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立股份大盘上为什么找不到了
大盘上是上市公司的综合指标,海立股份(600619)是个股,如果你用的是大智慧,把把代码上,打回车就哦了
B. 上海日立电器(金桥路)技术储备的待遇和发展前景我是应届本科 外地的能解决户口吗 望高人解答~
技术能力不错,待遇一般,他们是做空调压缩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二,但企业利润水平很低,因为这个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在上海的企业往往因为劳动力成本、税收、采购等成本较高,经营一直很困难。目前这家企业正在将产能往南昌转移。对于个人来说,由于不清楚你是做什么岗位的很难说。总体而言,感觉这家企业发展前景不是很好,他们的上级企业是海立股份,你也可以看看各类股评对这家企业的评价,多多参考。海立股份主企业要就是日立电器。
C. 股票前辈回复!!!不是的不要乱答!!谢谢合作!
首先肯定你追高了!但是你买的票子都是抗跌性好的股票!
宏观上讲,现在是敏感期!5300点大盘的泡摸已经肯定,许多跳空缺口都未回补。技术上要求大盘回调,但是由于资金过多就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导致股指不段推高,因为现在市场的主流资金基金起主要方面,目前基金的赢利取决于不断的做多,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股市很少谈论市赢率。
针对目前行情本人建议如果不变盘的话600619、000690坚决持有600020行情已过可逢高减磅!
D. 600098广州控股,600128弘业股份,600619海立股份,有人推荐说会有6,7个涨停
想买代码 名称方 市盈率
SH,600131,岷江水电,48,78 川渝股票跌得太多,
SH,600640,中卫国脉,38,22 IT科技股跌得太多,
SH,600006,东风汽车,29,57 跌得太多,
这三只股票绝对会大涨40%以上,
当我现在买了高价有色,高价金融股,高价钢铁股,高价房产股就后悔了,
股票是公平的,高价股必然回调,跌得太多的低价质优股必然大涨,
板块轮涨,也该到这三只股票了,
不过,现在买了可能要亏5%.
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股票现在就让它使劲跌吧,跌不了多少吧.
可惜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错买了高价股,已亏12%以上,
您不买这样的股票,您又敢买什么样的股票哩?
E. 股市会趺破2000点吗
不出利好政策,到2000点只是时间问题.
超跌反弹时,逢高减仓或者出货,减少损失.
短时间内大盘有继续破位的风险,建议持币回避风险.
肯定会继续下跌,在熊市中超跌反弹结束后还会继续创新底的.
从8月12日开始的这个震荡箱体持续了18个交易日了,虽然中间经过过一次靠谣言带来的大涨不过,谣言就是谣言,随着谣言的破灭大盘继续震荡走低,中间的红盘游资的抄底力度越来越弱,而大盘继续被均线压制下去震荡走低无法突破,最终还是选择了跳空破位,把这个震荡箱体打破了创了新低,如果大盘无法放1100亿以上的巨量突破并回补这个跳空缺口,那大盘的下降通道将打开,这个缺口就将成为新的顶部压力区域,后市还会继续探底创新底的.而之前大盘在720日线曾经两次形成支撑作用不过8月8日还是大跌破位把下降通道打开,而大盘运行到960日线附近时曾经失守过,后来因为游资借谣言托高过大盘大涨178点.但是谣言就是谣言没有出来,960日线再次破位失守后下行,现在下方1440日线、1800日线和2160日线已经缠合在一起了,形成了自3300以来的最强的支撑区域(短期的最后的支撑区域2034~2150点),但是如果连这个区域都失守无法站稳,那大盘下方的下个支撑区域将下降到1400~1500点附近了。短线继续有所谓的利好在市面上谣传,机构放出来配合出货的概率很大,不要对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资是理性的活动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里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机构净减仓近200多亿。而根据最近政监会相关会议精神透露出市场期盼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个救市政策还在探讨阶段,要进入筹划正轨乐观估计2009年初的事.而政监会主席再次表示市场的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不要出了什么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变得市场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问题,要经过国务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监会说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监会没有这个权限. 请跟随政府的政策来投资,而不要对政府善意的风险警告视而不见.
现在市面上的利好谣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证监会“二次发售”解决大小非 (证监会相关人士已经表态,二次发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时表示,限制大小非是违背股改精神和市场的行为国家不会限制的,该消息属于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资者能够看懂?)
2、融资融券的可能在奥运后出台(没得到证实)
3、摩根大通龚方雄放言政府将出台千亿级的经济刺激方案(周二该黑嘴表态所谓的千亿级经济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认为国家应该出的,不是国家有出的计划和想法,该传言也遭到了李嘉诚的否认,劝投资者理智点面对现在的行情,他认为到09年为止股市不会太理想,投资者要谨慎介入)
4、据非常接近证监会高层人士可靠消息,将于8/2*宣布印花税即日起调整为双向征收0.05% (没得到证实)
5、暂停三个月的新股上市审批 (没得到证实)
6、国家平准基金将入市救市(相关发言人表示,平准基金现在还没组建,而且组建的资金来源暂时无法确定,所以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监会组织基金经理开会,会议上的重点议题就是救市(但是有与会经理表示,会上更本没有谈到救市,主要是关于基金发行的部分议题)
在红七月行情进行过程中有过无数的众多利好传言带来了游资推动的那波小反弹,但是结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传言的利好都没出来.所以稳健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后才介入稳健获利,而不要被游资和减仓的机构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来的时候,政府都是悄悄的进村,而没有出现过提前一个多月干叫唤的情况,是机构制造谣言方便出货还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介入。
而基本面投资者现在也将面临一个坏消息878家公司半年报:虽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长1分钱,但是增速已经大幅度减缓,净利润增长现金流下降,降幅高达64.47%,但总体现金流下降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现金流都出现下降,如采掘业上半年现金流同比就有较大增长。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宏观调空的的双重作用,随着宏观调空的继续深入,业绩面支撑股市上行的压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将近,大盘长期趋势不乐观.
部分机构报告表示现在大盘估值低估,已经进入合理投资区域鼓励散户买入,这又是个对散户下的套,大盘大跌过后只是从超高估变为了高估而已,离新兴市场12倍市盈率标准还是高估了5倍,和俄罗斯的8倍比高估了9倍,而市净率虽然已经达到4倍,但是离上次熊市的大底时的1.71倍还有70%以上的差距,所以低估纯粹是机构掩护出货吸引场外资金入场接筹码的托词而已,请理性对待。既然机构这么看好“低估”的股市为什么在鼓励散户买的同时自己坚决卖呢?各位股友静下心来想想吧,请善待自己的资金,得来不容易,不要轻易就送给机构了。顺势而为吧.没人喜欢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300亿.8月又减了200多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所以见光死行情按照预计出现了,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
F. 创业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在海立股份2002年三届一次董事会上,公司所持有的大众汉得12%股份,被以307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大众汉得的股东范建震。而对此,代理健康证书,上海汉得在本次的招股书中并未提及。
更为具体的信息显示,上述收购发生在2002年7月,而大众汉得的全名为上海大众汉得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9日。
记者发现,代理转载产地证,收购大众汉得的是一家名为上海全富汉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而该公司正是本次上市的上海汉得的前身,公司于2009年2月更名为上海汉得。
巧合的是,得逸投资、得拓投资、得帆投资和得竞投资均成立于2009年7月份,不仅如此,这几家公司与大股东迪宣投资的注册地址也是惊人的相近,均为青浦区崧秀路555号3幢2楼。
早在大众公用2001年中报中,就曾闪现双发投资和大众汉得的身影。而这两家公司均是以关联方的身份出现在该份报告中。公告显示,当期大众公用分别为大众汉得和双发投资担保贷款500万元和3000万元。
而当年一手将大众汉得从两大国资巨头手中运作出来的范建震,如今已是上海汉得的实际控制人,此人通过上海迪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掌握着上海汉得1802.49万股,这部分股份上市后的市值将在3.60亿元以上。
相对于和大众公用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大众汉得与上海国资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立股份(600619.SH)之间的关系则要直接得多。
上海汉得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4628.80万元,按照上市后的总股本计算,每股收益为0.4元。如果按照创业板目前50倍左右的发行市盈率计算,上海汉得的发行价将达到20元左右。
暴富存隐忧
而自然人罗彬辉、赵锦芳、陆金娥、范建震、陈靖丰和陈迪清,则分别持有公司14.10%、11.70%、11.70%、8%、5.5%和5%的股份。
上市前火线入股以及怪异的注册地址背后,又会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八年资本运作戏法让两大上海国资巨头错失ERP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却让范建震等一百余名自然人一夜暴富。
上海汉得在11月19日公开披露的招股书中坦承,“发行人收购了大众汉得与ERP实施服务相关的全部资产与人员,公司目前业务是在本次资产收购基础上发展而来”。
但实际上,按照海立股份与范建震之间的交易定价,大众汉得的价格应该高达2558万元。而在人为压低收购价格的背后,上海汉得的真实意图却并不为外界所知。
在并不惹眼的股东名单背后,大众汉得的身份却并不简单。
“作为一家软件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员工,但是这家公司只给了中高级别的员工股份,一旦上市后,巨大的财富效应将让其余没有股份的员工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会离开公司,造成企业经营的不稳定。”上述投行高层不无担忧地表示。
“这没什么奇怪的,这些股东应该都是上海汉得的员工,相当于在上市之前做的一次股权激励,为了方便管理所以放在投资公司里面。”上海某券商投行部高层对此告诉本报记者。
上海汉得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共有1016名员工,其中仅技术人员就达到962人,此外还有12名管理人员,26名销售人员,7名财务和9名行政,本次拿到股权的职工不到员工总量的17%。
上述发起人除了两家境外投资机构以外,其余公司的股东均为自然人,人数多达165人,离证监会200人的发起人股东上限仅一步之遥。
记者调查发现,大众汉得的大股东双发投资与上市公司大众公用(600635.SH)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意味着通过数家投资公司间接持股的一百多名自然人,将因此而获得超过17亿元的巨额财富。
颇为奇怪的是,上海汉得在招股书中提到大众汉得“与ERP实施服务相关的资产并接收其相关业务人员”在转让时的价格仅为707.5万元。
招股书显示,上海汉得的发起人股东分别为上海迪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得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Inspire East Investments Limited、The China Fund, Inc.、上海得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得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得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实际上,提供深圳核销单,这家来自上海的民营企业,只用了八年时间,就轻松完成了在A股市场的一出一进。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汉得与上市公司大众公用(600635.SH)和海立股份(600619.SH)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记者获得的2003年3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有关双发投资诉讼案的民事调解书显示,双发投资的法定代表人为顾倚涛。
A股归去来
在前述投行人士看来,上海汉得的高管们在获得巨额财富的惊喜之后,接下来就将要开始为员工之间突然放大的差距所产生的问题寻找答案,提供核销单。
但不为外界所知的是,代理产地证FORM E,本次过会并非是上海汉得与资本市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早在十年前的2000年,上海汉得就已是A股上市公司的参与者。
“从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双发投资当时应该是大众公用的兄弟公司,都属于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这点从大众汉得的名字上也看得出来。”中部某券商投行部的一位保荐人告诉记者。
实际上,持有大众汉得12%股份的上海冰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如今的海立股份。
然而令上述投行人士担忧的是,上海汉得的股权结构却给公司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大众汉得当年的法定代表人陈靖丰与大众公用的关系更直接。早在2002年,陈靖丰就已经开始担任大众公用(时称大众科创)的董事总经理一职。而目前陈靖丰仍担任着大众公用的总经理。值得注意的是,陈靖丰现在还担任着上海汉得的独立董事。
八年一轮回。
这家公司有何来历,又为何在成立两年之后就遭遇被收购的命运?
大众公用当年的年报显示,当时顾倚涛担任着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职,该公司正是大众公用的控股股东。而如今顾倚涛仍担任着该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同时还是大众公用的监事。
大众汉得被收购之前的股东结构显示,上海双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双发投资)持有其32.00%股份,上海冰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12.00%股份。
令所有中小企业魂牵梦绕的资本市场,对于一家名叫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汉得)的公司,却并非遥不可及的神圣殿堂。
11月24日,上海汉得首发过会。
只不过,与此前从主板上市公司中悄然离去不同,这家从事ERP软件开发和销售的公司这一次选择的是更加火热的创业板市场。
G. 空气能压缩机凌达压缩机和海立压缩机哪个好
空气能压缩机凌达压缩机和海立压缩机哪个好?很多人说买空调,就是买压缩机,这话一点没错。简单来说,压缩机的品质和寿命决定大部分人购买的态度。那么市场常见压缩机品牌有哪些?这些品牌空调又是用的什么压缩机呢?
一、市场常见压缩机品牌
中国控股压缩机品牌:西安大金庆安、四川长虹东元、中山格兰仕、珠海凌达(格力系)、上海日立海立(海信系)、美芝GMCC(美的系)、春兰压缩机。
中国台湾压缩机品牌:瑞智和TECO东元。
合资压缩机品牌:TCL瑞智(惠州)、松下万宝(广州)、华润三洋(沈阳)(现在叫松下)、飞达仕东方(西安)。
日本压缩机品牌:东芝开利、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松下Panasonic、SANYO (松下系)、日立HITACHI、恩不拉科(日本电产Nidec,原产巴西)。
韩国压缩机品牌:三星和LG(乐金)。
美国压缩机品牌:飞达仕、谷轮、凯利。
意大利压缩品牌:扎努西Zanussi (ZEL)。
法国压缩机品牌:泰康Tecumseh。
二、市场常见空调品牌解读
1、格力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你信吗?格力现在旗下的压缩机品牌是凌达压缩机(TOSOT),就是上个世纪引进的日本日立生产线,经过技改生产出来的东西。始建于1985年,比格力还早(格力1991年才出生),是目前国内最早、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空调压缩机专业化企业之一,一个做风扇的格力收购了它,压缩机就有了,一个压缩机加两个风扇就是空调嘛,差个电路设计拉来日本大金,格力通过和大金合作加强了空调电路设计和规划,现在格力空调是世界销量第一的品牌,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质量也非常稳定,售后服务十分专业,好多销售商在销售旺季基本上都没有货的。
格力因为几乎就是国产机的标杆了,所以,2018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近4成份额都在它手里,达到惊人的38.8%,那么卖那么多压缩机生产来不及怎么办,压缩机嘛,可以用点别人的。比如三菱(广州三菱),松下,海立(上海日立),大金,谷轮统统都到碗里来。
关于压缩机早期产品线的分布,家用1P的主要用自己凌达的,不够凑一点国产三菱,1.5P不够用松下的,2P不够用海立,3P不够用松下,5P松下、谷轮、大金,10P大金。现在产能上去了,就自己的压缩机占主角,一年卖忒3200万台空调,闷声发大财,质量太好,大金,国美旗下伊莱克斯跑来代工约300万台。有人说,大金怎么会是格力生产的,好吧,拆机后你会发现,格力和大金除了壳和遥控器,及部分压缩机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特别是电路板设计,一个膜子出来的。格力其实就是消化了日立和大金技术再升华的产物,和我们高铁一样样的,徒弟牛了会饿死师傅,北美,澳洲,东南亚,随处可见格力的空调,真不是盖的。
空调3分质量7分装,格力是现在空调市场上唯一一个安装全部厂商直接负责的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目前全线空调产品已经开始淘汰稀土压缩机,格力的无稀土压缩机不仅使能耗降低、噪声降低,还可以保证电机不退磁,更加可靠。
◆ 压缩机:主打自产凌达压缩机(TOSOT),其次三菱(广州三菱)中央◆ 空调用松下、谷轮和大金压缩机
◆ 电路板设计:立置,设计母版风格大金空调
◆ 内外电机:直流电机品牌松下直流电机
◆ 交流电机品牌凯邦交流电机(格力控股)
◆ 压缩机包裹:回收棉
◆ 冷凝器厚度:4.5cm
◆ 铜线管直径:8.5mm
◆ 制冷剂选择:定速空调R22
◆ 变频空调老款为R410A,新款为R32
2、美的
美的2018年上半年市场份额终于到1/4了,达到25.3%,每年空调利润的50%投入到下年广告中去,这和小霸王(OPPO和VIVO是一家,都是小霸王学习机老板酝酿的产物)广告模式一样。同样电风扇起家的美的,空调干起来也有声有色,旗下和日本东芝合作,互惠互利,美芝压缩机(GMCC)和威灵电机(Welling)响当当的。东芝,三菱(日本原装),富士通压缩机都是美芝代工,牛不牛。美的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和微波炉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