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很少有被辞退的
目前,中农工建等一批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的,民营资本的目前很少,他们任命很多是行政性质的,关系千丝万缕,混到上层的,金融系统圈子很小,不会干这么得罪人的事,何况,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资产是国家的,盈亏也都是国家的,个人要想从中得利,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大家一起来挤国家资产的利润,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就算民营的普通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入很多都是灰色的,大家都懂, 老板也都知道
㈡ 邮储银行上市会裁员吗
之前他还未被称作银行,目前和商业银行是一样的了!
作为国家整个庞大邮政体系下重要也是唯一的金融机构,他未来的趋势肯定也是推行股份制改革然后进入市场(也就是去上市) 但目前来说还尚早,因为他还未股份制化,如果股份制化后,就会和中国农业银行一样,目前农行肯定是要谋求上市的,就算资格不够,也会得到国家特批,他上市只是时机问题.邮政银行后续股改和上市应该和农行极具相似性!
总之,股改肯定是要的,然后上市,走国际化路线,这是邮政银行也是所有的中国金融机构都要走的路子!
㈢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后职工的工资待遇会提高吗
交行吧,交行已经股份了,薪水高的多啊,另外,一个银行员工薪水永远和员工人数成反比,你想,实现同样多的利润,一个10个人分,一个1000个人分,能一样么?在中国,银行,永远是国企不如股份,股份不如外企,相信我吧,别重蹈覆辙了!
除了上面说的理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机制问题,机制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轻易改变不了的,就是企业特性决定不允许大量将利润用于发放工资,这也就是即便国有银行利润水平是股份的N倍,人数也是N倍,但是人均工资绝对小于股份的原因,股份可以采用非常高的绩效考核办法,来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请一定要相信我。
该回答在2006-02-08 20:39:20由回答者修改过
㈣ 银行年终变相裁员是为什么
在净利润增速下滑、不良率攀升的情况下,银行工作不再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收入高、福利多、几乎无失业之忧渐渐成为历史,降薪潮、裁员潮开始慢慢向银行逼近。
㈤ 在股份制银行工作能工作到退休吗 不会因为老了没有了工作能力就被开除吗 国有银行可以养老 股份制银行
在股份制银行工作,正常情况下可以能工作到退休的,因为在退休前,一般是不可能老没有工作能力的。银行又不是重体力活,怎么可能干不动呢?
不管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不会白养一个没工作能力的人,每月白送钱给他,要么老总是弱智,要么老总是他爹娘,不然怎么这么疼他。
㈥ 股份制银行无固定合同正式员工被辞退怎么维权
先仲裁,哪一方对仲裁不服,都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㈦ 为什么国有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有什么优缺点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是建立现代金融体制的迫切要求 “十五”时期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三大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和完善建设。在深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方面,具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是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指出,“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争取用5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把中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今年开始,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分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 健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系,是金融机构结构完善的金融体系,其主体应该多元化。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直牢牢占有着70%左右的市场份额 ,新兴商业银行很难动摇其在国内银行业中的稳固垄断地位,更无法在大规模范围内同其展开公平竞争。由此引发的为扩大市场份额的不规范甚至恶性竞争,不仅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积累了经济运行中大量的金融风险,给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金不足,且不良资产率过高。 按《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普遍未能达到这一标准。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52%,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般认为不足8%),从而制约着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扩张能力。从不良资产比率来看,世界前20家大银行,其平均不良资产率为仅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而中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高达20%左右。[1]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严重削弱了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而且有可能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加大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3、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不明晰,承担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 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国有产权形式内在的决定了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企合一的制度特征。在原有体制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承担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渠道是财政,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推动国企发展成为国有银行的历史重任。进入80年代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取代了财政成为国有企业最重要的资金供给者。据统计,改革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每年贷款额的80%以上流向了国有企业。1996年底,国有企业占用的国有银行贷款余额47434.7亿元。没有银行的金融支持,国有企业的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金融支持却使国有银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99年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接收了国有银行在1995年前产生的1.3万亿的呆坏帐。据官方估计,这还只能使国有银行的呆坏帐率下降到20%以内。只有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关系,建立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只有剥离政策性业务,才能真正搞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4、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是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需要。 我国即将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市场将向世界全方位开放,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我国企业将面临全面的竞争,特别是金融企业面对的挑战更为激烈。现阶段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是体制和机制上的不足。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竞争,减少、消除壁垒和保护。如果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然以政企不分、政府色彩浓厚,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的状态入世,那么在外资银行取得国民待遇后,不但会被视为违背世贸原则,而且也难以在竞争中取胜。其次是实力的不足,能够在国际上四处扩张的外资银行,大都是规模大,实力强,资本充足,国际业务经验丰富、业绩优良的大银行。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创新动力和能力低。按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现有的体制,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对它们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是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发展的方向的。
㈧ 工商银行什么时候开始股份制改革的 还有相关文件
1984年:我国实现了“拨改贷”,工、农、中、建行转变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定位央行,打破了一家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
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体制上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分离,标志着国家专业银行开始了商业化的进程。
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正式确立了国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地位。
1998年:政府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1999年:政府将1.4万亿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首家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宣布成立。
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由此肩负起领导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重任。
2003年12月30日,国家开始启动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
2004年1月6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启动,中行和建行成为股份制改造试点。
2004年: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完成了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批准工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方案,月内,汇金公司150亿美元外汇注资工行。
2005年5月,工行完成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的剥离工作(二次剥离)
2005年6月17日,建行与美洲银行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这是四大国有银行首次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2005年6月底,工商银行财务重组工作基本完成。
2005年8月中下旬,中行先后与四家境外投资者签订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
2005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5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H股上市;
2006年1月,工行选定境外战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三公司出资37.8亿美元购买约10%的股份。
2006年3月,工行选定5家IPO承销商,即美林集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行团、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回归A股,创下当时A股IPO数项记录。
2006年7月,工行的A+H同日同价上市申请获得国务院批准。
2006年9月26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工行上市申请。
2006年10月27日,工行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挂牌,成为全球最大的IPO。
㈨ 为什么银行要搞股份制改革
我试着回答一下:
1、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如果我有100万,那我可以用这100万来开公司;但是我不一定有100万,假设我有1万,那我可以找出另外99个人,每人出1万,那么我仍然可以用100万开一家公司,只不过这一次我只是股东中的一个。其次,即使我真的有100万,但是开一家我梦想中的公司可能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资金,我仍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筹集资金,达到我的目的。
2、裁减人员肯定是因为人太多了。
3、至于改革的好处,简单来讲,以前银行出了事,买单的是国家,他就相当于第一个问题里出100万的人,但是对于国家来讲,损失的可能上千亿,上万亿。对于银行来讲,以前,关心自己的人、监督自己的人(及出资者)只有国家,现在则多了一些人或者机构,她比以前更有理由经营好。当然,银行业未必一定能经营好。同时,银行可以借鉴外资股东先进的管理经验。
4、至于股改问题,则是属于中国特色里的一个。股改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制度不完善,思想不解放,害怕实行股份制以后会削弱甚至危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不实行有无法筹集到相应的资金,因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手段。以第一题为例,就相当于我需要100万,但我只拿出50万的额度来筹资,而别的都在国家的掌握之中。号称100万,但是实际上只有这50万,股改就是要解决这个名不副实的问题。
㈩ 我在股份制银行工作,太累了,要崩溃了!
只要你想,任何时候都能是新的起点。可能在你的心里,愿望和现实的落差太大,导致你对这份工作感到疲惫。而且你认为这份工作已经影响了你的家庭生活。但我认为这也与你自身有关,你没有自己的时间说明你不能合理调配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可以反映你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现在你的心态不对,你一直想着自己很疲惫,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越是这样想,你就越会感到厌烦。我建议你先放松一段时间,再以一种不同的心情投入这份工作,如果那时你仍觉得感觉不好,那就大胆地换一份工作重新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