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杆尺平衡有规律吗若杠杆的支点在中间,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有规律在中间,是等臂杠杠。请采纳谢谢
Ⅱ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省力的实验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也就是说当力臂的长度(以支点O为分界线)大于阻力臂的长度时,这便是省力杠杆。(这是易于理解的定义)>设动力臂为L1,阻力臂为L2。当L1大于L2时为省力杠杆。
F1*L1=F2*L2 L1>L2。
F1<F2。
生活中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杆动力点一定比重力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如: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铁皮剪刀、钢丝钳、指甲剪、汽车方向盘等
(2)用平衡尺杠杆省力实验表格扩展阅读: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Ⅲ 你做过杠杆尺平衡实验吗怎.样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跟天平一样,左沉右调,右沉左调。
Ⅳ 五年级科学下册《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结构。 2、 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3、 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罐阿华田的,可是老师打不开,如果有哪位同学能把罐子打开,课后老师就请他喝一杯。 生:手开,开不动。 用东西撬。(在投影下撬动,师投影冻结) 师:如果现在要你移动一个你搬不动的东西怎么办?比如让你来搬讲台(板书:怎样移动重物) 二、认识杠杆 生:用棍子撬 师:光有棍子可以吗?(演示) 生:还要一个东西给它靠着。 师:我们把这个支撑棍子的东西叫做支点,我们在棍子的一头向下用力,用力的地方叫做力点(箭头向下),就能把重物撬起来了,重物与棍子接触的地方叫做重点(箭头向上)。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刚才同学撬开罐子的画面,你能找到支点、力点、重点吗? 生:…… 师:这样的棍子就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了,这种由一个支点和一根棍子组成的装置就叫做“杠杆”。 三、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师:你刚才用杠杆撬开罐子的时候觉得怎么样? 生:很轻松。 师: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有什么作用? 生:省力。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 生:不一定,跷跷板…… 师:什么情况下杠杆是省力的呢?下面我们就用平衡尺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出示一个平衡尺,在左侧挂上1个钩码):把它看成一个杠杆,支点在哪里?左侧的钩码可以看做是什么? 生:支点在中间,左侧的钩码可以看做是重物。 师(在右侧同一格数挂钩码,让平衡尺平衡):我们可以把右侧的钩码看做什么? 生:用的力(力点)。 师:现在这个杠杆省力吗?为什么? 生:不省力。两边的钩码一样多的。 师:这种杠杆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板书) 请你通过实验,记录多种杠杆,并且注明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者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友情提醒: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 生:实验。 师:分类统计数据,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师:仔细观察数据,什么情况下,杠杆才是省力的? 生:右边的距离远。(提示,到说清楚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重点到支点距离长为止) 师: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生: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重点到支点距离短。 师: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相等。 四、拓展延伸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杠杆省力的秘密。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杠杆。你能指出它们是那种类型的杠杆吗?(指甲剪、筷子、跷跷板) 生:指甲剪是省力杠杆。 筷子是费力杠杆。 跷跷板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师:筷子是费力杠杆,我们为什么还要用它? 生:降低工作难度。 师:虽然有些杠杆不省力,我们也离不开它。(视频) 师:杠杆真的是非常重要,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研究杠杆了,甚至还说出了一句非常大胆的话:“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你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谁吗? 生:阿基米德。 师:你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你课后去思考。 左侧(重点) 右侧(力点) 杠杆类型(打√)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数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数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Ⅳ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
(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
杠杆的左端:3G×3L=9GL,
杠杆的右端:2G×4L=8GL,
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左;(2)不能;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左;(4)变大;其力臂变小.
Ⅵ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
(1)左端下沉,说明右端较高,则应将左边或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
杠杆的左端:3G×3L=9GL,
杠杆的右端:2G×4L=8GL,
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5)若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身重力会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因此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故答案为:
(1)右;
(2)一组实验数据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3)左;
(4)变大;它的力臂在变小;
(5)杠杠自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Ⅶ 用杠杆尺做实验,怎样就是省力怎样就是费力
"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费力必定省距离。
具体到杠杆上来说,杠杆平衡时满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一般就是我们人力。通常可以通过调整动力臂和阻力臂来实现省力和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