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能自己炒自己公司股票吗
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可以炒自己公司的股票。
但是要事先申报、事后披露和持股至少锁定6个月,不能内幕交易(买入时监管,如违规则事后处罚)。必须发公告,占股份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股东增持必须公布增持计划和向证监会提出要约豁免申请,申请被批准才能增持。增持减持每变动百分之一股份也要进行公告。
『贰』 大股东可以买卖自公司股票吗
可以买卖,只要不是在重大消息出来之前进行大规模交易就行
『叁』 公司股东不能买卖自家股票,那为什么他们还持有大多数的公司股份
股东是可以买卖自己的股票的
股东持有自己的股票有几种情况:
1、原始股 公司创立时给股东发的,承诺24个月或者36个月不出售自己的股票的 之后解禁期过了 限售股就可以买卖了;
2、公司股东为了增加或者减少自己的控股度 会增加或者减少自己的股票的;
3、其他。
『肆』 上市公司的股东可以购买自家股票并拉升吗
当股票市值超跌时人人都可以买股票,公司股东不但可以买,还可以发动员工买,还可以承诺保你价位低百分之几时由公司补偿损失。
大股东买自家股票要公告透明。
『伍』 证券的法律:大股东可以买卖自公司股票吗
可以,但是有限制。
1、证券法专门规定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反向进行股票买卖,其间必须间隔6个月的时间;如果未间隔6个月,在该股票买卖中获取的收益,即差额收入,归该公司所有。而且持股5%的大股东在出售股票的时候需要在三个交易日对外进行公告。
2、大股东在担任公司高管期间,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高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则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不得委托被他人管理,也不得由公司回购。但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年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高管申请并经交易所同意,可不受36个月的限制:
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规定,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实施。
『陆』 近期大股东回购自家的股票且是不能卖的是哪只股
整体上看,与现行回购实施细则相比,沪、深交易所23日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放宽了回购条件、拓展了回购用途、简化了回购程序,同时,也针对股份回购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构建了市场约束和监管介入相结合的双重预防机制。
细化来看,在回购的资金来源方面,征求意见稿提供了多样化的资金来源选择,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优先股或可转债募集的资金以及闲置的其他募集资金等,都可以根据需要用于回购股份。
在回购总量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因将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转换可转债以及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所必需而进行的回购,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并应当在持有3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在回购实施期限方面,征求意见稿将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最长期限由半年延长至一年。
在每日回购数量要求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每5个交易日回购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之日前5个交易日该股票成交量之和的25%,但每5个交易日回购数量不超过100万股的除外。
针对个别公司在股份回购中预期不明、随意变更的情况,征求意见稿要求上市公司在回购股份方案中,必须明确回购数量或资金总额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不得误导投资者。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董事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提议人提议回购的时间、数量、价格区间、投票承诺、董事会意见等从信息披露上作出了规范要求,防范出现“忽悠式”回购提议误导投资者。
同时,征求意见稿明确,回购方案披露后,非因充分正当事由不得随意变更或者终止。因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等事由确需变更或终止的,应当严格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并及时披露
『柒』 什么情况下大股东不能买股票
除了内幕交易,大股东没有严格的增持股票的规定。但是,大股东要购买自己的股票,必须事先予以公告。
『捌』 重大资产重组前,公司控股股东买卖公司股票算不算内幕交易,期限怎么界定。
公司控股股东买卖公司股票算内幕交易。
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秘书、打字员,以及其它可以通过履行职务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
2、发行人聘请的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人员、投资顾问等专业人员
3、发行人可以行使一定管理权或者监管权的人员,包括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发行人的主管门部门和审批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工商、税务等有关经济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等
4、由于本人的职业地位、与发行人的合同关系或者工作联系,有可能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新闻记者、编辑、电台主持人以及编排印刷人员等。
我国《证券法》第74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三)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五)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六)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