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A
小题2:A
⑶ 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优酷土豆集团
http://211.94.187.236/
北京企业信用网,一查便知
⑷ 优酷土豆是哪个公司的
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视频领域,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领军企业,旗下拥有中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
⑸ 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2015年
2015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和优酷土豆集团(NYSE:YOKU)宣布,双方已经就收购优酷土豆股份签署并购协议,根据这一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收购中国领先的多屏娱乐和媒体公司——优酷土豆集团。这项交易将以全现金形式进行。
在交易完成时,除阿里巴巴集团外,优酷土豆的股东将有权以每股ADS(美国存托凭证)27.60美元的价格获得现金。这一价格较优酷土豆2015年10月15日的当日收盘价溢价35.1%(即优酷土豆收到阿里巴巴集团私有化要约的前一天),较优酷土豆在2015年10月15日前三个月的加权平均收盘价溢价49.9%。
这项交易完成之后,古永锵会继续担任优酷土豆董事会主席兼任CEO。如果交易完成,优酷土豆的ADS(美国存托凭证)将会停止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将收购优酷土豆,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6.60美元的价格收购。
2015年8月6日,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在首届开放生态大会上宣布,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
2015年4月29日,优酷土豆宣布与DJI大疆创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即优酷土豆领先的网络视频资源和文化娱乐生态力量、DJI大疆创新卓越的航拍设备以及顶尖的航拍视频资源,携手共建国内首个“一站式”航拍频道,打造垂直生态系统,为双方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2015年4月23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隆重闭幕。作为钻石级合作伙伴,合一影业协同优酷、土豆双平台对本届电影节进行全方位在线报道,并举办“在线影展”,为电影节与普通观众搭建互动交流的最便捷平台。更为亮眼的是,“4.20合一影业企业日”,一天四场重磅活动——分别与猫片及读者传媒、深蓝传媒独家合作签约仪式、“多屏电影99”发布会、“合一影业之夜”暨电影市场闭幕酒会,引发电影节组委会、行业、媒体多方关注。
2015年3月5日,优酷土豆集团公布新的组织架构,旗下共有六大BU和9大中心。六大BU分别是优酷、土豆、合一影业、云娱乐、合一文化、创新营销。9大中心包括电影、游戏、动漫、音乐、教育5个产业中心以及电视剧、综艺、娱乐、资讯4个内容中心。
2014年
2014年11月12日,优酷土豆集团在上海宣布与小米公司达成资本和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双方将在互联网视频领域开展内容和技术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发视频移动端播放等技术;二是小米公司将向优酷土豆投资并在自制内容及联合制作、出品和发行方面紧密合作。
2014年8月,优酷土豆集团成立“合一影业”电影公司。
2014年6月,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优酷土豆集团稳居中国视频行业第一。
2014年4月,优酷土豆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721,120,860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
2月28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201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成为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里程碑事件。
3月19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与韩国三家顶级电视台SBS、KBS、MBC,韩国最大的娱乐媒体集团CJ E&M,韩国三大顶级音乐经纪公司YG、JYP、SM C&C达成跨平台战略合作。
2013年
1月22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与本山传媒建立战略合作。
3月19日,优酷土豆集团与TVB达成战略合作,获得TVB所制作的新旧剧目以及海量综艺的独家新媒体版权。
4月10日,优酷土豆集团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推出集团BU化运营战略。
4月,优酷土豆集团移动端广告系统上线。
2012年
3月12日,优酷宣布与土豆网合并,引领中国网络视频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4月20日,优酷土豆实现用户账号互通连接,用户可将两个网站的账号绑定,用任何一个网站的账号,都能在两个网站登录使用。
8月23日,优酷土豆合并正式完成,优酷土豆集团诞生。
9月4日,优酷土豆启动统一广告投放系统。

⑹ 优酷土豆合并案例 被并购方为什么接受并购
4月12日消息,优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新的F-20文件,文件中披露了优酷收购土豆可能存在的风险,双方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交易,以及双方业务整合也可能无法平稳、顺利的实现。
优酷表示,为了扩大产品也服务规模,优酷一直在在考虑战略收购以及投资补充性业务和资产,并且建立战略联盟。今年3月份,优酷与土豆达成协议,以100%换股的形式进行合并。
优酷网认为公司未来的战略性收购和投资可能包含不确定性和风险,具体包括:
1、 整合收购来的业务和管理更大规模业务的相关成本和困难;
2、 潜在的重大商誉损失;
3、 收购与融资的高额成本;
4、 潜在财务责任和不可见或隐藏的责任;
5、 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收益或获得提高收入的机会;
6、 董事会批准重大收购或投资交易后,与他们履行职责和遵守适用法律所要求的其他责任的行为有关的潜在申诉或诉讼;
7、 资源和管理重点被分化的风险。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与土豆的合并,优酷的业务规划及运营可能会被打乱。优酷网称,虽然公司预计在获得双方公司股东批准后,能够迅速完成与土豆网的并购交易,但这项交易仍需满足一定的常规条件。双方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交易,或完全中断交易并修改经营计划,这都会给优酷的业务和ADS股票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如果这项并购交易无法完成,公司可能会遇到更多风险,包括支付与并购交易有关的成本、大量分手费和管理层无法专注于其他并购机会的机会成本,而并购的任何利益也将无法实现。
此项交易的另外一个风险是双方的能否成功整合。要达到业务合并和预期收益,取决于能够有效和快速的整合两家公司的业务。两家公司之间是各自独立经营,这将在很多方面给公司带来巨大挑战,优酷可能无法完成平稳地成功地整合。另外,收购业务的整合可能还需要重要的管理资源,这可能暂时分散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力,影响公司的日常运作。特别是,公司未必能实现预期的内容库合并、销售力量整合、更合理的带宽结构、系统集成一体化等好处。
早在土豆上市前,市场上就流传优酷想拿下土豆的传闻。由于创始人的婚姻问题,土豆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故而融资额只有优酷的四分之一,市值也只有优酷的三分之一。以土豆相对优酷资金少、公司小的态势,后者对将其纳入囊中,怕是念念不忘的。土豆上市后,创始人王微(微博)的股权比例被稀释到只有8.6%,投票权不过四分之一强,当资本的力量心心念念要做一个动作的时候,王微是挡不住的。
土豆的股东通过一次换股,拿到了看上去更有前景的优酷股票(优酷一直是中国视频行业的老大,据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去岁的一个全球视频行业排行,优酷仅次于YouTube,不过这个排行没有考虑到非独立视频站,比如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则通过一种“兵不血刃”(毕竟不是现金交易)的方式,将一个吵闹了多年的竞争对手拿下。但就具体运营而言,两者合并最明显的一个好处不过就是在版权交易上可以节省一些重复投入。
微博上有论者认为这是一个视频行业整合的大动作,也是一桩能影响视频行业的大交易,我倒并不这么认为。这两家公司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视频内容也多有重复,受众群体区隔并不明显。这桩交易让优酷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是真的,但对于类似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作用。
最新财报显示,优酷持有现金6亿美元,土豆则持1.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优酷将土豆纳入之后,并没有高比例的现金增量,也不会出现巨大的受众增加。该买的版权还是要买,该投的设备带宽还是要投,该吵吵嚷嚷的版权口水仗还是得吵。2011年全年亏损2730万美元的优酷,增加了一个新的包袱:同年亏损8120万美元的土豆。这不能叫如虎添翼,更多的,是“抱团取暖”。
不过,这起并购案,至少说明了一点,独立视频行业是很难走通了。从酷6网(微博)纳入盛大系,56网嫁入千橡集团,网络视频行业当年的几个独立大站,也就只剩下今天的优酷和土豆了。乐视网、激动网都有广电的资源和背景,迅雷(微博)PPlive走的是客户端的道路,后来者要做独立视频,已经宣告没戏。
但优酷土豆依然面临着来自传统网络巨头的竞争,比如搜狐、腾讯、网络旗下的奇艺,特别是前两者,由于不是独立网站和上市公司,很多数据都在水下不得而知。但搜狐在美剧上有一定的口碑影响力,腾讯更是大手笔地在自制剧上动作,优酷土豆只能让它们觉得竞争对手大了点,但未必就是“强”了点。这种既没有消灭主要竞争对手又不能出现独占内容独特收看体验的并购,怎么谈得上“撼动”国内视频业呢?
归根到底,网络视频并非是一个被证明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有些网络数据说,现在又有多少多少人不看电视了,但网络视频受众主体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构成——他们没有电视机。从广告意义上讲,学生群体并非优质群体。别看电视受众老龄化,但社会学却告诉我们,一般意义上,年轻和富有是成反比的。
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KPCB)的报告说,全球整个网络广告的CPM(以广告图形被播映1000次为基准进行的收费)单价都只有电视广告的十分之一多一点,网络视频的广告价格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这个市场,的确会让小玩家不得其门而入,但它本身却是在探索以及混乱中行进的。靠这么一桩交易,就能让格局变得清晰起来,不亚于天方夜谭。
最后说一下优酷土豆在我眼中的未来。几年之后,土豆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很有可能会消失,其创始人王微则除了担当董事外会淡出管理层。这两家公司本来一南一北,各自风格都很突出,却不相似,再考虑到的确会有冗员出现,优酷土豆公司未来的内部动荡,是少不了的。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旁的竞争对手们,倒是因为这起据说是“强强联合”的联姻而机会大增——比如说,人才撬动。
⑺ 优酷和土豆是一家的吗如果是一家的,那属于什么公司啊求解
优酷和土豆在2015年3月5日合并成一家,组建新的组织架构,形成合一集团。
合一集团正式成立合一文化BU(事业部)和创新营销BU,形成优酷、土豆、合一影业、云娱乐、合一文化、创新营销六大BU,同时成立电影、游戏、动漫、音乐、教育以及电视剧、综艺、娱乐、资讯共9个内容中心。
2015年8月6日,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在首届开放生态大会上宣布,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对于更名原因,古永锵解释称,视频纯媒体时代终结,文化娱乐产业进入以自频道为中心的时代,未来三年,优酷土豆将投入百亿元现金和资源支持网生内容。

(7)优酷土豆期下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优酷土豆合并的预示:
1、中国视频行业进入成熟期:从给华尔街讲故事换投资上市到大面积整合后的优胜劣汰
合并是一种抱团取暖。视频行业的压力,已经从一年以前的上市、版权、带宽等,变为运营的压力。从给华尔街讲故事换投资上市到大面积整合后的优胜劣汰,恰恰说明中国视频行业从初生的市场预热到现阶段的市场日趋成熟。
中国视频行业的竞争从所有制上分为“国家队”与“民间队”两个队列,从技术层面分为“网页端视频网站”与“客户端视频网站”,它们之间更像是一场“战国混战”。
此次合并对于网页视频有较大影响,此前这两家公司竞争激烈,互相打斗,合并后稳坐第一,对于同样的网页视频网站而言,意味着将面对一个体量较从前更大的竞争对手。
2、视频版权价格回归理性
视频行业目前有三种模式:一是版权模式(多以购买电视剧、电影等长视频播放,通过广告或收费实现赢利;二是UGC模式(通过用户贡献内容的方式加上SNS模式来实行横向获利;三是版权+UGC的混和模式。在视频战国时期,由于多家网站争抢,视频版权价格畸高,严重偏离其价值。
优酷合并土豆,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视频版权价格的理性回归。虽然,这多少会让影视分销商感到有些难过,但对于视频行业整体而言却是一次健康清洗。
3、中国视频的下一站:加速整合VS反垄断
优酷合并土豆带来的一个信号是,未来,网络视频行业洗牌将加速,视频行业还将不断整合。“民间队”整合完毕,“国家队”也需深度整合,之后是“民间队”与“国家队”进一步的优胜劣汰。
其中,“国家队”因体制所限,整合会更艰难,但为了不失去先前天赋的媒介优势,“国家队”花力气整合也是必然之路。
⑻ 求一篇案例分析:你认为优酷与土豆合并后进行双品牌独立运营是否可取
来源于:中国网
【TechWeb报道】4月12日消息,优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新的F-20文件,文件中披露了优酷收购土豆可能存在的风险,双方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交易,以及双方业务整合也可能无法平稳、顺利的实现。
优酷表示,为了扩大产品也服务规模,优酷一直在在考虑战略收购以及投资补充性业务和资产,并且建立战略联盟。今年3月份,优酷与土豆达成协议,以100%换股的形式进行合并。
优酷网认为公司未来的战略性收购和投资可能包含不确定性和风险,具体包括:
1、 整合收购来的业务和管理更大规模业务的相关成本和困难;
2、 潜在的重大商誉损失;
3、 收购与融资的高额成本;
4、 潜在财务责任和不可见或隐藏的责任;
5、 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收益或获得提高收入的机会;
6、 董事会批准重大收购或投资交易后,与他们履行职责和遵守适用法律所要求的其他责任的行为有关的潜在申诉或诉讼;
7、 资源和管理重点被分化的风险。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与土豆的合并,优酷的业务规划及运营可能会被打乱。优酷网称,虽然公司预计在获得双方公司股东批准后,能够迅速完成与土豆网的并购交易,但这项交易仍需满足一定的常规条件。双方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完成交易,或完全中断交易并修改经营计划,这都会给优酷的业务和ADS股票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如果这项并购交易无法完成,公司可能会遇到更多风险,包括支付与并购交易有关的成本、大量分手费和管理层无法专注于其他并购机会的机会成本,而并购的任何利益也将无法实现。
此项交易的另外一个风险是双方的能否成功整合。要达到业务合并和预期收益,取决于能够有效和快速的整合两家公司的业务。两家公司之间是各自独立经营,这将在很多方面给公司带来巨大挑战,优酷可能无法完成平稳地成功地整合。另外,收购业务的整合可能还需要重要的管理资源,这可能暂时分散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力,影响公司的日常运作。特别是,公司未必能实现预期的内容库合并、销售力量整合、更合理的带宽结构、系统集成一体化等好处。
早在土豆上市前,市场上就流传优酷想拿下土豆的传闻。由于创始人的婚姻问题,土豆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故而融资额只有优酷的四分之一,市值也只有优酷的三分之一。以土豆相对优酷资金少、公司小的态势,后者对将其纳入囊中,怕是念念不忘的。土豆上市后,创始人王微(微博)的股权比例被稀释到只有8.6%,投票权不过四分之一强,当资本的力量心心念念要做一个动作的时候,王微是挡不住的。
土豆的股东通过一次换股,拿到了看上去更有前景的优酷股票(优酷一直是中国视频行业的老大,据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去岁的一个全球视频行业排行,优酷仅次于YouTube,不过这个排行没有考虑到非独立视频站,比如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则通过一种“兵不血刃”(毕竟不是现金交易)的方式,将一个吵闹了多年的竞争对手拿下。但就具体运营而言,两者合并最明显的一个好处不过就是在版权交易上可以节省一些重复投入。
微博上有论者认为这是一个视频行业整合的大动作,也是一桩能影响视频行业的大交易,我倒并不这么认为。这两家公司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视频内容也多有重复,受众群体区隔并不明显。这桩交易让优酷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是真的,但对于类似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作用。
最新财报显示,优酷持有现金6亿美元,土豆则持1.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优酷将土豆纳入之后,并没有高比例的现金增量,也不会出现巨大的受众增加。该买的版权还是要买,该投的设备带宽还是要投,该吵吵嚷嚷的版权口水仗还是得吵。2011年全年亏损2730万美元的优酷,增加了一个新的包袱:同年亏损8120万美元的土豆。这不能叫如虎添翼,更多的,是“抱团取暖”。
不过,这起并购案,至少说明了一点,独立视频行业是很难走通了。从酷6网(微博)纳入盛大系,56网嫁入千橡集团,网络视频行业当年的几个独立大站,也就只剩下今天的优酷和土豆了。乐视网、激动网都有广电的资源和背景,迅雷(微博)PPlive走的是客户端的道路,后来者要做独立视频,已经宣告没戏。
但优酷土豆依然面临着来自传统网络巨头的竞争,比如搜狐、腾讯、网络旗下的奇艺,特别是前两者,由于不是独立网站和上市公司,很多数据都在水下不得而知。但搜狐在美剧上有一定的口碑影响力,腾讯更是大手笔地在自制剧上动作,优酷土豆只能让它们觉得竞争对手大了点,但未必就是“强”了点。这种既没有消灭主要竞争对手又不能出现独占内容独特收看体验的并购,怎么谈得上“撼动”国内视频业呢?
归根到底,网络视频并非是一个被证明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有些网络数据说,现在又有多少多少人不看电视了,但网络视频受众主体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构成——他们没有电视机。从广告意义上讲,学生群体并非优质群体。别看电视受众老龄化,但社会学却告诉我们,一般意义上,年轻和富有是成反比的。
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KPCB)的报告说,全球整个网络广告的CPM(以广告图形被播映1000次为基准进行的收费)单价都只有电视广告的十分之一多一点,网络视频的广告价格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这个市场,的确会让小玩家不得其门而入,但它本身却是在探索以及混乱中行进的。靠这么一桩交易,就能让格局变得清晰起来,不亚于天方夜谭。
最后说一下优酷土豆在我眼中的未来。几年之后,土豆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很有可能会消失,其创始人王微则除了担当董事外会淡出管理层。这两家公司本来一南一北,各自风格都很突出,却不相似,再考虑到的确会有冗员出现,优酷土豆公司未来的内部动荡,是少不了的。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旁的竞争对手们,倒是因为这起据说是“强强联合”的联姻而机会大增——比如说,人才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