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触发熔断机制停牌后 今天基金怎么算
为防范市场大幅波动风险,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沪、深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指数熔断机制总体安排是: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暂停交易时间结束后,视情况恢复交易或直接收盘。
Ⅱ 股票的熔断机制是什么时间实施的
股票熔断机制是在2016.1.1实施的。
熔断机制以沪深300指数为标准。当涨跌幅达到5%,则暂停15分钟,之后进行集合竞价后继续。涨跌幅达到5%,或全天任何时候涨跌幅达到7%,暂停至收市。指数熔断机制将从2016年元旦后开始实施。
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暂停交易时间结束后,视情况恢复交易或直接收盘。
(2)股票期权熔断扩展阅读: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
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 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Ⅲ 上交所期权盘中熔断是怎么造成的
上交所期权盘熔断机制
配合证券市场指数熔断机制的实施,保障股票期权(以下简称“期权”)交易的顺利进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期权试点交易规则》(以下简称“《期权交易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就期权试点业务中与证券市场指数熔断相关的交易事项通知如下:
一、因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导致合约标的暂停交易的,相应合约品种同时暂停交易;合约标的恢复交易的,相应合约品种同时恢复交易。
二、证券市场指数熔断于14:57前结束的,相应合约品种暂停交易期间,可以继续申报,也可以撤销申报。
恢复交易时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集合竞价撮合,此后进入连续竞价交易阶段。
三、证券市场指数熔断于14:57至15:00前结束的,相应合约品种暂停交易期间,可以继续申报,也可以撤销申报。
恢复交易时不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集合竞价撮合,直接进入收盘集合竞价阶段,收盘前1分钟内不接受撤销申报。
四、证券市场指数熔断持续至15:00结束的,相应合约品种暂停交易期间不接受交易申报,仅接受撤单申报以及备兑锁定或解除锁定、行权等非交易申报。
相应合约品种当日不再恢复交易,不进行集合竞价撮合。
五、因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导致合约品种暂停交易期间和恢复交易时的集合竞价期间,不揭示虚拟参考价格、虚拟匹配量、虚拟未匹配量。
六、期权交易达到《期权交易规则》规定的合约熔断标准进入集合竞价期间,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的,相应期权合约直接进入由指数熔断引起的暂停交易阶段。
七、本所对期权交易采取暂时停止交易、临时停市等风险控制措施期间,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且持续至前述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期间届满后的,相应合约品种自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期间届满后,再进入由指数熔断引起的暂停交易阶段。
因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导致合约品种暂停交易期间,本所决定对期权交易采取暂时停止交易、临时停市等风险控制措施的,相应合约品种根据本所公告的时间进入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阶段。
八、期权合约最后交易日,因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持续至收盘导致相应期权合约当日未恢复交易的,期权合约最后交易日顺延至期权合约恢复交易首日,期权合约于恢复交易首日到期并进行行权。
九、期权合约行权交收日,因证券市场发生指数熔断持续至收盘导致相应合约标的当日未恢复交易,合约标的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对行权交割中应交付合约标的的不足部分,按照以下行权现金结算价格的计算公式,以现金结算方式进行行权交割:
行权现金结算价格=交易所交易基金前一交易日单位净值×(1+对应指数当日涨跌幅)。
上述公式中,对应指数当日涨幅取正值,当日跌幅取负值。
Ⅳ 上证50etf期权是利好还是利空
上证50etf期权的诞生从推动衍生品市场发展,推进资本市场进步,有利股市长期稳定和价值发现这些方面来说算利好
股市的涨跌有其自身多种原因在驱动,不能单纯把其涨跌原因归结于哪个工具的推出上,每个新工具的推出肯定都是中性或者默认公平的,区别在于人的操作和判断。
上证50指数期权诞生首先推动了衍生品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飞跃进步这是确定的,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和价值发现也是确定的,增加了新的避险工具,同时也更有利于更多创新产品的推出,至于对某个板块某个股涨跌的影响只能看它们本身的具体表现,即便它是成分股,具体走势还要看自身情况以及大盘形势还有经济形势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和现状等,并不是说谁是标的就涨或者就跌。
股票期权合约为上交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买方有权在将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股票或者跟踪股票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上证50ETF期权即为跟踪股票指数的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50ETF”)的标准化合约
上证50ETF期权合约基本条款
合约标的
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50ETF”)
合约类型
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
合约单位
10000份
合约到期月份
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
行权价格
5个(1个平值合约、2个虚值合约、2个实值合约)
行权价格间距
3元或以下为0.05元,3元至5元(含)为0.1元,5元至10元(含)为0.25元,10元至20元(含)为0.5元,20元至50元(含)为1元,50元至100元(含)为2.5元,100元以上为5元
行权方式
到期日行权(欧式)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业务规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到期日
到期月份的第四个星期三(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行权日
同合约到期日,行权指令提交时间为9:15-9:25,9:30-11:30,13:00-15:30
交收日
行权日次一交易日
交易时间
上午9:15-9:25,9:30-11:30(9:15-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
下午13:00-15:00(14:57-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时间)
委托类型
普通限价委托、市价剩余转限价委托、市价剩余撤销委托、全额即时限价委托、全额即时市价委托以及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委托类型
买卖类型
买入开仓、买入平仓、卖出开仓、卖出平仓、备兑开仓、备兑平仓以及业务规则规定的其他买卖类型
最小报价单位
0.0001元
申报单位
1张或其整数倍
涨跌幅限制
认购期权最大涨幅=max{合约标的前收盘价×0.5%,min [(2×合约标的前收盘价-行权价格),合约标的前收盘价]×10%}
认购期权最大跌幅=合约标的前收盘价×10%
认沽期权最大涨幅=max{行权价格×0.5%,min [(2×行权价格-合约标的前收盘价),合约标的前收盘价]×10%}
认沽期权最大跌幅=合约标的前收盘价×10%
熔断机制
连续竞价期间,期权合约盘中交易价格较最近参考价格涨跌幅度达到或者超过50%且价格涨跌绝对值达到或者超过5个最小报价单位时,期权合约进入3分钟的集合竞价交易阶段
开仓保证金
最低标准
认购期权义务仓开仓保证金=[合约前结算价+Max(12%×合约标的前收盘价-认购期权虚值,7%×合约标的前收盘价)]×合约单位
认沽期权义务仓开仓保证金=Min[合约前结算价+Max(12%×合约标的前收盘价-认沽期权虚值,7%×行权价格),行权价格] ×合约单位
维持保证金
最低标准
认购期权义务仓维持保证金=[合约结算价+Max(12%×合约标的收盘价-认购期权虚值,7%×合约标的收盘价)]×合约单位
认沽期权义务仓维持保证金=Min[合约结算价 +Max(12%×合标的收盘价-认沽期权虚值,7%×行权价格),行权价格]×合约单位
http://www.sse.com.cn/assortment/derivatives/options/contract/
Ⅳ 股票交易中的熔断机制是怎么回事
为防范市场大幅波动风险,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沪、深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指数熔断机制总体安排是: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暂停交易时间结束后,视情况恢复交易或直接收盘。指数熔断机制方案要点及主要考虑如下:
一、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指数熔断的基准指数。主要考虑有:一是跨市场指数优于单市场指数。跨市场指数代表性更强,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场总体波动情况,而单市场指数主要反映特定市场的运行情况。二是在跨市场指数中首选沪深300指数。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比较熟悉的跨市场指数包括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以大中型市值股票为主)和中证500指数(成份股以中小型市值股票为主)。沪深300指数的市值覆盖率、跟踪指数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都大于中证500指数。
二、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涨跌都熔断,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1次。主要考虑有:一是5%作为第一档阈值可以兼顾设置冷静期和保持正常交易的双重需要;触发7%的情况虽然较少,但属于需要防范的重大异常情况,应当一并考虑。二是双向熔断更有利于抑制过度交易,控制市场波动。境内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散户为主,价格双向波动较大,既出现过恐慌性下跌,也出现过过快上涨,包括因事故导致市场短期大幅上涨的情况。因此,当市场“暴涨”时,也需要熔断机制稳定市场亢奋情绪,防范投资者对市场上涨的过度反应,使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确认当前的价格是否合理。
三、分档确定指数熔断时间。触发5%熔断阈值时,暂停交易30分钟,熔断结束时进行集合竞价,之后继续当日交易。14:30及之后触发5%熔断阈值,以及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熔断至15:00收市未恢复交易的,相关证券的收盘价为当日该证券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含最后一笔交易),期权合约的收盘价仍按相关规则的规定执行。
四、特殊时段的安排。一是开盘集合竞价阶段不实施熔断;如果开盘指数点位已触发5%的阈值,将于9:30开始实施熔断,暂停交易30分钟;如果开盘指数点位触发7%的阈值,将于9:30开始实施熔断,暂停交易至收市。二是上午熔断时长不足的,下午开市后补足,午间休市时间不计入熔断时长,以利于投资者调整申报。三是熔断机制全天有效。考虑到境内A股市场尾市阶段容易出现非理性大幅波动,因此A股在尾市阶段仍进行熔断。四是在股指期货交割日仅上午实施熔断,无论触及5%还是7%引发的暂停交易,下午均恢复交易,以便股指期货计算交割结算价,平稳交割。
五、指数熔断范围及期现联动。触发熔断时,沪、深交易所暂停全市场的股票、基金、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的交易,具体熔断的证券品种以公告为准。股指期货所有产品同步暂停交易(包括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但国债期货交易正常进行。
六、指数熔断与停牌的衔接安排。对于上市公司申请股票停牌、新股上市遭遇盘中临时停牌后,需要复牌的,如计划复牌的时间恰遇指数熔断,则需延续至指数熔断结束后方可复牌。若指数熔断结束而相关股票的停牌时间尚未届满的,则需继续停牌。
Ⅵ 股市中启动熔断是什么意思
前段时间股灾时证监会发过一个熔断机制征求意见稿 之后就不了了之啦 有很多人以为那个意见稿已经实施啦
Ⅶ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2016年01月08日 08:55
记者 孙宇婷
新年伊始,A股便连遭熔断。一时间,仅仅推出数日的熔断机制成了众矢之的,遭到各方口诛笔伐。那么,熔断机制真的是罪大恶极吗?作为一项世界各国普遍施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为何令A股有些消化不良?我们的熔断机制与世界各国有何不同?下一步,是废除熔断机制更好,还是进一步改良,又应该如何改良?
为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其原理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在国外,熔断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主流股指期货普遍采用“熔而断”的机制。
不过,由于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各国至今很少触及熔断点。那么,A股在推出熔断机制后为何频频触发熔断呢?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研。
回顾美股:熔断机制为改善流动性
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史称“黑色星期一”。当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崩溃,早晨9点10分,开盘钟声响后,道指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下跌了67点,卖出指令排山倒海涌来。开盘不到一小时,指数已下跌104 点;下午两点,跌250点;两小时后收盘,道指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让市场真正认识到了价格限制制度的重要性。
1988年,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熔断机制。这一机制最初挂钩道指,实行两级熔断门槛:当道指下跌250点时,暂停交易1小时;当道指下跌400点时,暂停交易2小时。指数的跌幅是影响暂停交易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跌幅越大,暂停交易的时间越长。
熔断制度推出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此后的18年中,美国再没出现过大规模股灾。
不过,2010年5月6日,一场惊涛骇浪不期而至,道指盘中疯狂跳水近1000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值更瞬间蒸发逾8600亿美元,创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盘中跌幅。随后道指开始反弹,收盘下跌347.8点,跌幅3.2%,刷新一年多来最大跌幅。另外,标普500指数收盘暴跌3.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44%,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股价在5分钟之内从40美元跌到1美分后又迅速回到40美元价位。而高盛集团、通用电气、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以及福特汽车等重量级上市公司股价也无一例外上演“过山车”行情。
在美股闪崩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未来股市急跌可能耗尽市场流动性。2010年6月,SEC在1988年创立的大盘熔断机制基础上,推出了个股熔断机制。此外,受闪崩未触发熔断机制影响,SEC将挂钩的基准指数由道指修改为标普500指数,同时将熔断机制修改为三级,熔断门槛分别为7%、13%和20%,当触发7%和13%时,暂停交易15分钟;当触发20%时,直接休市。
除针对指数的熔断机制调整外,SEC还以“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替代之前实施的个股熔断机制,重点在阻止个股偏离一个特定的价格幅度区间,以降低暴涨暴跌所带来的市场波动以及波动所引起的后续影响。比如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只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熔断机制作为非常规的制止股价异常波动的手段,使用的次数并不高。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
对比美股:A股熔断存四大差异
根据A股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指数熔断相关规定,触发5%熔断阈值市场将暂停交易15分钟,尾盘阶段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基准指数选择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场总体波动情况的 沪深300 指数。
根据A股熔断机制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状况:当沪深300指数波动触发5%熔断阀值,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熔断结束后开始集合竞价,随后继续当天交易;当沪深300指数在14时45分及之后触发5%阈值,当日将暂停交易至收盘;当沪深300指数全天任何一个交易时段触发7%阈值,将暂停交易至收市;假如开盘沪深300指数触发7%阈值,市场将于9时30分起暂停交易至收市。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美股,A股熔断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异。
第一,熔断机制分级。美股实行的是三级熔断,有三个档次,分别是7%、13%和20%。触发前两个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发20%熔断阈值,则直接休市。而A股市场当前实行的是两级熔断,5%和7%,任何时候触发7%熔断阈值,都将暂停交易直至休市。
第二,交易制度。美股采用的是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A股则是有涨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对于大盘和非ST股而言,涨跌停板的限制是10%。在这种制度下,只要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A股就会出现类似自动熔断的情况。
第三,覆盖范围。美股市场上,除了股指和股指期货在达到一定幅度的涨跌时会触发熔断机制外,熔断机制也适用于个股。根据道指对个股设置的“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如果某只个股的交易价格在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该个股交易价格在15秒内仍未回到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
而根据A股现行熔断制度,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股票期权等相关品种将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也就是说,即便个股的走势出现异常波动,只要不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其日常交易就不会被熔断。
第四,投资者结构。根据Choice终端数据,在剔除大股东所持流通股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A股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社保基金、QFII、私募等六大机构持股市值占同期流通市值比例为16.45%。其中,公募基金占比最高,为7.6%;其余83.55%均为散户持股。A股的“散户化”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上,投资基金、养老金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5年以来,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的比重已经由不足10%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63%,占据市场绝对多数。
机构观点集锦
交银施罗德基金:熔断机制加剧流动性收缩
熔断机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市场大幅波动概率,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市场在短期内发生非理性大幅波动,但市场近期给出的测试结果和机制设计的初衷出现一定背离。
近期,流动性的边际性变化是影响当前A股市场趋势走向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币贬值带来流动性抽紧及避险情绪提升,熔断机制本身带来的市场心理性恐慌性抛售,加剧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收缩。
鉴于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决定因素在央行,尽管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贬值,但却无法预判政策维稳的时点,因此维持对A股市场谨慎判断。下阶段A股需密切关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是否有所转好;海外风险有没有进一步大幅提升。
汇丰中国:预计熔断机制将调整
汇丰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孙瑜在研究报告中称,“设计欠佳”的熔断机制导致近期A股波动率大幅上升,预计政府未来几个月将进行调整,以保护而不是挤出市场流动性。调整内容可能包括提高暂停交易或全天停止交易的门槛,缩短暂停的时间。
2015年夏季的股灾表明,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受情绪推动的散户,需要减少交易限制才能避免市场出现“踩踏”。鉴于杠杆水平较低,流动性和市场人气基本恢复正常,预计市场波动性的短期上升将是暂时的。
麦格理:熔断并未加剧市场震荡
麦格理策略师Erwin Sanft在简报中表示,熔断机制“降低了政府临时干预的必要性,我认为许多海外投资者可能乐意看到这一点。我们认为MSCI对此会感到放心,预计他们将在6月宣布把A股纳入基准指数。”
建银国际:“恐慌”情绪或会持续几周
建银国际策略师Mark Jolley表示,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直到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数据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对股市熔断机制作出一些规定。熔断机制导致市场疲软,因为投资者试图抢在他人之前卖出股票。恐慌情绪最终将转化成买进机会。A股下挫必然会波及H股。
IG Asia Pte:熔断机制适得其反需修正
IG Asia Pte驻新加坡策略师Bernard Aw表示,新实施的熔断机制本来希望成为股市的稳定器,却似乎产生了反效果,因市场参与者蜂拥赶在交易暂停之前夺路而逃,进而放大了下跌。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熔断机制不起作用,而是需要修正以更有效。
中国很可能调整触发熔断的百分比,这或有助于完善这一机制;目前的两档触发阈值之间间隔可能太小,中国可能需要扩大触发阈值。
(每经记者据彭博资讯整理)
小贴士新加坡熔断机制
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实行的熔断机制属于“熔而不断”,旨在当证券市场发生大规模动荡时,保障投资者权益。
当证券潜在价格较参考价格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继而实施5分钟“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以内。“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参考价根据“冷静期”交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