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东华能源有没有氢燃料电池的概念
没有,目前的
氢燃料电池
仅限于在实验室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还没有开始,还没见报道,所以他们目前还没有氢燃料电池的概念。
⑵ 为什么膜电极是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什么是膜电极?为什么它是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关键词:燃料电池、氢能源、新能源汽车
从下面的燃料电池制备工艺流程图中可以看出膜电极是PEMFC的电化学反应场所,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
PEMFC的核心组件就是膜电极(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MEA),它一般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与扩散层3个部分组成所谓的“三合一结构”。PEMFC的性能由MEA决定,而MEA的性能质子交换膜性能,扩散层结构以及催化层材料与性能,还有MEA本身的制备工艺所决定。
膜电极是具有三合一结构的组件,它由扩散层,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组成。扩散层为反应气体提供传质通道,还起到集流体的作用,通常采用石墨化碳纸或碳布。
膜电极MEA一般的制备过程是:在Pt/C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溶剂、粘结剂(如PTFE)f[INation溶液,经超声波混合制成电催化剂浆料,采用喷涂或压延技术在碳纸上均匀涂上催化剂制成多孔电极。然后将电极在质子交换树脂溶液中浸渍片刻,经真空干燥,再在一定的条件下热压于电解质膜上形成MEA。其中公开的一种膜电极制备方法如下:供参考
1.称取一定量的Pt/C催化剂,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
2.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异丙醇,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振荡一定时间。
3.之后滴加一定量5%质量浓度的Nafion溶液,继续超声一定时间。
4.将超声后的悬浮液置于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一定时间至悬浮液呈膏状。
5.将膏状物均匀涂覆于碳纸表面,之后在涂覆好的催化剂表面涂刷一定量的Nafion溶液,置于烘箱中干燥30min。
6.将两片涂有催化剂的碳纸与质子交换膜置于热压机模具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热压成型。
7.将成型的膜电极置于湿润环境中备用。
关于燃料电池(氢能源燃料电池)在技术上,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要实现的实现商业化必须降低电池材料及部件的成本。还必须在高性能Pt/C催化剂的制备、膜电极的制备上进行深入研究,2019年美锦能源等上市公司宣布膜电极生产线已具备量产条件,国内也有企业申请相关发明专利,希望我国在燃料电池方面不断前进,努力超越。
⑶ hz00189散户可以买吗它是大牛股吗
东岳集团00189最近继续受到北水资本的追捧,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持股日的12.21%上升到7月22日的21.61%。股票上涨了8%以上,继续创下新纪录。该公司股价上涨8.11%,至13.6港元,营业额为1.96亿港元。中信建投发布研究报告称,东岳集团主业持续繁荣,利润大幅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上市20多年的老八股有5条资格线。老八股的成就,不仅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更折射出中国股市20年来的财富积累效应。在选择长期投资标的时,公司净利润能够连续3-5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并具有良好的预期,公司将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此时,要做的就是等待好买点的出现、业绩的高增长和高分的红调。在20年牛股中,有不少个股上市时间不到10年,却一直在大幅度的上涨。
⑷ 为什么中国不像国外那样大力发展氢能源电池
在2018年汽车市场从喷井式爆发的状态一下子跌到了谷底,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是车企现下最能拥抱的一棵大树。只是国内不少企业都全身心投入在新能源汽车中,却好像忘记了有一种氢燃料电池的存在。前两年在国际上就一直有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消息传出,先是丰田和本田相继推出量产燃料电池车型,并且加大对加氢站的建设投资。国外氢燃料电池市场似乎弄得热火朝天的,可是国内氢燃料却没有什么动静。
并且国内对于氢燃料似乎也没有非常重视,因为放眼全国国内的加氢站就仅仅只有4座。如此惊人的数字是不是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而这4座加氢站分别位于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郑州、深圳。也就是说你如果有一辆氢燃料汽车那就意味着,你的车几乎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处。所以如果想要推动国内染料汽车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内外合作才是关键。
⑸ 东华能源有没有氢燃料电池的概念
没有,目前的氢燃料电池仅限于在实验室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还没有开始,还没见报道,所以他们目前还没有氢燃料电池的概念。
⑹ 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有哪些
化工新材料市值2000亿 聚氨酯前景看好⑵
发布时间:2011-01-26
我国已发展成为初级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并在聚四氟乙烯等氟化工深加工产品领域取得突破。氢氟酸产量从2004年的30万吨逐年攀升至 2009年的130万吨,聚四氟乙烯产能2009年达到5万多吨,氟化氢、氟化铝、冰晶石等大宗、重要的氟化物已拥有万吨及万吨以上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已经掌握氟化氢大型成套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在氟化工高端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薄弱,因此在高附加值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液晶、含氟医药等的产能和产品十分有限,成为卡住氟化工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2009年我国有机硅材料消费量同比增长约13%,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包括下游产品在内(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的整个有机硅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50 多亿元。2009年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98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国,预计到2010年底,有机硅单体产能将突破150万吨。我国目前已能生产多种用途的有机硅建筑密封胶产品,并逐步扩大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国产硅酮结构密封胶在各项性能指标特别是拉伸粘接强度方面已超过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上升到70%左右。
工程塑料:形成完整产业链
工程塑料工业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基本的工程塑料树脂均能在国内生产,聚合能力已经达到每年 60万吨左右,改性树脂材料年产量也有200多万吨,过去国外对我国禁运的特种工程塑料树脂现在国内几乎都有生产,并且能够少量出口。
由吉林大学完成的聚醚醚酮酮树脂项目荣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设计合成了4种新结构的特定单体和聚醚醚酮酮及含联苯结构聚醚醚酮酮、聚芳醚酮液晶及功能型低介电常数聚醚醚酮酮等三大系列高性能耐高温热塑性树脂,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长期的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内军工和高技术领域的急需。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聚苯醚生产工艺,建成我国第一套年产1万吨聚苯醚大型工业化装置。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突破工程化关键技术,已形成年产超万吨的聚苯硫醚树脂生产规模,可生产塑料级聚苯硫醚树脂产品,打破了巴统组织长期对我国聚苯硫醚生产技术和产品的限制。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联手,成功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500吨聚碳酸酯产业化新技术,填补了国内一步光气界面法聚碳酸酯生产技术的空白,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中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实现主装置A线全面投产,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聚甲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聚甲醛的市场缺口。
膜材料:三大消费板块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膜工业市场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即便是在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速。膜材料生产技术渐趋完善,基本上各种膜都能生产,中国的膜消费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板块之一,占全球消费量的20%。
“十一五”期间,我国膜材料领域也取得了多项原创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项目突破了一系列制备膜材料的关键技术,获得专利 1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自主研制的离子膜于今年6月底在万吨级氯碱装置上进行工业性应用一次成功,一举打破了美国、日本长期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氯碱离子膜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燃料电池用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由山东东岳集团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膜已经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其年产500吨的燃料电池磺酸树脂离子膜生产装置已经建成投产。荣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新型功能中空纤维膜项目攻克了熔融纺丝法纺丝致孔关键技术,制备出熔融纺丝法压力响应功能中空纤维膜及其成套装置,相关技术与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纺织、化工、食品、电力等行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
高性能纤维:突破力度空前
我国高新技术纤维的产业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品种如T300级碳纤维、间位芳纶、聚苯硫醚树脂及纤维、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无机耐高温玄武岩纤维等实现了国产化技术和规模化生产的突破,产能增长迅速,产品已运用到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多个领域。目前我国碳纤维T300级已实现千吨级规模,芳纶1313及芳纶1414部分型号产品已完全实现国产化,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已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间位芳纶产能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无机耐高温玄武岩纤维产品已出口海外市场,国内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在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建成,千吨级碳纤维项目成功产出合格MH300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⑺ 化学工程学院在山东理工学校的位置
位置吗,从地理上说在西校区西门那,13号教学楼4楼。宿舍嘛,女生在11号宿舍楼,男生今年搬宿舍了,暂时不知。
再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化工学院在理工大的地位了,其实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