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徐家汇股东大会

徐家汇股东大会

发布时间:2021-10-07 22:56:10

❶ 我爱家中的花200字,作文怎么写啊

我的家中有一个小小的阳台,你可别看他小,他可是邻居到我家里来的时候的必经之地,因为那个阳台上有着许多的鲜花,我的爸爸是个爱花的人,所以阳台上就平添了五颜六色的花。
我今天就和你来说说我的爸爸爱到了什么境地来了吧!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爸爸怕他的那些宝贝花冻坏了,就连夜把那些花带到了他的房间里来,到了最后就只有那几盆梅花端进来了,因为爸爸知道梅花是可以和风雪做斗争的,就在那天晚上,一朵朵梅花在寒风中傲立起来,望着那与风雪作斗争的梅花,我不禁想起一首诗来,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可是我这只是其中的一首,还有九首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到了夏天里,爸爸么天晚上都要很晚才睡,我不知道爸爸在干什么,就在晚上的时候偷偷的溜进爸爸的房间里,因为我想看看爸爸这么晚了他不睡在屋里干什么,没有想到第一天我就有了收获,原来我在爸爸的房间里看见爸爸正用手小心翼翼的那着一盆昙花在那个地方欣赏只有晚上才龙观赏到的昙花,再快两点钟的时候,昙花就慢慢的把它那一朵洁白的花瓣展现在夜幕中,我顿时觉得四周好香,不由得一句好香啊出口而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爸爸就立刻把我从床底下揪了出来我看见她吃惊的样子,不经大笑起来,爸爸却问我为什么要躲在床底下,我就把事情的一五一十都和爸爸讲了一篇,爸爸说,还问爸爸为什么昙花要晚上才开放,爸爸给我讲了生物钟原理,我听后就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晚上才看昙花了。
春天,是百花齐开的好季节,我和爸爸就到姥姥那里的山林里去呼吸清新空气,虽说是去呼吸新鲜空气,但是我和爸爸却是去看花,在山上的时候,我们就去摘花,我回来的时候总是要带上杜鹃花。
我爸爸爱花,我也爱花。

❷ 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1934年
7月7日,召开第一次发起人会议于上海八仙桥青年会,议定厂名为《中国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银币5万元,委派章伟士、吴羹梅主持筹建。
7月25日,章伟士具呈实业部商标局注册“飞机”牌和“鼎”牌的商标专用权。1936年5月6日,实业部颁发28768(“鼎”牌)、28787(“飞机”牌)号商标注册证核准在案。
1935年
3月15日,上海斜徐路116号租赁的厂房工竣投产。
10月8日,公司开幕纪念日。对外正式营业。
10月30日,领到工厂登记凭单沪字第328号。
1936年
2月16日,召开第二次发起人会议于本公司。报告筹备工作结束。决定资本额追加为法币8万元。选举出第一届董事7人、监事2人,推举潘公展为董事长。
3月1日,第一届董监事联席会议聘请章伟士董事为经理兼会计科长,吴羹梅为协理兼厂长,郭子春为副厂长兼工务科长。
9月,华北办事处在北平(京)东交民巷成立。(抗日战争爆发工厂内前后停办)。
12月21日,公司定名为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实业部颁发设字第1329号执照。
1937年
1月,汉口办事处在汉口特三区界限路成立。
4月24日,在上海爱麦虞限路45号中华学艺社召开第一届股东常会。议决资本扩增为法币12万元。改选出第二届监委2人,候补监委1人。
1938年
7月,在重庆米花街31号成立重庆发行所。
12月,在贵阳中华北路23号成立贵阳发行所。
1939年
2月,在昆明武成路60号成立昆明发行所。
6月,渝厂工竣全部开工,为当时大后方唯一的一家铅笔制造厂。
10月24日,在上海徐家汇路324号召开第二次股东大会,选举出第二届董事9人,第三届监事3人,董事长仍由潘公展担任。
1940年
6月29日,日机空袭重庆,渝厂制芯、制杆两部工场、木板仓库、厨房等处中弹焚毁,直接损失估约法币10万元。
11月,章伟士辞去总经理职务改聘为常务董事,吴羹梅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
1941年
6月1日,于重庆林森路召开第三次股东大会,通过增加资本为45万元等议案。
7月20日,在本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资本额扩增为法币45万元,股东由98人增加到135人。修改公司章程,选举第三届董事10人,第四届监事3人,潘公展仍任董事长。
11月26日,召开改组公司第一次发起人会议,全体发起人(66)人认足股本法币800万元。
1942年
4月19日,在本公司召开第四次股东大会,通过增资为100万元。
9月,投资100万元发起创办中和化工公司,生产铅笔漆供应本公司。董事长李烛尘,经理吴羹梅,厂长屠仲方。
12月20日,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议决解散改组。
12月22日,在重庆交通银行举行改组后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决定更名为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法币800万元。通过公司章程,选出董事15人,监事5人。推举潘安庐任董事长,吴羹梅等4人为常务董事,任命吴羹梅为公司总经理,聘任王兰生为公司协理。
1943年
7月,特制胜利铅笔应市。
10月,在衡阳大九角巷成立衡阳发行所。
11月,在西安案板街3号成立西安发行所。
1944年
2月,与中华职业教育社董事长黄炎培合办的职业补习学校正式开学。
8月8日,本公司研究室软化木板试验成功并投产。
12决定设立兰州分公司。
1945年
8月~10月,中国标准铅笔厂锯木部独立,龄组中国标准锯木厂股份有限公司。赵棣华任董事长,吴羹梅任经理,梁树禧任厂长。
11月,吴羹梅飞返上海着手沪厂复建工作。
1946年
4月2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九楼召开第四次股东大会。拥有股东270人,股权8000股。通告资产清估已增值法币2.5亿元,总值超过3.1亿元。选出第三届董事26人,监视7人,推举潘安庐任董事长,吴羹梅等9人为常务董事。
9月16日,经济部核定配购给中国标准铅笔厂作为抗战内迁工厂补偿的东汉阳路296号的敌产上海纸箱厂接受完毕。至此,沪厂复建工作告一段落。
1947年
8月,在北平(京)八面槽甲30号成立华北办事处,天津林森路设立分理处。
8月23日,在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四楼餐厅召开第五次股东大会。报告资本扩增为法币2亿元,换发新股票。通报沪厂复建工作完成,复建费共计法币5亿元。议决将固定资产增值3亿元,再增扩现金股1亿元,报经济部核准资本总额由2亿元增值6亿元。选出第四届董事23人,监事7人,潘安庐任董事长,吴羹梅等8人为常务董事。
1948年
1月,在广州太平南路嘉南堂西楼成立华南办事处。
1949年
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中国标准铅笔(沪)厂于5月30日复工。
8月18日,日产2万罗铅笔的设备由上海启运去哈尔滨,合资筹建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梁树禧赴哈筹备,后任厂长。
10月,政务院陈云副总理听取吴羹梅的陈述后,同意由政府贷款以解除中国标准铅笔厂的经济困境。
1950年
7月1日,公私合营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资本总额人民币(旧币)66亿元,公司双方投资各半。总公司设北京内一区崇文门内大街42号。上海、重庆分设制造厂。产品由中国百货公司包销。
9月11日,公私合营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制造厂第一届工会经普选后产生工会委员13人,工会主席陈养吾。
10月20日,在北京冲内大街280号青年会召开公私合营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会。通过公司章程。公股董事8人,监事2人。私股董事7人,监事3人。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新元为董事长,吴羹梅任总经理,吴永铭、梁树禧任第二、第三副总经理。张书麟为上海制造厂代理厂长。
1951年
1月30日,轻工业部委任沪厂厂长张书麟兼任公司第一副总经理。
11月26日,六届二次董监会在北京文化俱乐部举行。建议股东会明年一月将公司迁回上海。吴羹梅参加政府工作,准予辞职,吴永铭继任总经理。张书麟奉调离任,王学继任第一副总经理兼沪厂厂长。梁树禧改任总工程师。
12月10日,中央私营企业局颁发给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以合股限字第一号执照。所营事业:产销各种铅笔和其他文具并兼营锯木。签发局长薛暮桥,副局长千家驹、吴羹梅。
1952年
4月~6月,党支部成立,首任书记梁兴华。
8月17日,团支部成立,首任团支部书记东再明。
10月15日,拟就《公私合营中国标准铅笔厂上海制造厂组织暂行条例(草案)》上报工业局。11月12日,工业局改革办公室批转同意。这是第一部最齐全的机构配置、部门职责条例,条例规定行政设6科(计划、生产技术、财务、人事、供销、总务)1组(检验)。生产系统实行厂长--车间主任--生产小组三级管理形式。
1953年
11月,以使用国产原料、试制高级绘图铅笔取得成功为主要内容地《公私合营中国标准铅笔厂提高品质改进技术情况》的总结材料,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局作为专刊印发。
12月7日,向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中华”牌专用商标。1954年6月1日取得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19710号商标注册证。
1954年
3月21日,在上海南京西路456号康乐酒家举行公私合营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次董监联席会。议决撤销北京总公司,上海、重庆、哈尔滨的三个厂独立经营,上海与外地两厂更改为投资关系,派员分任两厂的董监事行使投资权利。
4月18日,在国际饭店召开的新董事会上,推举上海地方工业局办事处副主任王璘为董事长,吴羹梅为副董事长。
7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以沪委工(54)字0212号文批转给中共上海市轻工业局党委,同意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铅笔厂、长城铅笔厂合营合并。合营合并委员会主任为姬玉甫。
10月1日,在上海南京西路新华电影院举行中国标准、上海、长城等3个铅笔厂的合营合并大会。成立公私合营铅笔公司,经理吴羹梅,管理处设在福州路44号2楼,中国标准、上海、长城分别改称为中国铅笔公司一厂、二厂、三厂。
1955年
3月,根据全国金笔、钢笔、铅笔会议精神,成立上海市地方工业局制笔公司。6月,中国铅笔公司一厂改称为中国铅笔一厂,隶属于制笔公司。
1958年
是年,由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文具批发部经办,开始大批量地出口铅笔。当年出口的长城牌3544皮头铅笔数量是全年铅笔销售总量的38.8%。此后一直保持占销售总量40%左右的出口水平。
1960年
9月,中国铅笔一厂工业中学创办。
是年,“中华”牌6051HB高级皮头铅笔首次出口。
1970年
是年,开始生产“中华”牌6151高级皮头铅笔。
1973年
9月,中国铅笔一厂技工学校开办。
1976年
12月24日,上海市轻工业局、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上海百货站等有关单位联合鉴定“中华”牌101绘图铅笔2H、HB两种型号的铅笔质量后确认:铅笔铅芯的各项指标已赶上美国的“维纳斯”绘图铅笔,可列入世界先进水平。
1977年
是年,对照GB149~75国家铅笔标准,修订了厂的产品质量标准,加强了质量管理。7月,在全国铅笔质量评比会上,“中华”牌101绘图铅笔以起立年质量稳定、全国质量检测评比得分一直名列第一而被提议列为国家级优质产品。
1979年
9月,“中华”牌101绘图铅笔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是年,生产办公机构用的中华牌6181蘸头铅笔。
同年,中国铅笔以厂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在飞虹路虹口工人体育场举办。
1982年
8月,活动铅笔开发成功。首批产品502木工活动铅笔、503多用活动刀投放市场。
是年,热固性树脂细铅芯研制成功。
1984年
是年,全面实施目标管理。
同年,建立厂部、车间的两级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厂部、车间、班组的三级网络体系,14个课题活动(QC)小组,8个工序质量管理点。
同年,建立了厂部到车间的标准化工作网络,全厂所有产品均列入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企业内控标准的范围内。
6月,与上海家用化学品厂联合开发试制美加净牌眉笔成功,次年投入批量生产。
1985年
7月26日,上海市轻工业局任命胡书刚为中国铅笔一厂厂长。8月起实行厂长负责制。
10月5日,举办中国铅笔一厂五十周年厂庆招待会。吴羹梅来函致词祝贺,来宾400多人。
1986年
1月,“中华”牌770型成套2mm高级绘图活动铅笔应市。
6月,“爱丽丝”牌化妆笔产品系列形成,中国铅笔一厂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系列化妆笔的企业。
9月,成立销售科。9月6日第一次举办商业部门看样订货会,开始自行促销。
是年,热塑性树脂细铅芯研制成功。
1987年
2月20日,中国铅笔一厂马陆联营厂签约。
1988年
11月5日,组成展销考察团,在香港文汇公司举办了中国铅笔一厂四大类系列产品展销,这是企业第一次在境外自行举办展销会。 1989年
11月29日,通过国家一级企业预考评,1990年12月28日获得《国家一级企业》证书。
1990年
1月,中国铅笔一厂研究所成立。
10月,建厂55周年之际,提出企业发展总目标为:“科技先进、管理科学、职工文明和富裕的国际第一流铅笔企业”。要求全体职工发扬“谦虚、朴实、进取、向上”的企业精神,做到“身在铅一、热爱铅一、建设铅一、振兴铅一”。
1991年
6月15日,中国铅笔一厂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7月8日,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来厂视察并题辞:保持国际一流水平,争做提高经济效益的先锋。
1992年
4月28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沪经企(92)277号批复轻工业局,同意中国铅笔一厂进行股份制试点,改制为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
5月16日,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A)股招股说明书经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批准刊载于上海文汇报。发行日期6月13~30日。于8月14日上市交易。6月30日(B)股招股说明书,同样经过批准刊载于上海解放日报,发行日期7月7日~14日。于8月2日上市交易。

❸ 杜月笙的重要手下都有谁

杜月笙手下有“四大金刚”是很重要的,分别是顾嘉棠、高鑫宝、芮庆荣、叶焯山。杜月笙的左右手是徐大统和陆京士。还有马祥生、谢葆生。他们都是杜月笙的得力助手。

王亚樵 杜月笙 戴笠他们早年曾经结拜过兄弟。杜月笙还曾经出自王亚樵门下。戴笠是国明党特务头子,和他们都是好朋友。

杜月笙(1888年——1951年),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3)徐家汇股东大会扩展阅读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斯特林.西格

雷夫在《宋家王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鸦片销售这条通畅的“全球网络”。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1927年4月11日晚,杜月笙设计活埋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

❹ 在上海注册公司的详细步骤、过程、流程、方法、各个环节的费用

1、公司名称核准;
2、确定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设立登记申请等;
3、办理营业执照;
4、刻制公章、财务章专用章、法人章;
5、开设银行基本账户;
6、税种核定(核定企业的税率及开什么类型的发票);
7、一般纳税人申请;
8、购买发票开始经营

❺ 余秋雨真的涉及贪污案吗还有余秋雨是那个文学家吗

于8年前入股的徐家汇商城即将上市,因此余秋雨有望成为亿万富翁的新闻立刻热了起来。有个叫叶檀的评论人公开指控余秋雨的股票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侵吞国有资产可是不小的罪名,相信有了叶檀的这一炮打头阵,余秋雨又要挨不少“板砖”。 这年头,当名人不易,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媒体的监视之下。可名人也不白当,经常露脸、曝光率高,就可以在出书、讲座、代言甚至弄点原始股上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像冯小刚、黄晓明等人就因入股华谊兄弟即将变成亿万富翁,而与演电影不挨边的马云同样因为华谊兄弟上市而可能获得过亿账面收入。对这类名人暴富故事,老百姓关注、无数人眼红,媒体热炒也属正常现象。但像叶檀这样直接指控余秋雨侵吞国有资产的,还不多见。引用叶檀在评论中的原话,笔者也要问一声“为什么偏偏是余秋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余秋雨在去年“5·12”后写的一篇“含泪劝告”的博文。在那篇文章中,余秋雨劝告死难学生的家长不要被反华媒体所利用,这可能触怒了当时正在用大地震做文章的一些人的兴头,于是,一场媒体围殴就此拉开帷幕。先是余秋雨的“含泪”遭到猛烈批判,接着是他在文革中是否替四人帮写过文章的旧案又被翻出来炒作,而其后曝出的假捐门事件更是为围殴提供了棍棒,让余秋雨在道德上几乎破产。在围殴中,还涌现出易中天、五岳散人等批余专业户,余秋雨每有言行,这些专业户必跟而拍之。这一次,余秋雨即将通过股权投资发财,倒余派自然不会乐观其成,虽已经有成千上万人因持有原始股而在中国股市暴富,但余秋雨想挣到这笔钱,看来并不容易。 与余秋雨,笔者除了在学生时期读过他的《文化苦旅》和一次没有回音的约稿外,便再无任何瓜葛。作为这场围殴的旁观者,笔者支持余秋雨的“含泪劝告”,对他在假捐门中的表现不敢恭维。但余秋雨究竟是好人还是坏蛋,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本文想谈的是文人倾轧、党同伐异。 现在的一些媒体,啥事总讲究个圈子。是一个圈儿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一个圈儿的,就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犯了某个圈儿的忌,就会遭到圈里人的群起围攻,像前两年饱受攻击的李敖,近来被扒皮的文怀沙、余秋雨,都是犯了某个圈的忌。依我看,这些圈子就像黑社会,虽然没有动手打打杀杀,但字里行间到处刀光剑影,凡事不问是非、先看帮派,合意者吹捧上天,不合意者就打入十八层地狱,往死里整。 拿这次叶檀的指控来说,给余秋雨扣上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却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提出的四个问题更是近乎小学生水平,毫无说服力。下面就来看看她的四问:第一,余秋雨是文化名人,全国文化名人很多,为什么是余秋雨?第二,余秋雨是控股股东的亲戚吗?第三,余秋雨是不是需要激励的高管?第四,余秋雨入股,征求上海人民同意了吗?按照叶檀的逻辑,余秋雨入股,全国文化名人就都有资格入股;上海的企业改制,引入哪些股东都应该经过1800万上海人民的同意;余秋雨要入股,必须是控股股东亲戚或者企业高管。叶檀的这些质问,不知道依据的是证券相关法规的哪一条、哪一款,如果这种逻辑也能成立,是不是要把中国股市持有原始股的所有自然人都翻出来,按照叶女士的四条标准来判定是否侵占了国有资产呢? 因为一篇博文就遭到围殴,余秋雨看来是因言获罪,有些人也是要拿他杀鸡儆猴。这两年,一些在媒体上混的人整天满嘴民主自由,可他们又哪曾给过别人民主自由?稍不合他们的意,就要扒皮揭老底,直到把人搞臭为止。可笑的是,这些人动不动就拿文革说事,可他们自己的做法和嘴脸实在比文革小将们不遑多让! 媒体是社会的良心,不是小利益集团的工具。拉帮结派的媒体人虽然团结力量大,捧红了自己搞臭了别人,但他们却背弃了诚信客观,愚弄了社会公众。这样的帮派就算把自由主义的法螺吹得震天响,也掩盖不住他们党同伐异的暴戾。 生平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汉族。常受四五“学者”攻击,对余批判的文字常见诸报纸、网络。 现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文化总策划。早年在上海工作时曾担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鲁迅文学奖、台湾白金作家奖等。 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他在长期钻研典籍后离开书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辞职远行,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他所发现并写到的地点,后来大多成为海内外民众争相游观的热点。在这过程中,他又创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而开启一代文风。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与凤凰卫视合作,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继续对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这种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通过全球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他多次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演讲中华文化,并成了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世界华商大会、全球企业家峰会的首选文化演讲者。他的书籍,长期位列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在国内,2002年统计的全国十年来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他一人占了三本。目前,他是公认在全球各华人社区影响最大的极少数作家之一。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最近几年,他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鼎极摄影文化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2007十大学术精英”之首,又被世界华人经济测评体系授予“影响世界100年100位杰出华人奖”。2008年6月上海市政府教育委员会决定建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革”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宁波市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 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1992年7月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1992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 2004年2月18-19应邀走进百家讲坛,主讲《余秋雨解剖文学》

阅读全文

与徐家汇股东大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贷款金额怎么说 浏览:338
招商安庆基金理财 浏览:553
地震对期货的影响 浏览:703
鲁能集团上市 浏览:316
货币去杠杆事件 浏览:264
鑫亚国际股票 浏览:174
外汇销售电话话术 浏览:733
东方财富股份公司骗 浏览:544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662
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襄阳 浏览:282
上海地铁二号线融资外资 浏览:333
沈阳有兴业证券 浏览:818
公募基金金融机构免税政策 浏览:501
邮政银行理财最少多少 浏览:139
胡华勇国信证券简历 浏览:167
外汇1100盈利计算公式 浏览:591
浙商国际金融期货 浏览:61
信和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954
绿豆公司股票 浏览:706
股票期货书籍打包下载 浏览: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