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出口的兵器有哪些分别出口到哪几个国家
中国武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本国需要,而且有很多国家在使用中国制造
的武器,截止96年底,共有40多个国家列装中国武器,现列之如下。
1.亚洲
阿联酋,阿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斯里兰卡伊拉克,
伊朗,沙特阿拉伯,朝鲜,尼泊尔。
2.非洲
阿尔及利亚,喀麦隆,马里,苏丹,埃及,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利比亚,赛拉利
昂,布隆迪,冈比亚,几内亚,多哥,赞比亚,几内亚比绍,马达加斯加,刚国,刚果民主
共和国,莫桑比克,布基纳发索,突尼斯。
3.拉美
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秘鲁。
4.欧洲
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由于环境不同,所以各国需求不同.像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朝
鲜,缅甸,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的军队,可以说中国武器是这些国家军队特别是陆空军的装
备主体.如巴基斯坦军队,陆军有中国的59式,69式,85式坦克,85,122,130毫米加农
炮,榴弹炮,37,57毫米高射炮,122毫米火箭炮和仿"红箭"反坦克导弹;空军有歼-6,歼
-7,歼教-6,强-5,强-5M,歼教-5,初教-5/6A,K-8等型飞机;海军有各型导弹艇,护卫
艇和油船等。
其他一些国家,装备主要来自美,俄和西方,就有选择少量列装中国武器.如玻利维亚
以美制武器为主,但也拥有36门54-1式122毫米榴弹炮和18门65式双37豪米高射炮.以
法制武器为主的冈比亚,拥有两艘"上海"级护卫艇;马里有18辆62式轻型坦克。
由于中国武器的使用特性与苏制武器相近,不少零配件可互换使用,所以不少以前苏联
武器为主的国家,为摆脱单一武器来源,也装备了一部份能与苏制装备配套的中国武器如埃
及空军就拥有53架歼-7战斗机,40架歼-6战斗机。
令外一些较落后的武器也 仍在列.象59/69式坦克,属战后第一代主战坦克,基本性能
于前苏联的T-54/55相当,目前仍在朝鲜,巴基斯坦,伊朗,泰国,孟加拉国,苏丹,坦桑
尼亚等十几个国家列装。
中国出口武器中,也不乏一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如沙特阿拉伯军队目前装备的CSS-2
地地弹道导弹系统,就是一种含科技量很高的现代化远程武器系统.泰国海军选购的4艘''
江湖"级导弹护卫舰,每舰可配备8枚C-801反舰导弹和较为完善的电子战系统,可配载直
升机,并有很大的附加载荷和改装潜力,从中显示出我国军工生产和科研新水平,孟加拉
国,埃及等国也装备这种护卫舰.中国新近研制的歼教-7飞机,轰6-D飞机,85式主战坦
克,85式装甲输送车,HQ-2J防空导弹,FM-80防空导弹等,目前已在缅甸,泰国,巴基斯
坦,斯里兰卡,伊朗,伊拉克等国军队中列装。
还有一些武器,虽然总体性能不算先进,但功能独特,也受到不少国家的青睐。
如59-1式130毫米加农炮,火炮最大射程达27000多米,可配别多种弹药,适和各种
复杂条件需要;整炮采用新型工艺和材料,重量较轻.所以不仅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
拉国,泰国,伊拉克,喀麦隆等国,就连西亚的阿联酋和阿曼,也分别装备了20门和12
门。
中国制造的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因其性能优异,有约14个国家装备了它,其
中不仅有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传统 中国军援国,也有伊拉克,伊朗,斯里兰卡,缅
甸,利比亚,叙利亚,津巴布韦,苏丹,布基纳法索等发展中国家.其中苏丹600门,伊朗
500门,叙利亚200门,就连尼加拉瓜这个拉美国家也有33门。
B. 中国商品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发达国1、2005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159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1.5%。
2、2006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402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79.7%。
3、2007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7000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78.6%。
4、2008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中国与这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达19445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75.9%。
二 .十大贸易伙伴未来的排名变化趋势:
1、排名前七位贸易伙伴基本稳定,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贸易总额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0%,这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市场,未来五年排名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东盟后来居上,将很快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3、十大贸易伙伴排名的顺序能反映一定时期双边的政治关系情况,如加拿大,因双边关系冷淡,导致加拿大排名被挤出前十名;印度与中国的政治关系不愠不火,因此,印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是如此。
4、香港与台湾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台湾未来排名将超过香港。
5、十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非洲、拉丁美洲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将呈上升趋势。
6、印度和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潜力巨大,如果双边关系取得突破,排名有希望进一步靠前。
7、巴西与中国的贸易额快速增长,有望挤进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列,加拿大与中国关系理顺后,贸易额也有望大幅提升。2008年中国和巴西贸易额为485亿美元,比2007年大幅增长63.2%。
三。2008年中国与排名前十位的贸易伙伴的贸易额
中国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
欧 盟(4255.8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6%,同比增长19.5%)
美 国(3337.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3.0%,同比增长10.5%)
日 本(2667.9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0.4%,同比增长13%)
东 盟(2311.2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9.0%,同比增长13.9%)
香 港(2036.7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8.0%,同比增长3.3%)
韩 国(1861.1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7.3%,同比增长16.2%)
台 湾 省(1292.2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5.0%,同比增长3.8%)
澳大利亚(596.6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3%,同比增长36.1%)
俄 罗 斯(568.3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2%,同比增长18.0%)
印 度(517.8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0%,同比增长34.0%)
四 。2009年1—6月份中国与排名前十位的贸易伙伴的贸易额
今年前6月中国进出口总额9465亿美元。
美 国(1641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7.3%)
欧 盟(1600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9%)
日 本(102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0.8%)
东 盟(880.6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9.3%)
香 港(73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7.8%)
韩 国(62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6.6%)
台 湾 省(310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3%)
澳大利亚(273.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9%)
印 度(196.3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0%)
俄 罗 斯(162.3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7%)
2009年上半年中国与十大贸易伙伴整体贸易额下降,美国重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五。2010年1-7月,欧盟与中国贸易额达3060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
以上来自网上摘录。家是主要出口地
C. 中国出口的汽车都卖到了哪些国家
2015年,整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目的国分别是:伊朗、越南、委内瑞拉、智利、埃及、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秘鲁、沙特阿拉伯和孟加拉国,分别出口10.84万辆、7.23万辆、3.96万辆、3.95万辆、3.86万辆、3.13万辆、3.10万辆、2.67万辆、2.45万辆和2.42万辆。
据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整车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7.19%。有意思的是,不久前,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整车出口量为71万辆,同比下降2.7%。(数据来源于网络。)
D. 中国稀土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中国稀土出口现状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品之一。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稀土市场上占有92%以上的份额。但一直以来我国处于稀土出口量不断增加,而价格却不断下降的尴尬局面。为改变中国在稀土出口上的被动局面,我国对稀土出口逐步采取了出口配额、出口关税等措施。本文将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特点
1.1 收紧出口配额
商务部2007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指令性规划,减少稀土出口,对符合稀土出口资质的企业发放相应的配额。图1为2008-2013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变化图。图中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中国的稀土配额逐年下降,直到2012年稀土配额开始回升,2013年保持增长。
1.2 征收并不断提高出口关税
我国从2007年起对稀土征收出口关税,在2005年以前对稀土出口实施的是鼓励性质的出口退税政策,从出口退税转变为出口关税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逐渐重视对稀土重要原料的保护。
2005年5月1日,中国取消了对稀土的出口退税制度。2007年我国开始对稀土实施出口征税政策调整了稀土出口税率。2008年1月1日,将稀土产品出口税率上调,最高税率调整为25%。2011年1月1日起,为规范稀土出口,中国大幅提高了稀土产品(主要是中、重稀土)的出口关税,金属钕的出口税率由15%提高到25%;并首次对金属镧、金属铈、氯化镧及按重量计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铁合金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氟化铽、氟化镝、氟化镧、其他氟化稀土等产品征收15%的出口关税;其他产品的关税保持不变。同年还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税额上调幅度达10倍之多。根据《2014年出口关税实施方案》,39个中重稀土的税目条文中,征收25%关税的税目条文有21个,约占54%。我国现阶段正逐步限制中重稀土的资源输出,以达到保护本国资源和完善市场机制的效果。
1.3 设置行业准入门槛
201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从生产布局条件、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置稀土行业准入门槛。比如,根据该准入条件要求,轻稀土矿山企业生产建设规模的年处理矿石量应不低于30万吨;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应不低于3000
吨/年。同时企业需要建有完备的三废处理系统,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工艺等。从设置行业准入门槛规范稀土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稀土出口量。
2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效应分析
2.1 出口管制政策对出口量变动的影响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稀土实行出口配额管制,从初期的宽松管制政策,到如今的严格管制阶段,管制力度不断加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稀土的出口。
图2为2008-2013年稀土出口量与出口配额的双y轴趋势变化图,左y轴为出口量变动范围,右y轴为出口配额变化范围,x轴为年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出口量明显受到出口配额限制。总体上看来,稀土的配额管制措施是造成稀土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出口管制政策对出口价格变动的影响
中国管制政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稀土价格:一是缩减出口配额制度,通过控制稀土出口的总量,引起稀土价格的上升。二是提高关税税率,对稀土原材料及简单加工产品的出口征税,而且逐年提高税率,从而增加稀土产品的出口成本,使得稀土出口企业减少稀土出口,进而引起稀土价格的上升。
图3为2003-2013年稀土出口价格与出口量的双y轴趋势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出口量与出口价格走势整体呈反向关系,出口价格的增加引起出口量的降低。由于中国的稀土关税措施是导致稀土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格管制阶段,实行征收、上调稀土出口关税的措施,使得稀土出口价格迅速提高,缩减了稀土产品的出口量。
2.3 出口管制政策对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
价格贸易条件(NBTT)显示一国在一段时期内出口商品的进口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指数可表示为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NBTT=PX/PM
其中,PX表示一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本文选定2007年作为基期,出口价格指数PX为当年出口价格与基期出口价格之比,进口价格指数PM为当年进口价格与基期进口价格之比,设定基期2007年的NBTT为1。
如果NBTT大于1,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改善.NBTT小于1,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本文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2007—2013年稀上价格贸易条件。如图4所示2007—2013年稀土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改善趋势,稀土产品出口价格贸易指数深受政策影响。布宽松的鼓励山口政策下,稀上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下则促使稀土出口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改善。
3 我国稀土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稀土出口采取的管制措施,本质上只是控制资源的出口,保护本国自然资源。这些措施应与限制国内生产消费一同实施,才不违反WTO规则。而中国在限制“准出”的同时,并没有对国内进行同等限制。在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国内对于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不高。不仅国内的稀土产业本身存在大量问题,而且相关的下游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提高。
3.1 稀土开采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人、企业非法开采中国稀土。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只有国务院或者省级国土主管部门才有采矿审批权,且一个采矿证只能有一个开采点,擅自增设开采点的行为即为违法。然而,在短期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和个人无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导致稀土的非法开采十分严重,破坏了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稀土产业集中度低,稀土流失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战略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了多方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而各环节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上下游之间无联系纽带,部分资源品种无法有效利用,资源浪费极大。
而过于分散的格局和现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监管体系,也为不少稀土企业违规运作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加上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使得中国稀土企业在对外报价时往往竞相杀价,国外买家往往使用最低价就能购买大量的稀土。
(3)稀土开发严重破坏环境。
由于我国稀土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部分稀土行业环保投入少又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设施,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一是开采环节对植被的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影响;二是稀土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若不慎落入农田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流入河中则会对水生物产生极大的危害。三是稀土尾矿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辐射污染,对人、畜、农作物具有危害。
3.2 稀土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不足。
中国虽是稀土生产大国,然而对稀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投入不足,导致稀土应用技术含量低,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在“原矿、精矿、分离产品、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这样一个稀土产业链中,中国在原矿分离产品环节上做得较为出色,但后续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极为有限。而稀土的最大价值恰恰在于从功能材料到器件再到实用商品这几个环节。由于中国处于稀土产业链的低端,大量出口低级产品的同时,利润却极低。
(2)外资企业变相交易。
为保护稀土资源,中国政府对为外资进入中国稀土行业有严格的规定,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但允许外商投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简言之,外资企业虽在国内被禁止涉足矿山开采和初加工领域,但在深加工环节不受限制。而正是这种规定,使得外资有利可寻,在中国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中国出口配额的限制。
3.3 稀土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1)稀土配额加重稀土外流,同时配额倒卖严重。
我国的配额计算方式,使得企业为使出口资质达标、争夺出口权重,而逐渐偏向出口昂贵的且稀有的稀土元素,最终出现国内储量丰富且价格较低的稀土过剩,而国内储量稀少、价格昂贵的稀土管不住的现象。国家的本意是保护国内稀缺的稀土元素,而最终出现鼓励企业出口稀有稀土元素的反效果。
一个地区稀土的配额分配量是根据上一年度稀土产品的销售额、出口额来决定的。为了争夺宝贵的配额,有的企业尽量压低稀土价格,扩大自己的销售额和出口额,从而在来年获得更多配额,以配额交易来弥补在产品上的缺失,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中国稀土的出口秩序。
(2)走私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政府逐步收紧出口配额,稀土出口量明显缩减,但长期依赖中国稀土的日韩及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需求增加,为中国稀土走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稀土出口配额针对的是初级产品,而稀土合金在出口时并不受配额限制,因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将国内的稀土简单加工正大光明变相走私出境,这种新型的走私方式更难以监管。
3.4 对企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分布零散,监管部门职能重复,监控管理困难。
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稀土的监控管理力度,但因为我国稀土资源大多处于边远山区,而监管机构大多位于大城市,导致监管出现很多盲区。而从稀土矿山开采到出口,在国家层面涉及的管理机构就有国土资源部、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这些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指挥,更使各自的监管困难重重。
(2)行业组织缺位。
行业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律性、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填补政府和企业职能的空白。然而,作为一个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的稀土行业却一直没有一个自己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进行协调工作,只有几个地方性的行业协会,基本上各自为政、分而治之,根本无法发挥大的影响力,无法有效整治稀土行业。
4 对稀土产品市场的相关建议
4.1 稀土开采方面
(1)严控稀土矿开采,整治稀土产业混乱局面。
国家有计划的开采、实施总量控制予以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稀土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稳定、均衡的供求关系。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季报进行严格审核,并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国家总体战略利益。
严厉打击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行为,深入清理超越批准范围采矿、超量开采的行为,全面查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严厉查处越权审批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2)全行业整肃,采矿权向国企集中,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国家应对矿山加以整治,将国内稀土矿的开采权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同时开展稀土开发秩序专项整治,重点地区集中整治乱采滥挖行为,扭转部分地区的混乱局面,建立长期监管机制。
对分离企业进行重大重组,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3)制定环保标准,走可持续发展方式。
要提高中国稀土在世界上的地位,实现由稀土大国到稀土强国的转变,必须切实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稀土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2 稀土加工方面
(1)着力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应支持和鼓励稀土深加工和应用产业发展,努力营造规模优势,培育一批新型产业。鼓励稀土深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和吸引研发人才,提高稀土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促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稀土产业的增长方式。同时下力气搞好稀土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力争研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优先支持拥有一定研发力量和研发团队的企业,开辟新的稀土应用领域,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
(2)对外资限制与鼓励并重。
鼓励外资进入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等项目,在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的稀土项目中,凡涉及矿山的资产及业务不能进入合资范围。国家对外资的限制,将使外资无法进入上游的初级产品领域,不得不进入到下游的加工应用领域,这将对提高中国稀土产业的整体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4.3 稀土销售方面
(1)改进配额制度。
17种稀土元素不能使用单一的配额指标,可将稀土元素按照其稀缺程度,分解成多个标准。利用标准的差异性体现稀土的稀有程度,保证配额计算方式和实际保护意义相统一。
(2)加大走私查处力度。
稀土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出口商品,应作为海关重点稽查的对象,加大海关监管力度、提高货物查验率。对稀土走私者进行严惩,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4.4 企业监管方面
(1)全面整合稀土产业链,形成有关部门的协调机制。
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加强对稀土进出口的宏观指导,协调好国内各大贸易商的关系。同时,要发起全产业链的整合,调动起金融、物流、生产、贸易的多个环节。协调各大企业和进出口商的关系,建立进出口联盟,完善统一对外谈判机制,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
(2)建立统筹性稀土协会。
建立一个统筹全国稀土生产企业并有效实现南北联合的稀土协会,是稀土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组织条件,协会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指导、市场调研、行业管理、中介服务、贸易摩擦预警等,还可以以组织的形式对稀土行业的重点问题如出口价格、出口配额等施加更大的影响,从而使中国稀土产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E. 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哪些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出口的
浙江东方(600120)公司是浙江地区外贸龙头之一,也是全国外贸百强企业,拥有专业外贸进出口企业12家,主要出口日本、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000803 金宇车城
002154 报 喜 鸟
002029 七 匹 狼
600987 航民股份
600295 鄂尔多斯
002083 孚日股份
600233 大杨创世
600884 杉杉股份
002044 江苏三友
600220 江苏阳光
600400 红豆股份
600272 开开实业
000810 华润锦华
000518 四环生物
600757 *ST源发
600107 美尔雅
600370 三房巷
600493 凤竹纺织
600439 瑞贝卡
000301 丝绸股份
000726 鲁 泰A
600448 华纺股份
600152 维科精华
600851 海欣股份
002087 新野纺织
600061 中纺投资
000045 深纺织A
000902 中国服装
002072 德棉股份
002127 新民科技
600689 上海三毛
600086 东方金钰
600200 江苏吴中
600483 福建南纺
600273 华芳纺织
600241 辽宁时代
000813 天山纺织
600630 龙头股份
600398 凯诺科技
002098 浔兴股份
600626 申达股份
002042 飞亚股份
000779 ST 派 神
600232 金鹰股份
002070 众和股份
600156 华升股份
000850 华茂股份
000018 ST中冠A
002034 美 欣 达
000158 常山股份
600177 雅戈尔
002003 伟星股份
002144 宏达经编
600137 ST浪莎
002036 宜科科技
600381 *ST贤成
600070 浙江富润
000681 ST 远 东
000955 欣龙控股
000982 *ST 中绒
600510 黑牡丹
000971 *ST 迈亚
600735 *ST锦股
F. 我国五金产品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
现今中国(大陆)主要出口贸易国家(地区)有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等。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0-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我国外贸"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这些是说不通的,因为每一样产品的档次 价格 用处都是不同的 我们国家也卖很多东西的啦 不可能只卖一种产品吧 不过现阶段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比较多 另外这一些是要看你是卖什么产品的
H. 清朝中期,哪个国家是中国的第一大外贸出口
是英国。
当时英国已经成为大英帝国,是世界霸主,它和清朝的贸易总量最大。
I. 中国大米出口哪些国家
中国大米出口的国家有尼日利亚、日本、俄罗斯、美国、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一个稻谷生产大国,但是不是一个大米主要出口国。中粮每年大米出口都维持在100万吨左右,占每年全国大米产量1%,数量很小,因此对于全球大米价格影响也很小,不会因中国进出口变化引发全球粮价的恐慌。
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10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7.981万吨,同比增加3.893万吨,增幅27.63%。1-10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200.7万吨,同比增加15.13万吨,增幅8.15%。2014年10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5.749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增幅33.24%。1-10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23.656万吨,同比减少16.873万吨,减幅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