硕士研读班。同时,深航狠抓机务维修工作的科学管理和预防机制,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建立了定时维修、排故维修与预防维修体系,逐渐扩大预防维修的范围和力度,变被动为主动,做到防微杜渐,关口前移。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利地保证了飞行的安全。此外,深航还格外注意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安全规章的教育,通过民航安全法规和规章、公司级安全规章等的全员学习和考试、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开展“百日安全”活动等方式,完善安全规章和应急程序,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情无限,航程万里”。13年来,深航秉承“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种类,追求服务的优质、特色和精细。“一小时免费送票”开创民航机票销售先河;完善电话订票服务系统“96737”;率先建立“95080”呼叫中心,开通全国统一24小时航空服务热线,形成国内国际机票查询预订、航空货运服务、城际速递服务、俱乐部服务、集团服务、酒店订房、旅游等一整条航空旅游服务体系;成立地面服务部,在机场设立开放式值机柜台和旅客行李查询系统;将“永久性舒适经济舱”发扬光大,宁愿损失收益,也要给旅客宽敞、经济的乘机环境;在国内民航首家大力推广电子客票系统,为旅客出行提供更便捷、快速的服务;在客舱中推出了“机上健身操”、“爱心姐姐”、“邻家小妹”、“优质服务示范员”等创新服务项目,受到旅客的一致好评;首推《顾客服务指南》(“白皮书”),提高航班正点率、提高服务质量。
2005年1月,深航开通了深圳往返吉隆坡的首条国际航线,将航线网络拓展到国外;3月,深航获得“2004年度旅客话民航”活动中的两项大奖;4月,深航与广州花都政府签约,开始了第二大生产基地的建设;5月,深航引进首架空客A320飞机;深航开辟“卡车航班”货运业务,实现了货物运输的无缝转接;来自波音飞机故乡的华盛顿副州长也在5月做客深航;6月,深航推出了《顾客服务指南》修订版,在服务的细节化、人性化方面更进一步;同时,启动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工作;7月,深航正式通过国际航协的审查,成为IOSA注册成员航空公司;深航在国内首家购入的全新波音737-900飞机抵深并投入运营,为深航的波音机队增添了新成员;深航引进400余名大学生,为深航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深航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回报社会,深航员工自发为深圳荣誉市民、五星级义工丛飞捐款5万元并在航班上开展“爱在空中传播”的飞机模型义卖义捐活动,为丛飞助学基金筹得善款25万元并于8月10日将其注入丛飞助学基金;8月,深航购入的另外4架全新的波音737-900飞机先后到场;9月中旬,开通了南宁往返香港的国际航线;10月,深航圆满完成黄金周航班保障工作;深航配餐实验室正式启动国家实验室的认证;11月中旬,深航股权转让过渡期结束,新股东正式入主深航,全面参与深航的经营管理工作,深航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深航发展新的一页已翻开,深航人正以他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正以他们团结奋斗、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正以他们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奋斗精神投身于“和谐深航、效益深航”建设和发展中,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被誉为“齐鲁之翼”的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航集团公司”)是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等十二家股东组控的从事航空运输相关产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于1994年3月12日经国家民航总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总部在济南。
山东航空集团公司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控股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航股份)、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国际航空培训有限公司、山东航空彩虹公务机有限公司、山东航空翔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航空临沂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彩虹航空广告有限公司以及丹顶鹤大酒店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形成了以运输业为龙头,集航空运输、飞机维修、航空培训、酒店旅游、广告业务为一体的上下游业务配套发展的经营格局。
山航集团公司控股的山航股份是山航集团公司的核心单元业务、深交所B股上市公司,主营航空运输业务。十多年来,山航始终把“确保安全,狠抓效益,力求正点,优质服务”放在首位。目前拥有波音737-800、CRJ-700等各型飞机40架,经营航线220多条,每周700多个航班飞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并开通香港、澳门、新加坡、韩国等地区和国际航线。在济南、青岛、烟台、成都、深圳等地设有飞行基地。
当前山航集团公司以强化核心单元业务竞争优势、提高传动辐射能力、“做富做强山航”为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扬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推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升。
⑻ 公司如何做好元数据管理
最近Gartner在研究报告里明确指出,“元数据管理将是未来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基础设施”。确实,在大数据环境中,如果企业不通过元数据管理把多种复杂的信息管理起来,很难做到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很多企业逐渐发现元数据管理直接给企业业务创新带来的价值非常有限。目前的元数据管理现状是什么?如何充分释放元数据管理的业务价值?有哪些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目录:
一、现状分析:孤独的企业元数据管理
二、解决方案:面向业务释放元数据价值
三、技术实践:普元的企业元数据管理实践
一、现状分析:孤独的企业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不能给业务创新带来直接价值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元数据管理太“孤独”,这种孤独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管理范围窄:目前元数据管理范围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只管理了数据仓库相关的元数据,没有将元数据管理扩展到整个企业层面;第二,即使在数据仓库领域,也只管理了部分技术元数据,技术元数据的缺失导致元数据系统不能展现出企业系统的真实情况,业务元数据的缺失导致最终大家只能得到一堆缺少具体业务含义的表结构。
业务难结合:因为缺少和业务的结合,很多企业做完元数据管理系统之后,发现只是数据管理部内部人员在使用,其他部门的人根本没法用。系统都应该是为业务服务的,只有一个部门的人在用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如何让各部门的人都会使用元数据管理系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应用场景缺:目前,大部分元数据的应用场景都局限于元数据系统的内部功能,比如血缘分析,血统分析,版本管理等,这些功能都是企业在信息化里面使用到的,但实际上元数据的作用不只是体现在这些有限的功能上。
技术不完善:技术的不完善导致了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扩展性不强,导致很多元数据管理工具没办法管理企业业务数据和架构;采集能力差,导致只能通过手工做辅录,人工成本高,不能建立完整的信息链路;实时性不高,导致很多企业的元数据管理还停留在T+1(甚至不是T+1)阶段,不能实时了解数据资产状况,跟不上企业数据增长的速度。
二、解决方案:面向业务释放元数据价值
为了让元数据管理摆脱以上“孤独”的现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在技术上增强扩展性,实现自动化采集第一,增强扩展性。现在大部分元数据产品都是符合CWM标准的,只能管理数据仓库相关的元数据,不支持业务、架构等元数据的采集,以位于CWM下一层的MOF为基础,能有效解决扩展性的问题,通过此种方式,普元用元数据管理了新一代平台The Platform中整个微服务架构,实现了服务、数据以及运维过程的统一管理。第二,提升采集能力。元数据管理要采集各种各样的元数据,包括脚本、存储过程、报表等,还得分析各种各样的语法树,这对系统的采集能力要求是很高的,普元的元数据管理平台已实现用自动化提升系统的采集性能,能采集多种元数据,采集率几乎达到100%。
增强业务元数据管理能力,让业务用户广泛使用充分释放元数据管理业务价值的前提是让业务人员学会使用元数据管理系统,因此如何采集到业务元数据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Excel采集业务元数据的方式,需要业务人员来填写各种各样的数据项,即使采集到系统中,也无法建立业务元数据与技术元数据的关联,无法体现业务数据在技术上的路径。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自动化采集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从文档里去分析业务元数据,再和技术元数据做对应的方式,让更多用户参与到元数据系统的使用上来。
与业务结合,实现面向业务的定制化应用现在元数据管理系统只局限在内部特定功能的使用,为发挥元数据管理的价值,应该把元数据做成一个服务化的系统,嵌入到企业各个场景中,给其他系统提供能力,让其他系统变得更自动化,让元数据管理变成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设施,集成到企业信息化的方方面面。
打通数据生产线,形成自助数据供给不少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开发人员向数据部门索要数据时,数据部门需要逐个讲解数据的含义并把数据导过去,讲解的难度随着系统的增多而增大。元数据能帮助企业打造一个自助的数据生产线,让开发人员很容易地从数据平台中拿到所需数据,把整个产业线变得更简单,减轻数据部门的工作量的同时还能提高业务开发人员的满意度。
三、技术实践:
普元的企业元数据管理实践
中国东方航空:业务化的数据地图原来的数据地图只有技术人员能看懂,但是业务人员更关心和业务相关的事情,关心的是业务数据的分布。所以,普元梳理了整个东航的模型,用业务人员能理解的方式展现出了这些数据。通过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的建设,东航实现了业务化数据地图的展现。普元借鉴达美航空经验,分析了航空领域模型中近2000个实体,逐个核对了1249张业务系统表数据,梳理出了数据主题域、数据实体、业务系统在内的三层结构的数据地图:包括航班、票务等13个主题域,针对每个主题域给出了多达227个业务实体目录及定义,给出了每个业务实体对应的数据库表与业务系统。
浙江电力:基于业务元数据的业务用户自助数据查询因为业务人员的IT水平有限,没办法自己设计报表,也没办法自助查询数据,所以浙江电力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来自业务人员的需求。普元帮助浙江电力梳理了所有的元数据,并跟报表线做了整合,通过对应业务元数据和技术元数据,让业务人员可以查询业务数据对应的技术通路,从而自助设计报表,大大减小了数据部门的工作量;普元还帮助浙江电力做了针对业务流程的数据地图,业务人员从数据地图上能直接看到每个流程节点对应的数据,通过这种方式,让业务用户自己找到所需的数据。
德邦物流:自动化、实时的数据资产采集德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平台,普元元数据管理平台,帮助德邦管理了90多个业务系统,优化了整个现有流程,实现了各种环境的自动化采集(数据库、ETL、服务、报表、GP、存储过程等),采集准确率达到了95%-99%。自动化采集之后,德邦放心地去掉了500多张报表中跟任何系统都没有关联的50张无用报表,大大减少了报表维护费用。
对于开发中的测试部署阶段,理想状况下,设计态、测试态、生产态中的元数据是一致的,通常开发管理者需要比对设计态和生产态,根据比对结果判断系统能否上线,运维人员也需要在系统上线之前,提前分析出系统上线给其他系统带来的影响。之前这些都需要人工完成,项目完成后,元数据已经融入了德邦的每一个开发环节,通过元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完整比对不同状态之间元数据的差别,直接给出对比差异报告,开发管理者和运维人员根据报告就能判断系统能否上线。
⑼ 东航如何应对【返航门】事件
危机价值导向重构策略 一、公司管理透明化 “返航事件”备受指责的源头之一就是东航内部管理混乱,所以进行危机管理架构重构的目的就是使公众对东航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借此进行一次内部管理的透明化运动,如邀请媒体、乘客代表来公司参观、交流,也可以借此举办一次专家研讨会,借专家之口表达东航借此反省、锐意求变求新的坚定意愿。 二、内外沟通畅化 危机之所以会因小变大直至更加严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沟通体系存在问题,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危机深化。所以在遭受危机事件冲击之后,东航应该考虑如何建立更高效有序的沟通体系,确保任何事件的反馈、交流更迅捷。如可以成立总经理接待日(或开设总经理博客)、设立乘客意见反馈建议的热线(不是订票热线),这些沟通体系不是纯官方的,而是更多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以显示沟通意愿是诚恳的。 三、公众利益至上化 “返航事件”发生之后,许多受影响的乘客都表示强烈的不满,这些情况下,有限的赔偿金额(东航提出是400元人)是难以真正化解这种不满的。为了表达公众利益至上化的立场,东航有必要做出壮士断腕的举措,主动以严厉的姿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而不是等民航总局下处理通知),以这种高姿态表明东航是一个将公众利益放于首位的公司。 从内部管理来说,这种处理可以是一种对舆论的“伪迎合”,即广而告之对某个责任人采取严厉的处罚,但实际上处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当放宽,一方面顺应了舆论的高度期望,另一方面则照顾了企业的实际情况。 除了处理之外,东航可以从提高公众价值的角度去表明公众利益至上化,如制定更有效的延误赔偿标准或将每月31日为“东航-安全体验日”,这日乘坐东航的乘客将获得更大的折扣,以这种方式去重建乘客的信心。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航班集体返航事件回顾 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飞达目的地后直接返航,造成大批乘客滞留在云南机场。 4月1日,又有3架飞机采用同样方式返航。东方航空公司称返航是因为天气原因。 4月1日,民航总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航空公司派出专人做好飞行员的思想工作。 4月5日,东航就给旅客带来的诸多不便表示歉意,同时仍称返航缘于“天气原因”。中国民航局也派出工作组,对东航航班不正常原因进行调查。 4月7日,东航对其云南分公司部分航班“不正常”事件,首次公开承认存在人为因素,称已对涉嫌当事人实施停飞和调查处理,并对社会和旅客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诚挚歉意。 4月17日,中国民航局决定对东航做出两项处罚:一是停止东航云南地区部分航线经营权,部分航线交由其他航空公司经营;二是对东航处以150万罚款上缴国库,责令东航三个月内完成相关设备改装升级,恢复飞行数据快速存取记录器译码设备的正常工作。
⑽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盟变动
2011年6月21日,东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宣布正式加入天合联盟,上航随同其母公司一起正式加入天合联盟。
从2010年6月21日(美国纽约时间)东航签署《天合联盟遵守协议》开始到2011年6月21日东航正式加入天合联盟,东航只用了1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入盟对标和准备工作,是迄今为止历时最短的中国航空公司。这一年间,根据天合联盟的要求,东航在组织架构、运行安全、沟通交流、收入结算、统一品牌、订座分销、常旅客、地面服务、空中服务、信息技术等方面共计18个大项118个小项上达到了天合联盟的标准,最终通过了天合联盟的正式审计,成为其正式成员。
根据天合联盟对航线网络的分析,东航及其子公司上航正式加入联盟后将会给天合联盟的航线网络增加32个独一无二的通航点,使其航线网络进一步覆盖中国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大大提升它在中国航空市场的竞争实力;而在重要的欧美市场上,天合联盟也将为东航带来高质量的衔接客源,同时丰富了东航在欧美市场的航线网络。
正式加入天合联盟后,得益于联盟及其他13家成员公司的航线网络的衔接,上航旅客将可通过一票到底、行李直挂和无缝隙中转到达世界168个国家的921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