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物理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我不太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1.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等。
2.费力杠杆:
L1<L2,
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② 初中物理杠杆
物理和化学很多重要的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是考试必考重点内容,占分也多。要真正理解这些抽象的实验背后的现象及原理,必需要学生亲自做实验,在实验中理解,在课后结合做一些题目进行总结和分析,才能真正消化和理解,考试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举一反三。
③ 初中二年级物理,什么是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也叫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望采纳
④ 关于初中物理杠杆所有的知识点
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五、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⑤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
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或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 L1=W•L2。式中,F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85069.htm
相关习题:http://www.wjkfqzx.com.cn/blog/UploadFiles/2006-9/926163387.doc
⑥ 初中物理的电路、杠杆原理的知识点是不是对学生来说难一点
都不难的!
理解原理、记准公式,很容易的!
⑦ 初中物理——杠杆
省力 费力 省力 自行车脚踏是轮轴
⑧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 谢谢 急
To be honest ,这题我不会做,这不应该是初中物理了吧?
但是你的解是有问题的, 你求得L1,是按照已焊接E后所求的,也就是说你的L1是已知焊接E后重心已调整至轴心来求的,再之后你在将L1代入其中,又求L2 当然是等于0的。 我高中刚毕业,只是个学渣,没办法帮助解答。不知所说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⑨ 初中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杠杆受力有两种情况:
1、杠杆上只有两个力: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杆上有多个力:
所有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等于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这也叫作杠杆的顺逆原则,同样适用于只有两个力的情况。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杠杆原理
⑩ 初中物理杠杆问题
这个问题是初中教学规定的,4个变量的话就好比方程X=Y。X,Y都可以取任意值,那么这道题的答案有无数个,虽然成立,可是考卷上是不会出这样无聊的题目的,现在教学就是这样,必须要适应啊,虽然我有时也不太赞同老师的观点,但是为了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