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误差分析
温度计的热惯性,升温时实际温度高于读数温度,降温时实际温度低于读数温度,采取了升温,降温同一温度对应的标尺读数n取平均的办法,可消除这种误差。
铜棒温度不均匀,中下部温度高,上部温度偏低,温度计所在部位不同,可使测量结果有所不同,由于温度计在中上部,可是测得的线胀系数偏小。
光杠杆原理公式具有近似性,只有当dn很小时才近似成立。
某一温度点的线膨胀系数和某一温度区间的线膨胀系数,后者称为平均线膨胀系数。前者是单位长度的材料每升高一度的伸长量;平均线膨胀系数是单位长度的材料在某一温度区间,每升高一度温度的平均伸长量。
(1)光杠杆测金属的线膨胀系数思考题扩展阅读:
固体物质的温度每升高1℃时,其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叫做“线膨胀系数”。单位为1/℃或1/开。符号为αl。其定义式是lt=l0(l+al△t)。
由于物质的不同,线膨胀系数亦不相同,其数值也与实际温度和确定长度1时所选定的参考温度有关,但由于固体的线膨胀系数变化不大,通常可以忽略,而将a当作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线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类似于热容的变化。a值在很低温度时很小,随温度升高而很快增加,在德拜特征温度以上时趋向于常数。线膨胀系数的绝对值与晶体结构和键强度密切相关。键强度高的材料具有低的线膨胀系数。
『贰』 金属线胀系数实验中,若仪器的支杆也由于受热而膨胀,则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使结果偏大
『叁』 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可不可以像测杨氏模量那样用光杠杆法啊若不行的话为什么呢
光杠杆放大法是一种利用光学放大方法测量微小位移的装置。
由于,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实验中,金属丝的伸长量很难测量,所以必须使用光杠杆放大后,才能够测量出来。
『肆』 请问下在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中,想请教几个问题
温度和金属线的伸长量,这两个量对实验的精密度影响最大。
同样材质但粗细不同的金属杆在同样变化的温度范围内,线性系数相同。
『伍』 热膨胀系数 思考题 两根材料相同,粗细不同的金属棒,在同样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它们的线膨胀系数是否相同
对各向同性的物体,基本相同。
对各向异性的物体,一般不同。
『陆』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的一些思考题
1首先,一般要保证测量时已经达到了稳态。如果没有稳态,会有误差。第二,测温元件的测量误差。第三,人为误差,如人流的走动等也会引起误差。
2如图
3千分表:精密测量微小位移量的测量工具,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针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金属棒伸长0.2mm,即探针移动0.2mm时,大表针正好转一周。大表盘上均匀地刻有200个格,因此大表盘的每一小格表示0.001mm。当大表针转动一圈的同时,小表针跟着转动一小格,所以小表盘的一格代表线位移0.2mm,小表盘上均匀地刻有5个小格,千分表可测量的最大线位移为1mm。
实际测量值等于小表盘读数+大表盘读数,应该读到最小刻度0.001mm的下一位,所以若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结果在小数点后应有四位数。
『柒』 为什么可以用逐差法处理金属线膨胀系数的实验数据
逐差法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仪器误差分量,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