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600161十大股东

600161十大股东

发布时间:2021-03-26 09:37:13

『壹』 中国血制品规模谁最大

天坛生物不断发力,争抢中国血液制品“老大”之位。

今天(4月2日),天坛生物发布2017年年报,2017年1-12月天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7.65亿元,同比下降17.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增长359.33%;血液制品业务收入15.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调整后)增长13.22%。

天坛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球的血液制品有着非常高的行业集中度,公开资料显示,全球产量前五位的血液制品企业占有该行业市场份额的80%---85%,基本垄断了全球血液制品的供应。

而我国血液制品,虽然相较于国外行业集中度偏低,但集中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2016年,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均实现营收1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血液制品公司三巨头。再加上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国家对于该行业的监管高度重视,自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血液制品适应症不断增加,血液制品下游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据米内网《血液制品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显示,通过对2015年国内批签发的血液制品数量进行统计,2015年血液制品的市场规模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10.88%,若能保持增速,2016年的市场规模能突破200亿元。

所以,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各企业也在不断发力。

据天坛生物年报显示,2017年天坛生物进行重组,将其经营疫苗业务的北生研100%股权以及长春祈健51%股权出售给中国生物并购买中国生物下属经营血液制品业务的贵州中泰80%的股权,而成为中国生物下属唯一的血液制品业务平台。在完成重组后,天坛生物有望成为行业TOP1。

但同时,卫光生物、ST生化等血液制品企业也奋起直追,华兰生物与上海莱士也在加快步伐进行扩张、并购,究竟谁能成为行业领头羊,还有待考究

『贰』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1.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关联交易较多,预计未来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较大,是内生增长最强劲的整机企业。
2.成飞集成(002190)国防主管部门还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长期看好军工行业的发展,后期仍然存在整合预期。
3.中航飞机(000768)运输机、支线客机板块,军工企业改制、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军民融合加深等进入兑现阶段,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4.中航动力(600893)航空发动机的主机板块,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资产交割,公司存在发动机板块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5.成发科技(600391)预计将注入中航集团发动机板块的优质传动资产,2012年已完成传动事业部的建立,资产注入前景明确。
6.中航动控(000738)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的企业,存资产注入预期。
7.中航电子(600372)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细则出台,之后将进行分类改革和试点,作为中航集团旗下公司,市场对于中航电子的改革期待较大。
8.中航机电(002013)航空机电系统的唯一平台,托管集团旗下机电资产18家公司,剩余14家仍存继续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预期。
9.中航光电(002179)公司为C919大飞机提供集成设备安装架、系统支架和连接器等,是综合设备柜的唯一供应商,对外并购将是公司的战略规划。
10.中航黑豹(600760)农业运输车的骨干企业,向高科技环保电动车发展,第三大股东东安发动机是国内最大的汽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有想象空间。
11.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团直升机板块业务整合顺利,且市场效益明显,军品总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已逐步成熟。
12.贵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东与中航汽车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成中航汽车,后期有资产注入预期。
13.中航重机(600765)股权划转后海翼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将极大强化与海翼集团在液压及锻造领域的上下游关系,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14.*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新材料上市公司,由于业绩堪忧,未来大股东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15.深天马A(000050)资产注入之后管理协同效应提升将推动公司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带动产业链配套运转,推动盈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长.
16.飞亚达A(000026)央企中航国际的下属企业,预计潜在的激励机制改善可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时有整合预期。
17.中航地产(000043)航工业集团旗下产业除航空、军工类产业以外,还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产业,对集团旗下众多资产整合预期提升。
18.*ST东安(600178)公司处于集团公司的汽车板块,业绩一直不如人意,后期存在大股东的相关资产注入预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19.华锦股份(000059)华锦股份业绩亏损,实际控制人实力雄厚,并有意将华锦股份打造为石化产业平台,未来资产重组值得期待。

20.北方国际(000065)北方国际的主营业务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内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铝业加工制造等,存在作为相关资产整合平台的预期。
21.北化股份(002246)大股东变更为中兵投资,有利于发挥公司在纤维素产业及特种化工板块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团层面有效实施产业整合。
22.长春一东(600148)生产和销售重、中、客、轻、轿、微等各种型号的汽车离合器,农用车离合器;生产和销售各种铝、锌压铸件产品.
23.光电股份(600184)集团光电板块中,仍有体量庞大的优质光电资产未上市,同属兵工集团的江南红箭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24.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国内传统的专业化矿用自卸车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各种型号的"特雷克斯牌"传统自卸车。
25.北方导航(600435)作为兵工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集团将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后期整合预期加大。
26.凌云股份(600480)汽车产业未来将以节能减排为方向快速发展,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整合提供新一轮发展机遇。
27.晋西车轴(600495)产品涵盖国内外各型铁路机车、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重组并购北方锻造后,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车轴企业。
28.北方创业(600967)大股东内蒙一机是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研制基地,兵器集团还有不少和坦克、轮式战车相类似的装甲车资产有待整合。
29.江南红箭(000519)公司作为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先进材料公司,未来有望成为集团非金属先进材料整合的平台。
30.国药一致(000028)实际控制人国药控股增持后,有望获得国药体系内更多的资源倾斜,受益央企改革试点带来的制度红利。

31.国药股份(600511)国药集团被确定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试点企业,公司是国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药平台,有望迎来改革整合。
32.天坛生物(600161)大股东中生集团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汉所等,有望成为血制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
33.现代制药(600420)此前并购的容生,川抗等企业,随着后续15亿定增资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开启外延并购的新高潮。
34.北新建材(000786)大股东对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引入外部投资者等举措将提升公司竞争力。

35.洛阳玻璃(600876)中国建材集团及所属中国建材玻璃公司承诺,计划三年内,以公司为平台,解决与龙新玻璃等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36.方兴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进行改革。
37.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熔铸锆刚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铸氧化铝系列耐火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将受益于国企改革。
38.中国玻纤(600176)集团公司入选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成为改革焦点企业。
39.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和境外投资,受益于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
40.国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确立了"立足煤炭、发展电力、延伸煤制气"的战略,国投系改革加速。
41.国投电力(600886)国企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集团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公司作为集团电力能源建设运营的重要平台,有望从中受益。
42.中纺投资( 600061)安信证券借壳,在交割完成12个月内,对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的基金和期货 相关业务有望以资产注入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43.国投中鲁(600962)江苏环亚借壳上市,通过重组等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尝试。
44.中粮地产(000031)公司控股股东中粮集团,成为国资委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公司有望成为相关领域的整合平台。
45.中粮屯河(600737)公司将以混合所有制作为手段,为下属企业引入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私募股权等,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46.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是首批改革试点企业之一,随着后续细化改革政策的落实以及第二批试点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47.中储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发转让15.3%股权,引入后者作为战投,开启央企混改,预计将出现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单中.

48.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为集团特种纸业务发展平台,若获得与冠豪高新主营业务相同或类似的业务机会,优先让与冠豪高新。
49.岳阳林纸(600963)作为林浆纸一体化龙头,公司造纸所需纸浆部分自给,林产200万亩,具有林业资源优势,是国资改革潜在受益标的。
50.恒天海龙(000677)公司控股股东恒天集团获股权划转,将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为恒天集团整合平台。
51.恒天天鹅(000687)恒天天鹅重组交易标的为华讯方舟特种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有望获新股东资产注入,转型为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商。
52.许继电气(000400)许继电气正步入特高压收入,智能电表业务不断突破、海外业务不断拓展的时期,同时受益"一带一路 "战略及国企改革。

53.平高电气(600312)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带一路"和国网海外规划,集团存在整体上市预期。
54.国电南瑞(600406)国家电网会继续推进以旗下具备条件的公司整体上市为目标的改革,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受益集团资产证券化。
55.国电电力(600795)公司作为中国国电集团常规能源的整合平台,未来资产注入预期强烈,且受益于电力体制改革。

56.长源电力(000966)公司收购国电集团湖北公司旗下中华山、乐成山等10个风电前期项目,拟开拓新能源业务,后续资产注入可期。
57.英力特(000635)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通过继续剥离亏损的非核心资产和提高盈利水平较好的产品的占比,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58.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种为褐煤,公司内生增长一般,集团公司承诺适当时候将元宝山、白音华矿注入到上市公司。
59.上海医药(601607)新团队实现平稳过渡,制定三年过千亿目标,而作为上海本地医药企业,有望明显受益于国企体制机制改革。

百联集团:
60.上海物贸(600822)主营业务包括金属材料、矿产品(不含铁矿石)、化轻原料、建材、汽车及配件、机电设备、进出口贸易等。
百联股份(600827)商贸零售作为完全竞争类行业,剥离资产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未来更深层次改革有望陆续推进。
第一医药(600833)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医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团: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运和现代物流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整合相关物流资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团主业,实现协同发展。
金枫酒业(600616)作为集团公司旗下酒业平台,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乳业(600597)第二期激励计划有望再次激发公司活力,引爆国企改革热情,是集团旗下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经营,公司2014年12月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国企改革提速。

『叁』 天坛生物的相关公司

中生集团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控股股东,也是天坛生物的最终控制人,在无偿划拨完成后,天坛生物由中生集团的孙公司升辈到子公司。至此,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持有天坛生物183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27%,成为天坛生物第一大股东。
上市公司天坛生物多次发布公告称,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已经组建了整体上市工作组,将在近期采用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及吸收合并等方式逐步整合集团系统内部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总体方案是将旗下6大生物研究所注入天坛生物,组建微谷生物国家疫苗中心。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创立于1919年,是我国最早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研究和防疫制品生产的单位,原直属于国家卫生部管理,现在所址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职工1473人,各类科学技术人员612人,占职工总数的42%。其中高级技术人员88人,中级技术人员170人。该所不仅是开拓重要研究项目及首先开发成功并推广使用重要防疫制品的单位,而且是中国早期研究抗菌素的单位。该所生产各种防疫制品、血液制品和诊断用品,在预防、控制以致消减传染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延长人民寿命等方面有突出重要贡献。
已故汤飞凡教授首先在世界上分离成功沙眼衣原体,获“国际沙眼组织”金质奖;中国首先研制成功的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另有 60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等部门授予的各种奖励。随着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该所在发挥传统生物技术优势的同时,将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实现重点发展,建成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重要开发基地。
该所与许多国内外研究所、实验室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国际上一些著名学者和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多次来所参观、访问,1978年以来已达600人次;该所科技人员、专家200人次被陆续派往国外进修、考察或出席国际性会议。该所陈正仁、章以浩、苏万年等专家先后担任全球扩大免疫规划顾问小组成员。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品研究、生产基地之一,占地面积48万多平方米,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1958年建所以来,作为我国西南六省、市、自治区计划免疫协作中心,成都所长期致力于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学和基因工程学的研究,生产与经营预防制品、血液制品、诊断制品、基因工程产品等生物制品。
“蓉生”牌系列产品主要涵盖五大类:一是血液制品类,如人血白蛋白、蓉生静丙、蓉生逸普等;二是菌疫苗和类毒素类,如卡介苗、百白破三联制剂、乙脑活疫苗等;三是免疫调节类,如卡舒宁等;四是诊断用品类,如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梅毒诊断制剂等;五是基因工程产品,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所有生产车间均已通过国家GMP认证。
成都所出品的杰益维(乙脑减毒活疫苗),已经使超过3亿中国儿童免受乙型脑炎的侵袭。这一新型疫苗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及其成功的临床应用,引起全球疫苗领域的高度关注。1997年,该产品的海外注册工作启动,2002年进入国际市场。2006年实现对印度出口。许多国家表示希望成都所成为其疫苗产品主要供应商。
成都所控股的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与生产经营,开创并保持着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众多“第一”,始终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蓉生”牌系列血液制品被卫生部誉为“血液制品的典范”,赢得了市场的普遍赞誉。
成都所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的老专家、学者和年富力强、掌握现代技术的青年科技人员构筑起强大的人才集群。成都所现有800余名员工中,科技人员近13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200余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达27人。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3月12日成立,是一家集血液制品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是我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控股股东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公司。注册资本8326.1万元,总资产近6亿元,年销售额近3亿元。公司连年荣膺政府授予的“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成都市重点优势企业”、“高新区十强企业”等殊荣。目前“蓉生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量已超过1800万人次,“蓉生静丙”的使用超过400万人次,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蓉生”牌血液制品在品质和质控方面均有严格管理措施保证,被卫生部誉为“血液制品的典范”,赢得了医生、患者的普遍赞誉。
公司控股股东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全国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始建于1953年,是我国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学与基因工程学研究、开发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我国最早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血液制品的企业,是我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的蓉生牌系列血液制品以规模、质量、安全和品牌等综合优势在中国血液制品市场占据了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赢得了极高的市场美誉度。1996年,蓉生白蛋白顺利通过按照WHO推荐标准和美国药典标准进行的各项检测,首次出口北美国家,实现了我国血液制品出口零的突破。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原直属于国家卫生部,现隶属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是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机构和生产人用生物制品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也是中南地区计划免疫指导中心及全国6个主要生物制品生产基地之一。
该所在生物制品生产、科研等方面有着长足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丰富经验的生物制品专家,其中有WHO专家1人,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专家12人,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4人,享受国家及省市政府津贴者23人,先后承担过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863”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及省市重点攻关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取得各级成果奖及科技进步奖138项,拥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发酵、单克隆抗体、蛋白质纯化等多项高新技术及产品。P3实验室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研究实力。
该所在完成国家指令性预防生物制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外,还致力于高新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尤其在产血液制品、新型治疗制品及诊断试剂4大系列,生产30多种约一百多个规格产品。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产品质量稳定,质量保证体系贯穿于原材料采购至成品及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多项主要产品质量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十余个产品曾荣获国家和部省级、市级优质产品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微生物学及免疫学专业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全国生物制品系统中唯一博士点。九十年代初按国家教委的规定改为:免疫学专业具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病原生物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现有在校生40多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进行,科研课题随导师所在研究所完成。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34年,当时称为“厚生研究所”。1946年被东北抗日民主联军接收,是集科技、开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国有大型医药生物技术企业,是预防、治疗、诊断用生物制品和高科技产品生产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东北地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中心。1999 年初该所在国务院各部委调整改革的重大变革中与卫生部脱钩,现归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管理。共有七个生产车间,四十三个品种通过国家GMP认证,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GMP证书。
长春所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引领并培养出一批积极钻研生物制药技术的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其现有高级职称94人,中级职称389余人,初级职称279余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2%以上。1992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两个专业授权点,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2001年被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长春所是国家重点生物制药骨干企业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新药研究基金计划、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计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省(市)级科技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全国科技大会奖17项,国家部委奖励46项等,累计国家级奖励76项,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奖励91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其中授权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
长春所拥有雄厚的无形资产,有各类生产批准文号60个,在生物制品行业中具有独特的产品结构多元化优势。国药长春所是中国第一个干扰素中试基地;第一个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工业化生产基地;第一个获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生产文号的企业。
长春所自行研制并生产的甲肝疫苗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生物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产的乙肝基因疫苗为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它是国内首家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正式生产文号的厂家,曾两次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长春所主营产品为生物制品、诊断用品、基因工程产品,产品种类包括各种疫苗、菌苗、类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免疫学诊断试剂等诸多类型。其中主要产品有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纯化森林脑炎疫苗、抗狂犬病血清等制品。
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长春祈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祈健生物”)于2006年9月在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的支持下,成功实现股权重组,重组后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分别持有51%、39%、10%的股份。经过祈健生物各股东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贯行“一切从沟通开始,一切从认真做起”,内抓质量、外树形象,注重与全国疾控系统的合作。
祈健生物生产的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上市已有十年时间。2008年,公司产品在国内的使用量创历史新高,并已出口至韩国、印度等国家。祈健生物正在进行新厂区的建设,将扩大水痘疫苗生产规模,恢复原有麻疹疫苗的生产。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34年,其前身是原国立西北防疫处,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1953年迁现址(兰州市城关区盐场路888号),原隶属国家卫生部管理。1985年,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1999年,隶属原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2002年以后,隶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是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的二级子公司,2009年9月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联合重组,属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二级企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和经营,是国家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的生物高技术企业;是国家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机构;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甘肃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人事部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国家民政部“明天计划”医疗康复药品定点供应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训基地。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2009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占地43万平方米,总资产13.73亿多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97亿元,实现利润3.12亿元。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列我省生物医药行业第一名。现有职工140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650多人,占全所职工总数的46%;中专以上学历者约800多人,占全所总人数的57%,实现利润列全国医药行业工业企业第17位。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部车间均通过了SFDA组织的GMP认证,年生产各类疫苗(血液制品)近1亿剂量,产品销往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为全国各族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拥有6个专业研究室、两个国家级菌种保藏中心、一个生物安全实验室。拥有一支梯队合理,素质优良,乐于奉献,具有事业心的中青年科技队伍和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专职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科技人员达120多人,其中研究员11名。经过70多年的努力, 科研开发工作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方向。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与多家国内、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100项。近十年来,获得国家Ⅰ类新药4个品种,Ⅱ类新药8个品种, Ⅲ类新药2个品种, Ⅳ类新药及仿制药13个品种。 获得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杜邦科技创新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8项。这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力地提升了我省和兰州市的生物技术产业水平。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独立研制的A型肉毒毒素,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独家获准生产销售的生物制品,并获韩国KFDA颁布的注册证书,是我国第一个独立出口的生物制品,目前已在近20多个国家注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声誉。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等均为国内独家生产,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双价疫苗产量占全国市场80%以上,已成功销往非洲。麻疹减毒活疫苗产量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为国家卫生部提出的消灭麻疹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80%以上。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国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首批授予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是我国生物制品科研与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有职工13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其中300多人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研究生导师7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5人,国家生物制品标委会成员4名,国家新药审评专家4名、WHO生物标准化咨询团专家1名。所内设有分子生物和单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细菌多糖、分子病毒、血浆蛋白及其制剂、生物技术信息与流行病、诊断试剂和微生态、生物技术综合研究、实验动物等九个研究室,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曾先后完成国家“七五”计划、“八五”计划、“863”攻关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科研任务。获得科研成果100余项,其中30余项获国家科委、卫生部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八十年代末与预科院病毒所共同研发的α1b型干扰素,是我国第一个实现产业化的治疗用基因工程产品,国家一类新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继后开发的γ型干扰素,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拥有国家批准生产文号200多个,产品种类包括血液制品、预防制品、基因工程产品以及各类诊断试剂。拥有设备先进的大规模血液制剂生产线以及符合欧洲GMP标准的疫苗生产大楼,所有生产车间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2005年产值超10亿元。1996年和2000年先后从日本引进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称号。水痘、流感、麻腮二联、人血白蛋白等制品分别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新产品”、上海医药行业“名优产品”等称号。并建立了以华东地区为中心,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上生”品牌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 中国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设在北京,是由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共同出资设立的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新型科研型企业。
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承接着国家级重点项目——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疫苗中心”)的组建工作。国家疫苗中心是国家发改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新型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及服务平台,建设地点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工程于2009年6月29日奠基,计划于2010年12月全面竣工。
作为国家级的技术研发和工程技术转化平台,国家疫苗中心的各项设施建设均以符合中国、欧盟及美国GMP、GLP及生物安全等标准为指导原则,集中了多项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可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项目的工程化研发及技术支持。国家疫苗中心将建设符合欧盟GMP标准的5条中试生产单元(内含3个生物安全二级BSL-2级区域),包括病毒活苗及灭活苗生产单元、细菌疫苗生产单元、基因工程生产单元及昆虫细胞生产单元;4个专业实验室(内含2个生物安全二级BSL-2级实验室),包括病毒实验室、细菌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及QC实验室;两条分装单元(活苗及灭活苗)、包装区、实验动物房等配套设施。
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疫苗和解决新型疫苗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中的重大技术难题,重点从事新型疫苗、重组蛋白、多肽药物、核酸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与中试生产及生物技术咨询服务等,为我国新型疫苗的研究开发提供完整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平台,提供成熟的先进生产工艺与技术。科研发展方向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疫苗,攻克新型疫苗研发及产业化中的技术难题,为新型疫苗的研究开发提供完整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平台,提供成熟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工作重点包括新型疫苗、重组蛋白、多肽药物、核酸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的研发、中试生产,同时提供相关的生物技术咨询服务。
国家疫苗中心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及国家资金补助计划,并加入了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同时承担着科技部“863”课题计划、重大传染病专项、支撑课题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北京市重大专项等10 余项。此外,“国家疫苗中心”还与国内外多家单位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合作项目10余项。

『肆』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有人事权吗

有!
建议你首先了解一下,国家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就明白了。

董事会、监事会还有经理会!

因为天坛生物是国企,所以,他的好多人事变动,包括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国资委的影响。

但是,这个不妨。毕竟天坛生物是上市公司,还有很多大小散户、小股东嘛。所以,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看看的。

他们天坛生物自己网站上有董事会、监事会的人员、工资结构等可以查询,另外在浪潮咨询也可以查到。

『伍』 600161天坛生物因媒体报道需澄清

2007-08-16中生集团整体上市提速 拟对天坛生物注入资产
中介机构进场 中生集团整体上市提速
虽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一再强调就目前形势来看,难以在今年年底完成集团在A股的整体上市,但暗自里还是在不断地为集团整体上市的计划筹划铺路。
日前,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继上月末,中生集团成为天坛生物直接控制人后。几天前,中生集团再次聘请了中介机构,拟对天坛生物资产注入的事情进行操作。
"整体上市计划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过程中需要涉及到不良资产剥离和一些资产的重组等问题。"一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在今年年初中生集团就已经聘请了相关保荐人,但"整体上市需要时间"。
中生集团以天坛生物为平台实现整体上市的预期早已十分明确。
7月底天坛生物发出通告称:原第一大股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持有的18315万国有限售流通股,无偿划转至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的股权过户手续已经办理完毕。中生集团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控股股东,也是天坛生物的最终控制人,在无偿划拨完成后,天坛生物由中生集团的"孙公司"升辈到"子公司"。至此,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持有天坛生物183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27%,成为天坛生物第一大股东。
上市公司方面称中生集团公司将在未来12个月内,采用定向增发、收购资产及吸收合并等方式逐步整合集团系统内部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将视需要对天坛生物的董事会进行充实和人员调整。
据悉,早在今年年初,中生集团已经组建了整体上市工作组,对各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摸底和上报工程项目等工作都在积极进行之中。
"我们相信中生集团将在2008年中期之前完成整体上市,但并不对其实施进度持以过快预期。因为六大生研所现仍是全民所有制下的国有独资企业,对其改制上市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花时间来做。"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指出。
中生集团是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旗下主要盈利资产为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和销售的疫苗、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
2006年,中生集团总资产在40亿元左右,净资产在27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净利润规模在3.3亿元左右。其中,疫苗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计划内疫苗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计划外疫苗的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
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在国家免疫规划扩容将增加中生集团2008年销售额14亿元的背景下,中生集团净利润规模将达到6.8亿元。
"在集团整体上市后,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整体上市后,六大所的科研力量整合到目前的'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将更名为'国家新型疫苗研究中心',此中心将立足于高端疫苗的创新,如:联合疫苗、肿瘤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开发。而整合后的中生集团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将显著加快"张明芳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
"看好疫苗行业,更看好疫苗行业的龙头公司。天坛生物――整体上市后的中生集团,具备成为医药行业大市值公司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素质,因此我们认为,天坛生物是医药行业战略性投资的最佳选择,中生集团未来的市值将超过200亿元。"何平鸽给予天坛生物"推荐"的评级。

『陆』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网,公司简介,可在钉钉企典 上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06-08,注册资本87113.900600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人是付道兴,公司地址是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18号A座126室,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110000600069802M,行业是制造业,登记机关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制造生物制品、体外诊断试剂;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 );设备租赁;出租办公用房;土地使用权的租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是110000005200184



• 分支机构: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注册号是440000100894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91110000600069802M




• 对外投资:






• 股东:






• 高管人员:




『柒』 动物疫苗概念股有哪些

生物疫苗概念股
中牧股份()公司是首家获国家农业部批准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
莱茵生物(002166)公司业务包括从八角中提取制造"达菲"的原料--莽草酸。
海王生物(000078)公司旗下海王英特龙研发的流感疫苗是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上市的第三代流感疫苗。
达安基因(002030)公司和下属合营公司广州华生达协作研制出新发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通用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取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科技部下达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中,公司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编号2010GRE01001)被确认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东北制药(000597)公司产品群涵盖维生素类、抗感染类、计划生育及激素类、抗病毒类、脑循环与促智药类、消化系统类、麻醉和精神类共计七大类200多种。
四环生物(000518)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中试、生产、和销售,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鲁抗医药(600789)公司是我国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是目前国内拥有半合抗三大母核的比较完整生产链的企业,公司还实现了由传统抗生素生产向半合抗生产的转变。
金宇集团(600201)公司旗下内蒙古生物药品厂是自治区唯一一家生产畜禽疫苗制品企业
升华拜克(600226)公司是国内农药、兽药、动物疫苗和锆业多个行业的隐性龙头企业,主要兽药产品涵盖动物疫苗、动物抗生素制剂和动物营养药三大领域,产业链完整,竞争能力突出。
联环药业(600513)公司已有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F株),获得农业部兽药生产批文并投入生产。
华兰生物(002007)公司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共同承担人用禽流感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的研究,检定及审评通过后,公司大流行流感裂解疫苗将进入临床阶段。
天坛生物(600161)公司控股股东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将联合承担中国内地第二个人用禽流感疫苗项目的研发

『捌』 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国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最新(2015)国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中航集团:
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关联交易较多,预计未来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较大,是内生增长最强劲的整机企业。
成飞集成(002190)国防主管部门还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长期看好军工行业的发展,后期仍然存在整合预期。
中航飞机(000768)运输机、支线客机板块,军工企业改制、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军民融合加深等进入兑现阶段,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航动力(600893)航空发动机的主机板块,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资产交割,公司存在发动机板块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成发科技(600391)预计将注入中航集团发动机板块的优质传动资产,2012年已完成传动事业部的建立,资产注入前景明确。
中航动控(000738)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板块资本运作平台,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的企业,存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电子(600372)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细则出台,之后将进行分类改革和试点,作为中航集团旗下公司,市场对于中航电子的改革期待较大。
中航机电(002013)航空机电系统的唯一平台,托管集团旗下机电资产18家公司,剩余14家仍存继续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预期。
中航光电(002179)公司为C919大飞机提供集成设备安装架、系统支架和连接器等,是综合设备柜的唯一供应商,对外并购将是公司的战略规划。
中航黑豹(600760)农业运输车的骨干企业,向高科技环保电动车发展,第三大股东东安发动机是国内最大的汽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有想象空间。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团直升机板块业务整合顺利,且市场效益明显,军品总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已逐步成熟。
贵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东与中航汽车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成中航汽车,后期有资产注入预期。
中航重机(600765)股权划转后海翼集团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将极大强化与海翼集团在液压及锻造领域的上下游关系,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新材料
上市公司,由于业绩堪忧,未来大股东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深天马A(000050)资产注入之后管理协同效应提升将推动公司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带动产业链配套运转,推动盈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长.
飞亚达A(000026)央企中航国际的下属企业,预计潜在的激励机制改善可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时有整合预期。
中航地产(000043)航工业集团旗下产业除航空、军工类产业以外,还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产业,对集团旗下众多资产整合预期提升。
*ST东安(600178)公司处于集团公司的汽车板块,业绩一直不如人意,后期存在大股东的相关资产注入预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华锦股份(000059)华锦股份业绩亏损,实际控制人实力雄厚,并有意将华锦股份打造为石化产业平台,未来资产重组值得期待。
北方国际(000065)北方国际的主营业务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内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铝业加工制造等,存在作为相关资产整合平台的预期。
北化股份(002246)大股东变更为中兵投资,有利于发挥公司在纤维素产业及特种化工板块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团层面有效实施产业整合。
长春一东(600148)生产和销售重、中、客、轻、轿、微等各种型号的汽车离合器,农用车离合器;生产和销售各种铝、锌压铸件产品.
光电股份(600184)集团光电板块中,仍有体量庞大的优质光电资产未上市,同属兵工集团的江南红箭资产注入预期加强。
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国内传统的专业化矿用自卸车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各种型号的"特雷克斯牌"传统自卸车。
北方导航(600435)作为兵工集团的下属上市公司,集团将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后期整合预期加大。
凌云股份(600480)汽车产业未来将以节能减排为方向快速发展,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整合提供新一轮发展机遇。
晋西车轴(600495)产品涵盖国内外各型铁路机车、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重组并购北方锻造后,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车轴企业。
北方创业(600967)大股东内蒙一机是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研制基地,兵器集团还有不少和坦克、轮式战车相类似的装甲车资产有待整合。
江南红箭(000519)公司作为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先进材料公司,未来有望成为集团非金属先进材料整合的平台。
中国医药集团:
国药一致(000028)实际控制人国药控股增持后,有望获得国药体系内更多的资源倾斜,受益央企改革试点带来的制度红利。
国药股份(600511)国药集团被确定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试点企业,公司是国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药平台,有望迎来改革整合。
天坛生物(600161)大股东中生集团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汉所等,有望成为血制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
现代制药(600420)此前并购的容生,川抗等企业,随着后续15亿定增资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开启外延并购的新高潮。
中国建材集团:
北新建材(000786)大股东对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引入外部投资者等举措将提升公司竞争力。
洛阳玻璃(600876)中国建材集团及所属中国建材玻璃公司承诺,计划三年内,以公司为平台,解决与龙新玻璃等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方兴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进行改革。
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熔铸锆刚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铸氧化铝系列耐火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将受益于国企改革。
中国玻纤(600176)集团公司入选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成为改革焦点企业。
国投集团:
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和境外投资,受益于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
国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确立了"立足煤炭、发展电力、延伸煤制气"的战略,国投系改革加速。
国投电力(600886)国企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集团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公司作为集团电力能源建设运营的重要平台,有望从中受益。
中纺投资( 600061)安信证券借壳,在交割完成12个月内,对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的基金和期货 相关业务有望以资产注入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国投中鲁(600962)江苏环亚借壳上市,通过重组等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尝试。
中粮集团:
中粮地产(000031)公司控股股东中粮集团,成为国资委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公司有望成为相关领域的整合平台。
中粮屯河(600737)公司将以混合所有制作为手段,为下属企业引入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私募股权等,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中粮生化(000930)中粮生化是首批改革试点企业之一,随着后续细化改革政策的落实以及第二批试点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中国诚通集团:
中储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发转让15.3%股权,引入后者作为战投,开启央企混改,预计将出现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单中.
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为集团特种纸业务发展平台,若获得与冠豪高新主营业务相同或类似的业务机会,优先让与冠豪高新。
岳阳林纸(600963)作为林浆纸一体化龙头,公司造纸所需纸浆部分自给,林产200万亩,具有林业资源优势,是国资改革潜在受益标的。
恒天集团:
恒天海龙(000677)公司控股股东恒天集团获股权划转,将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为恒天集团整合平台。
恒天天鹅(000687)恒天天鹅重组交易标的为华讯方舟特种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有望获新股东资产注入,转型为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商。
国家电网公司:
许继电气(000400)许继电气正步入特高压收入,智能电表业务不断突破、海外业务不断拓展的时期,同时受益"一带一路 "战略及国企改革。
平高电气(600312)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带一路"和国网海外规划,集团存在整体上市预期。
国电南瑞(600406)国家电网会继续推进以旗下具备条件的公司整体上市为目标的改革,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受益集团资产证券化。
国电集团:
国电电力(600795)公司作为中国国电集团常规能源的整合平台,未来资产注入预期强烈,且受益于电力体制改革。
长源电力(000966)公司收购国电集团湖北公司旗下中华山、乐成山等10个风电前期项目,拟开拓新能源业务,后续资产注入可期。
英力特(000635)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通过继续剥离亏损的非核心资产和提高盈利水平较好的产品的占比,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种为褐煤,公司内生增长一般,集团公司承诺适当时候将元宝山、白音华矿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海上实集团:
上海医药(601607)新团队实现平稳过渡,制定三年过千亿目标,而作为上海本地医药企业,有望明显受益于国企体制机制改革。
百联集团:
上海物贸(600822)主营业务包括金属材料、矿产品(不含铁矿石)、化轻原料、建材、汽车及配件、机电设备、进出口贸易等。
百联股份(600827)商贸零售作为完全竞争类行业,剥离资产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未来更深层次改革有望陆续推进。
第一医药(600833)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医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团: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运和现代物流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整合相关物流资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团主业,实现协同发展。
金枫酒业(600616)作为集团公司旗下酒业平台,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光明乳业(600597)第二期激励计划有望再次激发公司活力,引爆国企改革热情,是集团旗下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经营,公司2014年12月发布股权激励方案,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国企改革提速。
上海城建集团:
隧道股份(600820)国企改革有望持续发酵,上海国企改革的推进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地产集团:
金丰投资(600606)绿地集团借壳对象,绿地集团业务包括建设建筑、酒店及商业运营等,还涉足能源、汽车、金融等领域。
中华企业(600675)公司借助国企改革东风,加速解决同业竞争并做大做强,收购资产增强发展后劲,国企改革预期较强。
上海电气集团:
自仪股份(600848)国资改革代表企业自仪股份推出重磅重组方案,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园区开发和经营。
上海电气(601727)公司将推进整体上市,聚焦能源、工业装备和服务三大领域,立志成为中国的西门子。
上海机电(600835)作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唯一上市平台,集团旗下上海电气自动化设备等资产注入的预期增大。
上海文广集团:
百视通(600637)百视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注入文广集团优质资产,树立了文化类国企改革典范,给其他文化类国企改革带来了示范作用。
上海纺织集团:
龙头股份(600630)公司作为集团旗下的纺织平台,存在相关的资产整合预期,受益于上海地方国企改革。
申达股份(600626)公司将成为上海国资委进行新兴产业整合的平台之一,申达股份正在和多方资本接触,拟引入战略投资者。
上海国盛集团:
棱光实业(600629)华东设计院借壳对象,上市公司将转型成为建筑设计行业领军企业,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耀皮玻璃(600819)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上海地产集团,其是对上海国有房地产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成立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
上海华谊集团:
双钱股份(600623)
公司在加强轮胎主业内部投资同时,也在探索兼并收购模式,进行主业扩张。
三爱富(600636)华谊集团经过3~5年的推进,基本完成国企改革总目标,制订了集团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方案。
上海机场集团:
上海机场(600009 )上海机场集团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集团资产进入上市公司预期加强。
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600170)公司在建筑施工设备设施领域获得长足发展,接下来将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挖掘更多创新动力,继续寻求发展。
上海交运集团:
交运股份(600676)集团将突出主业发展重点和制度创新重点,对自身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快核心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锦江国际集团:
锦江股份(600754)向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和控股股东募资30亿,弘毅投资占锦江股份总股本约12.43%,成为第二大股东。
上海久事公司:
强生控股(600662)来自大股东久事公司的李仲秋被聘任为新任总经理,这将是强生控股又一次变革的出发,集团整合值得期待。
申通地铁(600834)申通集团集轨道交通
投资等多项职能于一身,而久事公司则是国有投资经营控股公司,后续整合预期强烈。
上海兰生集团:
兰生股份(600826)东浩兰生集团证券化率极低,多数资产都在上市公司之外,有资产注入的预期。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上汽集团(600104 )作为上海的标杆国有企业,新的管理层履新后,旨在激发企业后续发展动力的国企改革有望继续深化。
华域汽车(600741)有望享受上海国企改革加快红利,通过推动新一期股权或现金激励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等。
上柴股份(600841)公司控股股东上汽集团已经进行国企改革和激励,也将对上柴股份的管理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城建总公司:
城投控股(600649)城投控股在引入战投弘毅投资后的一举一动牵动市场,已于2014年11月份停牌。
上海报业集团:
新华传媒(600825)公司属于重要国企改革股,为集团公司唯一资本运作平台。同时,公司非常重视新媒体业务布局。
上海仪电电子:
仪电电子(600602)公司退出非主营业务,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有利于推动公司业绩的长期发展。
飞乐音响(600651)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进度可能快于市场预期,公司将推动股权激励方案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实业集团:
上实发展(600748)上实发展目前身具上海自贸区、国企改革、土地流转 、养老 地产等多个市场热门概念。
上海水产集团:
开创国际(600097 )公司自上海拉开国资改革大幕起就被寄予改革先锋的厚望,重大事项终止,不过后期预期犹存。
申能集团:
申能股份(600642)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未来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是集团推进国企改革的载体,公司整合优质资产步伐加快。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上港集团(600018 )发布员工持股方案,公司近72%的员工参与认购且锁定三年,更加有利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缩减成本。
中山中汇投资:
中山公用(000685)引入复星作为二股东,很可能是广东国企改革第一单,中山市政府意在对接复星整体资源,对中山公用进行改制。
圳振业集团:
深振业A(000006)深圳国资委有五个A股上市地产公司,深振业为深圳国资委唯一增持的公司,较大概率成为国资委整合平台。
广东广晟资产:
中金岭南(000060)公司可能成为广晟资产集团旗下除了稀土矿产之外的矿产资源整合平台。
风华高科(000636)可能成为广晟的电子信息
资源整合平台,广东国企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电子信息类企业要注入同类上市公司。
广晟有色(600259)已经通过定增收购了稀土资产,成为广晟集团整合稀土资源的上市平台。
广东商贸控股:
广弘控股(000529)不仅是集团旗下而且是广东省国资旗下唯一的食品类上市平台,未来可能成为广东省食品行业的整合平台。
广东粤电集团:
粤电力A(000539)公司在建机组将于2015年、2016年相继投产,且集团资产注入可期,未来装机规模有望大幅提升。
广东水电集团:
粤水电(002060)公司是控股股东广东省水电集团下的唯一上市公司,集团旗下还有优质的水力发电、医院、旅游度假等资产。
广东广新控股:
省广股份(002400)集团公司旗下的广告文化创意平台,通过实现营销传播链条的全贯通,推动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
佛塑科技(000973)佛塑科技属于科技型企业,未来可能做股权激励,可能作为新能源和新材料平台。
星湖科技(600866)星湖科技在2014年1月引入战投汇理资产,可能整合集团公司旗下生物医药及食品资产。
珠江钢琴集团:
珠江钢琴(002678)广州国资委绝对控股,拥有众多可整合的文化资源;已经做过股权激励,存在国企改革预期。
广州无线电集团:
广电运通(002152)国企改革大潮下,公司在管理层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措施上有望取得突破,业绩增速可望提速。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其中员工持股计划认购3500万股,价格之高及锁定期之长,体现公司员工对海格看好。
珠海华发集团:
力合股份(000532)珠江金控经过多次举牌,合计股份达到30%以上,可能作为珠江金控的金融资产整合平台。
珠海格力集团:
格力地产(600185)51.94%股份转让给珠海投资控股,格力地产为三大核心之一,未来有大可能性获得优质资产注入。
广东广业资产:
贵糖股份(000833)广业集团下面还有其他矿产资源,贵糖股份可能成为广业矿产资源的整合平台。
宏大爆破(002683)民爆综合服务,广东广业资产主营环保、燃化能源、矿山、现代服务四块业务。
广州百货集团:
广百股份(002187)存在集团整体上市预期,有望成为广州市国资唯一的商贸零售资产整合平台。
广州岭南国际:
东方宾馆(000524)广之旅总裁陈白羽出任公司总经理,广之旅拥有丰富的旅行社客源资源,公司可能成为打造旅游产业链的平台。

『玖』 2019年血液制品龙头上市公司是哪一家

龙头上市公司是华兰生物。



国内血液制品概念股龙头一览:

1、天坛生物

天坛生物(600161.SH),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咨询服务。是国内血液制品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三大类产品,共计14个品种70个产品生产文号。

公司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获得了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成功上市后,将有效填补我国目前无国产同类产品上市的空白。

2、华兰生物

华兰生物 (002007.SZ)成立于1992年,是从事血液制品、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华兰生物拥有二十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以“华兰”为品牌的血液制品。

3、上海莱士

上海莱士(002252.SZ)于2014年收购了邦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郑州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和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016年,上海莱士通过子公司同路生物控制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90%股权。

上海莱士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及检测器具和检测技术并提供检测服务,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冻干人凝血酶、外用冻干纤维蛋白粘合剂等。

4、泰邦生物

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CBPO:NASDAQ)拥有子公司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参股西安回天血液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泰邦目前主要是以血液制品、生化制药为主,拥有血液制品和小容量注射剂等GMP生产车间。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承担国家紧急生产血液制品任务的生物医药企业,是贵州省生物医药支柱重点企业,现有血液制品生产车间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

博雅生物

博雅生物(300294.SZ)成立于1993年,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纤维蛋白原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等产品。

阅读全文

与600161十大股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返钱是金融机构 浏览:774
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浏览:362
金融投资公司招操盘手 浏览:395
上港集团价值链 浏览:92
股东增持的st股票 浏览:932
股票什么岗 浏览:313
公司理财第九版11答案 浏览:800
股票明细p 浏览:776
融资管理的启示 浏览:28
传智集团郭 浏览:675
威创股份金色摇篮 浏览:307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实务pdf 浏览:556
2015股灾做空股指期货 浏览:630
盛行国际信托公司 浏览:407
台头防水股票 浏览:961
期货多头资金多就涨 浏览:421
n岱美股份 浏览:188
浦发银行向境外汇款 浏览:420
大同证券大智慧下载 浏览:485
幸福时贷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