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弹簧杆杆需要上浮漂吗
浮漂上顶多少才杨杆这个还得结合你的钩子大小和饵料状态来说. 假如是主攻小鱼,用的钩子极小,是目标鱼的2分之一到3分之一大小的话,只要浮漂轻微上顶一目,就可以提杆了.因为此时鱼儿已经把钩子吸进嘴里含着钩子上浮所以浮漂会上顶. 当然饵料状态也。
B. 杠杆弹簧测力计向左上方拉
答案:A 解析: 不管向左上方拉,还是向右上方拉,动力臂均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
C. 当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左侧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平衡,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L=G×OBG×OB的乘积不变,F×L的乘积也不变,动力臂L越小,动力F越大。图中,作用在杠杆左侧动力的作用点不变,动力沿不同的方向,动力臂大小不同。动力F1的力臂是OA,动力F2的力臂是OC,动力F3的力臂是OD。 所以,当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左侧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 杠杆和弹簧测力计
如果把钩挂A在杠杆上,则手没有用力就会有一个示数这个示数就是弹簧秤的外壳自身的重内力,如果我容们再用手去拉弹簧秤的拉环B则示数变大,这时的示数是手的拉力与弹簧秤的自身重力的和,也是对杠杆的拉力的正确表示。如果拿倒了,手不拉弹簧秤,弹簧秤没有示数,但弹簧秤的重力已经让杠杆承担了,手再去拉弹簧秤,其示数只是手的拉力的大小,比实际拉在杠杆上的力要小。所以填变小。
E. 弹簧测力计是杠杆吗
(1)杆秤、台秤、托盘天平都可以简化成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符合杠杆的定义,利用了杠杆原理;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故选A.
F. 衣服夹子可视为杠杆用钢丝弯成弹簧是利用了弹簧的什么性
弹簧工作时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要恢复原状,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良回好的弹性,所以利用的答是钢铁的弹性;
衣服穿在身上要舒服、合体,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所以利用的是棉布的韧性.
故答案为:弹;韧.
G. 急求解说明:杠杆式弹簧推力如图哪个大
郭敦顒回答:
如果图1和图2中A点向上弹力相等均为F,抛开中间力的传递过程回,设图答1中B向下力为F1,图2中B向下力为F2,则
21F=15.7F1,F1=(21/15.7)F=1.336F,F1=1.336F;
21.7F=16F2,F2=1.356F,
∵1.356F>1.336F,∴F2>F1。
图2中B向下力大。
H. 弹簧测力计竖直或垂直拉动杠杆区别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来作用自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拉力的力臂最大且大于左端拉力力臂,此时拉力小于物重且最小;倾斜拉,完全有可能出现弹簧拉力力臂大于、等于、小于左边的拉力力臂,所以弹簧拉力会有小于、等于、大于物重的可能性.
故选A.
I. 食品夹有弹簧没有夹物体时为什么杠杆
一个“食品夹”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并不构成一个“杠杆”。因为它没有确定的“支点”、也没有力的作用点存在。比如一根木棍,它不属于一个“杆杆”,更无从论述是一个“省力”或者“费力”杆杆;只有在按照一定的方式使用时,才可以构成一个“杠杆”。
J. 倾斜的弹簧测力计和竖直的弹簧测力计的杠杆平衡有什么不同
不同就在于由于力的方向不同,会导致力的大小不同。
解析: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求是把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因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下图:
l1和l2就是对应的力臂,此时的力臂不在杆上,测量困难。
所以,当杠杆水平时,物体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恰好与杠杆垂直,力臂在杆上,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而当倾斜测力计时,测量力臂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