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份众筹发起人可以持有超过50%的股份吗
可以,但是最好不要超过50%。这个主要看各大众筹平台对众筹发起人的要求,一般都是建议出资20%-50%,并且享有10%的技术股。因为出资少于20%,不足以让投资人放心,可以算是担保的一种方式;而大于50%就有点失去众筹的意义了。其实,众筹发起人不用出资超过50%也是持有新公司的决策权和管理权的,投资人无非是投入资金、智慧和资源来支持项目,与发起人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而已。
㈡ 企业想众筹得满足什么条件
第一步是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发布创意项目,投资人在平台上选择感兴趣的创意项目,达到项目匹配的目的。
第二步是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日期,投资人开始进行投资,达到筹集资金的目标。
第三步是决定该众筹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在众筹日期截止筹集到的资金未达到目标,那么该次众筹失败,项目撤回该融资项目,而已经投资的投资人们则撤回已经投入的资金,而如果在众筹日期截至成功筹集目标金额,则该众筹项目成功,项目发起人获得融资,投资人确认投资;
第四步,项目发起人获得众筹资金后,使用资金运营实施该项目,而投资人可以监管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提供建议,并优先获得该项目产品。
在投资过程中,选择一个投资渠道首先要考虑的是平台的风控做的怎么样,其次才是回报。在平台的选择上,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平台做个评估:首先要通过成立时间、注册规模、营业网点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选择。同时,要看平台的创始人的履历,并查询ICP注册备案,看是否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公司审核。另外,要对平台项目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㈢ 公司众筹是否合法问题。。例如一家有限责任制公司注册资金为5万人民币,公司创始人控制70%股份,另外
毛病多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发行股份必须创建股份制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发行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最低500万元,这才5万。股份发行全部股份等价,发起人至少认购35%,这里他自己的70%不等价。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发布股份,这种方式发必然批不下来,私发属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量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
㈣ 众筹股份是如何分配的
众筹股份分配:
1、公司募集资金到位,给每一个人颁发出资证明,则每一个参与股权众筹的小伙伴成为公司的股东。
2、但在众筹项目注册公司时会碰到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股东人数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开一个线下的股东会可能就会比较麻烦,这无疑会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解决这个问题,在现阶段大多数项目采用股份代持的方式来解决。
就是外地股东把自己的股份委托给发起人或其他人代为行使,这些接受委托的人成为公司注册文件及公司章程上的名义股东,那些委托的人则是公司的隐名股东。
3、如果公司准备将来上市,股份代持在现阶段会被证监会认为股权不够清晰,需要在上市前进行清理。
(4)众筹可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吗扩展阅读:
海外借鉴
2012年4月,美国颁布了乔布斯法案,对认定的新兴成长企业(EGC)在私募、小额、众筹等发行方面改革注册豁免机制,增加发行便利性。
业界普遍认为乔布斯法案在为众筹中的股权型众筹保驾护航: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众筹》一书中,这样说到,“当美国有《乔布斯法案》(Jobs Act)为众筹中的股权型众筹保驾护航、法律正名的时候。
在我国,《公司法》 、《证券法》、《刑法》等法律中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让人寸步难行 。而国务院研究中心田辉在其论文《美国乔布斯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8]中写到乔布斯法案“新设了对众筹融资的注册豁免机制。
众筹,也叫网上小额集资,是一种利用网络平台向众多小额投资者募集股权资金的新型融资方式。在乔布斯法中,确立了对众筹融资的发行豁免条件:发行人每年最高合计的众筹融资不超过100万美元。
投资者的投资金额需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年收入少于10万美元的个人累计投资至多为2000美元或年收入的5%中的高者;第二,年收入超过l0万美元的个人可将其收入的10%用于投资。必须通过经纪人或资金门户进行众筹融资。”
㈤ 成立众筹公司需要什么资质
首先来看什么是金融牌照,我国的金融牌照又有哪些类别?参照微博签名为“一个很扯淡的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的知名逗比李三水老师的回答:
金融牌照的正式名称是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其定义可参考1994年由央行颁发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
金融机构包括:
1. 银行
2. 保险公司
3. 证券公司、交易所、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
4. 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
5. 期货公司
6. 担保公司
7. 典当行
8. 信用卡公司
9. 其他融资公司
10. 其他金融业务机构
2003年后,该《金融许可证》从央行颁发改为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向该行业公司颁发。
证监会:包括证券相关公司和期货相关公司。
保监会: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机构。
银监会:银行、信托、金融租赁、融资担保、货币经纪、贷款公司、其他融资公司等。
典当公司被从金融行业中分离出来,需向当地商委申请,在商务部备案后领取《典当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金融圈注:目前的牌照都是稀缺资源,很多公司都没法顺利拿到牌照。现在金融机构里除了前五个还能发放金融许可证,其他几个据说已经不发了。担保公司现在都拿不出有效期内的经营许可证...
P2P或众筹平台需要金融牌照吗?
先说众筹。产品预售众筹(也称奖励制众筹)无关乎金融牌照,股权众筹需要拿金融牌照才能做吗?
股权众筹完全不需要牌照支撑;
何解?股权众筹平台其实也只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把一些企业的详细经营信息放到网上,供投资人自行判断风险,风险基本都是有投资人承担的。
股权众筹平台帮助交易,但并不介入资金,并非资金中介。所以,没必要像银行、保险那样发放牌照。但监管还是必须的。
从监管层来看,3月中旬释放的信号是“P2P行业将不会实行牌照准入制度”:P2P行业归属银监会,监管原则是明确P2P行业的业务本质,使其规位“金融信息服务中介”,严防其异化为“信用中介”,杜绝其变身银行开展类银行业务。此前包括 “平台担保”、“资金池操作”、“资金假托管” 等被业内人士认为的灰色操作手法将被明令禁止。
但伴随着五六月份以来,P2P“跑路”潮愈演愈烈,此前业内传闻已被放弃的牌照准入制度有可能被再次采用。面对风险形势的变化,监管思路随之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事。前文提到的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的发言便是值得注意的迹象。
P2P需要一块牌照吗?
目前P2P的最主要模式一是通过平台进行纯粹的借贷双方撮合,如拍拍贷之类,另外一种就是债权转让的方式,即由流转人先放出贷款给借款人,然后将债权放在平台上进行转让的模式,这种流转人可以是平台紧密相关的自然人,如宜人贷流转人往往就是平台公司的发起人,另外也有和其他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合作进行债权合作的流转模式,这种模式最初由安心贷推行担保公司对流转债权进行担保,2013年一些新的P2P平台提出由平台购买小贷公司的债权放在平台上进行流转,也可以小贷公司直接将债权放在平台公司流转,然后由担保公司进行担保的模式将流转人模式进一步深化。
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对P2P正开展调研。可以看出国家对P2P的发展总体上是鼓励的,但也在做进一步对存在的行业风险、涉及的监管问题等进行研究。从已披露的P2P的风险来看,一类是本身网络平台打着P2P的名义为自有项目进行非法集资,编造虚假项目,实际上属于诈骗;另一类是平台不顾本身实力不足,对借款进行担保,而对项目贷款的审查等缺乏经验。另外从许多经营正常的P2P平台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P2P中借款人的征信系统不能与人行征信系统对接,投资者对网站缺乏识别能力等。许多平台、学者等提出了将P2P纳入监管,发放牌照。但是P2P真的需要一块牌照吗?这需要具体分析:
其一,如果是纯粹的撮合,P2P平台其实就是一个发布和充值等的服务平台,只要人数和金额在一定范围,借款人、投资人通过注册和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相互认识了解,那么借款人、贷款人之间还是民间借贷的范畴,以现在的金融框架,无需任何金融牌照许可。当然如果有相关机构对这种平台进行监管,以确保网站以及其项目的真实性,并且纳入征信统一管理也是值得提倡的,但不应该是一种金融许可。倒是应该尽快出台《民间借贷法》,并且对假冒P2P 进行非法集资的进行打击,而不是说P2P本身有什么问题。
其二,平台只提供债权流转平台的情况。如果是小贷公司或者其他合法的债权人将债权放在平台进行流转,应该说属于合法的债权转让,而且债权由独立的担保公司或者小贷公司自身担保,这也是应该鼓励的促进金融交易繁荣的手段,平台本身不涉及借贷的风险,应该也不提倡用金融许可来控制,倒是应该按相关已有的法律法规对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的担保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管理。
其三,由平台购买小贷公司或者其他合法的债权放在平台上进行流转的情况。这种情况P2P平台实际上参与了债权的买卖,投资者的风险也是由平台公司承担,对于这类业务,可以考虑有专门的金融许可,需要对平台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进行评估。
总之,规范发展P2P金融,促进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不是金融许可越多越好,是否需要牌照,要依据P2P 具体开展的业务来定,对于能够放开,能够由市场做主的就不需要许可牌照。但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起建立整体的信用体系,共享信用成果的确需要政府部门牵头。
㈥ 能通过众筹方式开公司吗股份按众筹等分分配,经营权归筹办方所有。这样合乎法律吗经营过程中会遇到什
同一物的所有权人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因此,在同一物上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权人
㈦ 众筹融资的股权分配应该是什么样的
资金到位后,给参与股权众筹的人颁发出资证明使他们成为公司股东。如遇股东地区分散,外地股东把自己的股份委托给发起人或其他人代为行使,这些接受委托的人成为公司注册文件及公司章程上的名义股东,那些委托的人则是公司的隐名股东。如果公司准备将来上市,股份要还给委托人或转让给受托人。
㈧ 股权众筹在中国合法吗
股权众筹在中国合法,但是有相关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十条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二)向累计超过二百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十一条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依法采取承销方式的,或者公开发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保荐制度的其他证券的,应当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人。
保荐人应当遵守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督导发行人规范运作。
保荐人的资格及其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第十二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下列文件:
(一)公司章程;
(二)发起人协议;
(三)发起人姓名或者名称,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出资种类及验资证明;
(四)招股说明书;
(五)代收股款银行的名称及地址;
(六)承销机构名称及有关的协议。依照本法规定聘请保荐人的,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还应当提交相应的批准文件。
㈨ 股份制合作与股权众筹有什么区别
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形成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资本是以股份为主构成,职工股东共同劳动,实现按资按劳分配,权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所有职工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以全部资产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它既不同于股份制企业,也不同于合作制企业和合伙企业,它是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股份制的作法,使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是我国合作经济的新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股权众筹是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另一种解释就是“股权众筹是私募股权互联网化”
㈩ 我成立家公司一年后,我发起众筹,20人集资200万,自已再出资10万,我本人股份怎么算合理
原来你是100%股份,不知道拿出多少比例做众筹了,新增的投资只用该部分做股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