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商誉是什么意思能具体说说吗
商誉通常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能够获得高于正常投资回报率的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中,被收购企业的投资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上市公司的商誉可以在年度报告中进行核对。投资股票,许多人会检查上市公司的商誉。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营不好,它的商誉就特别好。这一次,我们买卖这只股票的时候要特别谨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公司a的商誉与净资产之比越大,商誉减值的概率越高。当比率大于30%时,应注意商誉减值的风险。商誉减值是指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没有预期利润,需要重新评估价值,需要扣除高估部分,扣除部分的资产要从a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扣除后,公司可能已经支付了股利,扣除后,股息条件无法满足。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这是个坏消息。收回商誉会导致股价下降。
⑵ 股市里面的商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如何产生的呢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股票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当一家公司被收购之后,能够给收购方带来潜在价值或者预期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价值。带来的价值和利益越大,商誉就越高,带来的价值和利益越小,那么商誉就越低。
还可以参考它过去3-5年的一个平均盈利能力,然后对比行业内平均水平,算出一个未来的盈利预估,最后计算出这比商誉到底值不值得。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添加关注,好运常伴!
⑶ 上市公司商誉是什么
这个是我们财务处理上逐步接受,并量化的一个子项。
公司在建立、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商业信誉,形成了商誉。
上下游合作伙伴愿意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商品或劳务,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公司的商品或劳务;合作伙伴愿意与公司建立更牢固的合作关系,愿意在合作中共同分享经营成果。
这种氛围的形成,就使得公司具有了超越刚刚创建的同等规模公司的优势,将这种优势进行量化,就是一个时点上的评估价值,它就是商誉。
商誉是变化的,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阶段性评估。
商誉高的企业,在融资的规模、成本、方式上都能获得更多优惠,得到发展的先机,占据更多优势。
所以,商誉高的企业,更注意维护企业形象,注重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上市公司商誉就是品牌溢价,有的是自身初始的,有的是中途收购的,都属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在“注意力经济”的当下,影响不逊于实物资产,维护好,运用好商誉已经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抓手。
⑷ 怎样计算上市公司的商誉价值
很难计算。 中国A股市市场,蓝筹低估值似乎有些不错商誉价值。但一直得不到市场认同的主要问题在与对于这些蓝筹股利润增长的方式逃脱不了计划经济时代垄断性质的单一盈利,缺乏市场经济实际需要的创新能力。而随着全球国际化的进一步范围扩大,这些表面商誉性质良好的蓝筹个股,这些上市公司致命伤将更发明显。
⑸ 如何解决上市公司商誉问题
上市公司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确认商誉并购价值。
第一,确认自创商誉。
商誉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的一项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超额盈利能力的原因,不是被并购后才产生的。我国会计准则认为自创商誉不符合会计可计量属性而不予确认,规定的只有非同一控制下溢价合并才能确认商誉显然太过狭隘,不能如实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商誉。因此,根据超额盈利观,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对预期净收益与净资产正常报酬的未来收益折现的金额确认为商誉,便很好的解决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第二,提高商誉公允价值的评估质量。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结果,在新准则规定下,要提高商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前提是取得可靠准确的公允价值。因此,从宏观上讲,要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减少噪音的影响和操纵空间,建立科学可行的公允价值测评体系。从微观上讲,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机构的水平。
第三,政府应加强对商誉信息披露的监管。
新准则规定商誉在确认和后续计量问题上都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存在着人为操纵的空间,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如对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时应由中间机构或第三方提供有关资本巿场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到,目前提供咨询服务的评估机构或会计事务所资质、水平差异较大,可能从源头上使有关巿场公允价值的信息与实际产生偏差,因此,加强对中间服务机构的资格审查和培训、监管也十分重要。
⑹ 企业的商誉价值如何评估
评估方法
当前,商誉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割差法。
割差法是用企业的总体价值扣除各项有形资产和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价值后的差额,以之来确定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只有当企业的总体价值扣除各项有形资产和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后还有剩余时,才存在企业的商誉价值,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
①必须首先知道确定企业总价值。
②对企业有形资产以及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数量和现行估算均具有准确性。这种情况下可用割差法来计算该商誉的价值。主要步骤是:
(1)通过整体评估的方法评估出企业整体资产的价值;
(2)通过单项评估的方法分别评估出各类有形资产的价值和各项可确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3)在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值中扣减掉各单项有形资产及单项可确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之和,其剩余即是企业商誉的评估值。
二、超额收益法。
超额收益法是以改组企业的超额收益为基础,以之评估企业商誉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直接用企业超过行业平均收益来对商誉进行估算,理论依据是商誉的定义。根据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年限不同,这种方法一般可进而分作两种方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在对经营状况好,收入稳定的永续性企业商誉进行评估时,可采用此方法。步骤是:
①分别评估出企业各单项有形资产与单项可指无形资产的价值,并求出它们的加总值;
②合理确定行业平均收益率ih;
(6)怎么看上市公司商誉扩展阅读
商誉的初始确认的会计处理
1、在新准则体系下,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涉及到商誉的会计处理。
中国新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可以看出,中国就商誉的初始确认及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差额式的间接计量。
按照中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准则规定相关资产和负债均以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溢价只能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并不确认商誉。
2、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的内容。
根据新准则第20号,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别根据准则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其中合并成本应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3)合并合同或协议中所约定的未来事项对合并成本的可能影响金额,但该金额计入合并成本的前提是:在购买日能够合理估计该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若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商誉;而若前者小于后者,则首先应对两者的计量进行复核,如果经复核后前者仍然小于后者,则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也就是说,新准则对于正商誉和负商誉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正商誉,新准则规定要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结合第2号准则的要求,在确认商誉的同时还应对按合并成本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负商誉没有采用递延收益的方式分期计入损益,而是在合并当期一次性计入损益。
不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合并交易,即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购买日购买方的账务处理中就能够单独确认商誉,从而在合并后存续企业的单独资产负债表中单项列示,而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控股合并交易。
因在合并日账务中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入账的合并成本中就包括商誉价值,所以在合并日购买方的单独资产负债表中商誉并未单独列报,而是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中,而在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才需要单独列报合并商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誉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誉
⑺ 商誉哪里看
商誉减值测试一般在年底,因此年底是商誉减值的高发地带,在三季报披露的季节,在这个你持有的股票可能存在商誉的时候,你就要一万个小心。万一你买入的股票忽然年底时要计提大额的商誉,那么一切看似美好的业绩都是假象。
首选的条件是该上市公司商誉的账面余额较净资产比例较高,这里选取商誉金额占企业净资产比例高的企业,给大家说明如何根据现有信息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可能存在减值。
公司收购资产时支付对价与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意思就是A企业净资产账面公允价值2亿,但是你花了5亿买了它,那么就需要确认5-2=3亿的商誉,此类均指控股收购。那么在此情形下,企业有没有方法尽量减少商誉的账面金额呢。
可以理解收购公司用自己的所有者权益(如上市公司资本公积、净资产)冲销了。在实务中,这种操作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抵消的资本公积等于减少了公司的净资产,主要集中在资产优质的大公司上,一些轻资产的上市公司压根不敢这样做。
⑻ 股票的商誉是怎么回事
一般是上市公司收购其它公司时溢价产生的。股票的商誉过高是风险,一旦收购公司业绩不达标就有计提减值的风险。所以买股票一般回避过高商誉的股票。
⑼ 股票商誉是什么意思
商誉,简单来说公司收购时溢价支付的那部分资金。需要注意,如果一家公司,承诺的业绩或利润没有达成,发生核心技术被替代,行业基本面发生不利改变,特定许可到期或取消等情况出现,商誉是要被计提减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