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东能源集团一把手李希勇病逝,他对该集团做出了哪些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不幸病逝,李希勇除了是山东能源集团的领导外,他还是兖州煤业的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身兼重任的李希勇就这样不幸的离开了我们。李希勇的一生都在和煤炭产业打交道,他从副矿长、矿长到副总经理再到董事长,一步一个脚印,历经了煤炭行业的整个大起大落,可以说是煤炭行业的元老级别的人物了。他的不幸离世对于山东能源集团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李希望究竟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给予了他这么高的评价。
在重组过程中困难重重,各项事务非常繁杂,李希勇始终坚持在重组一线,直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自春节以来,就一直住院治疗,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不幸离世。但是,他为山东省煤炭行业所作出的贡献是不朽的。
B. 山东宣布4大省属国企重组方案,释放了哪些信号
山东宣布4大省属国企重组方案释放的信号包括横向重组·打造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强强联合·成就万亿资产规模超大集团,资源集聚·释放增力的“耦合”效应。
1、横向重组·打造省属大型企业集团
山东一天内公布4大省属国企重组的消息,或许布局已久。在今年年初山东省两会期间,山东省人大代表,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今年省国资委将继续服务全省八大发展战略,结合非主业清理工作,大力实施省属企业间战略性横向重组。
虽然当时张斌并没有具体指出重组整合的行业和企业是哪些,但是那次采访还是释放了明确信号:山东要深化省属企业间的专业化重组,打造省属大型企业集团。
今年5月,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张斌在介绍山东省属企业“倒计时”改革攻坚的有关情况时,进一步表示,山东将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间的专业化重组,在年内完成8户左右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任务。
根据这一系列时间表,作为山东省属国企的山东高速集团、齐鲁交通集团、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此次联合重组也并非意料之外。
2、强强联合·成就万亿资产规模超大集团
记者了解到,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正在进行的战略重组,将成为目前为止山东体量最大的两家国有企业的整合。
山东能源集团是山东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省属国企,在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211位;同时作为全国第二大优质炼焦煤供应商,山东能源集团目前拥有煤炭资源总量446亿吨,2019年营业收入为3571亿元,资产总计3109亿元。
而兖矿集团的营业收入规模仅次于山东能源集团,位列山东省属国企第二位。作为中国惟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该集团2019年完成煤炭产量1.66亿吨,化工产品产量886万吨,营业收入285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年末资产总额3270亿元。
同样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兖矿集团去年的排名是318位。若按2019年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后的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营业收入总额将超6400亿元,以现行汇率计算相当于约919亿美元,足以冲入世界500强前100位。
并且,根据去年我国煤炭产量1亿吨以上的煤炭企业排名,国家能源集团以5.08亿吨位居首位,而兖矿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分别以1.66亿吨和1.25亿吨的煤炭产量位居第五、第六位。若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重组达成,则将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煤炭产量第二大企业,也将是我国第三个年产量超2亿吨的煤企。
而对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集团来说,重组后的资产总额将达到9452亿元,遥遥领先其他省属国企,并有望冲击万亿。
3、资源集聚·释放增力的“耦合”效应
以市场化为原则、以产权为纽带,山东希望通过打造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提高经营效率,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在这个方面,整合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威海港、渤海湾港口集团等组建的山东港口集团虽然挂牌成不足1年却已开始释放红利,显然更有发言权。
在全球港口业务普遍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山东省港口集团通过集团化运作、一体化经营、协同化发展,实现港口各种资源共享共用,产生增力的“耦合”效应。
今年1-6月份,凭借包括全球最先进的5G自动化码头、最成熟的全国沿海港口海铁联运、完备的清洁用能体系等“智慧”优势,山东省港口集团吞吐量突破7亿吨、同比增长7.1%;集装箱累计完成1478万标箱、同比增长2.5%,实现逆势“双增长”。
此外,山东机场集团、山东铁投集团、山东文旅集团、山东颐养健康集团等新国企也在最近两年中招招大棋、步步为营,有效推动了国有资本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有专家表示,山东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资本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布局和省属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打造一批省属新龙头企业,将有利于国有资本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和提升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2)山东粮油集团重组扩展阅读
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高速集团资产总额:
按2019年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高速集团资产总额将分别达到6379亿元、9452亿元,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6371亿元、1237亿元。
据了解,新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我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巩固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的同时,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三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新山东高速集团定位为我省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核心业务,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交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C.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省管企业
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省管企业23户:
1、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初创于1987年,是山东省重要的投融资主体和资产管理平台,受国资委委托管理山东省石油天然气开发总公司,2013年,全年实现信托报酬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4%;新增信托业务规模3669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13年末,鲁信集团自有及受托管理资产规模3339亿元,全年固有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4.64亿元,上市公司“鲁信创投”。
2、兖矿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生产原煤1.01亿吨,同比增加19.57%,成为全国第9个跨入亿吨俱乐部的煤炭生产企业,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加18.46%,煤炭产量、营业收入增幅居煤炭工业大型企业首位,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同比增盈74.95亿元,旗下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上海四地上市。
3、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合署,核心企业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生产钢2300万吨、铁2337万吨、钢材226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旗下上市公司“山东钢铁”。
4、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013年实现原煤产量1.3亿吨,煤炭生产经营总量突破2亿吨,营业收入2275亿元,资产总额2300亿元,位列2014年世界500强第305位。
5、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省委、省政府驻香港联系公司职责,是山东省国资委确定的煤化工、医药和投融资及资本运营发展平台,下属华鲁恒升、新华制药、鲁抗医药三家上市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140亿元,总资产230亿元,净资产100亿元。
6、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黄金产量、资源储备、经济效益、科技水平及人才优势均居全国黄金行业前列,拥有黄金、有色金属、地产和金融四大板块,2013年营业收入621.21亿元,资产总额670.20亿元。
7、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山东省商业厅,拥有“银座股份”、“鲁商置业”两家上市公司,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745亿元,实现利税35.4亿元,资产总额464亿元。
8、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由省委管理领导班子,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年经营收入450亿元,资产3000亿元(加上市值部分达3200亿元),居全省企业和全国同行业第一位,下属上市公司“山东高速”、“山东路桥”。
9、山东机场有限公司,控股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计27.8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1亿元。
10、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56.26亿元,资产总额46.8亿元,利润总额1.21亿元,旗下上市公司“中通客车”。
11、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资产总额940亿元,现有5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潍柴动力,潍柴重机,亚星客车、山推股份和德国凯傲集团公司。潍柴大功率高速发动机、山推推土机、法士特重型变速器产销量均为全球第一位,2011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6亿元,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并在全球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之一。
12、山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省的盐资源开发利用和盐产品生产、加工、储运、批发经营业务,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45.06亿元,利润总额2.35亿元,资产总额43.44亿元。
13、深圳市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计3.83亿元,年营业收入1.19亿元,利润总额0.01亿元。
14、上海齐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直接参与上海浦东开发建设、负责筹建齐鲁大厦而设立的窗口单位,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计6.26亿元,全营业收入5.55亿元,利润总额0.12亿元。
15、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大型专业运输集团,主营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截至201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7.8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利润总额4100万元。
16、山东鲁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2.4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利润总额4000万元。
17、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能和经营管理职能的特殊企业法人,是出资人职责的公司化运作,具有政策性与商业性双重属性,截止201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373.95亿元,净资产126.95亿元,2013年度营业额总收入156.65亿元,净利润9.11亿元。控股山东省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受省国资委委托管理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8、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是全国大型综合类券商,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设有224家证券营业部、27家分公司,公司服务客户400万,管理客户资产7000亿,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40.87亿元,利润总额5.82亿元。
19、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核心投融资平台,核心企业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山东省16家国有大型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20.3亿元人民币,在全国设有7个分公司。
21、国泰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资本规模在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中位居前列,截至201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1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4亿元,利润总额2.46亿元。
22、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行政上挂靠省财政厅,根据省政府和省财政厅授权,管理山东省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2014年人均创净利过百万。
23、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由全省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入股组成,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的正厅级金融机构,截至2014年4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006亿元,成为省内首家存款超万亿元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98亿元,存、贷款余额均稳居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提供全省80%以上的农户贷款和近40%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连续9年居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同行业第一位。2013年各项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860亿元和172亿元,分别是改革之初的9倍和172倍,经营效益连创新高。
省国资委党委管理党组织关系或领导班子企业:
山东省粮油集团总公司(总资产12亿元)、山东省石油天然气开发总公司、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经济发展总公司、凯远集团公司、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
D. 山东特检集团转为央企,这是咋回事
这对于山东特检所而言,也是一次激发公司风采、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是在参与产品品质检验机构社会性创新发展、推动行业产业化发展趋向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家股份基金投资公司,其空间布局是充分运用社会保障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投资的关键促进作用,为关联发展战略安全系数、全产业链促进、民生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等重大全产业链和重要领域提供支点和服务。
依据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社会性的薪资体系管理、实行经济利润共享资源和近远期激励政策等防范措施,使制度优势变换为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山东商检局的公司风采和核心竞争力。依据股权多元化、发展趋向社会性、资产证券化和布局调整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方式,将山东特种设备检测集团打造变为“着眼于山东、面向世界”的综合性、国际性产品品质检验国际认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E. 山东粮油集团总公司前身是什么待遇怎么样
国企,还不错的待遇,福利
F. 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钢怎么样了
山东钢铁集团是集合济钢、章钢、莱钢以及今后的日照钢铁的大型钢铁企业,开发日照钢铁精品钢基地是以日照钢铁公司现有规模为基础,日照港为后备保障,以生产合金特殊钢材为主要产品。预计年产在2000万吨以上。
G. 山东宣布4大省属国企重组,重组方案是什么
方案是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并对领导班子进行重新的重组和改造。
H. 山东宣布4大省属国企重组方案是怎么回事
7月1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召开了有关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暨干部大会。会上,宣布了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宣布了联合重组后的企业领导班子。
重组后的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营业收入总额将达到6438亿元,或成中国第二大煤企;而新山东高速集团则将成为山东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和行业龙头企业。
这是继去年山东港口集团和山东机场集团组建后,山东再次对国有资产的大手笔整合。
此外,山东机场集团、山东铁投集团、山东文旅集团、山东颐养健康集团等新国企也在最近两年中招招大棋、步步为营,有效推动了国有资本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有专家表示,山东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资本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布局和省属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打造一批省属新龙头企业,将有利于国有资本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和提升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8)山东粮油集团重组扩展阅读
重组后的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实力强大
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正在进行的战略重组,将成为目前为止山东体量最大的两家国有企业的整合。
众所周知,山东能源集团是山东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省属国企,在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211位;同时作为全国第二大优质炼焦煤供应商,山东能源集团目前拥有煤炭资源总量446亿吨,2019年营业收入为3571亿元,资产总计3109亿元。
而兖矿集团的营业收入规模仅次于山东能源集团,位列山东省属国企第二位。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该集团2019年完成煤炭产量1.66亿吨,化工产品产量886万吨,营业收入285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年末资产总额3270亿元。
同样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兖矿集团去年的排名是318位。
若按2019年财务数据测算,重组后的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营业收入总额将超6400亿元,以现行汇率计算相当于约919亿美元,足以冲入世界500强前100位。
I. 山东宣布4大省属国企重组,此次改革会带来什么影响
这一次的国企重组有可能会产生全国第二大的煤矿企业,除此之外,地方的国企改革攻坚战也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山东在推动国企改革方面的努力一直都是比较充足的,力度方面也比较大,执行力也比较强,由于这一次的重组涉及到的领导班子安排和资源的调配协调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一次的重组也备受关注。
迈出国企改革重大步伐
其实在1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制定了一个初级方案意见,力争到2020年底会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炭企业,而在去年山东已经开始组建山东港口集团和山东机场集团这一次,再加上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的重组,将会是未来山东在交通板块的一次大整合。
这一次的深化山东省属企业重组主要还是为了推动新动能的集中和文化旅游产业缺少龙头企业的这些主要问题,目前山东省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将省属国企集团的数量减压三成,以上整体的效益提高三成以上,未来可期。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这一次四大省属国有企业的重组将是山东省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大步伐。
J. 求河北钢铁、山东钢铁、华菱集团整合重组模式的异同和效果
010年8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原[2010]381号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文件精神,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着力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是解决我国钢铁工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措施。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本地区钢铁企业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兼并重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钢铁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生产能力、年产量、销售收入、利税等)、兼并重组的规划方案、结合兼并重组和技术进步拟淘汰的落后产能及关闭的企业名单、兼并重组的进度安排和本地区采取的相关措施等。
兼并重组方案要力争科学实际,可操作。一是方案的编制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平等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处理好各种关系;二是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要加强与各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联系,认真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三是兼并重组工作要尊重各方企业的权益,坚决避免“拉郎配”;四是在研究方案或规划设想的同时,要注意研究本地区大型钢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兼并重组和外地区的大型钢铁企业对本地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可能性;五是要注重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三结合,通过重组,推进淘汰落后和企业总体竞争力的提高。
各地区编制完成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经地方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地方工业主管部门于2010年年底前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对于已成熟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个案,由省工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兼并重组方案,报经地方政府同意后,按国办发[2010]34号文件要求,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上报,可成熟一个上报一个。对于近期已经实施或计划实施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如首钢重组吉林通钢、天津渤海钢铁集团的组建、山西钢铁企业重组等,要在8月底前将兼并重组方案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于中央钢铁企业实施的跨地区或区域内兼并重组,除了仍按原规定报相关部门外,要将重组方案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行业管理的角度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审批。
二、 切实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行业管理
《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是对国办发[2010]34号文的具体落实,是对现有钢铁企业全部存量实施行业管理的新举措,我国现有的钢铁企业均需纳入规范管理的范畴。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统筹组织安排所在地钢铁企业的规范管理工作,分期分批组织审查和上报。首先要在2010年9月底前上报所在地条件较好的钢铁企业的规范申请,同时做好与本地区环保部门的衔接,同步完成规范条件的环保审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环境保护部等部门保持沟通,争取年内公示、公布2-3批规范企业名单。对于2009年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的企业中尚不具备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应督促企业提出整改措施,抓紧进行整改,并补办环评、土地等相应手续。对于2009年钢产量在100万吨以下的钢铁企业,要区别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对于装备水平满足规范条件、产品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企业,要引导他们参与兼并重组;对于污染严重、装备水平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企业要迫使其逐步退出钢铁生产。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用工频炉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
对于中央钢铁企业,由钢铁企业集团统筹上报所属钢铁企业的规范申请,相关地区工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中央企业做好自审工作。地方钢铁企业集团中涉及在多个省区有钢铁企业的情况,由所在地工业主管部门分别提出审查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集团内不同地区具有独立法人的钢铁企业要在总申请报告的基础上,单独编制分报告,与总报告一同上报。在实施规范管理过程中,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注意与各地环保部门的衔接,拟申请的规范企业名单提前提供给环保部门,以求工作进度的一致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对申请报告的审查,并结合各地申报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对经审查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告。对于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钢铁企业,将给予一定的整改时限。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与规范。
三、 落实好淘汰落后工作,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务必将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县和具体企业,坚决杜绝擅自将落后炼铁产能以生产铸造铁、铁合金为由免予淘汰的做法。要注意妥善处理淘汰落后和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按照国办发[2010]34号文件要求,各地要用好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充分发挥差别电价的作用,加强对差别电价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环保、质量、能耗、安全方面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压缩钢铁落后产能的生存空间。
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告本地区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时限等信息,及时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验收和监督考核,并于年底前,报送本地区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工作进展情况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四、 认真做好其他工作
对于国办发[2010]34号文件中提到的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切实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推进国内铁矿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等工作,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及相关部委的统一部署和有关文件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贯彻实施。对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增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监督指导,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