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这几天一直在谈受利空影响怎么怎么样金融里面的利空是什么意思怎么影响了股票呢
利空是多方面的不只金融的,还有地产,有色,钢铁等,再加上大小非问题和巨额增发问题,能够影响到股市运行的负面消息很多。而这些影响因素中最严重的是大小非问题。
这周大盘如果量能继续维持放大状态,大盘有继续挑战3950的机会(已经缩量了),但是如果继续快速缩量下跌就不乐观了,建议逢高出局规避风险,而今天大盘小幅度红盘,大盘横向运行,这更符合主力横盘出货的要求,下跌出货利润损失过大,建议谨慎对待,上周四印花税降低带来的巨额疯狂资金狙击股市时,本人曾以为主力机构的减仓行为应该会有所减缓,虽然仍然认为机构会继续拉高出货但是并不认为当天会出货。但是当天盘中曾经有波巨大资金的抛售行为,大幅度打压股指将巨大的疯狂追高资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来以为是大小非所为,现在结果出来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当天基金和保险两大机构借大涨大幅度减仓高达317亿,广大散户再次成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这几天累积下来主力资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抛售态势,从24日到现在,机构减仓估算接近500亿,而这些筹码再次落到了散户手里,主力出货态势不停止,后市仍然不乐观。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而在降税政策的刺激下,短线资金进入疯狂状态,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盘20日均线,在疯狂的资金面前轻松收复并站稳走高突破了30日均线,后市只要能够守住30均线,在资金惯性的作用下大盘还有冲高的机会。但是如果冲高失败,请注意逢高减仓了,要防止短线资金的获利回吐和机构再次抛售筹码和大小非的综合压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如果这周能够守住30日均线还有机会,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验3000!请注意减仓回避风险。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这10%的涨幅不足以使这些人出逃的,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基金和保险两大主力大幅度减仓317亿造成的)。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税降了,有可能为机构和大小非再次出货带来利好。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几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② 安徽合肥天森集团 这个公司怎么样
他们公司应该是个科技公司
了解了一下 应该是个还不错的公司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③ 大盘天天跌怎么办呀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就在投资者经受A股调整之痛时,全国社保基金却悄然出现在A股新增开户名单上。中登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有24个社保基金账户在今年7月份完成A股开户,这也是去年10月份以来,社保基金首次出现在A股账户新增名单中。社保基金历来被认为是最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非理性下跌,A股估值优势渐显的背景下,新增资金可能会伴随社保基金开始入场。投资者心态可能在逐渐的恢复中,这点也是形成明显连续多空平衡的4个K线星体的重要的一个因素。 根据国元证券(000728)研究中心提供数据来看,国际成熟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并不比A股低。美国三大指数中,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7.72倍,纳斯达克指数平均市盈率为20.88倍,标普500指数平均市盈率为15.5倍。香港恒生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3.24倍,国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5.11倍。日经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6.06倍,印度孟买交易所Sensex指数平均市盈率为16.3倍。上述指数的市盈率水平与沪深A股基本相当。当然,欧洲股市的市盈率还是普遍较低。 所以笔者进一步认为,沪市的平均静态市盈率更进一步跌至18.62倍,明显低于2005年6月上证综指跌破千点时的水平(当时深沪两市平均PE为19.96倍),为最近十年间的最低估值水平。这可能意味着A股市场将会短线存在触底反弹的要求。所以,近期盘面连续出现了3根阳星抵抗的走势的技术图表形态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鉴于目前资本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A股市场的持续超跌仍对场外资金构成刺激;而本周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优于市场预期,可能对场外观望的资金构成短线的积极信号。 连续的4根星线图表就很能体现出近期市场做空动能有所减弱,但成交量的不放大也说明投资者的观望情绪却越加浓厚,笔者统计近3天的星线对应的两市成交量总和当铺在500---700亿之间,而这对于一个近16万亿流通市值的A股市场,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不过,在目前这种由于流动性缺失而导致的持续探底的行情中,往往也是选择股票的良好时机。之所以资金不敢贸然的入市 ,可能是担心PPI数据的进一步高企将抑制着机构资金对三季度乃至四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这可能也是成交量并未迅速放大的原因。而从以往走势来看,缺乏成交量配合的群体小阳星的K线组合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底部信号,也可能是个技术性质的回抽行情,从技术上看,由于前期奥运期间股指运行箱体的区间幅度约为320点,后市如果没有新的外力干扰,短线的反抽后股指将进入一个新的区间整理,这个区间的高度也很可能是320点。这样看,未来一段时间大盘将会在2280点———2600点的区间来磨出市场的真实底部。所以,笔者最后推测大盘短线虽有机会出现纠错的反弹回抽走势,但后续如没有成交量能的有效补充,接下来的股指可能仍将进入一个新的箱体运行。
希望采纳
④ 为什么这几天股票跌的这么惨
打压 中国的基金在4000点转6000点制造了一个高价股神话,而在同时,国际金融界却在为高启的通货膨胀率而忧心不已。在基金制造后牛市的过程中,愚蠢地给了外围资金充裕的时间出货,并且为做空中国指数打下了强力的基础。基金的自大为今天的惨烈埋下了伏笔。而当市场回归它的理性区间运行时,有人还在盼望8000甚至10000点的辉煌时代的到来。当中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危机时,鸡鸡们已是黔驴技穷,无力护卫我们的市场良性发展。无赖地要求国家给予政策上的再次扶持,不惜以砸盘的方式来发泄对政府不能始终令其如意的不满。股市还会下跌,政府为了挽救这个市场的巨大风险还会首先从政治的角度来综合考虑问题。政府对鸡金的放纵养痈遗患,最终也会对其忍无可忍,市场的风险到那时就会完全释放,中国股市才会有救。 中国金融市场还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理论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无论我们的经济学家还是金融学家在解读一切经济理论时无不时时引用国外已健在的或者某一时期流行的理论来论证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并用这样的东西来影响我们的执政机构。虽然这样可能会是万无一失的做法,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将我们的话语权拱手相让给了别人,造成事实上的理论空洞。而当这个空洞拿来跟我们的现实呼应时,总是那么别扭:对了永远是专家们的正确,错了永远是群众理解上的偏颇。我们锻造了权威却没有权力,我们穿上了新衣却只是掩盖了不敢承认和公开的困顿和畏怕心理,我们在玩自己,因为我们现在只有自慰能力。从这次的金融之战中,我想我们都看到了自己是怎么失败的,而且输得那么惨,那么应该心服口服。在金融市场上我敢说中国有专家却不是我们看到的正在活跃不已的,所以也只好说:“金融市场上中国无专家”。虽然从骨子里我并没有要让很多专家睡不着觉的意思,却是难以掩盖我实质性的表达的,多多少少是有那么一点鄙夷。我真实的佩服那些在删节着、拼盘着别人著作和理论的砖家和鸡鸡们,一手握着剪刀,一手却大言不惭地传播着理念的壮志和豪情。在此之前的6000点不是有砖家并号称学者的依人在世界通货膨胀发出红色警报的时候,轻描淡写地用一个:“我们是新兴市场”“我国有世界数一数二的黄金储备”的言论就试图说明:“我不怕”的么?那么也就是这么些鸟人在3300点开始大叫:“政府不会救市”“我们的金融是纸货币权的体系”的么?对其行为我只有两种解释:一;就是为什么人在输送着利益!如果是这样,那么请问:“QF的钱是钱,基金的钱是钱,散户的钱就不是用命换来的么?侬的良心何在?”一个国家两种平等,一种国民两套利益!侬究竟想干什么?二;就是由于其固有的狭隘特性促使其试图掩盖在其猪哥哥本质后面昭然若揭。因此,我只是想着重强调不能回避的是我们的道德风险远远高于市场风险。真心希望中国有一天有我们自己的经济、金融理论,不再是克隆版本。 最近QDII和部分鸡鸡在国外市场的巨大失败我想给了我们深刻反思的机会:由于短视和不敢说十分却也九成九的保守策略,鸡鸡用过去既成的事实来对事物做简单的推算,得出个价值投资的方案,生搬硬套在国内好象取得了成功似的,而一下子正对真正的大师那,胎毛未褪的窘境一览无余。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打了个比喻:如果由这些精英在美国那样的风险市场做主的话,世界将没有微软!这不是耸人听闻,看我们的基因之父、世界科学奇人、曾经拯救了几代中国人生命的袁隆平袁叔叔是怎样为几个科研费不足而拔手指头算方便面的窘遇吧,就知道偶不是在胡说八道。在国内,有人把自己树造几乎成为了神,而在国外,主动权由于是操纵在别人手里,以国内控制市场的手段来操作就势必落个惨败的下场。我一直搞不懂基民们,为什么要把大笔的钱交给那些自吹自擂的事后猪哥哥去瞎搞,为自己带来短期的效益的同时又成为他人的良民和帮凶。在此,我一直就一个问题在向所有的人试问:“有谁会为无价值的事情去做投资呢?”“是什么样的投资会是无价值的呢?”“难道失败的投资会是无价值的吗?没有失败怎么就知道什么样的投资和行为是成功的呢?那么就是说,失败也是一种投资,也应该是有价值的喽!”---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从客观上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是否价值投资”的命题可以成立,也就是说皇帝的新衣再美也是无法抵御污辱别人眼睛的本质了?”中国政府不会积极救市,原因在于他们不可能为这点利益的平衡去牺牲政治的平衡。别人在我们的金融市场上拿去了大把的真金白银,留给我们一个大大的窟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窟窿,如果用我们的政治平衡去填补这个窟窿,就是我来说也坚决不会答应。国在家在,国安民安,道理简单操作起来却是那么的复杂。偶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坚定的认为广泛吸纳他人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同时,作为国家安全和民族自尊为出发点,我也希望某些人在上厕所的那么一个无意中还表达着生在人世间的瞬刻,在他清空部分垃圾留出须臾空间的宝贵时空时,用他的依仗权、势而自认为超出国人的聪慧的大脑思考一下人间事,试问:“有什么样的理念会高过国家利益和民族生存利益?”。在此我也强烈呼吁在我们的社会中再次兴起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的风潮,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同时切切实实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盘还会跌下去,理论上在2300点左右才是市场的大底。虽然很难让多数人接受,并期望着奥运题材的活跃来拯救市场,但是,市场已完全背离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进度,过度超前而无视游戏法则,造成今天的几乎已算得上崩盘的格局。在最黑暗的时候寻找太阳是不切实际的行为。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中国人在比谁家的酒好,一直没有准确结果,就提议让老鼠来评判。老鼠一喝了美国酒后,立刻FULL倒下满足地睡下了;老鼠二喝过法国酒立刻跳起舞来,欢悦之情溢于言表;老鼠三喝了一口中国酒后立刻跑了出去。正当美国人和法国人在尽情嘲笑那个中国人时,老鼠三回来了,手里提着一把刀,高叫:“猫在哪里?”。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可能在习惯上爱走极端,是很危险的行为。印证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就有很大的漏洞被人尽情的嘲笑后再加以利用。因此所谓的参考数据多数是某些人为自己有利的理论实现做的夸大推广的结果。其实真实的理论数据应该掌握是市场手中,炒股炒的是未来,而现有数据其实是过去的某种过程反映,可做参考却不能做决策性参考。看这么一个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违背政策指导的真实案例就知道了,在此之前,当某些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时,不是一直也要求大家不要看什么数据了,要看未来。现在市场几近崩盘,又合情合理似的推出所谓数据论市的老一套,我早对此嘴脸熟悉透了,希望你也能理智看待。最好的数据在市场,市场是尊重经济规律的,是尊重政策指导的。 QQ转贴:白岩松九问中国证监会 【这样的股市早晚会激恼国人】 1.为什么在一千点时放QFII进场? 2.为什么B股在最高点对国内开放? 3.为什么中石油香港发行价格仅1.1港元.大陆发行价格16.7元人民币,高达10多倍.仅0.1元面值的紫金矿业A股发行价人民币7.13元,H股复权发行价0.33港元.相差20倍.公平原则在哪里? 4.为什么一开始就把泡沫化的股票发行给国人,而有投资价值的发行价格1.1港币发给外国人? 5.为什么在国外股市最高点对内放行QDII基金? 6.为什么平安(名为“中国平安”, 实为洋人控股)可以如此大规模疯狂抢劫国人的血汗钱? 7.为什么美国次债危机刚刚开始发作的时候,却正是QDII出海的时候要国人去买单,这些都是巧合吗? 8.我们的政策究竟是为什么人服务的? 9.难道这其中真的没有利益交接和利益输送的猫腻吗? 综合以上,就中国石油来说,A、H的平衡点未找到前,股市也没有走好的可能。三至十年的熊市已是定局。
⑤ 股市什么时候才可以恢复正常
周一工行解禁并没有像想像中杀跌,相对其它权重股还相对稳定,今天权重股主动回调,题材股机会明显,后市短线获利回吐后只要权重股一走稳反弹反会走的更远.农业板块可圈可点,早上在隆平高科的涨停影响下北大荒表现活跃,尾市沙隆达和江苏开元更是急速涨停,化肥板块前期受利空打压一直调整,接下来可能随农业股走强产生联动!天津滨海新区一直是我关注的板块,因为政府大力扶持,滨海能源,津滨发展,泰达股份后市都可观注!! 从资金流上观察,主流资金真正开始进场的时间在3月25日,而后的密集进场时间在4月3日。前者是主流基金护盘性质的进场,资金流向金融、能源、交通运输等板块。但由于一季报时间差,这类个股的同级第II段回压显示出的仓位变化是减仓的,因此,不少投资者认为基金还在持续减仓。事实上,那只是以退为进的一种方式。而4月3日开始进场的资金以券商类最为明显,看一下本轮龙头品种太平洋量价关系,应该能明晰一些道理。可我们很多人处于煎熬中,已经被中石油破发所带动的股指下行扰乱了思维。限制大小非交易的规则出台,又被看空者歪曲解读。因此,4月21日高开后的惨烈杀跌,令不少人割在了绝对地板价。 细级别结构已经宣示了4月8日高点3656.96下行,是某一级的末段。因此,无论是哪种结构,在时间价格平衡的终限位2985±5之前,都会有一个强力的回拉。令我们感到疑惑的是,2990.79点原始上行点并非推动,因此这里也不排除为某级第4上行的可能,但如此一来,即使后面还有个短多盘获利回吐的第5下行,也不足以再创新低。从操作层面上讲,此次的上行并非历史上的"6·24",或许与"5·19"相类同更为贴切。 深综指波动推演行情 本轮调整深综指结构最为清晰,始自去年10月8日高点1567.74,首轮A段止于去年11月29日的1212.14点,这段走势绝对非推动下行。而最害人的B段是个扩张B,止于1月15日的1584.40点。C段惨烈下跌历时64天,第C-(5)-V止于871.34点。C段完整五推动结束后,871.34点结构两相向推动节点自然就是转折点了。此后,应判定为新生上行推动段之初段上行。 深综指自1月15日1584.40点下行,历时64个交易日。为何时间价格平衡点落于875±5点,而不是855±5点?从轮中轮来看,下行64日于轮中轮之周天不足三周天,下行速率22.5/24得每格0.9375天,行至69格时(69×0.9375)为64.6875,期间时间间隔为65日,其时涵盖其中。时间价格平衡点优先于周天节点,且波动结构至此亦为第C-(5)-V结束点,故而产生转折。仓位较轻的投资者可选择在20日均线附近入货,重点关注对象是券商股、超跌绩优股、含权股及主题投资板块,天津滨海新区等受政策支持板块。逢低个股关注:中国平安,津滨发展,国阳新能.山推股份.山河智能.
⑥ 股票套牢了 不割肉真的不亏吗
你亏的是时间,而股市最宝贵的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大盘只有度过了现在的难关才能去谈,大盘能涨到多高。大跌之下无完卵,如果大盘继续探底建议逢高减仓,腾点资金在手里,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 导致主力之前大量出货真正的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和巨额恶意增发,主力资金很难接得下来,为了防止替解禁资金站岗只有选择在他们出来前出局,这两个实质性的问题不解决,主力的心头之患就没有落下,反弹就应该以反弹的心态对待。 这确实是很矛盾的问题,如果政府救市,由于印花税是猛药,会让机构有机会再次拉高出货,股市在机构出完后可能死得更快,到时候里面真的就全套的是散户了。
现在政府也处于矛盾中,现在要做得是要自救不要等政府的救助。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这几周的行情已经到了股市转折点了,可能决定今年的最终行情结局。大盘昨天冲击3653的20日均线再次失败以大跌收场,大盘可能会因为获利盘的抛压再次下探,请参考之前几次大盘冲击20日均线失败后的走势吧。短线如果3456的10日均线突破不了继续探底。请注意控制仓位。之前市场出现关于国家将调低印花税和将公布股指期货等众多利好传言,现在结果出来的,全是假的,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是机构制造的传言了.5周之前空间日记就提示过很多指标继续处于危险境地(某些指标从2005年7月过后都没有被考验过,而现在已经被严重击穿了要防止行情可能会逆转),如果无法用连续量能逐渐放大上攻来修复指标,08年就可能出现股市的寒流。那天3600点轻松被击穿,本人也很希望大盘如我以前的乐观估计那样,但是短线大盘确实面临很危险的情况,是06、07年都没遇到过的。如果后市股市再次变弱继续破位下行击穿3400点,建议就要控制仓位了,虽然很多人凭经验认为当前期的强势股出现大幅度补跌后市场的底部就会诞生,但是主力大量抛售蓝筹股导致的这波大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的打压是为了换股,而现在机构在巨额再融资、通货膨胀继续高位运行、巨额大小非解禁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压制下运营压力日益加大,现在的主力疯狂杀跌已经不仅仅是打压换股这么简单了,而逼政府调整印花税和规范恶性巨额增发、大小非等负面问题已经成为现在杀跌的主要目的了,这种尴尬的情况往往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大盘的底部已经不仅仅是靠所谓的分析专家凭以往对大盘的经验分析出来的了,其实大盘的底部出现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就够了。
一、主力机构要的政策兑现,二、主力资金大规模进场,把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来判断底部是否形成应该就会使自己抄底失败的几率降到最低,防止自己抄到半山腰上。 之前的交易日大盘出现了多杀多的情况,主要以基金做空为主,而这是由于基金赎回造成的,抵消了新基金建仓的利好,基金的恐慌抛售和散户的恐慌抛售性质不一样,对大盘的杀伤力很大。现在机构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大盘目标位分化,这会使基金的行动变得矛盾,更会使大盘变得不稳定。请记住大盘的底部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抄出来,主力没有统一的步调大力做多前观望才是明智的。钱拿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不要管底部在哪里,这两个条件没有兑现,就不是底,一些不管痛痒的利好只是缓解股指下跌而已。
鉴于现在的点位的巨大风险,建议投资者的仓位控制在1/3以下,以应付大盘现在的不确定性. 由于量能也并是是很理想,而印花税的调整暂时没有兑现仅仅是传言,要防止是主力再次故意制造出来,为拉高减仓造势,既然条件还没有出现,请以超跌反弹谨慎对待.现在在大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控制仓位是回避风险又防止踏空的唯一方法! 股市的法则不会变,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而炒股的实质就是主力,主力大量出货的品种和板块只要主力不再次大规模介入后期走势都不会太理想,请紧跟主力资金的步伐,才能将自己资金和时间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前期主力大量出货的金融、地产、石化等大盘股虽然超跌,但是主力资金没有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反弹力度仍然谨慎对待。只有主力大规模的介入这类板块才能算真正的热点切换,一两天的涨跌不说明什么。
3500点现在已经不是资金争夺的一个点位了,弄不好将成为牛熊的转折点.之后如果再次失守3500了,而且仍然大资金没有持续的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无法站稳3500那建议暂时将钱拿在手里吧,规避风险,大盘可能再次探底如果3300~3400这个强支撑位置不击穿还可以看好后市,如果失守,看低下个支撑位3000点,
希望可以帮到您,还望采纳!
⑦ 如何在暴跌之后抢反弹 股市暴跌后怎么买进涨停
我不想回应这个事是因为真的不重要34
⑧ 选长线股票
价值投资?说真的,A股上真正能够长线价值投资的股票,以现在来说,根本不超10个股票,茅台连价值也不存在,还谈什么投资。我给你一个价值投资的方法吧,方法非常好的,是我从一个分析师上拿过来的,认真看看,很有道理的。
第一篇
长线价值投资主要是考虑股票的估值。先要估算价值。先假设一系列条件,比如今后的行业、宏观经济等等都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公司会怎么样?能挣多少钱?这家公司的股票的价值是多少?由于假设环境不太好,因此这样估出来的价值是相对比较低,比方说是5元/股。再假设今后各种环境都是预想当中最好的,都很顺利,在那种好的环境里这家公司的股票的价值又是多少,比方说是10元/股。于是,价值投资者就会时刻注意着,如果这家公司的股票跌到5元以下了,那么就开始长线买入了;如果今后哪天涨到10元以上了,它就获利了结了。至于跌到5元以下之后会不会再跌到4元、3元;涨到10元以上后会不会再涨到15元、20元,它是不关心的。目前,A股跌成这样之后,这种人的眼光开始注意了,来寻找投资机会了。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样说来价值投资和我的投机做差价也没什么区别,它无非也是想5元以下买,今后10以上卖。不对,这里面是有本质的区别:即便今后就是在5元附近,不涨到10元,价值投资者也是愿意买的。为什么也是愿意买呢?这牵涉到股票的估值不是按照这家公司未来可以赚多少利润来算的,而是按照这家公司未来可以派多少股息来算的。算估值的时候,一般有个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今后股价不涨,仅仅靠每年的股息,是不是能够比存银行的利率还高?是不是能够跑赢通货膨胀?有这么个条件保证,因此5元以下买了之后即使不涨,也不觉得有啥不划算,至少比存银行好,至少能够跑赢通货膨胀,当初投入的这批钱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减少购买力,所以才能越跌越买、才能定定心心地拿着。说实话,只要估算没有大的错误,这样的股票是不会长期屈居于这么低的价格的,一旦市场热闹起来后,它的股价恐怕会大幅度上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长线价值投资者买的时候并没有指望非涨不可,但是事实上结果往往是丰厚的差价回报的道理所在。
好了,讲了这些价值投资的原理之后,有些朋友可能有兴趣去试,现在A股跌成这样,是不是有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我们可以在最宽泛的条件看一下。首先得挑股息率至少在4%-5%以上的,什么叫股息率?分子是该股票今后每年每股派息多少,分母就是现在的股价。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今后每年派息多少,我怎么知道?是,这就是估值的难点所在。有个偷懒的办法,就是把它前面三年或者五年每股派息多少的平均值代替作为分子。你找一下:股息率至少是4%以上了、另外再加市净率在1.5倍以下、市赢率在10倍以下,这样的股票现在有了吗?我看过,开始出现几个了,主要是高速公路和钢铁。这些个股票开始逐渐进入长线价值投资者的眼球了。当然,上述这些标准是要求很低的,如果是要求比较高的价值投资者、象巴菲特这样的,恐怕还看不中。
今天因为没东西好说,所以说了一些基本原理性的东西,也许对大家可以有些帮助,根本没搞懂也没关系,记住两点就行了:一、股票的价值是用股息算的,赚了利润不派息是没用的;二、价值投资者买入是并不是认为价格一定会涨,不涨他也要买的,当然能涨更好。其实价值投资在内地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在内地做股票要是按照这种方式做的话,那几年才做一次,事实上大家主要是从投机、而不是投资、的角度去操作的,只是喜欢挂羊头卖狗肉。
第二篇
关于具有长线价值投资的股票,我们上周四说了最起码的要求:一个是股息率至少是4%-5%,当然越高越好;另外市净率不要比1.5再高了;市盈率基本上框定在10倍以内。要符合这样的标准,现在主要是在港口、高速公路、钢铁股中找,当然有色金属里可能也会有这样的股票,但是有色金属是一个强烈的周期性行业,一般周期性行业不宜作为价值投资的对象,而只应该作趋势投资的对象,所谓趋势投资就是抓住涨势的时候做,跌势的时候不做。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000429粤高速。我们首先看下它的股息率,这家公司派息比较稳定,一般公用事业类的股票都有这样的特点,05、06、07三年每股分别派息0.16、0.17、0.24元,三年平均0.19元,扣除10%的利息税,实际到手0.17元。现在4元左右的股价,相对0.17元的股息,股息率4%多点,刚好达到我们的要求。它的每股净资产是2.6元,如果考虑到下半年还能赚钱,到了年底大概是2.8元的样子。按现在的净资产计算,市净率是1.54,如果按照年底的算,它的市净率小于1.5,也算勉强达标。再看看它的市盈率,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2毛,全年大概4毛,这样计算市盈率刚好10倍。总体来看,各项指标是勉勉强强达到最低要求,所以这个股票是属于刚刚能够进入到长线价值投资者的眼球的,。象这类股票,还有几个,如钢铁行业里的宝钢、鞍钢等,但是不多。如果你真是长线价值投资者的话,你还会有进一步的考察,进一步的要求,比方说上周我们说过对股息率的要求是至少不比存银行差,现在如果股息率有4%-5%,比存银行一年的利率大致是要高些了,这到问题不大。但是还要求比通货膨胀率要高,也就是买了这个股票,即使不涨,你投进去的钱的购买力也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这点显然做不到,因为现在的CPI接近10%了。
所以象000429这样的股票,仅仅是刚刚能够谈谈价值投资,但是你真要投的话,还不是理想的品种,更不用说更高的要求,比方说巴菲特那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了。即便是现在这种刚刚能达到最低要求的股票,现在也只有几个,恐怕不会超过10个。那么这样一来,就可以有个大致印象:内地的股市跌成这样,跌得这么惨,能够谈论价值投资的股票也仅仅只有勉强的几个。所以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恐怕是没有用武之地,即便要用的话,恐怕几年也只有那么一次勉强的机会。
文中,分析师说了3当股票:000429粤高速。600019宝钢股份。000898鞍钢股份。还有几只的,我也没去找,但是我相信非常有用。
⑨ 大盘天天跌怎么办呀拜托各位了 3Q
现在已经是筑底的过程 估计大盘在2350点会有一波强力的反弹
⑩ 2005-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的原因分析
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是疯牛,非理性暴涨,泡沫太多,所以政府要用无形的手来打压泡沫。现在的点位基本是政府比较认可的点位,所以再出现暴跌可能性不大,即便出现了政府也将出手,毕竟中国是政策市,政府始终管制着股票市场。
一、股市从998点以来上涨的回顾:
从2005年6月6日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第二波周期为8年以上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其时间跨度之长,空间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从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时间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涨幅度是200%。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其性质我归纳为恢复性上涨,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1年半以来的市场情况。
第一阶段:熊市完结,股市试探性缓慢反弹(2005年6月~2005年11月)。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熊市虽然已经完结,但是人们饱经摧残的脆弱心理仍不愿相信牛市已经到来,若有上涨,仍将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弹,一切都犹犹豫豫,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沉睡的熊大哥。
只有极少数的先知勇敢的买入,因为这个时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黄金啊,可能十年内都再没同样的机会了…....这个阶段缓慢的上涨,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个底部,磨啊磨啊,终于磨掉了那些不坚定的人,然后就到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大梦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拉高成本,脱离估值太低不合理区域。这个阶段没什么,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来越多,怀疑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知道机会来了,赶快搞一把再说,在第二阶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疯狂波,接下来就是较大的调整…
第三阶段:峥嵘初现(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经过对第二阶段的彻底清洗,股指从2006年8月开始,进入到显露峥嵘的岁月。从8月起,在大象股的强力拉升下,股指强势进入主升浪,这个阶段,牛是没有回头吃草的时间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疯狂了。营业部门庭若市,新股民开户一再创新高。这个阶段,只要你买股票,随便怎样都赚钱,股指涨得象疯狗样,所以都叫疯狗浪。但是,再怎么强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远上涨而不休息,牛始终会回头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这一段时间,牛低头了,大盘6日内暴跌近500点。暴涨带来的暴跌让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给了投资者上了生动的一课,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年半以来,大盘虽然经历了几个阶段,但从大趋势来讲,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属于单边上涨,投资者多有斩获。虽然股指已经上涨很高,但是趋势没有改变,股指的连创新高开拓了牛市的空间,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资金,为下一阶段行情的演变打下了基础和铺垫了条件。
二、2007年对于指数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现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从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现在的接近40倍,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个数据“现阶段”是高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我国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又有高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适当高估,可以让人接受的长期平均市盈率波动值可以考虑在20倍到25倍(欧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长期脱离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个问题。
2)短时间获利盘太多:1年半时间股指从1000点到3000点,这个市场的资本回报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资金年回报率在15%就有很多人开心的不得了,现在这个市场的资金年回报率超过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历史告诉我们,市场不会让你这么舒服的赚钱的,市场肯定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投资者抬高成本。
3)市场进入题材股阶段:一般牛市的板块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刚开始是价值投资,然后扩散到炒作二线蓝筹股,后来炒作有实质性题材的板块,最后进入到炒作垃圾题材的阶段。现在这个市场基本是进行到疯狂炒作题材的阶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说。大致浏览一下个股,每个股票都基本上都经历过了一段飙升段了,再涨的空间有多少呢。这些表明行情在逐渐在进入末期。
4)从波浪理论的角度来看,从2007年2月6日开始的上升段,很象某个稍大级别波段的5浪,5浪过后是什么呢,是对应更大级别波段的调整浪。
5)从江恩的时间周期来测算,2007年春节过后3到5周,是及其危险的时间之窗,是大波动的主要时间周期和小波动的次要时间周期的重合点。如果这段时间冲高上涨的话,则更加危险,那表明时间周期点将落在空间的顶点,这个信号预示着下跌不可避免。
总的来看,大盘股指的上涨力量在逐渐减弱,上涨的时间在逐渐缩短,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在加大,下跌的推动结构一次比前一次强。上证指数可能在3100点到3500点之间,时间在春节后3~5周内见到2007年春节后的第一个高点,然后进行一个大级别的调整,调整的第一参照点是上次暴跌的低点2541点。
同时声明一点,技术性调整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下次更好上涨。在技术性调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渐跟上股价上涨的幅度,对股价形成基本面的支撑。同时也为了抬高投资者的成本,消化获利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时间换空间。
三、加息改变不了大牛势的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加息对股市无疑是一个利空,对股市的确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本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不至于大到可以改变本轮大牛势的格局。因此,基金长线投资者的操作思路没有必要随着加息而进行调整。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决定住房贷款加息。这对绝大多数购房自住的市民来说,意味着支付房贷的负担将增加5%至10%。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 1440,涨23点,大涨1.66%。其后依然维持上涨势头,并在5月份展开了一波历史上少见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点。
综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于房地产等占的主导比较大,受影响也比较大,必然会对大盘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股市还没有改革,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市值还没有引进。但现在除了市值发生变化外,关键是投资者已经逐渐适应了加息。从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息不再是毒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发展的良药。有些人并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义以及用途,只会盲目跟风杀跌,其实大盘历来暴跌的罪魁祸首很大程度都要归咎于恐慌盘,所以,投资者的心态是关键。
四、扼杀疯牛的终极杀手--中石油:
从宏观角度讲股票不是越涨越好的,而是估值合理的,各类股价符合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部署,那就是最好的了;股票越涨越好那就会形成泡沫的,当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的,那是就难以收拾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房地产的泡沫破裂导致的,这是要整个国民经济的命的事,所以绝对不会是股票越涨越好的情况;
如果各类股票的价格严重透支,到一定程度国家就会干预了,加税加息限制银行贷款,发行超级上市公司打压,当股市形成疯牛后有很多调控办法都失效下,为了遏制这头不驯的狂牛,07年10月政府命中石油“搬兵回朝”救驾,一个中国石油不愧为金牌第一杀手,一入场就把沪市大盘从6120点,一口气赶到1650点,轻而易举地就把狂热的A股给按下去了;
总体来说,从宏观、微观、国内、国际、税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国股市继续向好的基础非常强劲,今年的储蓄增长率首次下跌仅仅是开始,是大规模资金投入股市的开始。储蓄如蓄水,投资如泄洪,从制度上开启储蓄资金自动流入证券市场的变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