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要多少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依据《证券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为不少于三千万人民币,原文如下:
一、《证券法》第五十条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
(四)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发行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二)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三)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四)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五)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② 2012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统计表。就是包含流通股之类的,这个资料哪里可找国泰安有么,我有那个数据库
亲,现在没有这个区分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类为:总股本、流通股、非流通股、限售股。其中流通股又分为流通A股、流通B股、流通H股。限售股又分为限售A股、限售B股等。非流通股主要是指尚未完成股改的股票(S股)中非流通的部分,比如S仪化等。具体数据:
上市公司总数2,494
总股本(亿股)38,487.682
流通股本(亿股)31,318.945 占总股本的比重为81.374%
其中:流通A股(亿股)24,498.948,占总股本的比重为63.654%,占流通股的比重为78.224%,
流通B股(亿股)278.894,占总股本的比重为0.725%,占流通股的比重为0.890%,
流通H股(亿股)6,559.463,占总股本的比重17.043%,占流通股的比重20.944%。
非流通股(亿股)147.258,占总股本的比重0.383%
限售A股(亿股)6,997.636,占总股本的比重18.181%,
限售B股(亿股)3.482,占总股本的比重0.009%。
做了一张表格,可惜不显示啊。
③ 判断A股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能够保障大小股东的均衡利益,最好不出现一家独大,也不能是一盘散沙。此外,还能保证足够的股权来激励管理层,以促使管理层对公司股东的负责任。
④ 股价受公司股权结构影响么
当然。
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算起,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市场到现在才十年的历史。但是这十年中,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空前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但是,这个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市场,毫无疑问还存在许多问题,仍然很不完善。
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表现在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上,因为这个问题的另一面的表述就是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问题。对于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是一个不稳定的市场,容易对经济造成重大的冲击,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遏制股市的过度投机一直是各国股市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为了治理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问题,使我国证券市场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必须研究其中的原因。而股市过度投机,不管原因有多种,表现有多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反映在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上,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可以作为股市是否过度投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供给和需求都是指有效供给和需求,如果供给和需求是无效的,则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从而不能对价格形成有效影响。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股本结构,即国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绝大部分且不能上市流通。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这些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并不构成现实的市场供给,这必然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形成和变动产生影响。本文即从我国股票市场上的过度投机现象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本结构与股票价格的相关关系,特别是这种独特的股本结构对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影响。
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问题”,主要通过与日本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的比较,论述了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性,这种投机性甚至超过了日本股票市场在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时期(1985-1989)被公认是存在严重过度投机的程度。这样的一种过度投机市场,必然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危害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治理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
第二章“股票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的理论般价出发,从理论方面研究股票价格的现实形成机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股票价格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揭示了股票价格形成的本质。但是马克思的股票价格理论仅仅适用于解释理论般价的形成,因为马克思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得出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利息率两个基本因素的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不现实性,使得我们必须研究股票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股票价格的决定机制。在现实股价中,股票的市场供求成了决定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供求决定价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供求背后的因素。比如,经济周期、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货币供给甚至环境保护意识都会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动。因此,现实股价的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合力的结果,而我国股市独特的股本结构是造成股价现实变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本结构。这种股本结构的独特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国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绝大部分且不能上市流通。形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独特性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第一,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原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结果,这形成了国有股问题的发端;第二,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对公有制主体地位认识的偏差,形成了国有股占大头且不流通的局面;第三,处理国有股问题时的迟疑,造成了目前国有股问题积重难返的局面。国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的绝大部分且不上市流通,使通过股票市场的收购兼并难以进行,股票投资失去了支配性工具的功能;同时,上市公司的有效治理结构难以建立,公司的业绩普遍下滑,股票投资失去了收益性工具的功能。这样的必然结果是股票投资只能作为投机性工具,从而在制度上内生了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现象。
第四章“股本结构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市场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论证了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把股票市场价格变动幅度,按不同流通股本规模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在长期市场上、市场上升时期、市场回落时期的股价变动数据和涨跌幅排名,验证了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是影响股价变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小盘股公司的股票在行情上涨阶段,股票价格上涨幅度要大于中盘股和大盘股,在行情下跌阶段,股票价格下降的幅度要小于中盘股和大盘股的结论。这一实证分析的结论,与我们理论分析的结论是基本吻合的。
第五章“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国有股上市流通”,主要论述了通过国有股的上市流通来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从而在制度上消除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问题。国有股的上市流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只是对国有股上市流通的三个理论问题进行了回答。我们认为,国有股的上市流通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会导致股市的崩盘。这些理论问题解决了,国有股上市流通,更多的可能只是技术性问题了,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在文章的最后,对国有股上市流通提出了几个原则性思路:先增量后存量;先小盘股后大盘股;分阶段逐步解决;有效增加市场需求。对于国有股上市流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总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对股票价格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股本结构的独特性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现象。因此,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是治理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方法之一。而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国有股的上市流通,将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⑤ 股票问题股本结构
以下是实战总结出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懂得了宏观思维在选股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准确把握炒股的核心“预期”,如何在预期受益行业内研判最有上涨潜力的个股,找到大“黑马”离不开股本结构分析。。。我国股份公司股本结构由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职工股、社会公众股几种或其中一种构成。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票股本结构主要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组成。2005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确立了“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操作原则,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进入全流通时代。那些将要上市流通的非流通股分按流通盘大小分为大非,小非,占总股本百之之五以上的为大非,百分之五以下的为小非。已获得上市流通权但是没有上市流通的的为限售股份。投资者找到预期后选股需要全方面的分析、对比与研判。公司概况、财务分析、经营分析、股东研究、股本结构、分红扩股、行业对比甚至是高层治理中各高管的人品、性格、喜好、专长投资者都要一一去研究、分析。在股本结构中,主要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组成。投资者选股一定要看盘子大小!这个“盘子”就是流通股本规模的大小。 我们通常以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来区分流通股本规模的大小。一般而言(投资者要辩证地看待流通盘大小问题,因为随着市场的发展,股市的完善,大、中、小盘股概念也在不断变化;若干年后,现在的大盘股可能变成中盘股甚至是小盘股。)大盘股:l亿股以上的股票。中盘股:5000万股至l亿股股票。小盘股:5000万股以下的股票。 大盘股中:流通股本超过5亿股=巨盘股。小盘股中:流通股本不足2000万股=微型股。投资者明白了大、中、小盘股流通股本大小的定义后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特点:1》市盈率:相同业绩水平股票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小盘股(市盈率)≥中盘股≥大盘股。2》主力市场炒作角度:大中盘股适合大资金的操作,社保、实力机构、基金。在牛市中如果选择市场龙头股的角度操作,显然绩优大盘股比较合适,对指数影响大,控制这些个股就能很好的掌控市场节奏。特别是大牛市中“牛头”一般都是大中盘股担当。小级别反弹行情或横盘整理阶段又或者长期连续下跌后小盘股将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趋势相对不清晰或者不明朗阶段,不管是大资金或者小资金,都会偏向于盘小的股票,大家目的一个逐利而来,船小好调头嘛!!!!! 3》股性:大盘股的企业成长性和股本扩张能力较差,盘大不易“炒作”。股性比较呆板!小盘股的企业成长性较好和股本扩张能力强,盘小易于“炒作”。股性比较活跃!中盘股的企业成长性和股本扩张能力介于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股性比较沉稳!4》大黑马: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转换阶段,A股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就是以前的绩优股,到现在没退市也只能算是绩差股(长虹、深发展等),国家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些公司只能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凤凰涅槃!而资产重组也将是A股市场现阶段重头戏。 (a)小盘股资产重组成本低,想象空间大。(b) 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小盘股筹码有限,稍有增量资金介入,其股价的上升力度必然强于流通股本规模大的个股。(c)小盘股流通盘小,主力投入资金和成本较小,容易受庄家控盘操作。理论上无论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都可以进行资产重组,但事实上就我国股市目前状况,小盘股资产重组成本最低,想象空间最大。这是大盘股不具备的条件,也是很多大型夕阳行业重组失败的原因。能拿出这么多资金去重组这些流通盘巨大的公司非常少数,就算有实力也会因深入后发现预料外的问题很多,成本过大而放弃。。。投资者明白了股本结构的特点后,在选股时一定要根据当时的趋势来选择:1》在大牛市多头行情中,投资者应该综合分析后选择绩优,还没有大涨并有市场潜力的大盘股。2》在横盘整理阶段或者反弹阶段,应倾向于选择有复合增长能力并已经在技术面得到明显支撑的小盘股。3》投资有价格弹簧原理,如果在小牛市行情中,大盘股和小盘股都已经率先发力连续上涨成为高价股,而中盘股原定不动还在低价徘徊时,投资者可以大胆介入股性相对比较好的中盘低价股。4》宏观形势不明朗,市场不清晰,股指走势呈现明显滞涨时,投资者应该立刻舍弃所有大、中、小盘股票。空仓观望!别忘了空仓也是在炒股票。。。5》对市场持续连续性几个月暴跌,市场股票尽数皆墨时,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构筑底部机会出现。可以对率先发力的小盘股给予支持!6》小盘股容易出现黑马!什么是黑马?黑马就是现在尚不被人所知,但在今后一段时期能够远远跑赢大市的股票。如果大家都知道要重组的股票那就不叫黑马!也不可能有黑马的表现。小盘股并不意味着就是黑马;小盘股中不是黑马,连马都不是,而是凶悍套人的驴不在少数。哪些小盘股最容易成为黑马呢?1》总股本不超过3亿股,流通盘低于5000万股。2》主业清晰,处在成长期政策倾斜朝阳产业。3》技术形态为“潜伏底”末端可能走出圆弧底形态。4》价格应在16元以下,现在10元以下小盘股很难看到了。5》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业绩、每股公积金、每股净资产较高。6》有配股资格小盘股可以缩短重组后主力再筹资的时间。7》6个月以上股价在底部整理,但成交量明显有主力介入。8》对认定黑马,投资者要有信心和恒心持股,不要轻易被主力 “下马威”给踢下了。(望采纳)
⑥ 如何查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占的比例
根据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除去总资产就是股权比例,总负债除去总资产就是债权融资比例,
没有优先股等情况下,两者相加为1。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债务融资。
(6)2013年a股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比例扩展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源融资比例远高于内源融资,而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完全依赖外源融资。其次,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重平均超过了50%0。
其中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发行A股进行的股权融资在全部股权融资资本中的比例平均达到了17%左右的水平,并且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理由认为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然而,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啄食顺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
事实上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大多保持比国有企业要低得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负债为零,但从实际上看,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我们将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上述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⑦ 问怎么查前几年公司股权结构啊就是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比例
任何股票页面点击键盘的F10键,在出现的页面再点击”股本股改“,就可看见前几年的股权结构,但是股权比例需要自己计算。
⑧ 请问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比例
你好,关注你的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一下我们国家股票市场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我们国家在2005年左右,进行过一次股权分置改革,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将非流通股全部转化成为流通过的一次历史性改革。
改革之前,我们国家将股票明确划分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情况很复杂,不过简单而言,大致一是国有股是非流通,原因是国有资产管制较为严格,禁止流通;二是上世纪90年代形成的内部职工股、法人股是非流通,这部分由于当时国有转民营的规定乱,执行方法更乱,所以造成了众多产权不清的情形,因此禁止流通。而公司上市新发行的股票则可以流通,但取得成本较高。
改革之后,我们国家将消灭非流通股,情况也很复杂,不过简单而言,就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补偿现金、股票或其他承诺的形式,补足流通股股东高成本取得股票的价差。补偿之后,全部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截止目前,应该没有几家上市公司还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了。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你的问题,你所研究的文章肯定有一部分是2005-2007年以前的,那么那个时候,非流通股问题确实非常多,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权不能同股同权,其中,国有股不能流通,而且国有股占比一般较高,所以国有控股人在给公司作出决策时不会考虑流通股希望股票上涨的意愿,只为完成国家利税任务考虑,直接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出现问题,所以当时的很多研究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其次,非流通股占比如果较小,那么问题也没有这么尖锐,而实际情况是90年代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即使现在民营了,当年也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因为民营企业当时拿不到上市指标。所以国有非流通股一股独大,成为当时公司治理结构的另一大问题,也被当时的研究者所热捧。
现在,虽然不存在非流通股了,但是这个词仍频繁出现,因为现在上市的企业存在限售的股份,比如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在上市后36个月不能转让,这部分股份还叫流通股,但是限售,一大部分人就会笼统地称其为非流通股,比如市面上流行的“大小非”,这个“非”,指的就是非流通的意思,但事实上,他们都应该被称为流通股,只不过是限售流通股。
概念说完了,我认为你的论文不应该再去研究流通与非流通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经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逝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将会被更多人遗忘。目前的股权结构研究更多集中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家族性等的研究方面,我更推荐你多看一些2007甚至2009年以后的新论文,这对你理清和整理股权结构的热点问题及主要思潮会比较有帮助。如果你对限售有兴趣,我能给你的提示就是,你可以考虑一下限售条件对公司核心领导层变动的影响问题,这倒比较新颖。比如……由于限售条件的存在,创业板首先出现了高管上市半年后离职的情况等等,这类问题是目前困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⑨ 中国股市的股票股本结构一般是如何构成的
主要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组成。
流通股是可以上市流通的。可以自由买卖的,价格随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决定的。
非流通股是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国有法人股,国家股。
但是现在国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了,要进行全流通了。
那些将要上市流通的非流通股分按流通盘大小分为大非,小非,占总股本百之之五以上的为大非,百分之五以下的为小非。已获得上市流通权但是没有上市流通的的为限售股份。
我国股票还分为B股专门为境外投资者买卖的股票(上海为美元,深圳为港元)但是现在境内也可以买卖了。
H股是我国股分在香港上市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