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温州立人集团往息抵本后的钱能全部还回来吗
如果按破产程序的话,全要回来比较难
Ⅱ 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温州立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金3亿2千万元,法人代表董顺生。公司的前身是董顺生1998年所创办的泰顺县育才高级中学。该公司旗下已有学校、公司等企业共计36家,经营范围包括教育类投资与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业投资等。2011年11月,企业对外宣布不再承兑之前所借民间借款;2012年2月,温州立人集团部分债权人递交诉讼状,申请国家赔偿近7000万。2013年6月,立人集团一债权人带着102万元债权凭证,在育才内上吊自杀。2015年1月5日,温州中院对温州立人教育集团、董顺生等7人近50亿元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一审宣判。
法定代表人:董顺生
成立时间:2003-09-24
注册资本:3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32900000324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泰顺县罗阳镇云寿路282号
Ⅲ 泰顺育才学校倒闭事件……
90年前,有个意大利人,名叫庞兹。 他以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不断吸纳新投资者,并用新投资者的钱向前期投资者支付所承诺的回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当吸纳资金积累到一定数额、资金流入再也难以为继、骗局泡沫将要爆破时,庞兹便携款逃跑了,投资者被骗金额高达1500万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这就是著名的“庞氏骗局”。“庞氏骗局”的典型三部曲为:先是作出诱人承诺;然后以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进一步激发、提高市场信心;最后资金链断裂,走向自我毁灭。
庞兹早死了,但庞兹信徒却日益增多,骗局手法也在不断翻新。
Ⅳ 泰顺育才破产,很多债主大闹泰顺县政府
育才出事很正常,
跟温州的大多数企业一样,
大量的民间借贷,
听说至少半个泰顺的人直接或间接有钱存在育才,
现在育才出事了,
政府如果解决不好,
泰顺经济至少倒退10年!
Ⅳ 泰顺育才中学事件!!
不是还没破产吗!再怎么样,学校也好好的在这里,育才小学和育才初中可以比过多少学校,育才高中2013年的高考一定不会考得比一中差,10年中考泰顺前十要么去温州要么来育才,实力绝对不比一中差!! 直升某学子,中考全县第6
Ⅵ 小孩子将读一年级了去泰顺育才小学好不好
先读一个学期看看!
Ⅶ 温州立人集团高息民贷案的举报
泰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立人集团旗下的育才中学在泰顺的影响力极大,立人集团融资似乎也是顺风顺水,泰顺县许多在外面打工和在家务农的群众,都把钱投在里面了。对于此次危机的出现,公司一位负责人解释了三个原因。其一,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该公司许多房地产项目出现卖不动的状况,资金无法回笼。其二,是该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投资的煤矿产业,由于当年新出的“限产”政策,无法取得预期的客观回报。而第三点,这位负责人认为“老百姓的钱也紧了,整个十月份都借不到钱了。“董事长说,愿意放弃自己在公司的一亿元的股份,他也说,对不起大家,没帮大家赚到钱,甚至愿意以死谢罪”该负责人说,而此前已有立人集团董事长董顺生两度自杀未成的传闻。
2011年12月,一批自称是立人债主的民众进入泰顺县政府,要求政府给予“做主”,使得事件升级。相关债权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北京市京哲律师事务所张仁律师和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林才红律师受千名受害人委托,就立人集团私自高息揽储、拒还本金进行公开控告。企业利益牵涉多方,且有公务员卷入集团,能否由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第三方独立机构监管,并及时公布信息,以达到更为有效、快捷、公平的处理方式。
Ⅷ 泰顺的经济怎么样
经济不怎么发样,但是也不是很差,没有外面的人想得那样,就平常过过日子
Ⅸ 董顺生的以死谢罪
董顺生其人在泰顺一直以一种投资界“天使”的面貌出现。
泰顺县政府一位官员表示,“育才确实为泰顺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比如初中升高中,以前泰顺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考得上温州中学,现在每年有十来个。”
至今,泰顺当地人说起立人集团时,就会想到“育才”。董顺生本人也在2006年被浙江省教育基金会授予“绿叶奖”荣誉称号。也正是凭借这些好评,立人集团在融资之路上顺风顺水。
“泰顺很多人把钱放到这个公司里去,因为信誉还不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去,老的少的,外面打工的家里务农的,都参与了。大家都是主动把钱送到立人,想做投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立人集团给的利息挺高的,有时短期月息达5分,而且按期还款。”
然而,高利率背后蕴藏着的民间借贷风险却被人们所忽略。钱生钱的轻松日子一夜间成为过去。《浙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泰顺当地的许多人都表示借钱给了立人集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00多人卷入这场始料不及的危机。
11月1日,立人集团目前的负责人陈一表示:“10月31日前,来公司这边按期拿钱的,我们都给了;但在11月1日之后,就不再承兑。我们共有20-22亿元的债务,但公司资产还有50-60亿元。董事长说,他愿意放弃自己在公司1亿元的股份。他也说,对不起大家,没帮大家赚到钱,甚至愿意以死谢罪。”
此前网络盛传董顺生曾两度自杀。对此,《浙商》记者从雷小草处得到了确认:“董事长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他曾萌生过自杀的想法。2011年的6月份,他已经预感到集团将面临的危机,中间数次都想要自杀,可是都坚持下来了。十多年来,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从11月1日开始,他在办公室亲自接待过前来咨询、协调的债权人,和他们进行沟通、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