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知道内蒙都有什么煤矿
1、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乌素分公司(哈尔乌素露天矿)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排土场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东部。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煤矿之一,也是我国目前设计产能最大的露天煤矿。可采原煤储量17.3亿吨,煤层平均厚度为21.01米。
煤质为中灰、低硫、特低磷、较高挥发分、中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的长焰煤,是优质动力用煤,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
煤矿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部,距海拉尔区15km,铁路专用线由滨—洲线海拉尔东站接轨至露天矿。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已探明储量达41.66亿吨,煤炭可采储量1372.52Mt,其中露天区煤炭资源储量就达 23亿吨,露天煤矿主采12煤层,该层煤为褐煤,原煤平均发热量3700-4300大卡/千克,具有灰份低、挥发份高、特低硫、低磷、有害成份低等特点。
3、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矿
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是中国四大露天煤矿之一,属晋陕蒙交界地区。
黑岱沟露天煤矿的设计开采范围42.36km2,可采原煤储量14.98 亿吨。属低硫、特低磷、高灰容点、较高挥发份和较高发热量的长焰煤,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4000-5600大卡/千克,是优质动力、气化及化工用煤,有“绿色煤炭”之美称。
4、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补连塔煤矿
补连塔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开发建设的。
历经10余年的开发建设,补连塔煤矿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果,已经成为镶嵌在神东煤炭分公司"亿吨煤都"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5、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位于世界著名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境内,北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85公里,伊敏煤田及周边地区共探明储量126亿吨,
其中伊敏煤田保有地质储量49.73亿吨的低磷、低硫优质褐煤,目前露天可采原煤储量23亿吨,若按煤矿年产3000万吨的水平测算,露天矿尚可连续开采60年左右。
❷ 陕西哪里煤窑多
陕西的煤窑好多的呢,好多地方都有啊
❸ 龙山矿井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龙山矿井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龙山煤矿位于安阳矿区的西南部,安阳市水冶镇以南4km处,东距安阳市27km,南距鹤壁市19km,交通便利。
该矿井于1969年1月开始建井,1978年12月开始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104/a,实际生产能力最高达到29.13×104/a。采用一对反斜井开拓全井田,采区按双翼布置,单翼生产,采煤方法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式,通风方式为分区独立负压通风。
井田内含煤地层有上石炭系太原群和下二叠系山西组。前者含煤11~13层,唯二煤局部可采;后者含煤2层,仅二1煤层可采。其中二1(1-1)为主采煤层,煤层较稳定,厚度一般为4~6m,煤层夹矸1~3层,个别达4~6层,多集中于煤层下部,夹矸厚度0.02~0.52m,岩性为泥岩和炭质泥岩,属于突出煤层;二1(1-2)煤也较稳定,厚度0.02~1.89m,一般为1~1.4m 左右,距二1(1-1)煤0.73~6.0m,尚未开采。
龙山井田(包括三泉寺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和瓦斯突出比较频繁。1974年至今,全井田共发生煤和瓦斯突出174次,其中龙山煤矿76次,三泉寺煤矿94次,南平小矿4次,平均突出强度为85t/次,平均每次突出涌出瓦斯量为11762m3。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龙山井田位于安阳矿区南端,主体构造为NNE、NE向断裂褶皱,井田被龙山向斜、谢家庄向斜、尖兵岗南向斜和冯家洞背斜四个紧闭褶皱构造控制,煤层受到强烈的挤压和剪切变形,Ⅲ、Ⅳ类构造煤普遍发育,厚度占煤层厚度一半以上,局部成层发育,是该矿区中最为复杂的地段。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龙山井田范围受龙山向斜、谢家庄向斜、尖兵岗南向斜和冯家洞背斜四个紧闭褶皱构造控制,突出主要发生在褶皱转折端和翼部。如龙山向斜主要位于井田东部,控制了井田范围一半以上,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该向斜的转折端和向斜的西翼,向斜东翼受落差大于20m的正断层F301、F304、F303切割,释放了一部分瓦斯,使得煤与瓦斯突出没有西翼严重,并且涌出量也低于西翼。井田内北北东向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表现为压扭作用,落差10m 左右以下的断层部位易于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煤层倾角影响瓦斯赋存,龙山向斜东翼倾角大于西翼,瓦斯涌出量小于西翼。尖兵岗南向斜,由于褶皱紧闭,两翼煤层成为高角度,有利于瓦斯释放,瓦斯涌出量变低。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构造、煤层倾角、煤层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影响局部变化。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根据龙山煤矿地勘瓦斯含量资料和生产测定的瓦斯含量数据,在煤层底板标高+84~-447m 范围,瓦斯含量19.43~27.05m3/t。龙山煤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深度每增加100m 瓦斯含量增加1.43m3/t的整体分布规律,见式(4-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4-1)。
回归方程:W=-0.0143X+20.793 (4-1)
R2=0.8186
式中:W——煤层瓦斯含量,m3/t;
X——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图4-1 煤层底板标高与瓦斯含量回归趋势线
五、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大小的决定因素,龙山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的增加按式5-1变化的整体特征,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图5-1);煤层底板标高H=-249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m3/min;煤层底板标高H=-370m 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煤层底板标高H=-490m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min。
回归方程:Q=-0.0415H-5.3309 (5-1)
R2=0.6942
式中: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H——煤层底板标高,m;
R——相关系数。
图5-1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底板标高回归趋势线
六、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分布
龙山煤矿是安阳矿区构造最为复杂的区段,煤层破坏严重,构造煤发育,为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井以来共发生煤和瓦斯突出174次,突出点均分布在地质构造区,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如龙山向斜西翼突出比较严重;突出强度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综合考虑预测参数、已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情况,依据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标法,井田范围内全部为突出危险区。
❹ 鹤壁九矿山西组二<sub>1</sub>煤层瓦斯地质图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鹤壁九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矿井概况
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矿,位于鹤壁市北部边缘地区,距鹤壁新市区45km,与安阳市安阳县善应镇接壤,西依太行山,东邻京广线、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大白线公路穿越工人村,与安阳市、林州市相连接,6.4km长的铁路专用线,经鹤壁北站可抵汤阴、鹤壁站与京广线接轨,公路、铁路运输均十分便利。井田东西宽约2.5~3.5km,南北长约4.5~6.5km,面积约10km2。
矿井1958年基建,1966年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30×104t/a,核定生产能力55×104t/a,改扩建后生产能力60×104t/a。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井田分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15m,二水平标高-250m,现生产水平为二水平,目前正在向三水平进行开拓延伸,三水平标高-420m。矿井采用中央边界抽出式通风,矿井主、副、箕斗井进风,南翼风井回风,总进风量4238m3/min,总回风量4300m3/min。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见下表。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与二叠系山西组,可采煤层三层,现开采石炭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九矿延伸区煤层厚度3.21~9.72m,平均7.19m。
二、井田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
九矿位于鹤壁矿区的北部,为一向NE倾斜,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区内被F153断层切割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豆马庄一号及二号井田区,被F155、F153两条断层所切割抬起,二1煤层大部分被剥蚀,仅在井田北部二号井区有残留,一煤组被保留。该区为一向NE倾斜的宽缓向斜构造,伴有次级凹陷,大断层稀少,构造较为简单。南部为该矿二1煤层生产区,为下降区。该区煤层埋藏较深,区域地层主要走向NE10°~30°,倾角10°~30°,煤系总的趋势为单斜构造,以断裂为主,伴有宽缓的褶曲。断层以NE向高角度斜交正断层为主。已采区揭露落差大于20m的断层有10条,多为NE向;小型断层107条,断层走向多为NE方向,落差0.2~12m,一般为lm 左右,其中落差大于2m的18条,0.5~2m的有63条。除此之外,九矿在龙宫井田的延伸区(改扩建新区)查明和基本查明的断层有14条,其中9条为NNE向,5条为NW向,落差3~400m不等。
三、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井田北部井田被F155、F153两条断层切割抬起,二1煤层大部分被剥蚀,仅在井田北部二号井区有残留。井田南部9条断层在平面上多集中于浅部(-160m 以浅),呈NNE向,近似平行排列,在剖面上互相切割,形成错综复杂的构造形态,对煤层破坏较大。在浅部,二1煤层受断层切割,加之埋藏较浅,瓦斯易于排放,瓦斯较低;在其深部,埋藏较深,瓦斯不利于排放,赋存较好,瓦斯较高;在其延伸区二1煤层埋深485~830m,标高为-300~-670m,一方面受断层F1、F2和F7切割的影响,这些压扭性断层造成靠近断层附近瓦斯含量明显增大;另一方面煤层埋藏较深,倾角变缓,瓦斯沿煤层倾向向上运移路径加长,同时受煤层顶底板岩性影响,瓦斯沿垂向运移减少,随埋深的增加瓦斯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不同断块煤层瓦斯含量不同,地堑内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地垒内煤层瓦斯含量相对较低。
四、矿井瓦斯含量分布
根据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九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含量较高,处在瓦斯带内,但瓦斯分布不均,瓦斯含量在瓦斯带内具有随埋深增加而按式4-1变化,深度每增加100m 瓦斯含量增加2.66m3/t的整体分布规律(图4-1)。进入延伸区,倾角变缓,煤厚变化不大,煤层顶板、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等较致密岩石,阻碍了瓦斯垂向逸散,瓦斯主要沿煤层向上部运移,延伸区瓦斯含量比老区大,煤层瓦斯含量受断层控制比较明显,煤层瓦斯含量梯度变缓。
回归方程:
R2=0.6735
式中:W——煤层瓦斯含量,m3/t,daf;
H——煤层埋深,m;
R——相关系数。
图4-1 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回归趋势图
五、瓦斯涌出特征
在现有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瓦斯含量是瓦斯涌出多少的决定因素,九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资料,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随埋深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Q 随埋深H的增加按式5-1变化的整体特征(图5-1),局部受构造、顶底板岩性的影响,具有变大或变小的现象;埋深H=451m 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埋深H=555m 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m3/t,,埋深H=658m 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0m3/t。
回归方程:
R2=0.6308
式中:Q——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H——煤层埋深,m;
R——相关系数。
图5-1 煤层瓦斯涌出量与埋深回归趋势图
❺ 古代和近代的北京采煤业
卢惠华
(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古代和近代,北京地区的采煤业在我国的煤炭开发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北京是我国最早利用煤为燃料矿产的地区之一,在战国时期已经用煤炼铜铸器了。元明清三代,北京的采煤业在全国最为兴盛。近代,京西煤业艰难曲折,但它却是我国首开先河与外国合资办煤矿的地区。中美合办通兴煤矿是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煤炭企业。今年是北京建都 850周年,特写此文以资纪念。
一、煤矿业的初始阶段
北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已经能够利用矿物和岩石制造简单的工具了,例如,石刀、石球利石锤等。北京也是全国最早利用煤炭为燃料矿产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 “北京人”开始利用陶器,对火的利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知道了如何掌握火候。战国时期,人们在制陶和铸钱中开始利用煤炭。根据战国燕下都 ( 今河北省易县东南) 高陌村铸钱作坊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 “焦砟”。人们认为:“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燕国都城已使用煤炭炼铜铸器了”。
民国 《房山县志·卷五·实业》载: 房山煤业,发轫于辽金之前,滥觞于元明之后,推税于前清中叶。考木岩寺碑记,创自天监二年,重葺于天庆元年。其碑有 “取煤于穴”之文,是辽之前煤已发现矣。
辽金时期,北京地区已开发利用煤是铁的事实。1975 年,在门头沟区龙泉雾务村辽代瓷窑遗址考古发掘,遗址堆积厚 0. 8 ~1. 7m,内部残存大量瓷残碎片、窑具和烧土、煤渣。此后,考古发掘也有多次发现烧瓷的煤渣。
金代北京用煤有诗为证。金代诗人赵秉文诗 《夜卧暖炕》写道: “近山富黑翳,百金不难谋。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鼾鼾”。意说人们到京郊的山中买煤,用煤烧地炉取暖,尽管屋外很冷,但屋内温暖如春,可以酣然入睡。
以上表明,战国至辽、金是北京煤业的初始阶段。这时期北京地区发现了煤,并有了开发利用,但是利用还不十分普遍。
二、兴旺发达的古代采煤业
( 一) 元 代
元代,大都已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据 《元一统志》载: “出宛平县西四十五里大谷( 峪) 山,有黑煤三十余洞。又西南五十里桃花沟,有白煤十余洞。”“水火炭,出宛平县西北二百里斋堂村,有煤窑一所”。以上指的是官办煤窑,不包括民窑在内,当时采煤情况,《顺天府志》载: “大谷山有黑煤三十余所,土人恒采取为业,尝操锤穴道,篝火裸身而入,蛇行鼠伏,至深入数里始得之,乃负载而出。或遇崩压则随陨于穴,故其沾污憔悴,无复人形,然乡民借此衣食终不舍也。其用肚于燃薪,人赖利焉”。
元代,大都采煤业之兴旺,在全国位居前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指出: “纵观元代煤业,最兴盛的应属大都附近的西山地区”。原因是: “大都城内人口日繁,所用燃料越来越多,加上封建政府比较重视,这就使大都的煤炭供应基地———西山一带的煤炭行业较快地发展起来了”。元代,为了解决大都燃煤日益突出的问题,曾着手扩大京西地区的煤炭开发和运输。元至正二年 ( 1342 年) ,左右丞相奏曰: “京师人烟百万,薪刍负担不便,今有西山煤炭,若都城开池河上,受金口灌注,通舟楫往来,西山之煤,可望至城矣”。但是,工程修完后,由于河水 “流湍势急,泥沙壅塞,船不可行”而告吹。
元代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的事实,久居大都的马可·波罗体会很深,在其游记中说:“契丹 ( 指中国) 全境之中,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火候较薪为优,盖若夜间烧火,次日不息,其质优良,致使全境不燃它物。”
煤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劳动人民科学技术与智慧的一大成就,它比欧洲至少要早400 年。
( 二) 明 代
明代,煤炭已较普遍地在手工业中利用,特别是与燃料密切相关的冶金、陶瓷、制盐、砖瓦等手工业,它们要求更多的煤炭供应,因而促进了采煤业的继续发展。斤竣说:“今京师军民百万之家,皆以石煤代薪”。明初,采煤业由官府垄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办煤窑逐渐衰落,私营煤业兴起。《明一统志》载: “顺天府宛平县出石炭。” “官窑仅一二座,其余均为民窑”。这些民窑数量很大。《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指出: “由于京师煤炭市场的需要,加上朝廷一直予以注意,所以北京西山地区已发展为明代最著名的煤炭产地。像浑河、大峪、门头沟、戒台寺附近、居庸关等处就很多”。
明代煤业与元代有很大的不同,私营煤业不少已发展为合办企业,这样有利于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有利于采掘、排水和运输,更有利于经营和销售。此时,窑主与雇工已完全是雇佣关系,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明代,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留下了不少与煤业有关的文物古迹。如遗留在门头沟的圈门过街楼、窑神庙和大戏楼这一组相互毗连的建筑物,就是随煤业而建起来的古建筑文物。据了解,门头沟区共有十多座形制不同、风格各异的过街楼,有的还供有神像。这些建筑物有明代的,也有清朝的,它们是当时煤业兴旺的佐证。
( 三) 清 代
清代采煤业比元、明两代更为兴旺。清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协助和鼓励民间开采京西煤矿。如康熙三十三年 ( 1694 年) 下令: “将于公寺 ( 即今香山碧云寺) 前山岭修平,于众甚属有益,著户工二部差官将所需钱粮确算具题”。又如,乾隆五年 ( 1740 年) 二月,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赵国麟提呈 “广开煤矿”奏折,清高宗批示: “各省产煤之处,无关城池龙脉,古昔陵墓、堤岸通衢者,悉驰其禁,该督抚酌量情形开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下令,要全国各地查勘煤矿资源、广开煤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煤矿业的发展。
清代,为了加强对煤窑的控制和管理,实行采煤执照制度。其内容也相当详细,包括采矿地点、范围、开闭时间、雇工人数和姓名等。清代乾隆二十七年 ( 1762 年) 煤业最兴旺,近京西山煤窑 16 座,宛平县煤窑 117 座,房山县煤窑 140 座,合计 273 座。从产业规模上看,京西煤窑已具备较大的规模。 “大者一二百人、小者八九十人”。中等规模者投资亦在银千两左右,已经具有资本主义手工场的规模。
嘉庆年间,京西一带采煤业仍相当兴旺。
北京的古代采煤业,尽管有时也出现挫折,和全国一样也出现过矿禁,但总体发展是比较顺利的。煤矿对北京这个古都太重要了,它关系到宫廷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首都百万军民的需要,所以北京煤炭的开采比其他地方普遍,更受重视,也比其他矿种开采的阻力小。古代矿业受限制或受禁闭,根本原因是历代封建帝王 “重农抑末”的指导思想作怪。此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 “风水说”,认为开矿会 “始则崩坏陵谷,断绝地脉。继则铲伤庐墓,永绝人文,竭本地之精华,绝士民之生路”。这种思想在一些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中甚为普遍,他们坚决反对开矿: 二是怕群众闹事。元明清几代都有矿工 “造反”的事情,所以历代统治者对开矿都持慎重态度。明代矿工闹事尤其突出。明神宗显皇帝企图用 “开矿榷税”的办法来筹集资金。他派宦官到各地征矿税。宦官们横行霸道,重征叠税,搜刮民财,引发一场长期的波及全国的反矿监、税使的斗争。这场斗争此起彼伏,时起时落,大小数百次,长达 10 多年,给明代统治阶级沉重打击。如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年) ,宦官王虎去香河强行征鱼苇矿税,激起 “生员士民”数千人的武装反抗。两年后,又发生了京西窑工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万历三十一年 ( 1603 年) 三月,一支由窑工、运煤脚夫和部分窑户组成的示威队伍,浩浩荡荡向北京进发。这些 “黧面短衣之人”,在京城内 “填街塞路”,高呼减免矿税和撤换宦官口号。此举引起朝廷极大震恐,只好撤了宦官,减免矿税以平民愤。
三、曲折、坎坷的近代煤矿业
( 一) 列强投资,攫取矿权
18 世纪 60 年代,英、德、美、意、比、日等国纷纷向清政府提出在北京开办矿山、修筑运煤铁路的请求。清末民初,在北京先后出现了中美合办通兴煤矿、中比合办裕懋煤矿、中德合办天利煤矿、中英合办门头沟煤矿、中日合办杨坨煤矿。其中,中美合办通兴煤矿是 1896 年兴建的,1911 年改为中英合办。民国九年 ( 1920 年) 矿区面积达 4770. 2亩,是当时京西地区最大的煤矿之一。中英合办门头沟煤矿是民国二年 ( 1913 年) 华商与比利时商人合办,1915 年改为中英合办。经扩建后矿区面积 568hm2,是北平地区最大的煤矿,也是开采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煤矿。有竖井两眼,资本 150 万元。使用风钻打眼,黑火药爆破,井下铺设铁轨道,用矿车运输。民国十二年 ( 1923 年) 正式投产,当年产煤 41. 388 万 t。民国二十三年 ( 1934 年) ,产煤 43. 8 万 t,占北平地区当年煤总产量的 39% 。至民国二十八年 ( 1939 年) ,该公司资本已达 430 万银元,职工人数 3000 余名。从当时的年产量和矿区面积看,该矿在全国采煤业中也属前列。
上述五座中外合资煤矿企业的兴起,在近代北平地区矿业史上有过重要的影响,毕竟它们都有中外合办的合同,且有官方批准之矿照,有一定的办矿手续。特别是中美合办的通兴煤矿 ( 后改为中英合办) ,它首开中国人与外国人合办矿业之先河,并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外合办并正式生产的煤矿企业,对利用、引进外资起到了示范作用。此外,外资的加入,部分地改变了北平地区采煤业的技术面貌,对煤炭生产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合资办矿的目的是攫取利润和掠夺资源,他们牢牢地掌握着采矿权,故名为合办,实为洋人独办。
( 二) 日本的垄断和掠夺
与英、美列强相比,日本涉足北平的矿产资源较晚。但后来者居上,且显示出极度的贪婪性。尤其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便不择手段地、疯狂地加强掠夺北平地区的矿产,武力占领,实行垄断,甚至中外合资的企业也被日本占领。
日本垄断和掠夺北京的矿产有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矿,以煤为主。直接垄断和掠夺的几家煤企业产煤情况如下:
1. 杨坨煤矿
民国七年 ( 1918 年) ,内务府员外陈熙武之子陈绍武与日本臼井洋行合资兴办杨坨煤矿。资本 100 万元,各出一半。经营矿区面积 585 亩,开出两口斜井,深 160m,遇煤三层。年产煤 5 万余吨。卢沟桥事变后,日寇撕开了合资假面具,公然武力霸占了杨家坨煤矿。
2. 门头沟煤矿
民国九年 ( 1920 年) 建立的中英合办门头沟煤矿,是当时北平最大的煤矿。矿区面积 4658 亩。民国三十年 (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以后,原中英合办门头沟煤矿被日军占领,实行军事管制。民国三十二年 ( 1943 年) 改为中日合办,但实际上为日本人垄断。日本人为了侵略战争的需要,经营不遗余力,英国人经营期间,最高年产量为 43. 80万 t; 而日本人经营期间达到 55 万 t。
3. 川南工业门头沟矿业所
该矿是日本川南工业株式会社兼并恒昌公司而于 1938 年 9 月成立。恒昌公司原为宏福窑,矿区面积 979 亩。历年产量分别为: 民国二十六年 ( 1937 年) ,3. 5954 万 t; 民国二十九年 ( 1940 年) ,1. 4016 万 t; 民国三十一 ( 1942 年) ,11. 6354 万 t。
4. 利丰煤矿公司
公司位于门头沟郝家坊村。民国九年 ( 1920 年) 由中国矿商何荫棠创办。民国二十六年 ( 1937 年) ,日本人川品之白炼瓦公司兼并此矿改为中日合办,资本 50 万元。1940年产量,6. 249 万 t; 1941 年,14. 46659 万 t; 1942 年,10. 8386 万 t。北平沦陷期间,日本人在门头沟矿区共设新式矿井 12 处,最高年产量达 200 万 t,历年各矿总产量分别为:1938 年,80 万 t; 1939 年,29. 90 万 t; 1940 年,155 万 t; 1941 年,203 万 t; 1942 年,189. 9 万 t; 1943 年,108 万 t; 1944 年,144 万 t。
5. 大台煤矿
它包括大安山坑和清水涧坑。民国六年 ( 1917 年) ,日本人即派员对其进行调查。1920年获得大安山坑的开采权。1939 年,日本人成立炭所9 处。建厂房、置设备,并架设通至石景山发电厂的输电线路。利用电力开凿大台及清水涧平洞。1942 年,两个平洞分别凿进880m 和 400m,穿煤 13 层,随即正式开采出煤,日产量最高达 1500t 左右。历年产量为:1939 年 10 ~ 12 月,0. 11469 万 t; 1940 年,4. 1879 万 t; 1942 年 1 ~ 8 月,3. 1956 万 t。
6. 房山坨里煤矿
1937 年,该矿 被 日 本 人 接收 经 营。 历 年 产 量: 1938 年,10. 0579 万 t; 1939 年,9. 2469 万 t; 1940 年,17. 2928 万 t; 1941 年,19. 3686 万 t; 1942 年,15. 3323 万 t。
( 三) 民族采煤业发展受挫折
在列强纷纷投资北平煤矿资源的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煤业也在努力发展。20 世纪初,平西地区出现了一批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煤矿企业。门头沟区主要有: 中兴矿、四维公司、宏顺窑、治水公司等。斋堂、板桥和王平村地区有: 斋堂煤矿公司、同兴煤矿、板千煤矿等。房山区有: 伟业煤矿、大丰煤矿、兴宝公司等。此外,还有一批民办的小煤窑。据《中国煤矿》载: 1935 年,京西民窑达 630 余座。煤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清末民初,北京先后修筑了周口店、坨里、门头沟运煤铁路、房山运煤专线以及门头沟公路。20 世纪 20 年代,门头沟区又修建门斋铁路。与此同时,京西煤矿的水运也有所突破。琉璃河镇修码头后,房山区的煤炭,沿大石河顺流而下,可抵达天津。30 年代,由于水量减少及铁路、公路的发达,水路运输失去了作用。
为侵略战争的需要和攫取巨额利润,日本在垄断和掠夺平西煤矿过程中,采用卑劣手段制造平津地区的煤荒,打击中国的民族工业。其做法是: ①实行物资配给,限制民窑生产。日方规定,凡民窑需要的火药、电石和粮食等物品,一律实行配给。②控制铁路运输,设立民窑收煤所,不经批准,采煤不能外运。并强迫众煤窑签署 “宣誓书”,强行收购民窑煤矿。③成立 “四门组合”,统制煤炭销售。日方以低价收购煤炭,又在城内设店高价销售,获取暴利。日方在城里设的 “四门组合”( 即北三门门头沟煤炭统制贩卖公司和南城的门头沟煤炭统制贩卖公司) ,只许自己卖煤,不许他人卖煤。从而形成产运销独家经营的局面。日本人利用这个垄断权制造了 1944 年北平和天津的大煤荒。导致众多工厂、商号歇业,大量民窑关闭破产,大批矿工逃荒、讨饭、饿死街头。正是由于日本的掠夺和垄断,北平工业迅速殖民地化,煤矿业衰退,大多数煤矿企业停办。民办小煤窑急剧减少,仅门头沟区的小煤窑就从 1930 年的 150 余座减少至 50 余座。民族煤业受到沉重打击。
❻ 陕西省所有的煤矿有哪些
陕西是产煤大省,煤矿很多,下面列举一些,不一定全:
铜川矿务局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衙门号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矿 陕西省耀县瑶曲镇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
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
铜川矿务局鸭口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
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
铜川矿务局东坡矿 陕西省铜川印台区高楼和乡
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 陕西省耀县庙湾镇
铜川矿务局玉华矿 陕西省铜川市瑶曲镇
蒲白矿务局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蒲白矿务局白水矿 陕西省白水县冯雷镇
蒲白矿务局冯村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北马堤
蒲白矿务局西固煤业公司 陕西省自水县西固
蒲臼矿务局朱家河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澄合矿务局 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街号
登合矿务局王村煤矿 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
澄合矿务局二矿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
澄合矿务局董家问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城郊乡董家河村
澄合矿务局王村矿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王村镇
韩城矿务局 陕西省韩城市金塔东路
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 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
桑树坪煤矿斜井 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
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煤矿 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下峪口
韩城矿务局象山煤矿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路
崔家沟煤矿 陕西省铜川市郊区瑶曲镇杏树坪
崔家;勾煤矿平山同 陕西省铜川市郊区瑶曲镇杏树坪
车村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车村
车村煤矿斜井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车村
陕西煤建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七一路
陕西煤建公司苍村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中心街
苍村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店头衔
瑞能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
双龙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双龙街
黄陵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矿 陕西省黄陵县龙首街
红石岩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南川村
北马坊煤矿 陕西省麟游县北马坊
陇县戚家坡煤矿 陕西省陇县东风镇戚家坡
汉中地区煤矿 陕西省勉县白云寺乡转咀子
禾草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陕西煤建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七一路
陕西煤建公司苍村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中心街
苍村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店头街
瑞能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
双龙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双龙街
黄陵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矿 陕西省黄陵县龙首街
红石岩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南川村在
北马坊煤矿 陕西省麟游县北马坊
陇县戚家坡煤矿 陕西省陇县东风镇戚家坡
汉中地区煤矿 陕西省勉县白云寺乡转咀子
禾草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禾草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荒草湾平曲同玉峰公司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田玉村
照金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寺坪村
南塔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太安镇
郊区矿成鑫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金锁乡
柴家沟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马坊村
秀房沟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秀房沟村
宜源公司马坊矿 陕西省宜君县马坊镇马场村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留石村
彬县煤矿 陕西省彬县姜源街号
彬县煤矿五号井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马王庙村
彬县煤矿下沟井 陕西省彬县
旬邑县百子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百子沟
旬邑县黑沟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清螺苍儿沟
旬邑县燕家河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燕家河滩
淳化县煤矿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享化煤矿一号井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禾草勾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荒草湾平山同玉峰公司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田玉村
照金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寺坪村
南塔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太安镇
郊区矿成鑫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金锁乡
柴家沟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乌坊村
秀房沟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秀房沟村
宜源公司马坊矿 陕西省宜君县马坊镇马场村
句邑县留石村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留石村
彬县煤矿 陕西省彬县姜源街号
彬县煤矿五号井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马王庙村
彬县煤矿下沟井 陕西省彬县
旬邑县百子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百子沟
旬邑县黑勾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清螺苍儿沟
旬邑县燕家河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燕家河滩
享化县煤矿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淳化煤矿一号井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津化煤矿二号井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火石咀煤矿 陕西省咸阳市水石咀村
永寿碾子沟煤矿 陕西省永寿县底角沟乡碾子沟村
合阳二矿 陕西省涓城市合阳县金水沟
合阳一矿 陕西省渭城市合阳县百良镇秦家河村
尧头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尧头东村
曹村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曹村
东风煤矿 陕西省自水县城关镇二合村
龙泉煤矿 陕西省白水县杜康镇
蒲城煤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庄头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庄头乡代庄
蒲城金宇煤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白水刘家卓煤矿 陕西省白水县北井头乡董家尧头村
镇巴煤矿 陕西省汉中镇巳县盐场镇天井村
简池煤矿 陕西省镇巴县永乐乡光辉村
镇坪县大河煤矿 陕西省镇坪县瓦子坪乡金岭村
熊耳山平山同 陕西省商洛区金陵寺乡
洛南县煤矿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洛南煤矿二五井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洛南煤矿拷树洼井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洛南煤矿江槽斜井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馒头山煤矿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延安地区
宝塔区建设煤矿川口井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李渠镇朱家沟
团结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镇陈家洼
要瓦家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谏家坪乡南家湾村
店头煤矿金龙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张湾行政村
牛武煤矿 陕西省富县牛武镇牛武村
牛武煤矿党家庄斜井 陕西省富县牛武镇牛武村
小寺庄煤矿 陕西省黄龙县小寺庄乡小寺庄村
石马科煤矿 陕西省延长县闻庄镇石马科村
南川煤矿一号斜井 陕西省黄陵县腰坪乡结子沟村
榆林煤矿东风立井 陕西省榆林市金鸡滩乡金鸡滩村
人民煤矿 陕西省榆林市牛家梁乡常乐堡村
五一煤矿 陕西省府谷县府谷镇高家音则
五一煤矿京府八尺沟平啊 陕西省府谷县高石崖八尺沟
五一煤矿七一斜井
五一煤矿八尺井
五一煤矿槐树塔井 陕西省府谷县新民镇
大眨窑煤矿 陕西省神木县西沟乡
大石滩煤矿 陕西省榆林市清泉乡大石滩村
樊家河煤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横山县波罗镇
樊家河煤矿二号斜井 陕西省榆林地区横山县波罗镇
樊家问煤矿二号斜井 陕西省榆林地区横山县波罗镇
麻塔则煤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吴堡县宋家川镇
槐树岔煤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子训县槐树岔乡槐树岔
米脂县芦则勾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米脂县郭兴屯
榆林市长城矿 陕西省榆林市红石桥油房湾村
南梁煤矿 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 韩南山
候石畔煤矿 陕西省子洲县三川口镇候石畔
三道卵煤矿 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镇神树塔村
神木县海湾煤矿 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乡海湾村
龙镇煤矿 陕西省米脂县龙镇
金牛煤矿 陕西省榆阳区牛家梁镇什拉滩衬
❼ 陕西有没有煤矿。
不是很全
请参考
铜川矿务局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衙门号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矿 陕西省耀县瑶曲镇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
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
铜川矿务局鸭口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
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矿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
铜川矿务局东坡矿 陕西省铜川印台区高楼和乡
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 陕西省耀县庙湾镇
铜川矿务局玉华矿 陕西省铜川市瑶曲镇
蒲白矿务局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蒲白矿务局白水矿 陕西省白水县冯雷镇
蒲白矿务局冯村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北马堤
蒲白矿务局西固煤业公司 陕西省自水县西固
蒲臼矿务局朱家河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澄合矿务局 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街号
登合矿务局王村煤矿 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
澄合矿务局二矿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
澄合矿务局董家问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城郊乡董家河村
澄合矿务局王村矿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王村镇
韩城矿务局 陕西省韩城市金塔东路
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 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
桑树坪煤矿斜井 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
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煤矿 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下峪口
韩城矿务局象山煤矿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路
崔家沟煤矿 陕西省铜川市郊区瑶曲镇杏树坪
崔家;勾煤矿平山同 陕西省铜川市郊区瑶曲镇杏树坪
车村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车村
车村煤矿斜井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车村
陕西煤建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七一路
陕西煤建公司苍村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中心街
苍村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店头衔
瑞能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
双龙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双龙街
黄陵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矿 陕西省黄陵县龙首街
红石岩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南川村
北马坊煤矿 陕西省麟游县北马坊
陇县戚家坡煤矿 陕西省陇县东风镇戚家坡
汉中地区煤矿 陕西省勉县白云寺乡转咀子
禾草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陕西煤建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七一路
陕西煤建公司苍村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中心街
苍村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店头街
瑞能煤业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
双龙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双龙街
黄陵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矿 陕西省黄陵县龙首街
红石岩煤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南川村在
北马坊煤矿 陕西省麟游县北马坊
陇县戚家坡煤矿 陕西省陇县东风镇戚家坡
汉中地区煤矿 陕西省勉县白云寺乡转咀子
禾草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禾草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荒草湾平曲同玉峰公司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田玉村
照金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寺坪村
南塔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太安镇
郊区矿成鑫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金锁乡
柴家沟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马坊村
秀房沟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秀房沟村
宜源公司马坊矿 陕西省宜君县马坊镇马场村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留石村
彬县煤矿 陕西省彬县姜源街号
彬县煤矿五号井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马王庙村
彬县煤矿下沟井 陕西省彬县
旬邑县百子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百子沟
旬邑县黑沟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清螺苍儿沟
旬邑县燕家河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燕家河滩
淳化县煤矿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享化煤矿一号井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禾草勾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
荒草湾平山同玉峰公司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田玉村
照金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寺坪村
南塔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太安镇
郊区矿成鑫公司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金锁乡
柴家沟煤矿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乌坊村
秀房沟煤矿 陕西省耀县照金镇秀房沟村
宜源公司马坊矿 陕西省宜君县马坊镇马场村
句邑县留石村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留石村
彬县煤矿 陕西省彬县姜源街号
彬县煤矿五号井 陕西省宜君县高楼洼乡马王庙村
彬县煤矿下沟井 陕西省彬县
旬邑县百子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百子沟
旬邑县黑勾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清螺苍儿沟
旬邑县燕家河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燕家河滩
享化县煤矿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淳化煤矿一号井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津化煤矿二号井 陕西省新县安子哇乡安子哇村
火石咀煤矿 陕西省咸阳市水石咀村
永寿碾子沟煤矿 陕西省永寿县底角沟乡碾子沟村
合阳二矿 陕西省涓城市合阳县金水沟
合阳一矿 陕西省渭城市合阳县百良镇秦家河村
尧头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尧头东村
曹村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曹村
东风煤矿 陕西省自水县城关镇二合村
龙泉煤矿 陕西省白水县杜康镇
蒲城煤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庄头煤矿 陕西省澄城县庄头乡代庄
蒲城金宇煤矿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
白水刘家卓煤矿 陕西省白水县北井头乡董家尧头村
镇巴煤矿 陕西省汉中镇巳县盐场镇天井村
简池煤矿 陕西省镇巴县永乐乡光辉村
镇坪县大河煤矿 陕西省镇坪县瓦子坪乡金岭村
熊耳山平山同 陕西省商洛区金陵寺乡
洛南县煤矿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洛南煤矿二五井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洛南煤矿拷树洼井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洛南煤矿江槽斜井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馒头山煤矿 陕西省洛南县石桥
延安地区
宝塔区建设煤矿川口井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李渠镇朱家沟
团结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镇陈家洼
要瓦家沟煤矿 陕西省子长县谏家坪乡南家湾村
店头煤矿金龙矿 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张湾行政村
牛武煤矿 陕西省富县牛武镇牛武村
牛武煤矿党家庄斜井 陕西省富县牛武镇牛武村
小寺庄煤矿 陕西省黄龙县小寺庄乡小寺庄村
石马科煤矿 陕西省延长县闻庄镇石马科村
南川煤矿一号斜井 陕西省黄陵县腰坪乡结子沟村
榆林煤矿东风立井 陕西省榆林市金鸡滩乡金鸡滩村
人民煤矿 陕西省榆林市牛家梁乡常乐堡村
五一煤矿 陕西省府谷县府谷镇高家音则
五一煤矿京府八尺沟平啊 陕西省府谷县高石崖八尺沟
五一煤矿七一斜井
五一煤矿八尺井
五一煤矿槐树塔井 陕西省府谷县新民镇
大眨窑煤矿 陕西省神木县西沟乡
大石滩煤矿 陕西省榆林市清泉乡大石滩村
樊家河煤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横山县波罗镇
樊家河煤矿二号斜井 陕西省榆林地区横山县波罗镇
樊家问煤矿二号斜井 陕西省榆林地区横山县波罗镇
麻塔则煤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吴堡县宋家川镇
槐树岔煤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子训县槐树岔乡槐树岔
米脂县芦则勾矿 陕西省榆林地区米脂县郭兴屯
榆林市长城矿 陕西省榆林市红石桥油房湾村
南梁煤矿 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 韩南山
候石畔煤矿 陕西省子洲县三川口镇候石畔
三道卵煤矿 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镇神树塔村
神木县海湾煤矿 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乡海湾村
龙镇煤矿 陕西省米脂县龙镇
金牛煤矿 陕西省榆阳区牛家梁镇什拉滩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