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车企出海头名之争:上汽集团隔空叫板奇瑞集团,我才是第一名
圈外人点评:从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到如今年产销超过25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70多年,这个时候中国车企“走出去”不仅是寻求机遇,更是展现实力。而奇瑞集团和上汽集团隔空争夺乘用车出口第一名,正是中国车企展现实力的一个插曲,值得去鼓励和支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魏建军“南征北战”:收通用工厂,插旗印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印度汽车市场也呈现下滑趋势,但有望在2026年左右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对于期望通过全球化实现品牌升级的长城汽车而言,印度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对于长城而言,进入印度市场绕不开的竞争对手或为当地的汽车巨头塔塔集团。作为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隶属塔塔集团的塔塔汽车一直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但是近年来表现不佳,根据数据,塔塔汽车在2019年12月的销量为44,254辆,而去年同期为50,440辆,因此销量下跌了12%。该公司在20财政年度的销售量为347796台,而在19财政年度的销售量为4972台,暴跌超过三成。
长城汽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则呈现了增长的态势,虽然遭遇了全球车市的不确定性,但2019年长城汽车全年出口达到65175辆,同比大增38.68%。在俄罗斯市场,2019年,哈弗品牌以289%的超高增长率,跃居中国汽车品牌在俄销售第一名。
在印度建厂,为魏建军和长城的全球化战役开辟了全新的”第二战线“,也是中国车企进军印度的新标志性事件。2018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在印度建厂,生产新能源、智能网联乘用车,并统一使用“MG名爵”品牌。2019年4月,上汽集团首款SUV车型Hector量产下线,截至11月销量超1.3万辆。而去年,长安也被曝出正在筹划进军印度市场。
对于聚焦SUV的长城而言,进军印度市场面临的挑战也是多重的,目前低价车占据主导市场的印度,长城究竟是靠什么车型打开印度市场?是采用本地研发的车型,还是电气化的新能源车型,抑或是皮卡?这是长城进击印度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2019年是长城的”国际化元年“,全球化已被魏建军看作企业发展的唯一方向,他在不同场合重申:全球化是必走不可,这是没有选项的选项。甚至曾以“死也要死在海外”的惊人之语,表达长城全球化的决心。
很显然,目前魏建军所考虑的,早已不是为何出海、何时出海,而是如何出海。在他看来,现在要做全球品牌,意味着未来更大的挑战不仅是技术水平,也要思考如何在国际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同。同时,企业还需综合不同区域市场,去做竞品调查、市场研究等,在法律法规、劳资关系等方面同样要了解充分,并做到合理应对。
魏建军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之所以过得很艰难,根本就在于没有国际化。“市场有限就不能把研发费用分摊,包括供应商、经销商的费用成本。对比国际品牌,丰田的单车效率最高,像美国品牌就比较低,所以我们必须实现全球化”。
面对日韩早已完成全球化经营跨越,结合长城汽车全球化进程与经验,魏建军不禁直言,中国汽车的全球化真不能是噱头,一定要实实在在的推进。“我作为长城汽车创始人,假如退休时长城汽车的产品没有走出去过,那会非常遗憾。”
不玩噱头,不喊口号的魏建军,在2020年挥师打卡印度,为长城的全球化版图再找到了一块新大陆。时不我待,争分夺秒,长城在全球化上的急行军背后是魏建军作强中国品牌的决心,全球化,没有退路,不走出去,没有出路,这是魏建军的心里话,也是中国汽车出海的“破局一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印度或将批准长城与上汽的投资提案
2月23日,据外媒报道,随着中印边境紧张局势趋缓,印度将批准来自中国的45项投资提案,其中可能包括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投资提案。
报道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这45项提案大多数来自制造业,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制造业被认为较不敏感。上述消息人士并未展开详细说明,但另外两名政府官员和两名知情的业内人士表示,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提案可能会出现在名单上。
2020年1月,长城汽车与通用达成协议,由前者收购后者在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工厂。按照计划,这起收购会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收购程序。
中印边境冲突后,这起交易的行政审批屡遭推延。2021年1月底,在印度发布年度财政计划时,扶持印度本土汽车制造商即被列为重要内容。
目前,印度方面尚未作出官方回应。
㈣ 病毒都攻不进的印度,中国汽车砸百亿南下: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条
“自主品牌要走出去,活的机会还很大,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中国汽车出海这件事,军人出身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有着一副只许打胜仗的架势。当下,印度成为长城汽车今年重要的战场之一。
在2月初的印度新德里车展上,中国汽车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总计展出了20多款车型。不仅仅是长城,海马汽车、上汽名爵更是继续加码,长安也计划今年大举进军。比亚迪更是在此前宣布,要在印度推出电动面包车。
爱驰U6ion(来源:官微)
造车新势力中,爱驰汽车旗下首款纯电SUV爱驰U5,已于去年亮相;爱驰第二款车U6ion,也已于本次日内瓦车展上公布。
去年在北美车展。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在现场表示,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广汽传祺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将从原定的2019年内推迟到2020年。
虽然广汽传祺进军美国的时间节点已经多次推迟,但从广汽高层的言论来看,其进军美国市场的目标也不会停止。
写在最后
海外市场是自主品牌在这场淘汰赛中的一个很有力的“外援”,但海外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导致自主品牌被淘汰出局的炸弹。
研究机构J.D.Power为自主品牌的“出海”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充分意识到不同市场的消费者不尽相同;二,“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注重质量;三,在国内本土市场进行创新尝试之后,再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海外市场。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饱和,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品牌今后的必争之地。而如今的印度市场,便是最好的“练兵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大众、通用都搞不定的印度市场,中国车企能行吗
在整体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以及国内汽车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前提下,中国车企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决心日益强烈。而在选择海外市场时,被全球车企公认是下一片汽车投资热土的印度,成为国内车企的热门选项。
然而性价比恰恰是自主品牌的优势,所以说打价格战并不会怕。同时小型SUV也正在成为印度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2017~2018年印度市场上SUV的增长率是其他乘用车的7倍,在2019年大盘放缓的背景下,12月紧凑型SUV销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了70%。这对于很多以SUV发家的自主品牌来说,是大大利好的。
另外还有一点,印度政府近年来正在大力倡导“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清洁能源印度”等战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国当下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在这方面布局较早,具有一定优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是中国车企进军印度的现状,这也是一场持久战,中国车企的印度行,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开辟印度新市场 中国车企找到新出路!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下降了8.2%,2020年预计还将继续下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近年来,中国车企为开拓印度市场不断努力,将以智能互联、电动化等技术为突破口持续扩大在印影响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将印度定为核心战略市场 深度解读长城汽车的海外战略
在长城汽车最重要的两次海外战略布局中,有“国民神车”的哈弗H6都有缺席。上次是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生产的首个车型是哈弗F7(H6在哈弗体系内的竞争车型)、这次H6再次缺席印度德里车展,长城汽车在此次车展上正式将印度定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市场。
2月5日长城汽车携哈弗和长城EV首次亮相印度德里车展,并推出了多款核心零部件产品,向印度消费者展示了长城汽车强大的产品阵容和领先的科技实力。此次印度车展,长城汽车采取独立包馆的形式,展台面积达3150平米,创历史记录。
目前,长城汽车已在亚洲、非洲、南美、中东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完成布局,依托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南美、中东5大区域营销中心,畅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全球(除中国外)网络数量500余家,累计销售60多万辆。现将长城汽车已经建设完成的三大重点区域市场建设情况树立如下:
1)中东欧区域——俄罗斯区域营销中心:长城汽车从2004年开始进入俄罗斯市场,目前在俄罗斯的市场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截止2019年年底,哈弗品牌在俄罗斯拥有超过80余家二级经销商。
2)亚太区域——澳大利亚区域营销中心:哈弗汽车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澳哈弗)共有47家经销商,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主要市场,重点布局在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北岛奥克兰等核心汽车销售区域。
3)非洲区域——南非区域营销中心:哈弗汽车南非有限公司(哈弗南非)作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南非市场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品牌推广、以及售后服务业务开展。哈弗南非目前拥有57家二级销售网络,创造间接就业岗位600个以上。2019年全年销售10871台,列南非市场中国品牌第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疫情下的印度车展与坚持战斗的中国玩家
文中图片来源:Reuters、网络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