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挂砝码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且忽略杠杆自重和空气摩擦)
便于直接读出力的力臂,研究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关系
❷ 利用杠杆把物体提高10厘米,动力做功40焦(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那么不用杠杆,
利用杠杆把物体提高10厘米(0 . 1米),动力做功40焦。 W=Gh 物体重G=W/h=40J/0 . 1m=400N 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直接用手将这个物体提高所做的功等于利用杠杆把物体提高所做的功。 所以,直接用手将这个物体提高10厘米,要做(40J )功,这个物体重(400N )。 (给你详细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得采纳啊
❸ 杠杆定理为什么忽略杠杆自重
可以加上自重,不过这样推导出来的公式比较麻烦,不利于初学者理解杠杆本质的原理。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大多是理想模型,不用太纠结是否真正贴合实际
❹ 如图,等臂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若杠杆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则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是()
首先做出拉力F和重力G分别对应的力臂L1和L2,如图所示.
在直角三角形OFB中,直角边小于斜边,即L1<OB,而L2=OA=OB,所以L1<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F.
故选A.
❺ 杠杆中忽略摩擦与不忽略的区别
没多少区别,应为是杠杆,只是一个点固定支撑,两个位置接触点也就是支点位置处存在摩擦,但是支点位置出不存在相对的移动,根据F=uS,未产生相对移动,也就不产生摩擦力,所以杠杆不受摩擦力的影响。
❻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静止时左侧
(1)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这样力臂恰好沿着杠杆的方向,便于测量;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
图1中,由杠杆平衡条件得,2G×3L=nG×2L,
所以n=3(个),所以应在杠杆左边B处挂3个相同的钩码.
(3)图2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右;水平;力臂;(2)3;(3)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❼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右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如图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小于拉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小,因此动力会变大.
(3)先将数据中的各自的力与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为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钓鱼竿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与阻力臂,目的是省距离,应用了实验中的第2次实验原理.
故答案为:(1)左;使杠杆自重对杠杆的平衡不产生影响,便于力臂的测量;
(2)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动,实际力臂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
(3)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
❽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右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①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3N下面第3个小格上,因此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N+0.2N×3=3.6N;
②如图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小于拉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小,因此动力会变大.
(3)先将数据中的各自的力与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为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钓鱼竿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与阻力臂,目的是省距离,应用了实验中的第2次实验原理.
(4)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6,右端下沉.
故答案为:(1)左;使杠杆自重对杠杆的平衡不产生影响,便于力臂的测量;
(2)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动,实际力臂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
(3)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
(4)右.
❾ 一轻质杠杆(即重量摩擦忽略),它的一边被施加了动力,而整个杠杆两边都没阻力,那这算不算杠杆呢
杠杆定义:一要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它有五个要素,即: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所以,只有动力而没有阻力的杠杆并没有实际意义,可以认为,不算杠杆。
❿ (2014湖北)小刚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1)小刚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弹簧测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3N下面第3个小格上,因此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N+0.2N×3=3.6N;
(2)实验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倾斜,即拉力没有与杠杆垂直,导致阻力臂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不变时,阻力臂变小,阻力就会变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3.6;(2)拉力没有与杠杆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