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比亚迪股东大会2015

比亚迪股东大会2015

发布时间:2021-08-16 05:07:44

『壹』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不是赔了50亿

有这回事,这是去年6月13日的新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3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同行如敌国,这个比喻刚好形容富士康(2038.HK)及比亚迪(1211.HK)的关系。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生产商富士康昨天发公告称,已经与母公司鸿海集团联手在香港法院起诉比亚迪窃取商业机密,并不诚实地使用有关资料。

富士康表示,比亚迪违反上市条例,索偿金额可以超过50亿港元。即将把手机零部件业务分拆上市的比亚迪昨晚亦发布公告,表示对有关的指控作出强烈抗辩。

富士康昨天收报20.95港元,下跌1.41%;比亚迪则报44.45港元,大跌6.13%。

本周一,富士康子公司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及鸿海旗下的鸿富锦精密向香港法院提交诉状,指控比亚迪在2003年开始挖富士康墙脚;2005年,有多名富士康高管转投比亚迪,并且没有信守富士康的员工保密协议,把多份保密文件带走,在比亚迪制定了与富士康相似的生产流程。

诉状中又披露,富士康已寻求深圳警方的协助,并控告多名前员工,其中一人已被警方拘捕。

富士康还表示,比亚迪在分拆上市的通函中称,公司没有重要员工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此举有违反上市条例之嫌。

富士康:不惜非常手段保护商业机密

富士康诉状中还称,比亚迪的做法令其损失达人民币51.3亿元的生意,公司正寻求赔偿。

比亚迪则表示,并未接到法院通知,但已打算外聘法律顾问,应对可能进行的诉讼。

富士康主席兼行政总裁陈伟良昨天在股东大会后表示,不会评论有关的诉讼,不过他说:“我们有很强的理念,去保护商业秘密及客户的机密资料,甚至不惜采取非常手段去保护这些权益。”

分析师:比亚迪令富士康感到压力

一些驻台湾的外资投行分析师表示,富士康的做法,明显表示比亚迪近年高调进入手机代工市场已经触动富士康的神经。“比亚迪的动作很令人感到不快,加上它不久之前获得了装配手机的认证,下半年有关的营业额肯定提升,富士康这样做也可能是一种警告。”有分析师如是表示。

另外,陈伟良昨日亦透露,富士康将在两年内投入10亿美元,建设河北廊坊、山西太原及印度三座工厂,把产能增加一倍以上。对于主要客户摩托罗拉近期的表现不理想,他表示对公司的表现一定有影响,不过相信有关摩托罗拉可以在今年下半年重整旗鼓,“公司表现在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

『贰』 比亚迪的股票多久分红一次

股票多长时间分红一次是由股东大会根据公司盈利情况决定的,一般是在季报、半年报、年报披露后,股东大会进行决定。

超多股民听见股票分红就跃跃欲试了,一般情况下,只要上市公司是在盈利的状态,那么就有可能会分红。那你知道如何分辨哪些公司一年会多次分红吗?分红究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下面学姐就来给大家好好说一说。

感兴趣可以先看看每年分红都不少的牛股有哪些:【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1)股票分红是怎么算的?

每年上市公司盈利的时候,也是投资者盈利的时候,因为投资者会收到上市公司的回报,通常有送转股和派息两种方式,比较大方一点的公司两种方式的分红都会为投资者提供的。

比如我们常看到10转8派5元,意思就是如果你持有A公司10股的股票,那么在发布分红公告后你的账户里将会额外得到8股的股票和5元的现金分红。

要留心,在股权登记日收盘前购买的股票才能参与分红。

(2)股票分红前买入好还是分红后买入好?

无论是分红前买还是分红后买都没有多大的影响,对于做短线的投资者来说建议等个股分红后再入场比较合适。因为卖出红股还需要扣除相应的税,如果分红后,在很短时间内把它卖了,那么整体算下来是亏钱的,而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正确选择股票才是第一重要的。

来不及认真选择某只股的小伙伴,不妨点击下面这个链接,输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码,进行深度分析:【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3)对分红的股票后期要怎么操作?

正常能分红就说明上市公司经营的不错,所以如果持续看好,则一直持有,等待分红后期的上涨填权。

但如果买在了很高的位置就有可能会面临回调。在后期,若是发现走势不太对,这时就应该提前准备好止损位来及时的防止损失。

不过买股票的话,可不能光盯着有没有分红这件事情来看,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不妨领取炒股神器大礼包,之后买卖股票将会更加得心应手,点击链接即可获取: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叁』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

王传福,安徽省巢湖市无为人,1966年2月15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

成长历程

王传福出身贫寒,他成长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他的那种韧劲,那种狂性,让一般的企业家难以望其项背。

贫寒少年学业优秀王传福

1966年2月15日,王传福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的普通农民家庭。无为县是个小县城,隶属巢湖,靠近“长三角”,这大概是无为县最大的区位优势。王传福的父亲是一名技艺出色的木匠,后来入了党,曾经担任大队书记的职务。他为人正直、坚韧刚强、乐于助人,在当地受人尊重,有号召力。他在工作中公私分明,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由于是党员,王传福父亲的思想在农村中是比较开明先进的,去世时他响应党的号召,说服自己的亲人火葬。王传福的母亲则是传统的贤妻良母,教育孩子要忠厚本分。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子女们也都继承了刚强正直的性格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王传福亦是如此,这在他以后的创业历程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王传福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加上父母,一家十口人就靠世代传下的木工手艺活为生,日子倒也过得平静安详。但是好景不长,在王传福十三岁时,父亲因为长期的病痛折磨去世。家庭的经济情况开始每况愈下,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而哥哥王传方也从此退学开始工作赚钱养家。日子的艰难不易,母亲和兄长的殷殷期盼,不断鞭策着王传福。在青少年时期,也许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比同龄孩子显得稳重早熟,性格比较腼腆不大爱说话,也不愿意与他人过多交往。但是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知道用功读书,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来学习。因为他明白,家庭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唯有以优异的成绩作为报答。所以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条信念,那就是“永远要比别人做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王传福不服输、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奠定了他后来事业成功的基础。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年后,在王传福即将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又突然去世。命运给相依为命的兄弟俩以最沉重的打击。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生活的苦楚,年少的王传福是尝够了。深受打击的王传福,只能每日沉浸在学习中,以此忘掉痛苦孤独。生活的苦难也让王传福养成了坚强、独立、强势的性格。正像他自己说的“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支配,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管”。父母留给一对兄弟的全部财产就是四间茅草房,但是父母给他们留下的精神影响却让兄弟俩受益无穷,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他们的一生。王传福母亲去世时,正值初中毕业考试。王传福因此缺考了两门课程,没有考上当时热门的中专。人生的命运有时完全是偶然的,一个小小的因素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王传福的一生就是这样被改变的。在80年代中专管分配工作,因此是当时很多家境贫寒的初中毕业生的首选。但是90年代后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中专毕业生都就业困难。传福由于母亲的辞世,没有考上中专,而是进入无为县一所刚建立的普通高中--无为第二中学。这种偶然给了王传福进一步读大学深造的上升空间。否则,一代技术狂人王传福可能会被淹没在平凡的生活中。因为家庭的不幸遭遇,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在18岁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中断学业工作赚钱。但无论生活多艰难,他始终要求弟弟要发奋读书。王传福看到家庭的困难、哥哥的辛苦,心里有所动摇时,哥哥却说:“再苦再累,卖房也要读书,只要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在王传方眼里,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要求弟弟考上大学。当母亲去世时,大嫂张菊秀踏入了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她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传统妇女的贤良淑德重新温暖了兄弟俩的心窝。王传福高中的三年是整个家庭最艰难的时期,新进门的大嫂没有享受过一个新娘的快乐,而是要为柴米油盐发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王传福从高中起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嫂子取10元的生活费。有一次,家里实在没有钱,而嫂子又不舍得他委屈自己,就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借钱,最后才筹到不到5元的散票子。而后来在王传福考上大学时,哥哥将结婚时所带的一块“上海牌”手表和家里全部的新东西都送给了弟弟,并一路陪同他到长沙。在王传福求学期间,哥哥也决定将自己的小生意搬到弟弟所在的城市,尽量能在生活上多照顾到他。王传方一直承担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直到研究生毕业。长兄如父,哥哥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弟弟,更教会他做人。勤俭节约、要有志气、尽量花自己的钱是哥哥常说的话。而兄弟俩在最困难的日子也没有到成家的姐姐家里过一个春节。手足情深,兄弟间的浓浓情谊延续至今。今天已经名动天下的王传福和哥嫂家住门对门,在生活上互相照应。在事业上,兄嫂全力支持着王传福,掌管后勤部门,为比亚迪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在王传福大三时,学校改名为中南工业大学。王传福的母校中南矿冶学院组建于1952年。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这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2000年大学合并的潮流中,经国务院批准,中南工业大学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大学。因此王传福是中南大学的校友,2008年10月26日,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后起之秀的王传福回到母校,受聘为中南大学兼职教授,这也是衣锦还乡吧。王传福是中南大学的骄傲!进入大学后,出身贫寒的王传福埋头于学习之中,一心把专业课学好。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传福想做科学家,肯钻研问题,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本科时王传福就开始接触电池,这为他未来的事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国香港风险投资公司汇亚集团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王干芝评价说:“王传福是我见到少有的非常专注的人,他大学学的是电池,研究生学电池,工作做的还是电池。”正是因为长期专注于电池领域,他才能做出成果。成功有时候靠的就是坚持。应该说王传福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学生,王传福是外向型性格,天性开朗,喜欢热闹。因此他在大学期间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尤其是喜欢参加舞蹈。这一点其实挺让人费解的,王传福毕竟是一个霸气十足,男人味十足的男人。这种人在大学里一般都是踢足球、打篮球,哪有喜欢跳舞的?也许思维异于常人的王传福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吧。不过王传福总是精于技术,他的舞技之好在当时校园内是公认的,甚至有人将他称为学校里的“舞林高手”。结果读大学期间,王传福的名声就在学校里传开了,不是因为他学习好,而是因为他喜欢跳舞。

成功经历

1987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后,王传福即开始对电池的研究,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该院301室工作,2年后,年仅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提拔为301室副主任。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要花2万-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而欲买者趋之若鹜。王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在他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1995年2月,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一起创立了比亚迪,目前正在取代日本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第一流的电池生产商。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比亚迪的出口极度萎缩。但在今年夏天(2002年7月31日)成功地在香港主板上市。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55亿美元(2000年1.05亿美元),纳税0.24亿美元,有15000名员工。王传福上项目还有他的独到之处。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试着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三洋的订单转给了王传福。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3年来,比亚迪每年都能达到100%的增长率。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紧接着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此,王传福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搜索最前沿的人才,并建立了中央研究部。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据说王传福当时在业内受到了嘲笑,但他相信这是机会。随后,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一决定在今天已经结出硕果。根据《日经电子新闻》的统计,目前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厂商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目前,比亚迪的生产规模达到了日产镍镉电池150万只,锂离子电池30万只、镍氢电池30万只,60%的产品外销,手机领域的客户既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也有波导、TCL、康佳等国内手机新军,而无绳电话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新利等行业领导者。比亚迪一跃而成为三洋之后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占据了近15%的全球市场。胡润研究院2009年9月29日公布今年王传福以财富人民币35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其财富较去年增加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10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

编辑本段经营理念

比亚迪非同凡响。其掌舵人王传福,被称为“技术狂人”。他带领的这家深圳公司白手起家,13年中建立了涉及电池制造、手机配套、汽车等领域产值约200亿的高端制造企业。通过把可充电电池和电力汽车两个主业的嫁接,比亚迪声称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商用车制造企业。

巴菲特当然不会只为“一个伟大的理想”买单。王传福拥有什么打动这个苛刻的犹太老头儿的“法宝”?这个看上去内向而朴拙的安徽人获得过物理化学学士。1995年,从做证券的表哥手中借到250万元,他一头扎进手机电池行业。从镍电池到锂电池,比亚迪从容不迫得赶超,一度令索尼、三洋等行业大佬儿恐惧。正当人们为王传福在电池行业咄咄逼人的态势惊叹时,他鸟枪换炮,又一头挤进竞争白热化的汽车业。如今,有人说比亚迪是丰田汽车未来的真正对手。媒体如同发现了“中国的金刚”。有人评说,王传福蔑视现有的商业秩序和游戏规则,“他信赖年轻的工程师胜过资深的欧美技术专家,他认为什么都可以自己造,而且造的比高价买的更管用,他觉得技术专利都是‘纸老虎’”。的确,王传福改变了中国企业家的形象。那些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上苦苦挣扎,为了获得一份低端打工仔职位而不断压低身份,不惜血本甚至自相残杀的人群中,终于走出来一位“技术派”领军人物,以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为己任,狂热追求技术创新,并组织起了一支真正能征惯战的本土化的技术研发和制造队伍。“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别人有,我敢做,别人没有,我敢想。比亚迪每个单位遇到问题,我们都会说,你解决不了,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缺少勇气。”比亚迪一位副总裁这样解释他们的企业哲学。王传福的看法更实际。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技术恐惧症”,他说,这种恐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是啊,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难道就只能干些鸡零狗碎的低端加工业?!他拥有独特的解决之道。投资一条电池生产线,要几千万元,没钱怎么办?自己造。王传福“土办法”看上去很笨拙:自己动手制造生产设备,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由人工完成的工序。没钱,难道还没有人?比亚迪的“制造秘诀”,是“半自动化加人工”,也有人称“小米加步枪”。从电池生产线到汽车模具,王传福把人力资源开掘到了极致,二十名工程师怎么也能顶上一台机械手吧。在日本、欧美,工业化意味着大机器制造,尽量减少人工。经过比亚迪改造的“中国特色工业制造”,却是“人海战术”,或叫工程师制胜。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亚迪制造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工艺改进自始至终地融入到了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他们发现,“半自动化人工”的准确率并不比全自动化低,而且避免了批量加工出错后的大规模召回难题,它可靠又灵活。更可贵的是,对人工和技术研发的极度推崇,让比亚迪格外注重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只要客户提出要求,他们就能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最终生产一站式服务。王传福说,代工只是比亚迪的一种服务,背后卖的是零部件,卖我们自己的技术。想和别人竞争,还要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王传福说。所以,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把人仅仅看作劳动力,他就只能打工。而你把人看作创造者,他就是设计师。比亚迪的企业战略,其实从根本上就是要破除中国人力资源只能走廉价、低端路线这一迷信。在王传福看来,中国的工程师创造力是最棒的,因为他们总是工作第一,享受在后。“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很幸运,上帝照顾了我们,把这么优惠的东西放到我们这边来。而我们过去只懂管工人,不懂怎么把工程师组织起来。”他强调,利用好中国的高级人才和低级人才,让其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是“中国制造”的真正优势。

荣誉称号

2002年11月获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家”奖;2002年度“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2002年首次进入了《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2年中国富豪榜”;2003年9月入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

2003年6月王传福以企业家的身份,被《商业周刊》评选为25位“亚洲之星”之一。2008年度cctv经济年度人物“年度创新奖”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43.3亿元资产排名第四位。

王传福与巴菲特

王传福最为媒体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股神”巴菲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随着巴菲特的青睐,比亚迪的股价也一路飙升,从入股时的8港元左右上涨到2009年9月28日收盘价的61.85港币。亮丽的上升曲线让巴菲特赚的盆满钵满,更最终让王传福登上了首富宝座。巴菲特认为王传福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在他治下,比亚迪是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公司。早在2003年3月比亚迪刚进入汽车产业就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部,并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所,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10.2亿元,基于比亚迪汽车的现有基础和优势,建成电动汽车研发、测试中心和生产基地。

2009年胡润百富榜

王传福张茵许荣茂列三甲榜单显示,“胡润百富榜”排名前十二位的富豪分别是:王传福(350亿)、张茵家族(330亿)、许荣茂家族(320亿)、杨惠妍(310亿)、黄伟、李萍夫妇(300亿)、刘永行(300亿)、卢志强(300亿)、朱孟依(300亿比亚迪标志

)、王健林(290亿)、刘忠田(280亿)、杨严彬(280亿)、张近东(280亿)。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成为2009年中国首富,其财富较去年增加了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10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比亚迪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43岁的王传福拥有27.83%的股份。2008年,巴菲特宣布将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比亚迪是新一代“绿色汽车”的领导者,正好顺应了“科技”、“环保”、“创新”、“新能源”全球之势。据悉,此次2009年胡润百富榜共有7名企业家首次挺进前10位。65位上榜企业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财富突破100亿,1000位上榜企业家财富过10亿。

比亚迪

当心!比亚迪:2010年8月,最善于说到做到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大幅下调年度销售目标。经销商不堪重负,比亚迪驶离快车道。上周其公司宣布,将2010年产销目标由80万辆调整至60万辆,大幅下调25%。车市增长冠军由此结束了连续几年销量翻一倍的神话。按原定80万辆的目标,比亚迪上半年只完成半程销售任务的36%。随着市场增长放缓以及多款新车仍处在市场培育期,比亚迪要获得很大的增量已经不可能。

『肆』 求高人指点比亚迪未来前景如何未来五年比亚迪能达到什么水平求证据,数据,谢谢!

五年后年销八十万到一百万辆左右,
自主车企第一,证据:TID技术总成,遥控驾驶等新电子技术,机器人涂装,获原模具,博世等强大的零件供应商,等等强大的技术质量保障是比亚迪腾飞的强大动力和基础。现在其它自主车企没有一个掌握直喷,分层燃烧,双离合其中一点。

电动车全国第一,证据:比亚迪在国内电动车领域一直在国产车企中保持领先优势,铁电池的安全可靠和自产以及强大的电动电机技术是比亚迪发展电动的强大靠山;秦和S6DM的推出将大幅提高双模混动车的销量,打败丰田,雷克萨斯等车在国内的销量优势。

纯电动车世界第一, 请注意是“纯电动”,证据:现在世界上推出纯电动的车本身就不多,比亚迪现在是不是纯电动的世界第一都不好说,当然这里包括了K9纯电动大巴,K9今年的销量应该在1200辆左右(现在累计销量已经1200了),200万一辆就是24亿。2015年销量达5000辆没问题(这点可以根据k9今年跟国际上的合作和口碑判断,国内肯定也有一定的销量,主要在深圳长沙天津云南西安等跟比亚迪有合作关系的地方,下一步可能是武汉),那就是一百亿的销量,先不说E6和腾势。

我说的对不对,你可以五年后再来看看我的回答~

『伍』 比亚迪成为巴菲特唯一重仓中国公司,你如何看待现在的股市

对于A股来说,目前注册制改革已经开启,未来大概率会有一个慢牛的格局。媒体报道,日前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公布了其重仓的前十大持仓股,首次入围的比亚迪,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悉,当时是2008年,全球股市都出现了滑坡,相关资产的价格也不断缩水,巴菲特在香港市场,以8块钱的价格,买入了比亚迪的股票,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要知道当时的比亚迪只是制作一些低端的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电池,远没有今天的那么亮眼,但巴菲特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其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并且持仓至今十几年,从未减持过,期间比亚迪股价经历过暴跌和腰斩,但巴菲特毫不动摇,持仓至今,如今这笔交易已经让巴菲特获得了25倍的收益了。

『陆』 比亚迪辞职多久可以进

要看你所在的部门缺不缺人了。 不缺人一周就可以搞定。 缺人的话,你们老大和人事都会延迟批准辞工的,预计一个月左右。

裁员的比例那么高再进去几乎已不可能请看下面资料:比例高达70%,业绩下滑近九成是裁员主因近日,有来自比亚迪内部员工的爆料称,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裁员比例高达70%,且规定被列入裁员的员工必须在9月30日前自谋出路。据悉,比亚迪此次裁员主要针对汽车销售营销部,目标是把现有的2700人的销售公司裁减至800人,而首先被裁的人数定在1600人。“裁员是为过去的错埋单”9月9日,比亚迪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董事长王传福向股东表示,比亚迪2009年就犯下错误,现在的裁员和调整是为过去的错误埋单。他同时重申,2015年实现产销量中国第一的目标不会改变。据了解,比亚迪去年初曾把销售目标定为80万辆,对内目标更高达100万辆。随着全球经济趋势下行、国家优惠政策取消、安全气囊接连故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比亚迪去年的销量锐减。而去年比亚迪的实际销量只实现了52万辆。而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也只卖出去22万辆,同比下跌23.4%。比亚迪公司8月下旬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幅度达88.63%,降至人民币2.7356亿元。

『柒』 比亚迪“抢麦式”提问股东大会,给股市带来了什么

若是关注汽车股,最近听到最多的消息就是:比亚迪大涨。

10日上午,A股汽车板块,比亚迪大涨,最高涨至51.91元,涨幅5.14%,最终收至50.90元,涨幅3.10%。

销量的秘密

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9年5月销量快报。当然,比亚迪乘用车销量也没有逃出寒冬魔咒。今年5月份,比亚迪汽车销量同比下滑了10.2%,仅为33920辆;而前五月累计销量189337辆,也仅仅实现了1.29%的微增。其中,上月燃油车销量出现了波动:5月轿车销量为2544辆,同比下滑45%;1-5月累计销量16512辆,同比下滑47.8%。SUV的销量表现虽不及轿车惨淡,但都出现了两成左右的下滑。SUV5月销量3440辆,同比下滑25.5%;1-5月累计销量为22988辆,同比下滑19.5%。

燃油车销量有所下降,说明比亚迪也笼罩在车市低迷的阴翳之下。

除了在产品矩阵与品牌营销上下功夫,产品性价比仍然是行业竞争的核心,而比亚迪也没有乱了阵脚,定位依然准确。国产化的Model3价位是32万,自动驾驶功能被砍,实际降价并不多,用股东大会上的原话:“Model3内饰都是塑料,从做工和豪华程度,比亚迪的竞争力还是不错的,比亚迪也有16万的车。”如此来看,品牌力走向高端的同时,比亚迪依然稳扎稳打,性价比依然是造车准绳。

阅读全文

与比亚迪股东大会2015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近5年丁二烯价格走势图 浏览:440
东证期货合肥营业部 浏览:436
万鑫金融是诈骗公司吗 浏览:37
华谊集团燃料电池 浏览:313
金融机构与税务检查 浏览:303
增强金融机构吸引力 浏览:466
外汇管理局属于哪个单位管理 浏览:350
2014年5月美元对港币汇率 浏览:233
银行卡有风险买理财产品 浏览:960
银行金融机构部是分管什么的 浏览:350
深圳恒通金融贷款公司 浏览:745
润灵环球上市公司 浏览:22
新黄埔期货公司 浏览:243
杠杆的省力情况有几种 浏览:334
四川美玮邦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844
鹤岗萝北融资 浏览:334
规定金融资产达300万 浏览:281
慈善信托展望 浏览:204
债权融资计划案例解析 浏览:905
金融企业服务农村 浏览: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