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沪科版杠杆教案

沪科版杠杆教案

发布时间:2021-03-24 10:48:59

❶ 沪教粤科版物理杠杆原理

杠杆及其应用[下学期] 粤教沪科版 所属学期: 〖下学期〗
资料版本: 沪教版
资料类型: 课件资料
评论等级: ★★★★☆
资料页数: 未知 页
文件大小: 1885KB
消费积分: 1 个点
更新时间: 2006-06-18 09:07:10
资料平台: Win98,Winnt,Win2k,Winxp
下载次数: 0(今日:,本周:,本月:)

资料简介
杠杆及其应用[下学期] 粤教沪科版
下载地址
新课程专用下载地址:http://gaokao.zxxk.com/softList.aspx?ClassID=512&ChapterID=289&NodeID=1076

❷ 五年级科学杠杆是怎么样工作的优秀教案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专,同时也可能包含属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❸ 《做功了吗》(沪科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及其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举、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去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通过物理现象,归纳简单的规律,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及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器材:
滑轮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讨论1: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特点?(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了力,却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却省距离。)
讨论2: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当动滑轮的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时,拉力F与物重有什么关系?拉力上升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高度n有什么关系?(拉力F与物重的关系为F=1/2G,拉力上升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高度n的关系为S=2h。)
归纳:以上两种简单的机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
[新课教学]
算算想想:在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拉力F与上升的距离S的乘积”与“物重G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乘积”有什么关系?
总结: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拉力F与上升的距离S相乘,正好等于物重G与物体上升高度h的乘积,即FS=Gh。实际上其他简单机械也有这样的规律。
指出:其实物理学家已经总结出了力和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机械功。
一、机械功的概念:
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思考讨论:课本P196面图10-24
图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在推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而推力没有做功。
图b: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一段距离,牵引力对汽车做了功。
图c:吊车的作用力质量货物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
进一步说明:
1、人推车没有推动,虽然施加有力的作用,但是没有移动一段距离,这些力就没有“成效”,即“劳而无功”。
2、一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移动一段距离,但是没有施加有力的作用,即“不劳无功”。
3、一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进了一段距离,分析虽然有力和有距离,但是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强调:“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S=0(劳而无功)
(2)F=0(不劳无功)
(3)F的方向和S垂直。
三、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问题:如图,在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s这个过程中,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如何计算?
说明:力学中就是用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来计算功的大小,用字母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因为功的英文单词是work,我们取首写字母W来表示功。
1、功的计算公式:
W=FS
2、功的单位及物理意义: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就专门用焦耳作为功的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2)1J的物理意义:1J=1N·m,即:物体在1N的力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通过1m的距离,该力所做的功就是1J。
感知1J的大小:即把两个鸡蛋提高1m做的功约为1J。
学生练习:估计下例一些力做功的大小:
(1)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分析:∵G=mg= 10kg×10N/kg=100N
∴W=Gh=100N×1.5m=150J
(2)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多少?
分析:W= FS=Gh=1N×1m=1J
(3)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到二楼,大约要做多少功?
分析:W=Gh=600N×3m=1800J
(4)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分析:∵m=ρv=1g/m3×500㎝3=500g=0.5kg
G=mg=0.5kg×10N/kg=5N
∴W=Gh=5N×2m=10J
巩固练习:
1、如图,把一个重100N的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对箱子做了多少功?再沿水平方向前进10m的过程中,他又对箱子做了多少功?

❹ 沪教版的物理杠杆是几年级开始学的

你好,沪教版的课本是真对五四学制设制的。
杠杆的知识是初三下学期开始学。也就是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请看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力和运动
第八章:压强
第九章:密度和浮力
第十章:机械与人。其中的第一节就是: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❺ 八年级物理杠杆实验题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的重心(均匀木棒的重心在它的中心),用铅笔做出记号; 2、用细绳系住钩码套在木棒的一端,另用细绳系住木棒的某处(悬点),使木棒悬起来,调节钩码或悬点的位置,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悬点便为杠杆的支点; 3、钩码与木棒的重心分居在支点的两侧,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的距离L1及支点到钩码处的距离L2; 计算式推导:设木棒的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MgL1=mgL2 木棒的质量M=mL2/L1

采纳哦

阅读全文

与沪科版杠杆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行理财产品本利丰可靠吗 浏览:144
消费金融公司催收部门组建 浏览:307
唯品会金融上海有限公司 浏览:196
财务融资包括哪些 浏览:987
海口广发证券电话 浏览:701
江苏省信托公司排名 浏览:153
小米股票走势图 浏览:491
理财收益对比表 浏览:977
国美金融贷款属于正规公司吗 浏览:339
哪个投资理财公司大 浏览:84
山东亨利医药融资 浏览:571
东方证券义乌营业部 浏览:634
中信证券南京分公司 浏览:326
环保监测上市公司 浏览:736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背景 浏览:103
外汇下单员靠谱吗 浏览:33
阜阳金融服务之星评选 浏览:125
北京麦田佣金几个点 浏览:907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卖出 浏览:457
山东省金融机构服务费包含 浏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