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者传媒上市前改制重组
读者传媒(603999)将于2015年12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申购,股票代码:603999,申购代码:732999,网上发行2400万股,发行价格:9.77元,发行市盈率19.85倍,顶格申购所需资金23.448万元。
2.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为了顺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应对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升级的趋势,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推动事业和产业发展,2009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甘肃省委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甘肃省政府批准,读者出版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立及第一次股东大会于2009年12月24日召开。股份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市场化程度实现了质的突破,发展步入了新阶段。
3. 《读者》的创始人是
《读者》的创始人是胡亚权和郑元绪。
38年前,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的胡亚权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的郑元绪两个理工男,在种种机缘下一起创办了《读者文摘》杂志(1993年更名为《读者》)。
两个人当初就想办一本属于甘肃人自己的杂志,挤在一间不到8平米的简陋办公室里抄抄写写,不会排版就依葫芦画瓢,没有美编就自己上,不懂封面设计就去请教印刷师傅。谁能想到,就这样造就了“读者现象”,让《读者》成为中国杂志的奇迹。
(3)重组后的读者集团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81年《读者文摘》面世,刊名由赵朴初先生题写,封面照是电影演员娜仁花。
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
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
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
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此后《读者》杂志发行量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5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910万册,2006年月平均发行量898万册,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同时,《读者》杂志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从创刊开始,《读者》在国内累计已发行11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4. 请问读者集团是央企吗谢谢~:)
这个时事政治半月谈电子资料有没有用
2009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0912)--2009年12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09年11月;《半月评论》更新09年第22期;《了望时评》更新09年第48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09年第22期
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资料,本电子书内容分为"时事政治备考学习方法汇总"附录,以及"时政阅览部分"、"半月谈重大时事及小测试"、"时政测试部分"、"半月评论"、"了望时评"、"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时政热点精选"七部分,近70000多字、1000多道测试题。
可以上网搜索一下“2009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权美网,您最贴心的美容顾问!
5. 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以后,会给读者以及观众带来哪些福利
阅文集团本就有不少优秀的网文作者,占据着网文百分之八十以上网文市场,而且他们的优秀作品都已经被拍成为了影视剧,尤其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像花千骨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子。而现在阅文集团收购了新丽传媒之后,对于读者以及观众来说,得到的实惠想必会更多,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可以看到更多网文影视剧作品了。作为一位资深网文读者,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6. 600061重组后变成什么主业
600061重组后主业是证券。
重组后叫国投安信:推动国投公司的金融业务做大作强并促进国投产融结合的进一步深化。上市后的安信证券将带动国投公司金融板块实现整体联动发展,促进国投公司金融板块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于国投公司的实业发展,推动国投公司的产融结合,完善并强化投资控股公司的功能与手段,对国投公司的业务布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简介:
2015年7月20日,国投公司旗下控股上市公司中纺投资正式更名并复牌,以新名称——“国投安信”亮相资本市场,此前的7月16日,国投安信的公告披露显示,预计201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公告数相比将增加920-977倍。这既是作为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积极开展资本运作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中纺投资在上市18年后迎来的华丽新生。
此次系列重大资产重组,前后经历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安信证券的整体上市,募集配套资金超过60亿元,并打造了一家市值千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堪称国投公司资本运作的里程碑事件,也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一个亮点。它既是国投公司在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相结合发展道路上开拓创新的成果,也是国投公司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精神,大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的重要举措,为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市场化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7. 读者集团简介
读者出版集团
目录
成立
规模
编辑本段成立
读者大楼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2006年1月18日在宁卧庄宾馆隆重举行。这是甘肃省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读者出版集团也是甘肃省文化事业单位“转企”的第一家,是甘肃省出版业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编辑本段规模
成立后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设3个编辑室、12个子公司和4个职能管理部门。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二、三编辑室作为集团下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模拟法人单位运作。12个子公司为读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甘肃民族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飞天电子音像出版社、《老年博览》杂志社、书刊发行公司、甘肃教材出版中心、物业管理中心。
读者关注的《读者》杂志社将改为读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读者》杂志及其子刊的出版经营和相关产业经营,是集团的核心子公司。
读者集团公司的资产、资源、人事、经营由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出版业务部等4个职能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读者集团公司实行集约化经营,以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和相关的物资经营为主,兼营广告等其他传媒及相关产业。
8. 广东省出版集团的基本简介
2003年,集团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广东重点扶持的七大文化产业集团之一。根据广东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有关部署和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省委省政府最近对集团进行重组,全面整合全省国有出版资源。
广东省出版集团重组之后,将积极参与文化大省建设,按照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构建以出版为主业、兼营多种媒体,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兼有多种经济成分,编印发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出版文化产业集团,力争把广东建设成为出版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出版强省。
集团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制作、印刷复制、发行和出版物资贸易、进出口贸易等为主营业务,现有子公司20家、分公司1家。2008年,集团出版图书4000余种、音像电子出版物近400种;销售收入达到56.2亿元,实现利税3.45亿元;年末总资产为49.8亿元,净资产为28.8亿元。
集团旗下有8家出版社,包括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广东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分别以社科、教育、科技、文艺、少儿、经管类图书和大众教育、语言学习类音像电子出版物作为出版的主要领域。一直以来,集团树立“知识为本,读者至尊”的经营理念,大力实施精品双效战略,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编辑出版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成立十年来,先后有64种(套)出版物荣获国家级大奖,850种(套)出版物荣获省部级奖励。集团组织的《岭南文库》《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系列重大出版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推出的《健康忠告》《人体使用手册》等一大批畅销书,也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此外,集团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独立运营的数字出版公司,开展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
集团将全省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工作作为一项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努力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2006年,集团在广东首次举行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中中标。2007年,集团成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的统一供应商。目前,集团本版及代理的基础教育教材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5%以上。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集团积极组织粤版新课标教材的立项、编写和推广工作。目前,粤版新课标教材的数量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广东乃至全国均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品牌。2008年,全国使用粤版新课标教材的省份达到25个,在省外的使用册数达2293万册。
9.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绍
改制以来,集团公司的产业不断发展,事业不断壮大,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9年资产总额、净资产按合并口径较2008年度分别增长了17.8%和16.02%,实现销售收入、净利润较2008年分别增长了21.3%和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