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国投集团电力板块整体上市

国投集团电力板块整体上市

发布时间:2021-10-20 16:34:41

A. 国投集团是个什么性质的单位

国投集团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性质的单位。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投”)成立于1995年5月5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企业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是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

2018年11月23日,社科院发布2018企业社会责任排名,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8位。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77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63位。




(1)国投集团电力板块整体上市扩展阅读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党组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国投总部设有9个职能部门、国投直属党委、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委员会办公室;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7家。

拥有三级以上全资和控股投资企业145家,其中7家控股上市公司:国投电力、国投中鲁、国投资本、中成股份、亚普股份、华联国际、中新果业,形成了在资本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投”品牌。

B.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的四小豪门

华润电力、国华电力、国投电力、中广核
在经营效益方面,“四小豪门”已经超过五大电力集团。 按收入衡量,华润电力已经是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第四大电力公司。具体排名是,华能国际为在港上市的大陆最大电力公司,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大唐国际和华电国际。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位居华润电力之后,排在第五。目前,旗下发电项目投资区域覆盖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于2010年12月31日,本公司总资产达1400亿港元(约1134亿RMB),旗下共有51间运营电厂,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19358 兆瓦,其中45%位于华东地区,19%位于华南地区,19%位于华中地区,12%位于华北地区,以及5%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华润电力下属:
1.广东广合电力有限公司2.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3.浙江温州特鲁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5.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6.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7.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二期8.华润电力登封有限公司9.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10.衡水恒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1.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12.焦作华润热电有限公司13.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14.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15.宜兴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1日,作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集团电力业务的经营管理。主要经营:电力项目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发电生产;能源与环保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2005年2月25日,按照集团改制重组方案,将电力板块的大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设立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对纳入上市范围的电力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国华电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集团煤炭、电力、运输一体化资源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建设坑口、港口、路口和负荷中心的电源项目,建设高效率、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形成了规模适度、资产优良、竞争力强的电力产业格局,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地区、跨电网的全国性发电企业,并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称号。
截止2008年底,国华电力管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33家,业务发展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区域,资产总额977亿元,运营装机容量为1853万千瓦。规划到2010年,运营装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5000万千瓦。 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对独立发电公司进行控股参股经营的投资控股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注册资本金30亿元人民币。截至到200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555亿元,其中国投电力公司本部为38亿元。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国投电力公司主要从事电力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业务,并按照控股公司摸式对控股参股投资项目进行经营管理。截至2008年底,国投电力公司已投资建设7个发电项目,其中水电站4个,火电站3个,分布在全国5个省(区),投产装机总容量585万千瓦,其中,火电120万千瓦,水电465万千瓦。 其中包括中外闻名的特大型水电站--四川二滩水电站,以及国投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天津北疆电厂、国投宣城电厂等大型水火电站。 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控制并购煤炭、金融资源,积极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逐步向综合性能源集团迈进。
五大发电集团都坚持以电为主,积极发展电力上下游产业,形成合理的相辅相成的产业链条,以服务于公司的发展战略。华能集团提出了“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华电集团提出了“坚持电为核心,上下延伸,内外并举,大力发展电力、煤炭、金融、电力工程技术、境外产业”;中电投集团坚持“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
在上游产业方面,控制煤炭资源,确保煤炭供应,已经成为五大发电集团资本运作的重要目标。由于受煤炭资源、供求关系、利益机制等方面的影响,五大发电集团对煤炭资源的并购难度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拟或已上市煤炭资源的投资、收购、开发、供应的力度,实现“煤炭资源控制权、煤炭专业化管理团队、通向资本市场融资窗口、经济效益增长点”的综合目标将成为五大发电集团的重要课题。同时,拓宽视野,积极探索并购煤炭海外资源(如在外蒙、越南、印尼、俄罗斯等国家)的可能性。
在金融产业投资方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货币政策从紧以及利率的不断提高,五大发电集团都进一步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加强对金融资源的控制,以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于自身的发展需要。
在其他产业的发展方面,如热力供应、电力工程技术、科技环保产业、交通设施投资以及港口建设等与电力相关的产业,也将成为五大发电集团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充分发挥集团总部资本运作中心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实现集团总部与上市公司的良性互动。
五大发电集团资本运作的实践证明,把资本运作中心放在集团总部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总体协调的优势;二是对外谈判的优势;三是资源动员的优势。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大部分都将系统内资本运作中心放在总部,下一步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在上市公司管理方面,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积极性,避免同业竞争,五大发电集团都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区域和产业范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并确定了各自的核心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分别成为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从目前趋势看,在国资委鼓励实施整体上市、做强做大央企的背景下,五大发电集团都加强对核心上市公司的运作,通过优质资产注入等手段进一步做强做大所管理的上市公司,努力把上市公司打造为业绩优良、国内一流的发电类上市公司。
2008年,各发电集团核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作已陆续启动。华能国际在1月份完成了60亿元公司债券的发行工作;大唐发电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再融资工作;华电国际将发行53亿元的可分离交易债券;国电电力39.85亿元可分离交易债券的融资工作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中国电力已经明确提出2008年底前回归A股。可见,上市公司已成为各发电集团发展壮大的主力军。 随着国内电力投资和建设的竞争加剧,五大发电集团都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自身在电力建设和运营方面的经验,实现在国外市场扩张,以达到在国际市场进行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
华能集团是五大发电集团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发电集团公司。早在2003年,华能集团就通过竞标收购方式,完成了澳大利亚两个发电厂50%股权的收购工作,并在200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蒙托煤矿25.5%的权益,2008年3月份刚刚出资30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新加坡大士能源有限公司。
其他发电集团也不甘落后,境外投资并购的工作力度也将逐步加大,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境外产业发展战略。如华电集团公司已经明确将“境外煤电项目”列为重要发展的产业之一,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印尼阿萨汉水电项目、拉法基项目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加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电力相关项目的开发力度。

C. 国投集团是个什么性质的单位

是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投”)成立于1995年5月5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企业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是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2018年11月23日,社科院发布2018企业社会责任排名,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8位。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发展战略,优化资产结构,逐步构建基础产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金融及服务业和国际业务四大战略业务单元。

(3)国投集团电力板块整体上市扩展阅读:

国投集团是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1997年10月经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批准成立。截至2017年底,集团资产总计4941亿元。

国投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由母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经集团管理委员会批准确认的投资控股企业组成。集团母公司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集团成员为50余家大型企业。

国投集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D. “国投电力公司”与“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什么关系

国投华靖电力简称国投电力,而你说的国投电力公司是原来国投旗下除了华靖电力以外的非上市的电力资产,去年已经定向增发整体注入了国投华靖电力这家上市公司了.

E. 国投电力公司的发展之路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我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产物,担负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发挥中央投资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等重要使命。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没有先例可循。公司成立伊始,就走上了一条不断改革探索的发展道路,逐步完成了从一个计划经济下政策性投资机构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化运作的投资控股公司的转变,其间经历了几次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重大的改革。
1、调整组织结构,构筑母子公司的基本框架和管理制度
1996年,公司明确了发展战略,即“按照国家赋予公司的任务,坚持改革,艰苦创业,培育优势产业,实现资本经营,在本世纪内办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投资公司”。随后公司进行了业务重组和机构调整。撤消了公司成立之初设立的业务交叉、没有明确经营方向的6个业务部和9个全资子公司,重新组建了10个全资专业子公司和总部职能部门,构筑了以资本为纽带,职责不同又有机联系的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的母子公司框架体系。初步明确公司发展方向和主业,并开始大力收缩战线,培育主业。随后公司及时建立了以经营计划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责任制,初步建立了以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纪检监察为主要内容的监督约束体系,形成了基本适应公司实际的内部管理框架。对于投资项目,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这次改革,理顺了关系,强化了管理和监督,调动了子公司的积极性,促进了新业务的开发,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了组织保证。
2、调整用人机制,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经营责任制
1999年,公司总部进行内部机构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同时还加大了对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进以用人机制为核心的经营机制的改革。随后,子公司进行了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经营机制改革,项目经理按照本公司的经营意图和有关决策,在项目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内开展工作,管理责任更加清晰,使投资项目管理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总部职能作用和岗位责任制,强化了对投资企业的管理,为建立适应公司发展的干部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公司经营工作的落脚点从单纯维护权益向提高效益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从局部向整体最优化转变。
3、重塑科学管理体系,培育战略管理型投资控股公司
2002年,公司在系统分析公司管理和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提高效率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竞争,着眼发展的比较系统全面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回答了公司今后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和怎样实现这个目标等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定位、愿景和业务选择;设计了适应业务发展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初步建立了具有控股公司特点的监管体系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
通过这次改革,以战略规划与战略回顾为主要内容的战略管理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三个层次决策体系使公司的投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极大规避了各种投资风险;通过业务序列和管理序列两条通道的设立打通了员工职业发展的通道,立体考核体系使员工的发展与个人能力和贡献挂钩。
4、创新发展模式,改革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适应国资管理要求
2003年公司作出了“二次创业,振兴国投,加快发展”的决议,随后的几年中,为配合公司在新的形势下的快速发展,公司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措施。
(1)创新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模式,提出实业、金融服务业和国有资产经营“三足鼎立”业务框架。通过强化投资控股公司在国民经济年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理论,使公司的发展走向了一个更高层次。
(2)推行集团化、专业化、差异化管理。通过资金统一调配、人才跨区域和行业流动、经验信息共享等措施,使国投集团内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科学配置,极大促进了协同效应的发挥,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强专业化管理建设,强化专业子公司对投资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责任,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并且针对各专业子公司的行业特征,在不同子公司之间实行有差别的差异化管理,使管理更加符合不同行业管理和发展需要。
(3)提出“为出资人、为社会、为员工”的企业宗旨。丰富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完善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强化了人力资源规划和培训,使人才的引进、使用、考核、激励进一步向市场化迈进,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员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组织机构改革。根据国资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公司不断优化和调整组织机构。强化了公司在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对外宣传、产业研究、资产经营、资本运营及内部改革等方面的专业化职能与管理。子公司层面,提出了将各业务板块逐步改造成上市公司的组织模式构想。
(5)不断引入科学管理手段,先后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基建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要素管理,对标管理和6S管理,使公司管理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5、加强“集团化、专业化、差异化”管理, 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2010年初,公司再次进行全面改革,以加强集团化、专业化和差异化管理为核心,对集团的主要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优化。主要改革内容:一是在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责任董事制度,发挥专业部门的作用,完善了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体制;二是强化子公司对投资项目的专业管理职能,完善和优化管控体系,理清了总部、子公司和投资项目之间的管理关系,明确了各自责任;三是优化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四是梳理和调整了职能部门和子公司的机构、岗位和职责,以更加适应公司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五是对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管理特点鲜明的业务板块逐步实行更加贴近市场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各项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
国投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在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都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内部发展及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之不断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为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根据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国投公司于1994年开始组建,1995年正式成立,回顾公司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一次创业阶段和二次创业阶段。
一次创业阶段(1995年—2002年),也是打基础的阶段。公司成立之初,注册资本58亿元,业务基础主要是承接了原国家六大专业投资公司540个划转项目,面对资产“多、小、散、差”以及员工观念尚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需要的不利局面,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公司首先确定了创建阶段的发展战略,初步确立了公司的性质、作用和地位,适时、果断地对公司管理模式和业务方向作出了战略性选择;在组织层面,公司成功搭建母子公司管理框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责任制等经营机制,使公司经营从粗放走向集约,从追求局部利益转向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员工的观念和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在业务层面,集中精力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明晰产权,对投资项目进行公司制改造,收缩战线,突出主业,特别是2001年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有效地加快了这一进程;当公司生存基础基本牢固,业务选择和运营模式也进一步清晰,提出了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公司规模和利润有了较快的增长,公司资产规模从组建初期的70亿元,逐年提高,到2002年底资产规模达到733亿元。利润从初期的亏损1500万元,经过一年的调整,1997年实现扭亏,随后逐年上升,到2002年达到8.55亿元。
回顾一次创业的8年历史,公司搭建了投资控股公司的基本框架、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管理日益规范。通过整合,把主要投资领域控制在几个战略方向上,资源配置效率得以优化。在行业内,成功发起成立中国投资协会,使投资业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所有这一切都为第二次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至今),公司开拓奋进,进入规模、效益和影响力快速提升阶段。2003年初,公司深入分析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式,抓住机遇,果断提出“二次创业,振兴国投,加快公司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主要业务定位。逐步探索并确立了实业投资、金融服务业和资产经营业务“三足鼎立”的业务框架,完善了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职能和手段,使之更符合国资委的管理理念和需求。在实业领域,坚持把基础性和资源性大项目作为公司实业投资的主要方向,同时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发挥业务间的协同效应,经过几年的努力,投资了一大批电力、煤炭、港口、化肥和高科技等实业项目;以收购信托公司为标志,公司开始探索金融业务,在直接融资、信托融资、银团贷款、基金管理、财务性投资等方面都做了积极尝试;成立中投咨询公司,开展工程咨询、投资咨询和管理咨询业务,在很短时间内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委托投资咨询的资质;在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公司成为国资委确定的国有资产经营试点单位之一,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托管中国包装总公司和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物资(集团)总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和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四家中央企业先后整体并入国投公司,促进了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和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扩大了国投公司的规模和实力。经过调整,公司业务框架日渐清晰,主业突出,行业集中度提高,实业投资与金融服务业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效应开始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2009年,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5亿元,实现利税12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56亿元。截止2009年底,国投员工总数72043人,资产总额达到2101亿元,所有者权益657亿元。在国资委业绩考核中,连续五年均被评为A级,并成为任期考核“业绩优秀企业”。
2006年,公司成为“全国国有企业典型”在政府、社会和行业内的影响力获得巨大提升。2010年,公司被中宣部、国资委确定为重点宣传的15家央企之一,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二次创业以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坚持“三为”宗旨,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完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发展理论,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公司实力和影响力空前提高。
展望未来,公司将在巩固调整提高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和“走出去”业务,力争早日实现国际一流投资控股公司的目标。 公司宗旨:为出资人、为社会、为员工。
公司愿景:打造一流投资控股公司。
公司发展战略:巩固夯实实业、金融服务业、国有资产经营“三足鼎立”的业务框架,坚持基础性、资源性投资方向,重点推进实施五大战略:
1、“一流”战略:拥有一流投资企业、一流管理团队、一流管理手段。
2、区域发展战略: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内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3、协同发展战略:通过业务板块间、项目间、区域间业务、资源、管理的协同,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4、节能环保新能源战略:在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加大投资,培育产业优势,拓展新的增长点。
5、“走出去”战略:按照国际贸易、国际合作、海外直接投资的业务组合,推进国际化进程。
公司发展基本原则:
1、一致性原则。公司的性质要求公司的发展方向必须与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方向相一致,各项业务要在公司整体战略的指引下发展,要与创建一流投资控股公司的战略目标相适应,局部利益服从公司整体利益。
2、战略协同原则。公司按“有限、相关、多元”的业务选择原则进行投资,注重发挥各业务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体现投资控股公司的特点。
3、协调发展原则。既要重视战略性投资,保证公司长远目标的实现,又要合理安排有良好收益的中、短期投资,保持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长、中、短结合,协同发展。
4、规模与效益相统一原则。公司重点投资的行业,要实现规模与效益并重,提高行业影响力;单个投资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
5、速度与质量相匹配原则。公司在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提高资产质量,通过优化投资布局、调整资产结构、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做到发展速度与资产质量相匹配。
6、企业发展与环境和谐原则。公司主要投资于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在项目开发建设中注重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做到企业发展与环境的相和谐。
公司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为”宗旨,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强化公司的业务布局,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深化公司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用人机制,全面提升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投资理念,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创建一流的投资控股公司。
——强化公司的业务布局。公司已初步形成实业、金融服务业和资产经营业务“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 公司将采用开发与并购并重的投资方式,加大对能源、交通运输、化肥的投资力度,保证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不断壮大实业板块的规模和盈利水平;紧紧抓住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机遇,择机控股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尽快构建公司金融控股平台;建立适应高科技业务发展规律的经营模式,提高公司高科技业务的资产流动性,积极投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业务;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公司功能,提高市场化水平,扩大业务规模;咨询业务在做强做大工程咨询的前提下,积极介入管理咨询服务领域;资产经营业务通过不断实践,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运作模式和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国际业务,与国际一流公司合作,实施公司“走出去”战略。
——进一步深化公司改革。公司将大力推进实业资产的改制与整体上市工作,积极打造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旗舰企业;不断梳理业务发展思路,优化业务布局,加强集团化、专业化、差异化管理,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优化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和机制,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
——坚持绿色投资理念。公司在能源领域优先发展水电,特别是加快雅砻江流域的整体滚动开发;积极投资核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高煤炭回采率,实行煤电联营,建设坑口电厂,跟踪关注现代煤化工发展动态;在其它投资领域,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重点项目。
2010年,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巩固成果,狠抓落实;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改革创新,适应环境;改进作风,创建一流;履行责任,共建和谐。

F. 电力改革股票受益股有哪些

五大发电集团上市公司:
1、中国华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内蒙华电、华能新能源(00958)。
2、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大唐发电。
3、中国华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金山股份、华电能源、华电国际、黔源电力、国电南自。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华电”)是2002年底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时组建的五家全国性国有独资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4、中国国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国电电力、长源电力、英力特、平庄能源、龙源技术等。
5、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简称中电投):上海电力、国投电力、吉电股份、漳泽电力等。
发电集团四小豪门:华润电力、国华电力、国投电力、中广核

G.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属有哪些上市公司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1、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06-18,法定代表人为胡刚。

经营范围: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开发及经营新能源项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开发和经营电力配套产品及信息、咨询服务。

2、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中成股份,即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日,是由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公司、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的公司。

公司经营范围:对外派遣实施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保险兼业代理,进出口业务;承担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项目和对外提供一般物资援助项目等。

3、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 年,经中国纺织总会以纺生(1996)第60 号文批准同意,国家体改委以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7)22 号文批准设立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5 月13 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浓缩果蔬汁、饮料生产和销售。

主导产品为浓缩苹果汁。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先后开发出苹果浊汁、脱色果汁等多种产品,攻克了国际公认的苹果汁加工难题,现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

5、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SDIC Xinji Energy Co.,Ltd.)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煤炭企业。

H. 中国最大的国有电力上市公司是什么

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电力公司包括:长电
华能
国投
国电四家公司。也是电力板块里质地最好的四家了,其中水电龙头长江电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
目前市值最大的是长江电力600900
总股本165亿股
总市值1260亿元
流通市值562亿元

I. 新电改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

新电改相关龙头概念股:
国电电力(4.14 +0.00%,咨询):控股股东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控股股东坚持整体上市战略,将国电电力作为常规发电业务整合平台,逐步将火电及水电业务资产注入国电电力。2014年7月承诺每年财务决算后核查相关资产,满足条件后3年内注入。
华电国际(7.10 +0.00%,咨询):大股东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确定华电国际作为中国华电整合常规能源发电资产的最终整合平台和发展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的核心企业。中国华电2014年3月承诺用3年左右时间,将相关符合条件的资产在符合上市条件时注入华电国际,并给予华电国际常规能源发电项目开发、收购的优先选择权,以支持华电国际持续、稳定发展。
华能国际(9.24 -0.32%,咨询):大股东是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大股东2014年6月承诺,对于华能集团位于山东省的常规能源业务资产,华能集团承诺在2016年年底前,将该等资产在盈利能力改善且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条件时注入华能国际。
长江电力(14.35 停牌,咨询):控股股东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金沙江流域开发四座巨型水电站。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大型电站已经投产,总装机容量2026万千瓦,接近三峡电站装机容量,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曾承诺在一定时期注入相关资产到上市公司。
大唐发电(5.55 -0.72%,咨询):大股东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4年6月承诺,对于大唐集团位于河北省的火电业务资产,大唐集团不迟于2015年10月左右在该等资产盈利能力改善并且符合相关条件时注入本公司;对于大唐集团非上市公司的火电资产(除河北省的火电业务资产以外),大唐集团不迟于2018年10月左右在该等资产盈利能力改善并且符合相关条件时注入本公司。
皖能电力(13.63 -0.80%,咨询):公司目前权益装机容量331.77万千瓦,控股装机容量555万千瓦。控股股东皖能集团在2013年承诺用5年时间内分两步将剩余的符合条件的优质发电资产全部注入公司。集团目前所拥有的投产和在建权益装机容量637万千瓦,是公司权益装机总量的2.15倍。
福能股份(14.98 -0.99%,咨询):公司总装机容量为318万千瓦,在2014年借壳上市时,控股股东福能集团承诺将剩余的451万千瓦的电力资产注入公司,是目前公司装机容量的1.42倍。
浙能电力(7.75 +0.78%,咨询):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53万千瓦,控股股东浙能集团还剩余控股装机443万千瓦,占公司目前装机总量的20%。此外浙能集团还拥有潜在的625万千瓦的筹建核电资产,未来有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粤电力:大股东是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其曾在2011年11月承诺,粤电集团将在未5年内,通过资产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将符合上市条件的资产注入粤电力,最终实现粤电集团境内发电资产整体上市。
甘肃电投(13.82 -0.29%,咨询):大股东为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在2012年12月承诺,在未来5年内,将所拥有的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风电及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发电业务板块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国投电力(9.10 +0.66%,咨询):在今年4月份,通过股票收购的市场运作手段,成功成为赣能股份(11.34 +0.00%,咨询)的战略二股东,与控股股东的股权仅差5%。国投电力方面变项目投资为股权投资,不仅享受牛市溢价,而且一举进入江西,将电力业务发展到川、津、桂、闽、陇、滇、赣。可以预见国投电力后续会继续通过市场投资手段,不断扩张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提高装机规模。

阅读全文

与国投集团电力板块整体上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资产证券化金融服务 浏览:25
北京银行金融公司招聘 浏览:349
控股股东减持可转债注意事项 浏览:169
芜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8
伦敦交易所开户 浏览:448
重庆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成立 浏览:81
民间借贷属于什么融资 浏览:599
金融公司与二级经销商协议模板 浏览:970
快鸽按揭融资 浏览:84
兴业证券审批通过何时配股 浏览:558
2018酒店投融资分析 浏览:922
银行行长在股东大会上的报告 浏览:731
中恒集团有子公司吗 浏览:260
牡丹江国华集团 浏览:318
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列表 浏览:494
众筹融资对交易所的影响 浏览:68
牧原股份目标翻倍 浏览:944
中银全球配置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是什么 浏览:812
2019年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 浏览: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时间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