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绍
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4年,是以生产“陈克明”系列面条为龙头产品,以生产米粉、纯净水、调味酱、为辅助产品的民营食品科技企业。三十年来,公司坚持“诚信为本、科技取胜”的经营理念,取得了飞跃发展,实现了产业单一化逐步迈向产业多样化、销售网络化、公司专业化,成为全国挂面行业的“领头羊”。 “陈克明”系列面条不仅遍布湖南14个地州市,而且畅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31个省市的大型连锁超市和城乡市场,并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一面之交、终生难忘”的首选品牌。
B. 陈克明面业每股内在价值应是多少
克明面条是奢侈品,9.5元2筒,比其他面条要贵,克明面业的产品市场主要在北方,而北方人爱吃面。克明面业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挂面制造企业之一,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超市综合权数市场占有率第一,并领先于同行业其他公司,超过第二、三、四名公司之和。公司还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陈克明CKM及图”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先后被授予和获得“全国诚信粮油企业”、“全国粮食行业信用评价 AAA 级信用企业”。公司除了生产挂面,还生产面粉并经营大米购销、餐饮服务,经营面条、调味酱加工销售、饮用纯净水生产销售、干米粉销售、普通货运服务等。
C. 陈克明的人物现状
陈克明,男,湖南人。从不产小麦的南县出发,历经20多年的拼搏奋斗,打造出中国最强大的挂面王国--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克明今年56岁,高挑的身板看起来有些瘦弱,不爱说话喜欢低着头憨憨地笑着,但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脚步奇快。
D. 克明面业为什么从50几跌到了20几
克明面业[002661]股票实时行情
41.87+3.81 (+10.01%)
2015-07-10 13:02:05 2分钟前更新 (北京时间)
有涨有跌人生跌宕起伏。
E. 陈克明面条为什么下架
因为陈克明的质量没有优势,没有走出作坊的生产方式。
陈克明刚出道时挑着面在县城里转,怕丑不敢吆喝。几十斤面早上挑出去晚上还要剩很多回来。老婆说他“斯文”,哪能做生意。他很认真地对待这事儿,专门跑到乡下无人的地方,想着词儿练吆喝,练胆气。
他去调查市场,和大厂家的面条相比,他的质量没有优势;没有走出作坊的生产方式,让他的成本也难以降下来。
F. 陈克明面业是不是500强
目前还不是,但是做的非常好,很专一。
G. 克明面业 陈燕跟陈克明啥关系
陈燕跟陈克明应该是姐妹的关系,也是同行的合作伙伴,他们的面条非常的出名,任而不腻,非常的好吃
H. 陈克明面条怎么样这个企业现在发展如何
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以“陈克明”系列面条为龙头产品,并逐步向面粉、调味酱、米粉等产品领域发展。目前公司在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建有生产基地七个,资产总额近2亿元,现有员工2600余人。公司采用先进的ERP管理系统,拥有自行设计并获得国家专利的先进制面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以其“柔韧、细腻、口感好;易熟、耐煮、不糊汤”的特点,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已进入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卖场在内的5000多家大、中型连锁超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从2001年起,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HACCP、ISO14001、OHSMS18001等国际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9月、“陈克明面条”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9月“陈克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奠定了克明面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使“陈克明”系列产品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趋势,公司于2005年8月注册更新了企业商标,在挂面行业率先导入现代企业品牌战略体系,着手从品牌战略、发展规划、产品形象、公司面貌与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企业内涵及无形资产的提升,为克明面业明天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企业正从战略上全面推行资本运作,积极开展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计划在2-3年内上市。克明面业将未来发展定位为做多元化、国际化的面制品企业,并积极创建“最受经销商尊敬”的企业,“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企业,争取成为全球面制品行业的领航先锋!
总部设在湖南省南县
I. 陈克明的发家历史
陈克明,湖南人。从不产小麦的南县出发,历经20多年的拼搏奋斗,打造出中国最强大的挂面王国--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今年56岁,高挑的身板看起来有些瘦弱,不爱说话喜欢低着头憨憨地笑着,但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脚步奇快。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手木匠活在十里八乡很吃得开的陈克明,因一次偶然的事故不得不放弃心爱的锤子锯子,生活的困顿随之而来。 “一个大男人,总不能闲着,孩子老婆当时都指望着我。”陈克明说。 他转而拿起在北方家家似乎都有的擀面棍来谋生,做出来的第一锅面条就煮成了糊糊。他跑去问会做面的师傅,没有正确答案。木匠手艺要求的精准,在陈克明的骨子里,刻下了“认真”二字。他将大厂家的面买回来探查,可肉眼看不出所以然。于是他专门托人从长沙买回挂面制作的书。读书,对于小学毕业的他,不要说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读不懂,就是不少字他都要搬着字典慢慢咀嚼。书里讲到,面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面的成形,好的面粉,会形成弹力更强的面筋。读到这里,他想到因为本钱不多,做面的面粉用的都是低档货。他马上买回高级面粉一试,成了。 陈克明刚出道时挑着面在县城里转,怕丑不敢吆喝。几十斤面早上挑出去晚上还要剩很多回来。老婆说他“斯文”,哪能做生意。他很认真地对待这事儿,专门跑到乡下无人的地方,想着词儿练吆喝,练胆气。 有了自己的摊子,来买面的人也越来越多,陈克明买回了面机,建了专门的烘干房,产量每天提升到200公斤。为了最有效率地利用烘干房,他每次都拿着笔记本,对挂面烘干需要的时间、温度、间距等进行记录。大热天,烤房里可以烤得鸡蛋熟,他赤膊短衩,可以在那里熬过半个时辰,一出烤房,已是雨人似的。几个月下来,最节省成本又最有效率的烘干方法被他找到。 “在南县,我的面好吃点,也许是我认真些,比别人更用心思点。”每一次从钻研中得到成功,陈克明对面条就更着迷。拌料的配方、煮面的时间、消费者的口感等等,一个个对他如同谜一样的东西,在他的沉迷中被探查。 对陈克明而言,如果生存是创业最大的原动力,那么认真是他初始竞争力形成的注脚。做面,曾经是这个男人养家糊口的天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命运的新一页“认真”翻过来时,产业的梦想会升腾起来。 发展竞争力:简单中“不简单”一点,才会是赢家 当陈克明的挂面在县城里越来越吃香,名声在乡里传播,他扩大了厂房,增添了设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他的面条走进益阳、岳阳这样离他的南县大本营不算太远的城市时,便发觉即使把面条的价格压到亏本,也没有多少人问津。 他去调查市场,和大厂家的面条相比,他的质量没有优势;没有走出作坊的生产方式,让他的成本也难以降下来。自己的面之所以在县城及附近的乡里还能红火,是因为占了运输和劳力成本低的“便宜”,而这种便宜,随着大厂家生产成本的降低,将随时会消失。 “山外有山,我们的面没有竞争力啊!”陈克明很清醒地作出了判断。
J. 克明面业CEO是谁
余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