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维维的发展简史
2000年集团实施“稳定发展豆奶,进军乳业产业”之战略,利用品牌、技术、资金与销售网络的优势,做好行业整合与规模扩张,先后在山东济南、潍坊、济宁,陕西西安,湖北武汉,广东珠海,新疆北疆和南疆,宁夏银川,江苏徐州、无锡等地设建奶牛养殖基地和乳品加工基地,成功开发出了有着明显差异化的高品质牛奶——天山雪产品系列,2005年和维维豆奶双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企业被国家审定为“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其中含10%红枣原汁的大红枣牛奶、100%无抗奶发酵的酸奶、全程无任何添加的天园生态奶深受消费者喜爱。“奶源,才是好奶的根源”,为了推动奶源基地的建设,维维和澳洲畜牧局合作,成功引进万头澳洲荷斯坦奶牛,建成一个欧洲园林式的万头奶牛场和多个千头奶牛场,从根本上确保了原奶的品质。
2006年,维维提出:围绕健康理念,在稳定发展豆奶和牛奶的基础上,推出多个产品,涉足多元经营,打造“国际化、大型、综合性”食品企业。
2006年,维维股份受让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38.27%,成为双沟酒业第一大股东,正式进军白酒业。 2008年,维维茗酒坊成立,和泸州老窖、川王酒等国内外名酒合作,进军酒业连锁销售的同时,推出自有品牌白酒。
2007年3月,和日本大冢制药合作的新型休闲营养食品——维维嚼益嚼在国内亮相。
2008年7月,维维谷动系列产品强力推出。
2008年10月,维维花生油在河南下线。
2008年12月,维维咖啡全新上市。
维维的发展,一直恪守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把产品质量视做企业的生命,在同行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维维集团拥有完善的商业销售网络,相继投巨资用于销售网络建设,组建维维商业总配售有限公司,销售终端覆盖全国省、县、乡镇,销售产品包括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拓宽了销售渠道的容量和发展空间。
在经营活动中,维维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资信为AAA级。
维维积极引进科技人才,现有含博士、硕士在内的各类科技人员2000多人,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组建了省级“营养与功能食品研究中心”。维维创造的“豆奶粉物理速溶”等生产工艺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维维联手日本、香港企业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家“食品安全研究所”,从原料产地、原料到生产、成品,全方位检测产品的安全,在中国食品自主品牌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维维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期以来把“企业发展,农民致富”作为追求的目标,每年加工大量的大豆、牛奶等农副产品,带动农民致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❷ 维维集团创建人
2006年的两会期间,作为维维集团创始人的崔桂亮提了个独特的观点:从工业看政府政绩,从农业看政府素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投资农业既花钱,又不能立即得到税收上的好处。所以能否有这个意识投资农业,就看出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素质了。“比如起步资金,农民养条牛都难,怎么起步?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东北一个农村里的孩子连电灯都用不起啊,他们怎么去弄贷款?”所以他说,政府要有这个素质和眼光,坚定地把农村搞上去。
因为企业经营的是农产品,所以崔桂亮说他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我是第9次参加人代会了,每次都提到‘三农’问题,一次比一次重视。政府动了真情,农民看到了希望。”身为“中国豆奶大王”的领军人,崔桂亮的心声道出了农业龙头企业的使命感。
十几年来,崔桂亮把一个员工不足百人的小碾米场发展成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上市企业集团、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30多个生产基地和100多条现代化食品生产线,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80%,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2000年上市后,维维股份开始二次创业,制定了“稳定发展豆奶、全面进军乳业”的战略,到目前为止,奶业的产业布局也已基本完成,并带动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奶牛示范基地建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模式,帮助农民致富。通过发展奶业,不仅将大量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后的饼粕部分利用,而且以厩肥肥田,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现农牧业良性循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维维集团2005年实现了销售收入97亿元,利税7.5亿元,直接为两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数万农民增收致富,多年累计为国家创利税近40亿元。2006年3月18日,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十届全国商品销量信息发布会。维维牌豆奶粉从1996年至2005年,连续十年荣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❸ 维维股份陷转型困境采取什么方法不救
近年来跨界不顺的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维股份”,600300.SH),也许不得不通过频繁出售资产来“补血”了。
12月6日晚间,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枝江酒业拟将湖北银行近3600万股,按每股3.08的价格转让给宜昌九鑫,转让总额为11,077万元。转让后,枝江酒业可形成收益10,361.15万元,净利润7,770.86万元,维维股份增加净利润5,517.31万元。而在此之前,维维股份曾多次出售旗下资产。
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就资产出售等相关问题求证维维股份,相关公共关系负责人回复称,“一切以上市公司的公告为准,这边不方便发言。”
凌雁咨询分析师林岳认为,“主业遇到发展瓶颈的维维股份,近年来的多元化转型之路并非一路畅通,酒业板块、茶叶等板块表现不佳。频繁出售旗下资产用来补充现金流,不排除有‘甩包袱’、减少多元化布局、聚焦主营业务的战略调整。”
开启“卖卖卖”模式?
记者留意到,维维股份在2000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开始了多元化布局。期间业务涉及乳业、白酒、房地产、茶业、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大农业、大粮食、大食品”成为该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
维维股份涉足白酒业是从2006年开始的,目前控股企业有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而枝江酒业共持有湖北银行近3600万股,这是枝江酒业2006年的一项投资。这次股权交易的对方是宜昌九鑫投资。通过转让这笔资产,枝江酒业可形成收益1.04亿元,净利润7770.86万元,维维股份增加净利超过5500万元。
记者留意到,维维股份在公告中提及,本次交易后所得款项主要用于提升企业运营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电商平台、广告投放的投入等。林岳对记者说:“枝江酒业持有的银行股份转让,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资本运作获得收益,从而可以弥补枝江酒业在业务运营上需要的资金。”
同时,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指出,2017年前三个季度,维维股份旗下的两大酒业的现金流净额呈现亏损达1.9亿元,两家白酒子公司拖累了维维股份的现金流。目前枝江酒业处于资金断粮阶段,通过出售股权获得的利润,可以解决其进行企业管理、渠道建设以及广告投入的大部分资金。
同样在今年,维维股份出售了子公司贵州醇的土地资产。这是贵州醇名下两宗共计464亩的土地,2012年11月取得后一直闲置。该资产的交易对方是贵州醇原来的大股东贵州兴义阳光资产公司。这笔交易的对价8300万元,交易完成后,贵州醇获得收益2200万元,增加上市公司净利1200万元。
今年9月,维维股份子公司维维创新投资还转让了无锡超科食品公司10%股权,转让对价6400万元。这笔交易形成收益3800万元,增加上市公司净利2800万元。而在去年12月,维维股份则是把盈利不理想的房地产业务剥离出去。为了出售上述房地产业务,维维股份甚至贴钱转让。截至今年9月30日,维维万恒置业净资产2543.49万元,评估值-5375.01万元,评估增值率-311.32%,转让价格为-5375.01万元。
“维维股份每一次多元化布局都与社会产业热点紧密相连,但是多元化的发展其实也没有给维维股份带来多大的效益,从目前看来,频繁出售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维维股份整体有‘甩包袱’的可能。不过也不排除维维股份在进行减少多元化布局、聚焦主营业务的战略调整,试图借助消费升级的趋势,重新定位产品,并进行品牌升级。”林岳说。
转型受困
“多元化转型源于维维股份在主业上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路胜贞告诉记者,目前豆奶市场规模在300亿元左右,市场主要品牌以维他奶和维维豆奶两大品牌为主,不过新进入品牌较多,达利、黑牛豆奶等开始抢占维维豆奶的市场。维维豆奶主要立足于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渠道,在一线城市不占据主流。维维豆奶的销售额接近20年没有大的增长,所以在大豆奶这个品类上,维维已经可以挖掘的空间不多。
林岳也认为,“多元化发展并未让其找到可持续盈利的业务增长点,原来是想依仗维维豆奶的渠道及销售网络,来实现收购品牌的发展,但是目前来看收购过来的品牌反而拖累了整体的发展。”
以白酒业务为例,根据维维股份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都获得了增长,但是公司的酒类产品(主要是枝江酒业)销售收入,无论是低档还是中高档,均呈20%以上的降幅。另在2016年,维维股份整个酒业板块实现营收9.9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85%。同时,白酒库存量增加 819.19%,达4743万元。
路胜贞对记者表示,“维维股份在收购枝江及贵州醇等产业时,恰恰处于中国白酒行业的黄金时期,单是枝江一个品牌就曾在2011年创造了20亿元的营收,超过了维维豆奶本身。2010年前后,受当时大环境影响,维维股份在多元化道路上顺势而起,产生了‘大农业、大粮食、大食品’综合产业链发展的雄心。”
“从多元布局上看来,进军白酒并非不能理解,娃哈哈等企业也都有类似的布局。作为区域白酒而言,其实此前枝江及贵州醇都是优质的品牌。但是,从大环境上来看,白酒行业越来越朝高端消费升级的趋势已非常明显。中端产品在市场上不是占有很好的优势,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行业特征强烈,随着消费升级加速,两者竞争力逐年下滑。”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说。
记者留意到,除了“饮酒”,维维股份在“饮茶”这项转型上也并不理想。2013年12月,维维股份以7650万元现金收购了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财报显示,2015年维维股份的茶类收入锐减44.79%,毛利率锐减17.23%,并未达到当时增加上市公司净利润1000万元的收购目的。
“茶叶主要是由被控股的怡清源茶业自己经营,维维股份只是资本的投入。怡清源茶业在茶类市场上一直缺少一个系统的品牌战略,也没有大单品战略。当维维股份收购后,怡清源茶业主打的几款茯茶产品都处于市场的培育期,虽然耗费了大量资金投入,但是并未像云南普洱那样出现爆发期。因此在进军茶业务上,维维股份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目标。”路胜贞说。
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❹ 维维股份业绩暴增,这其中有什么内幕吗
维维股份业绩暴增,我认为没有内幕消息。
1.现在监管非常严,内幕消息惩罚非常重;
2.维维股份业绩暴增主要是靠资产转让和政府土地收益;
3.维维股份股价没有提前反应,这没有内幕消息。
四月份对于A股投资者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每年年报公布的日子,很多股票因为业绩低于预期或者高于预期表现非常不同,低于预期的股票会出现大跌,高于预期的股票会得到市场资金认可出现大涨,所以四月份寻找业绩预增的股票非常重要。维维股份业绩暴增,我认为这里面没有内幕消息,因为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内幕交易惩罚越来越严格,内幕交易也大大减少,维维股份业绩大增主要是政府补跌和资产转让带来的业绩提升,这种收益很难持续,维维股份的未来很难预料。
三、维维股份业绩大增主要是政府补贴和资产收益
我们从维维股份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
维维股份业绩大增,主要原因是枝江酒业股权转让和子公司土地被政府征收产生收益。去年扣非净利润为6111.52万元,同比增长425.43%。
很明显维维股份的业绩收入没有持续性,土地收益和政府补贴基本上不可能一直持续,这种暴增的业绩其实有很大的水分,所以股票的价格并没有因为业绩大增而出现大涨,所以这也跟内幕消息无关。
❺ 维维集团怎么样工资待遇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部门
一般业务岗多些
比较下业务岗的话
药业要比奶业的利润高一些
比较下恩华就要比维维好一些
但是维维这几年也多元化发展,药业在下滑
所以说不一定,主要看所在的岗位
❻ 维维集团面临的经营管理决策问题是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经营管理方面每个公司都有不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啊!特别是管理方面,或许我们外人看他确实有问题,但这问题说不定就具有他公司的特殊性,更不要提解决方案了。至于经营方面,我说点自己的感觉吧,维维集团一直是豆奶做主打,豆奶的消费人群中老年人居多,除了过年过节小辈会买外,其他时候我感觉很少,如今市场上属于中老年人的保健品也不少,而且从直观感觉要比豆奶档次更高,如果从送礼方面考虑,选豆奶就落在了其他产品的后面。而维维豆奶的包装基本属于大包装,形成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总的说来,我觉得维维的产品格局有点问题,高低发展比较好,建议改成更方便即食的小包装,类似与即冲盒装型,比如小洋人、妙恋奶茶这类的。这属于低段路线,高段的就要靠集团的科研方面努力的,本人也不懂豆奶。
❼ 维维集团具体生产哪些产品
豆奶粉(中老年、女士、维他型等)、酒(贵州醇、川王、枝江)、乳饮料(天山雪、速能肽、活力爽、凉茶等)、粮油、嚼益嚼营养棒等等
❽ 维维股份是国企还是民企
维维集团是由国家控股,社会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内。
1999年8月,由维维集团、正禾容食品、金元实业、恒天酒店和外方五丰食品为股东的徐州维维依法变更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维股份”),维维股份的股权结构为:维维集团持有股份公司63.76%的股份,五丰食品持有股份公司36%的股份,正禾食品、金元实业和恒天酒店三家公司分别持有股份公司0.08%的股份。
❾ 维维集团老总崔桂亮简介
崔桂亮,男,汉族,江苏徐州人,1962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
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维维集团创始人;现为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维维国际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1988年,大学毕业,进入铜山县属企业铜山碾米厂,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
1989年,将西方传统的牛奶和东方传统的大豆完美融合,开发出更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动植物蛋白均衡的创新型产品。维维豆奶问世,在世界大豆发展史上有开创性的意义。
1992年,组建维维集团,任董事长至今。
2000年,维维集团控股子公司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粮食出身的维维,在崔桂亮的带领下始终围绕着粮食做文章,在“生态农业——大粮食——大食品”的道路上精耕细作。坚持健康理念不动摇,坚持生态基地不动摇,坚持大食品战略不动摇,坚持国际化发展不动摇,坚持民族自有品牌不动摇。从小碾米厂,到大食品企业;从单一股份制,到混合所有制;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大粮食市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着自己的事情。
二十多年来,崔桂亮把一个员工不足百人的小碾米场发展成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涉足农业资源、食品、饮料、粮油、酒业,拥有维维、天山雪、枝江、贵州醇、怡清源、嚼益嚼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积极倡导“健康、欢乐”的生活方式,致力于民族百年品牌的打造。
深切关注三农问题,除了用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变美,历次人代会都就与此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言献策。
热心参与慈善事业,赈灾扶贫、济孤助学。98抗洪,汶川救灾都恪尽了企业公民的职责。荣获“科学与和平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