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全国社保基金收支结余6508亿元吗
11月27日电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16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1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总支出43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本年收支结余650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5425亿元。、
六、失业保险基金
本年收入1228亿元,比上年减少137亿元,降低10%,完成预算的96.5%。其中:失业保险费收入1090亿元,比上年减少152亿元,降低12.3%,完成预算的94%。本年支出976亿元,比上年增加239亿元,增长32.5%,完成预算的90.6%。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309亿元,比上年增加40亿元,增长14.7%,完成预算的93.2%。本年收支结余25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333亿元。
七、生育保险基金
本年收入517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增长4.2%,完成预算的107.5%。其中:生育保险费收入498亿元,比上年增加26亿元,增长5.4%,完成预算的106.6%。本年支出526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增长29%,完成预算的102%。其中,生育保险待遇支出525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增长29.9%,完成预算的102%。本年收支缺口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659亿元。
⑵ 请问数学: 2016年公司年收入34万,年成本24万。 2017年公司年收入24万,年成本14万。 2016年
计算毛利率比上年增减百分之多少?是这样的。
41.67%-29.41%=12.26%
下面写的“12.26%÷41.67%=29.42%”不对了。
上面还有一处写得不对:
2016年毛利率:34万-24万=10万,2017年毛利率24万-14万=10万
正确的应该是:毛利润,不是毛利率。
⑶ 姜远英的上药集团副总裁
男,1963年1月生,籍贯山东莱阳,汉族,中共党员。
⑷ 医药营业收入排名1位是什么股票
目前医药营业收入排名1位的股票是000538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3日经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1993)48号文批准,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3)55号文批准,公司于1993年11月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2,000万股(含20万内部职工股),定向发行400万股,发行价格3.38元/股,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1996年10月经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股票简称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资产不足300万元的生产企业成长为一个总资产76.3亿多,总销售收入逾100亿元(2010年末),经营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医疗器械(二类、医用敷料类、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日化用品等领域的云南省实力最强、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⑸ 上海医药这家公司的财报咋样
上海医药最近动作频频。先是旗下上药云健康获注资超过10亿元;接着,又入股了威斯克生物,这是一家主攻疫苗研发生产和免疫治疗公司;后来,旗下的惠永药物公司完成了A轮融资,金额高达2亿人民币。第一则和第三则是个好消息,毕竟都是钱进来,但第二则的效果如何,投资收益咋样,还待市场检验。
这两个月,上海医药花招频频,各种资本运作非常六六六,但最后结果怎么样,咱们先不说,只说它本身的实力也就这点,得努力加强啊!希望这通操作真的能够猛如虎,让它更上一层楼。
⑹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ltd.),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2012年营业收入680亿元,根据201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2015年10月,上海医药宣布与丁香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⑺ 请问数学: 2016年公司年收入34万,年成本24万。 2017年公司年收入
是的,被除数一定,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越大商越小。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收入_主营业成本)/主营业收入×100%
本题毛利都是10万,而2017年收入少,所以毛利率就高。
⑻ 上药集团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医药航母即将起航,合并后的新上药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业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药集团和上实控股的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上药集团整合方案已敲定,将会以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平台,事业部制将取消,以加强集团对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个多月后,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药集团重组,终于要登场了。上实系主要医药资产合并成新集团停牌三个多月期间,上药集团的重组一直处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确定整体上市平台的艰难抉择中。接近上药及上实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主要医药资产整合方案已经定下来,二者合并组成新的医药集团,并将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而由于上药资产太复杂,大量的时间被用于清理审核,导致上药集团重组迟迟未公布结果。”上海医药是上药集团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医药分销业务。目前上海医药在国内市场仅次于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集团,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形成布局。而据上海医药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94.86亿元,同比增长20.95%;净利润7013.74
万元,同比增长55.27%。目前,上海医药先后对上海雷允上大药房、信谊大药房实施了全面托管,并以华氏大药房为平台,加快了零售连锁系统的全面整合转型,目前全国零售连锁药房达1130多家。之前,上药集团曾寻求海外整体上市,随着新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的入主,选择上海医药作为整合后的新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意味着双方进行了妥协。事实上,上实集团在资产规模和医药经营管理上,都逊色于上药集团。一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实集团那边只是控股公司,旗下医药资产多为财务投资,现在将资产向上药集团这边集中,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上实医药拟注入上海医药这次重组,上实医药的去向,业界一直关注。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与上药集团合并后,包括上实医药在内,其主要的优质医药资产将会注入到上海医药中,上实医药将变成上海医药的控股子公司。上实医药是上实控股最主要的医药资产,旗下拥有常州药业、常州制药厂、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实医药200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7.52亿元,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378.25%。另外,上实控股旗下则拥有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药业、厦门中药厂、辽宁好护士和胡庆余堂国药号等5家控股医药企业,2007年8月22日,上实控股拟将上述5家资产注入到上实医药中,该方案也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是由于上实集团整合上药集团,此举作罢。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拟注入的资产整体质量一般,缺乏成长性,预期收益不高。但是随着上海医药被选定为新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上述资产也将随着上实医药注入到上海医药中。放弃事业部制
加强集权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合并后,采取何种方式管理,避免同业竞争,一直是一个难题。上药集团在上实集团入主前,旗下各业务主要按事业部制来实施管理,各主要工业资产按照处方药事业部、OTC事业部、抗生素事业部、原料药事业部和中药与天然药物五大事业部分业务管理。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几经博弈,最终还是被抛弃。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组领导小组最后放弃事业部制,转而采用公司法人制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对此,上实医药董秘汤德平表示,这只是管理上的问题,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主要还是要消除同业竞争。事实上,实施事业部制并不是上药集团本意,最早华源集团重组上药集团时,引入事业部制,上药集团在脱离华源集团的控制后,一直在酝酿取消事业部制实施法人实体制。今年5月份,上药集团旗下的中华药业、信谊药厂等都开始恢复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药集团与上实医药实质重组启动后,作为重组财务顾问的中金国际也给出继续采用事业部制管理的方案,把双方的医药工业资产全部纳入到新成立的事业部中,然后各事业部再与各上市公司对接。对此,上药集团方面反对意见比较强烈。而对于最终合并后的新集团取消放弃事业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加强集团集权,提高对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业部制,未来新集团在业务管理上,还会采取分业管理。该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药集团的抗生素业务板块各子公司,将会吸收合并到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