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秀 股票怎样跟随主力
跟随主力,首先要搞清楚主力是谁及水平如何:一般是大机构如基金、券商吧。他们的水平怎么样?中国知名券商的负责人基本都坐过牢,从万国证券到君安证券的崩溃,再到最近的广发证券及东莞证券爆出巨亏,基金的集体沉沦就不要说了,这就是所谓主力的真实水平!
还要跟随主力,去做主力的陪葬品吗?
主力是为老鼠仓服务的,或者出于政治目的为社保基金护航保驾的。
2. 广发证券关于审计方面
对证券公司的审计工作非常繁琐。广发证券是综合类券商,业务涉及到证券发行的保荐与承销、证券经纪、资产管理、自营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等,因此,需要你对证券公司的上述业务有相当的了解,如要搞得很全面是不太现实的,建议从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或证券经纪业务三者其一入手,了解业务的风险点,从而确定外勤方面的标准。(以前出问题的券商基本都是在这三个方面出的问题,如挪用客户保证金或证券、在资产管理业务或自营业务中开老鼠仓)
3. 搞不懂宝庆路对ST黑龙的操盘手法,高手进来解答下!
1,我的看法跟您恰恰相反,庄家显然相信目前这只股票一定是万众瞩目,鉴于此我的看法如下:第一笔成交是散户的卖单,开盘后,接了散户所有的卖单后,连续敲入价格最低的卖单,然后自己接下,造成有人疯狂扫货的假象,至此,打到哪里都是自己决定了。
2,这就是庄家在22日尾盘拉升的目的,我没有盯这个盘,我猜想是22日14.37分,庄家撤掉自己的大笔封单后,反手买入,此时看盘的人大喜过望,直线追入,第二天的低开显然是庄家自己的挂单,根据前一日的尾盘,第二天应该高开才对,同时也不会有人在这个位置挂卖单,然后故技重施,连续敲入最低的卖单,自己买入,当然同样是引起散户的购买欲望,此后的老鼠尾巴,自然是散户所为了。另外,千万不要以为散户的账户其操作者就是散户,也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
3,至于出货是很简单的计算题:以股价10元计算,一手1000元,那么1亿元是10万手,我们计算一下,在这一天超过1000手(即单笔卖单超过100万)的单子共15手,合计52500手,就是5000万的卖单成交,再考虑到股价从低位飙升的过程(开盘至10:48)中买单为95000手,算50%为主力倒货,那么也有接近45000手的买单为散户所为,也就是4500万左右,其他就不去算了。
4. 证券客户经理建QQ群跟客户交流合规吗
这种东西没什么合规不合规的 只要没人举报干啥不行? 现在啥社会了 谁检举 谁举证 没人主动来查你。何况只是建个QQ群而已。
说白了 建了 还说了股票了 还带人操作了 只要没收取利益 能怎么样?
马路上阿三找阿四说 我最近盯牢只股票 跟了很久了这次肯定涨,阿四问什么股票啊?阿三说告诉你可以 买进赚钱了要给点好处。阿四答应了 结果买了赔钱了,你说这算诈骗咩?
所以说没什么合不合规矩的 天天再喊打老鼠仓 我手机里这种问你炒不炒股票的电话还不是天天接到吗?
所以楼主 这种群里聊QQ也可能是嫌弃分开聊麻烦 见怪不怪。他要问你收好处,你再注意就行了。
5. 炒股和基金哪个更好点
你好,两者具体的区别如下:
股票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凭证,也就是说大家买了股票,就会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
基金是由基金公司发行的,一般有闲钱的人才会去投资基金,把资金放在银行中进行托管,基金公司对资金进行投资管理,这些基金会被进行打理。
基金和股票哪个好?
从行为进行分析:
股票是属于个人操作,需要投资者自己买入、卖出,所有的决策都是由你自己决定,股票收益就与买入时机有很大关系了。
基金更像是他人操作,因为这笔钱是基金管理团队去管理与运营,投资者自己只要坐等收益就好。
从效果进行分析
基金投资是非常高效率的,因为基金是由基金经理与其团队进行过多个种类的金融工具投资,除了可以有效分散风险以外,收益也比较可观。
股票的话是进行单一的买入、卖出操纵,对于投资者个人投资经验要求较高。老手抓住时机点,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新手买股票很容易遭遇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
从门槛进行分析
基金投资门槛非常低,1元起购、10元起购的基金非常多,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股票价格相对基金投资高一点,并且股票要求每次最少买入100股哦。
可见基金投资更适合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把投资这种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而炒股票则不同,自己要亲力亲为,承担股票的上涨和下跌,随时做决策,这样收益可能也高些。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6. 炒股开户找谁最能让我赚钱
这个只能说谁让能让你的佣金及成本最低啊。要赚钱还是要自己的,你的资金在自己的账户里面,别人又不能代你操作,券商只是你的代理人和中介而已。当然,一个很高的券商,会给你很多好的专业的分析,起到很大的作用。
7. 如何运用券商研究报告
对研究报告的运用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比如,他的推论合理不合理,是否有你没想到的地方,是否有明显的破绽。而且,看报告也要当心一点,券商、基金都是市场的参与者,他们都是有立场的。
看券商研究报告关键是看看他们的思路,和分析的方法,这些地方能给人以启迪。
屁股决定立场。出报告的金融机构大多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要求他们的观点不带感情色彩是不可能的。单纯的感情色彩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怕的是故意做的“虚假”报告。所以在这个市场里不要相信任何人,只有自己的判断才可信。读报告需要学的是他的思路和分析能力。例如,某报告说某电机厂要涨,一看,确实涨了,就信了那个报告照着操作。如果这样,十有八九你会进错了场。一个很简单的思路其实应该是这样的:缺电,谁最挣钱?电网?不对,电网的传输量是定的,发电总量不上去,他怎么可能多利润呢?原来的电厂?也不对,电厂就那么大的装机容量,300W 的不可能发出500W 的,电价不涨还是那么点利润。那是谁,就是造发电机的啊,因为要多发电只有新造电厂啊,看一看造发电机的企业有谁?那个最牛?学者生,仿者死,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调研部门调研通常是一个看好行业的所有企业,而资金部却只会选择一两个企业来做。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报告传出来的企业没做,同行业的另一个企业却做了。这点千万要当心。当某一家连续发某个公司的报告的时候,要关注同行业他没报告的,但是股票价格却很低的。
财务低能,这点通常大家不会注意。可是有很多分析员估计也就是混口饭吃不好好干活。随便举个例子,比如600824,某研究报告分析时,分析了土地升值的隐藏利润,和商铺的升值利润,却不去分析财务结构。别人的土地是每年都要计提折旧的,可是上海的土地每年都在升值。商铺虽然也想到了升值利润,却看不出别人把商铺全放在存货里。当然别人这么做的目的是处于避税,国家的税制调整完了之后这块就会显露出来的。仔细看一看,他的资产净值就会高得吓人。
证券市场水很深,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发生的,报告一定要跟踪,就像跟踪企业一样。单个的报告做的再好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很多朋友可能以为拿到了报告就和机构信息一样了,这点是不对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报告做的最好不过就是发现问题,而真的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很多途径的。如果想搞私募的话,发现问题之后实地调研是必须的。
行业报告和宏观分析一定要仔细读,大部分优秀的调研员可能精通某个企业,但是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却不是什么时候都准确的。作为股民来说,如果单纯的想脱离行业抓个股,事实上,长久来看很难成功,除非的你资金量小得可以不计。在这个市场里能跟上大庄步伐做的只有三种人:第一种,老鼠仓,他知道底牌;第二种,做行业分析能够精确的预计后续业绩的;第三种,确实市场经验非常丰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千万不要靠技术分析来分析什么东西,对于主力来说,关心的只有量价,反正拉升之前手里的筹码要足够,市场换手要充分。至于你们谁拿着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反正我多就行。而洗筹的方式多种多样,你靠技术也许能成功个一两次,但多数时候还是被洗出去了。操盘手筹码拿够了,图形做好了,资金部调不钱来,你照样趴着。要想有足够的持股信心,你必须有坚实的行业和企业分析能力.
对于报告的解读必须放在充分认识大势的环境下。除非有那种完全低估和绝对低价的股票你可以一仓打满,大多数时候你还需要考虑大势的。刚才说过做报告的都是有立场的,大多数机构都是不得不在这个市场里的,所以他们通常会有很多死多头,任何时候都认为股票是好的应该涨的,如果你照着那样去做,死得会很难看。
综观各大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员风格有多种多样。有的是看个股的形态推出应时的报告,类似于一般媒体的股评,这类报告往往推出时已经涨幅较大,而且已经脱离了底部,如果不能及时退出,十有八九会套。因此如何辨别非常重要。一般涨幅过大的股票要等成交量萎缩才能考虑。如果个股分析报告出现在股价相对底部,技术指标和均线系统均上涨,并且成交量放大,应及时介入。
当然每天大量的分析报告并不是都有用的,有的也就仅仅是了解而已。对一些目前不具备买入条件的个股,应该把其存档,一旦跟踪一段时间,技术上符合介入要求,那时再拿出来仔细阅读,可能更有价值。
(广发证券供稿)插排:如果个股分析报告出现在股价相对底部,技术指标和均线系统均上涨,并且成交量放大,应及时介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