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
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 名称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600118 中国卫星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600151 航天机电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343 航天动力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00879 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01185 中国航天万源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00031 航天控股 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 01045 亚太卫星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405 四维图新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600135 乐凯胶片
B. 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有什么区别
航天科技集团抄和袭航天科工集团的区别有:
1、经营范围不一样:航天科技集团经营运载火箭、载人飞船、战略导弹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则是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
2、公司性质不一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
3、500强排名不一样: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排名343位。2016年7月2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以27867.3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381位。
C. 中国航天研究院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由国务院直接管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体系和技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主要研制、生产、经营各类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以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航天产品;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等多种民用产品。作为拥有47年历史的特大型国企,航天科技集团书写了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成就,记录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以及发射五艘飞船、六十多颗国产卫星和二十多颗国外卫星的骄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现在拥有8个大型研究院:
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研究院);
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
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
4、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
5、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七研究院);
6、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
7、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第九研究院);
8、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
此外还有若干直属研究所、工厂、公司等。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下属13个所,6个厂。
一部 导弹、火箭总体
11所 燃烧,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
12所 导航,控制
13所 导航,精密仪器,传感器
14所 导弹再入飞行器设计
15所 兵器发射,低温加注
18所 航天伺服系统,CAD
19所 导弹及运载火箭技术情报和档案
702所 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
703所 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及工艺,特种焊接
102所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704所 航天跟踪,测量
772所 电子元器件研
200厂 航天飞行器和导弹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北京海淀区永定路50号
211厂 运载火箭研制、生产总装,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
811厂(长征航天控制工程公司) 伺服控制产品、智能机电、液压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1号,下设12个研究所、2个工厂。
50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
50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16号
503,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1号
504,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508,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510,兰州物理研究所
511,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512,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514,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513,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518,山西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515,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
529,北京卫星制造厂
539,上海科学仪器厂 总部位于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
下属16个研究所、13家工厂、10家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
八部,
509所,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800所,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801所,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
802所,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803所,上海新月仪表厂
804所,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805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807所,上海航天信息研究所
808所,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809所,上海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811所,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812所,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
813所,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149厂,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总部位于西安市东郊田王。
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各种试验。
目前拥有6个研究所,5个工厂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单位。
41所,
42所(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樊市春园路1号
43所,复合材料,西安市
44所,传感器及配套仪表的研制生产,西安市
701所,空气动力,丰台云岗
707所,信息咨询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滨河路1号
708所,航天标准化、质量与可靠性理论、政策、工程应用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710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系统工程,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D. 北京航天科技集团
不叫北京航天科技集团
而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E.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航天来是一家航天航空自产品及武器系统研发商,主要产品包括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以及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等,同时还涉及新材料、特种车辆等领域。
法定代表人:吴燕生
成立时间:1999-06-29
注册资本:20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0000000003187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八号
F.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有哪些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业公司主要有: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国际投资控股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航天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中国四维测绘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新商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航天集团郭光磊扩展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相关情况:
1、以大胆选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进班子、压担子为突破口,改进干部选拔方式,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2、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和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建立起岗位工资为主体、薪酬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有利于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有效机制。
G.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的公司简介
1999年7月1日,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重组大会,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正式成立。2001年7月,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目前拥有7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职工10余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近50%,先后有1599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拥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名。从集团公司走出的两院院士有21位,现有8位。2008年,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主要经营业绩指标进入中央企业A类行列。
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由140个企事业单位组成。其中包括四个大型研究院:中国长峰机电技术研究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三个大型科研生产基地: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和湖南航天工业总公司。集团公司共有11万余职工,其中近40%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制生产体系;拥有亚洲最大的仿真中心、国内最先进的目标特征实验室、电磁辐射实验室等多个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实力雄厚;具备航天产品及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开发生产实力、系统工程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拥有多 位德高望重、国际知名的航天老专家和一大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以及一支思想好、技术精、能攻善战、敬业奉献的职工队伍。
H.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有哪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10家专业公司、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详见下图:
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科研生产基地遍及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香港、深圳等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空间生物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卫星及其地面运营、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软件与信息服务等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8)航天集团郭光磊扩展阅读: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第一任院长由钱学森同志兼任。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的承担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专业研究院,主要承担着我国航天产品固体发动机的研制、生产、试验任务,以及该领域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和预先研究任务。
I.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成员
雷凡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吴燕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
李金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袁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张建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徐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杨保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