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广州发展集团重组

广州发展集团重组

发布时间:2021-10-05 04:18:29

『壹』 越秀集团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一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激情创业阶段(1985-1990):1985年4月,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的窗口企业,以500万美元作为发展创业的启动资金在香港注册成立;第二、上市崛起阶段(1991-1997):1992年12月,越秀集团成功组建越秀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当时第九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红筹公司; 1997年1月,越秀集团成功组建越秀交通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只基建股;第三、注资重组阶段(1998-2002): 1998年开始启动注资重组,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城建、鸣泉居等资产先后注入越秀集团,2002年完成;成功摆脱亚洲金融风暴的困扰;第四、转型发展阶段(2003-2008):越秀集团运作机制逐步从“窗口公司”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司转变; 2005年12月,成功分拆白马大厦、城建大厦、维多利广场及财富广场等四大投资性物业,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形式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首只投资国内地产的上市房产基金;第五、调整优化发展阶段(2009-2011):2008年7月,陆志峰和张招兴分别调任越秀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他们在全面客观审视内外部资源环境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企业发展定位,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措施,进入了“三年调整优化发展”的新阶段。

『贰』 广州有哪些国企是属于广州市政府的

1、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

3、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4、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6、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8、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9、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0、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1、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2、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5、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16、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

17、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8、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9、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

20、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1、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2、广州万力集团有限公司

23、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24、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

25、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7、 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广州风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9、广州市设计院

30、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1、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32、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广州发展集团重组扩展阅读:

广州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80%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广州国企在广东省具有重要地位,对广州经济影响巨大。在面临互联网经济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国有企业通过重组与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参考资料来源:

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企业目录

『叁』 华晨集团破产重整,开瑞汽车第80万辆下线

▎华晨集团破产重整,不涉及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合资公司

华晨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作为宝马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集团重整后有望实现重生,尽最大努力挽回债权人损失。同时华晨宝马仍然是其未来稳定的利润来源,而且还将不断推出新产品,扩大规模。

▎小鹏汽车:将从2021年车型开始增添激光雷达技术

小鹏汽车在广州车展发表声明称,小鹏汽车将从2021年生产的车型开始升级其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该公司表示,车辆的物体识别性能将大大增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旗下单位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交通实业投资公司、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新粤有限公司、广东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威盛运输企业有限公司、岐关车路有限公司、广东省拱北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粤港汽车运输联营有限公司、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伍』 广州岛内价和家谊超市为什么倒闭了

【146】“广州第一超市”罹难记
www.hexun.com 【2005.11.14 14:42】 《财经》杂志

作者: 苏丹丹

民营连锁业巨头如何在与“政府工程”联姻中身陷窘境

“我只能继续为家谊重组尽最大努力,别无选择。”林文创,这位32岁的广东省最大民营连锁超市集团的掌门人,话语间有掩饰不住的疲惫。
广州家谊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家谊)曾号称“广州第一超市”,一度的广州市连锁商业“明星工程”;自去年10月关门清算以来,其旗下25家门店已在破产和重组的生死一线挣扎了年余,其中23家门店更是停业至今。
相关清产核资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0月19日,广州家谊总资产4.35亿元,总负债5.54亿元,明显资不抵债。
与家谊同陷困境的,还有林氏家族旗下广州市宝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鑫控股)拥有的另一超市品牌——广州岛内价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岛内价)。受家谊所累,广州岛内价的38家门店自去年以来陆续关张,至今仅余15家惨淡经营。
2002年初,林氏为进入广州政府“农改超工程”(即传统农贸市场改生鲜超市)家谊超市,不惜出让自家岛内价的控股权。短短一年后,政府倾力打造的“农改超”难以为继,国有股东大举减持股份;三年后的今天,一度辉煌的家谊超市更像是“政绩工程”失败后的牺牲品。
曾经的民营连锁超市巨头,中国零售业30强企业,林氏家族的宝鑫控股缘何与地方政府联姻谋求发展,又缘何身陷困境无力自主?故事并不复杂,却耐人寻味。

“政府工程”
林文斌、林文创、林文敏三兄弟,广东潮汕人。因以广州岛内价起家,在南粤商界素有声名。
1996年底,林氏兄弟组建第一家岛内价货仓超市时,其店铺还只是广州石牌村的一处临时建筑;至2002年3月,广州岛内价被深圳市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下称民润)收购51%股份之前,总店数已达12家,是当年广州规模最大的民营连锁超市。
林氏向民润出售广州岛内价部分股权,获取2000万元现金。仅三个月后,2002年6月,林氏以2000万元资金入股家谊。家谊是广州市政府实施“农改超”的“民心工程”。“农改超”,即对传统农贸市场按现代超市规范进行改造。广州政府以国有资本着力推动,并引导社会资金多方参与,意在提升农贸市场档次,加强食品安全,改善市容市貌,实系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各大城市流行的“政绩工程”。
林氏以家族企业广州宝鑫入股,注资2000万元,在家谊持股20%,另80%股份由广州市友谊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87,下称广州友谊)等四家国有股东发起,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2002年初岛内价发展到12家门店,但已经走出了最好的经营时期。”广州岛内价副总经理黄汉忠告诉《财经》。
1996年至2001年间,传统商业的转型给予新兴的货仓连锁超市很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广州岛内价等本土连锁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2001年起,广州本土零售业竞争加剧,更具资本实力和规模优势的外资连锁巨头纷纷涌入,包括法国家乐福、香港百佳,令依赖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微利经营的本土民营连锁业进入瓶颈期。
此时林氏入股家谊,在外界看来,正是以出让家族企业广州岛内价控股权为代价,全力打入“政府工程”谋求自身发展。
家谊由政府控股,而由富于连锁超市经营资质的民营股东负责经营;公司董事长系国有股东代表,总经理则是林氏三兄弟之一的林文敏。
政府支持、国有背景、精英团队——优势尽占的广州家谊迅猛扩张。成立伊始,政府便向家谊提出“农改超”任务目标:一年内发展25家门店,三年内发展100家门店,实现年销售额100亿元,各门店生鲜商品经营面积必须占一半以上,并计划三年后上市。
多方推动之下,至2003年中,家谊门店数量已大举扩至24家。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与家谊几乎同时成立的广州另一家“农改超”主力军“家盈超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时至今日,大部分城市应“农改超”而生的生鲜超市相继惨淡收场。究其原因,经营成本居高、规模偏小,致使产品在数量、价格等方面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是一个致命因素。
业内人士分析,改造一家传统农贸市场,花费的资金是开设一家普通日用超市的3倍;即便择点新建的生鲜超市,在传统农贸市场和外资连锁超市“巨无霸”的夹击中,其定位和生存亦显尴尬。
据广州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家谊自开业至2003年4月30日,累计亏损3043万元;总资产2.47亿元,而总负债高达1.78亿元。
“扩张过快,投资过急,占用资金太多,是家谊经营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黄汉忠说。风雨飘摇中,家谊成立仅一年之际,国有股东即宣告退出。

“国退民进”
当月,林氏家族旗下两家公司——广州市中链投资有限公司和广州市中旗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以5000万元受让国有股东在家谊50%的股份。由此,林氏在家谊股份增至70%,原先四家国有股东总计持股30%,其股份均分,各持7.5%。
此次“国退民进”属秘而不宣,家谊诸多供货商和合作伙伴直到2004年家谊身陷困境时,方始知情。
“我们当时为家谊供货,就是看中了政府的支持——我们不是和林家做生意,而是和国有股东做生意。他们之间的股权转让我们完全不知道,很无奈。”家谊供应商之一的林海虹说。
《公司法》规定,“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家谊四家国有股东在公司成立仅一年之际即大举减持,显系违法之举。据称,转股是在广州市政府协调下完成的,广州市商业局领导列席了为此召开的股东会议。
知情人士透露,广州家谊是“政府工程”的产物,四家国有股东参与原本是政府意愿。至2003年家谊经营乏力,前景堪忧,国有股东信心动摇,视家谊为包袱,“急于甩掉”;而让民营股东林氏接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政府意志”。
《财经》获悉,政府退出时还与林氏签署了补充协议:四家国有股东在家谊虽减持至30%,但在股权转让三年半时间内(自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事实上享有54%的分红权益,即各家分享13.5%的年收益。期满后,再行商定以后的分红比例及股权转让事宜。
显见,这一补充协议加大了林氏增持家谊的成本。
2003年9月,在大举增持家谊股份之后,林氏再以家谊收购之前转让出去的广州岛内价51%股份,作价4800万元。
此时,并入深圳民润一年余下的岛内价,其在广州的门店数已由并入前的12家扩至37家;加上林氏于2000年成立汕头岛内价连锁商业有限公司在粤东地区开拓的12家门店,岛内价门店总数已达49家。家谊则有24家门店。如此,由林氏实际掌控的连锁超市门店总计73家,加之旗下控股的广州市亿翼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以及在中石化广州各加油站投资设立的“中旗便利店”,林氏家族的控股公司宝鑫控股,已成为广东最大的民营控股连锁超市集团,并跻身2003年度中国零售业30强,排名第27位。
然而,在外界看来风光无两的林氏连锁,此时已经由于过度扩张而开始滑坠。
“连锁零售行业是一个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且早已进入微利的行业。”曾任广州市超市联盟秘书长的杨建敏认为,充足的资金是连锁超市生存发展的保证,在入股家谊一年后即在“政府意志”之下大举增持,继而又斥巨资回购岛内价股份,林氏家族的资金已是捉襟见肘。
广东羊城会计师事务所对家谊做的一份清产核资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0月,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所有银行贷款,其国有股东从未提供过一次担保,而均由林氏家族旗下关联公司提供担保。
“我们先是增持家谊,然后用家谊的股份向银行贷款,买回岛内价。”林文创告诉记者。
然而此时,由于国有股东的大举减持,事实上失去“官身”也相应失去国有资本支持的广州家谊,以及其控股的岛内价,已经陷入林氏民营资本独自支撑的窘境。

谋求增资
进入2004年,因铺点过多、资金匮乏,广州家谊对供应商的货款结算频频出现支付困难。林氏兄弟开始部署上市融资
上市主体系林氏控股公司宝鑫控股。去年2月,宝鑫控股与京华山一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约,由后者做其上市保荐人,目标是一年内将宝鑫控股带上H股。但上市之路显非坦途。各项昂贵的费用,给原本窘态毕现的广州家谊带来更为沉重的成本负担,并进一步占用了家谊和岛内价的供货商货款。之后,林氏被迫暂停上市计划,转而向家谊国有股东提出增资扩股。
在家谊四大国有股东中,广州友谊系深圳上市公司,大股东为广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广州发展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发展)隶属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最大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广州汽车集团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广汽商贸)隶属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后者列居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50位;广州烟草贸易公司(下称广州烟草)则隶属广州市烟草专卖局。
显然,林氏兄弟希望借助四大国有股东雄厚的资金实力共同应对资金危机。但事后发生的一切显示,这一决定最终让林氏追悔莫及。
2004年9月前后,两家国有股东——广州发展和广汽商贸应允在正式增资扩股前,总计给予家谊2000万元的垫资借款,并商定在今年9月前后分四次支付,全部用于家谊急需的费用及货款结算。
然而,借款的条件是苛刻的,“国有股东在借款时与民营股东签署了多份协议,其中一份规定,如果家谊在借款一个月内的销售额达不到1.2亿元,就要马上清还。”知情人说。他还透露,“国有股东当时还承诺出资1亿元增资扩股,但之前须由国有股东进行托管,理由是增资扩股前需要盘点账目,并要求岛内价、家谊暂时分拆。”
2004年10月19日,国有股东正式托管广州家谊,托管小组随即进驻。当天,家谊、广州岛内价数十家门店悉数关门盘点,对外宣告于10月22日恢复营业。
进一步的事态发展表明,国有股东此番进入家谊,已非临时托管这般简单,背后已显现排挤民营股东出局的明显迹象。

托管风波
2004年10月22日,广州岛内价38家门店恢复营业,家谊25家门店则未能如期重张。“屋漏偏逢连阴雨”。10月25日,招商银行广州环市东路支行(下称招行环市东支行或招行)向广州市中级法院起诉,要求判令家谊提前还贷。
仅在三个月前的7月20日,广州家谊才与招行环市东支行签订一份《授信协议》,由后者提供5000万元授信额度,其中1500万元系流动资金贷款,另3500万元用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授信期为一年。 之后,招行于7月下旬向家谊发放两笔贷款总计1500万元;8月至9月间,再为家谊开出汇票累计3313万余元。此番,招行以家谊“出现财务危机”为由,要求提前收贷。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去年11月3日。当天,国有股东通知民营股东召开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后者到会后,国有股东代表要求其在一份由广州中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调解书显示,由家谊将旗下部分门店转让招行以抵债。民营股东拒签。
次日,国有股东继续电话催促民营股东参加临时股东大会。会上,广州市商业局主要领导和招行环市东支行行长在座。有关领导相继讲话,要求民营股东代表林文敏配合,并给予林氏两种选择——要么签字转让,要么立即宣布家谊破产。林文敏被迫签字。
落款为11月4日的民事调解书上说明:经法院主持调解,招商银行与广州家谊达成协议,后者同意以其北秀店、荔港南湾店等共17家核心分店的固定资产,按评估价4664余万元抵偿原告同等金额债权,不足部分以现金支付。
消息传出后,引发家谊包括供应商在内的众多债权人多次大规模上街游行。11月9日,国有股东单方面在《广州日报》发布公告,称由广东羊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清产核资报告显示家谊公司已资不抵债,全体国有股东宣布终止托管;并要求召开临时股东会议,同意公司以债务人身份向法院申请破产。
随后,家谊民营股东也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国有股东上述决定表示强烈遗憾和不满。双方矛盾公开激化。
11月12日,林文敏召集临时股东会,提议撤消11月4日股东大会将17家门店抵偿招行债务的决议。迫于众多债权人的压力,四家国有股东签字通过。
之后,广州家谊向广州市中院递交申请,要求取消在国有股东主导下公司与招行签署的民事调解书,但至今未得到法院的任何答复。
正值广州家谊深陷托管漩涡之时,同城另一家国资背景的连锁超市——宏城超市走上了台前。

“接盘者”
宏城超市,全称广州城建开发宏城连锁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是大型国企广州城市建设开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2年,广州城市建设开发集团被广州市政府境外“窗口公司”越秀投资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23)收购,重组为越秀城建集团,宏城超市随后被纳入越秀投资公司旗下。
截至今年9月,宏城超市在广东有27家分店、34家便利店。相对于林氏家族宝鑫控股旗下70多家超市分店、百余家加油站便利店的规模,宏城堪称“后进”。
2004年10月19日,国有股东宣布对家谊托管当天,托管小组即进驻家谊。托管小组组长,正是与家谊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宏城超市总经理洪楚添。
由广州家谊呈递政府和法院的《家谊破产立案债务人主张》中指出,招商银行要求家谊17家门店抵偿债权的背后,其实已有利益集团做好了接盘准备。
知情人向《财经》透露,“17家门店风波”发生时,越秀城建集团已和个别国有股东另外筹建了一间超市——万年佳超市。17家门店之一的家谊麓景店甚至一度挂上了“万年佳”的招牌。
工商资料显示,广州万年佳超级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9日,注册资金8000万元——11月9日,正是家谊国有股东宣布退出托管之日。经《财经》查实,万年佳超市与宏城超市的国有股东越秀城建集团关系密切。
知情人透露,当年广州政府启动“农改超”工程时,宏城超市曾经是首选,但因种种原因逡巡不前,政府方才“钦点”林氏入股家谊。此番家谊濒于破产,政府再一次想起宏城超市。
宏城超市总经理洪楚添告诉《财经》,宏城超市从一开始介入广州家谊托管小组到不久后退出,都是得到了上级单位越秀城建集团的指示。
国有股东退出托管后,家谊继续处于停业状态。因民营股东反对,原国有股东提出的公司破产提议未获股东大会通过。至今年3月14日,为防止门店资产继续流失,家谊11家供应商债权人向广州市中院申请家谊破产;6月14日,广州中院正式受理此案。
家谊破产案受理后,广州中院在今年7月5日发出民事裁定书,裁定继续拍卖家谊广州大学城分店的装修和设备。对此,家谊债权人到拍卖现场抗议,未果。
据了解,家谊在大学城分店投入的装修及设备费用逾500万元。大学城分店去年9月1日开业,至拍卖时未足一年,而由法院作出的评估价为140万元,最后拍卖成交价为98.5万元。由于是内部认拍,大学城分店的买方至今不得而知。
此外,家谊麓景店、科苑店的全部货物在广州家谊破产立案后,也被广州海珠区法院拍卖。
今年8月,宏城超市承租原家谊大学城分店的物业,在原址上开设宏城超市;10月,宏城超市再就承租原家谊荔港南湾、麓景路、黄埔夏园三家门店物业事宜报董事会审批。上述门店,正是家谊用于抵偿招行债务的17家核心门店中的三家。
越秀城建集团企业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黄嘉勇向《财经》强调,宏城超市并未接盘家谊超市,只是承租关系,即承租原家谊门店所在的物业。

事实上,广州家谊最具价值的门店资产,已经在暧昧未明的重组等待中渐被侵蚀——去年10月至今,广州家谊全部25家门店中,23家关闭停业,仅余两家与岛内价各门店一起,由供应商进场合作,实施“全代销经营”;亦即在广州家谊监管组的监督下,引进原有供应商债权人及新的合作供货者一起经营。
今年9月27日,由广州中院主持召开的家谊第一次全体债权人大会上,曾提出“十一”假期后完成相关资产的盘点评估,并据此就重组或破产作出表决,至今尚无任何结果。
“家谊停业一年,相关财务经办人员都已离散,现存资料残缺不全,破产或重组前必需的进一步审计工作进展缓慢。”负责清产核资的家谊超市监管组组长、广信会计师事务所律师杨贞瑜告诉《财经》。“重组之路并不乐观。”一位仍在为家谊重组而多方奔走的供应商说。■

『陆』 广州金鹏集团的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
金鹏全面参与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安全保障建设和运维工作,承担了亚运会总指挥部运行指挥信息中心(简称MOC平台)和重要场馆、涉亚酒店、新闻中心、运动员中心、开闭幕式现场、重要交通路段等76个涉亚功能区域3万个治安视频摄像头的视频监控建设和运维工作。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0年11月
金鹏在“第五届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上荣获“建设领域信息化2010年度突出贡献奖优秀软硬件供应商”殊荣。
2010年11月
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安防之夜”行业盛会中,由金鹏电子与金微软件联合开发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获得“平安城市建设优秀安防产品”称号。
2010年10月
“第五届中国安防百强论坛”在深圳举行,金鹏电子荣获“第五届中国安防百强企业”称号。
2010年9月
金鹏集团召开战略重组会议,三胞集团正式成为金鹏集团绝对控股股东,标志着金鹏战略重组的完成。
2010年7月
金鹏入选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发布的“广东省企业500强”(第340位)、“广东省制造业企业百强”(第78位)。
2010年7月
金鹏电子荣获2010广东省“平安城市”建设突出贡献奖(工程类)
2010年3月
金鹏以1.86亿元中标武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并陆续在湖北、江苏、陕西等地中标平安城市、数字城管等大型数字化城市建设项目,标志着金鹏在全国市场的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9年12月
金鹏荣膺2009年中国安防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
2009年12月
金鹏与世界500强安防企业、日本最著名的安防公司---日本西科姆公司合资成立广东金鹏西科姆电子安全有限公司,把安防设备与服务相结合,为客户设计最适合的安全方案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一条龙高品质服务。
2009.06
金鹏荣获广东省十佳优秀自主品牌。 2008年12月
在广州市进行的“平安城市”招标中,金鹏已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广州“平安城市”最大的承建商。
2008年12月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的统计,截止2008年底,金鹏手机的出货量位列国内品牌的前列。
2008年4月
金鹏与美国微软公司增资成立合资公司--广州金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致力成为视频技术的相关领域的高端系统解决案提供商。 2007年9月
金鹏一举中标天河区一、二、三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合同总额达到2亿多人民币,凸显了金鹏在安防领域具有的雄厚实力。
2007年10月
金鹏正式加入TD-SCDMA产业联盟,在系统设备、手机终端和增值业务各方面全力推动TD-SCMDA的发展。
2007年3月
“金鹏”商标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2005年5月
“金鹏”商标被认定为“广州市著名商标”。
2005年10月
金鹏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颁发的“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位列第318位。
2005年10月
金鹏获得国家技术监督总局颁发的税控机生产许可证。
2005年09月
金鹏获得GSM/CDMA手机生产牌照。
2005年09月
金鹏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06月
金鹏的软件出口合同登记额已占广州市软件出口的80%。
2005年05月
“2005年广东省企业100强”揭晓,金鹏荣列第57位。
2005年05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及其他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了金鹏。
2005年05月
金鹏DVR产品以其先进的技术性和卓越的性能入选“2004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
2005年04月
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金鹏
2005年03月
金鹏进入“中国电子企业质量百强”
2005年02月
金鹏突破海外市场,取得印度运营商100万台CDMA无线商话订单。 2004年09月
金鹏集团荣获“广东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04年09月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评比的“中国企业500强”发布,金鹏集团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位列497位。
2004年07月
以小灵通项目为主营业务的金鹏通信实业有限公司成立,这在国内开展小灵通业务的所有通信设备厂商中尚属首创。
2004年06月
金鹏集团隆重举行“新基地竣工典礼暨新标识发布仪式”,同时正式启用企业新标识,象征着金鹏从相关多元化业务的发展中展翅高飞,力争成为在通信领域最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2004年05月
金鹏集团荣列2004年(第18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44位。
2004年05月
金鹏集团搬迁广州科学城新的产业基地。
2004年02月
金鹏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微波设备生产厂家美国哈里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微波产品的销售,致力于广播电视设备和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2003年12月
金鹏小灵通获得“2003年手机传媒大奖最佳人气奖”。
金鹏小灵通进入全国市场排名前五位。
2003年09月
金鹏集团与高通中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基于BREW的增值业务的开发与市场推广。同期获得了由建行广东省分行提供的首期7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2003年03月
金鹏集团推出第一款小灵通手机。
2003年03月
获得了由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提供的共4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金鹏集团在广州科学城举行了新的产业基地奠基典礼。 2002年03月
金鹏集团与英国Airspan通讯公司就3.5G宽带无线接入产品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双方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标志着金鹏集团开始全面进军无线宽带领域。
2001年05月
金鹏集团获得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CDMA一期工程广东、广西、江西、山西和甘肃等五省份共140.5万线的供货合同,合同总额达12亿元,名列国内投标厂商首位。
2000年12月
金鹏集团通过ISO9001认证,并获德国TÜV莱因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颁发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000年03月
金鹏集团与摩托罗拉公司签署会谈纪要,双方同意迅速进行二代半技术与产品的合作开发,并逐步进入第三代产品的合作。
1999年07月
与中国联通签定广东梅州GSM商用移动通信设备供货合同,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移动交换系统设备首次应用在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上。
1999年03月
广州金鹏移动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JPM-I GSM移动交换系统设备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设备进网许可证。
1998年06月
金鹏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作价入股,与摩托罗拉公司合作组建了广州金鹏移动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1998年04月
广州金鹏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柒』 请问各位中国同胞,广东发展银行引资重组后被花旗银行控股广发行约36%的股份

绝对控股指控股股东拥有50%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份,能绝对保证对控股子公司的高管的任命和经营;
而相对控股则是拥有的股份不足50%,但仍能决定子公司的高管和经营,一般情况为不足50%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或受其他股东委托,合计具有最多投票权。

『捌』 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12年
越秀金融集团成立,成为越秀集团金融产业的统一管控平台。
2011年
越秀集团退出电池业务。
越秀产业投资基金设立。
2010年
越秀集团退出水泥和超市业务。
广州市建材集团划入越秀集团。
2009年
越秀投资分拆越秀交通,并更名为“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形成越秀集团总部直接控股越秀地产和越秀交通的“品字形”结构。
越秀集团退出酒店业务。
越秀集团退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2008年
越秀投资剥离造纸业务的事项正式获得股东会通过。
2005年
越秀集团成功分拆城建大厦、白马商厦、维多利广场及财富广场四大租赁物业,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方式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首只投资国内地产的房托基金。
越秀集团中标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之一—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2002年
越秀集团将城建集团全部资产的95%以及香港越秀地产的全部资产捆绑起来注入越秀投资。
2001年
越秀集团重组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广州城建集团等资产注入香港越秀集团。
1997年
越秀交通从越秀集团旗下分拆上市,成为国内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只基建股。
1992年
越秀企业分拆旗下经营效益较好的香港、澳门、广州三家全资附属的房地产公司,组建了越秀投资有限公司并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当时第九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红筹公司。越秀企业同时重组为越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985年
越秀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作为广州市政府在港澳地区经济贸易工作的“窗口”。

『玖』 广州市科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广州市科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感应IC卡和生物识别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国内最早引进和开发感应IC卡考勤机、指纹考勤机、门禁和收费机等IT机具产品和应用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密科技已在指纹核心模块的技术应用及相关产品研发、规模化的IC卡卡片生产和IC卡/指纹机具研发和制造等方面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产品范围从最初的IC卡/指纹考勤机,发展到IC卡/一卡通系统、家校通系统、指纹安防门禁和可视对讲系列产品,并建立自己的研发、生产基地。2005年科密集团对科密科技进行扩建重组,注册资金达到3000万元。公司通过积极导入ISO管理体系,加强与海外公司、国内大学(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构建了由学科带头人、包括博士后、硕士组成的专业研发人才梯队和技术营销团队。目前的科密科技资源充足,项目发展日上,人才济济,正朝着IT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广州市科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6-8-29地址:广州市科学城揽月路80号广州科技创新基地C区302-311
法定代表人:钟奋强
成立时间:2001-08-15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0100016118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汇三街10号401房

阅读全文

与广州发展集团重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铁矿石期货历史数据 浏览:819
外汇兑换的程序 浏览:984
公司账户怎么赎回理财产品 浏览:966
如何利用金融杠杆做生意 浏览:148
投资基金理财怎么选 浏览:250
淘宝抽取多少佣金 浏览:394
上市公司持有京东金融 浏览:446
金融服务租赁费会计分录 浏览:241
泰祥股份股票走势图 浏览:734
万顺股份上市公司 浏览:275
蚊子股票 浏览:725
房产公司融资经理 浏览:593
贵州学生贷款申请表 浏览:214
被51收购小股东 浏览:242
存金保对实物黄金 浏览:719
融资性担保工作信息 浏览:81
佣金宝网上能开融资吗 浏览:480
阿里巴巴从中国银行贷款 浏览:560
ppp项目融资方案收费 浏览:581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年报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