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限售股上市流通股票会跌还是涨
限售股上市流通是指一些非流通股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正常交易的情况,这部分股票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时,可能会导致个股股价下跌,也可能会导致个股股价上涨,具体情况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
如果在限售上市流通时,个股的基本面较好,且个股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则在解禁时,持有这部分股票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则可能不会进行卖出操作,甚至还可能会进行买入操作,增加市场上的多方力量,从而使个股上涨。
如果在限售股上市流通时,个股的基本面较差,为了减少其损失,则投资者可能会进行获利出局操作,即卖出这部分股票,增加市场上的空方力量,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除此之外,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个股下跌。限售股上市以后只不过会出现三种状况,要不上涨,要不下跌,要不便是没涨没跌,可是第三种状况大部分是不太可能存有的,对全部个股而言,股价要不上涨,要不下跌,非常少会存有价钱不起伏的个人行为,因此 这儿大家就关键剖析限售股上市以后上涨还是下跌。
一、限售股上市以后上涨
限售股上市以后要想上涨,是必须标准的,假如企业的股票基本面优良,而且当今的股价并没有被看低,乃至还被小看了,那麼当限售股解禁以后,这些拥有限售股的公司股东就不容易急着去售卖,乃至反倒会想尽办法的去拉升股价,拉升以后再开展售卖,那样才合乎她们无利不起早的脾气,终究她们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可许多 ,能多挣钱谁不愿呢。
二、限售股上市以后下跌
当股票市场处于股市熊市的情况下,销售市场交易口味淡,此刻限售股解禁以后很有可能便会下跌,自然,假如企业股票基本面不太好或是是股价被看低,那麼公开以后持仓公司股东必定会很多售卖进而TX,在那样厚重的抛压之中,股价不下跌才算是奇怪的事。
因此 ,限售股解禁上市以后股价是涨是跌,大家必须综合性去剖析,关键的还是看股票的公司估值和当今的销售市场气氛,不能一概而论。
Ⅱ 请问股票在上市发行的时候,发行的股票比限售股多吗。
你好:
1、非公开发行的股票限售股上市流通肯定不是利好,相对利空股价
2、限售股的上市,增加市场上的流通份额,对做庄的主力不利
3、由于限售股的价格较低,减持获利几乎是没有问题的
4、但是,如果股票本身的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那么限售股减持或许成为主力吸筹的机会,若是这样,股价有可能上行
祝:好!
Ⅲ 限售股是什么价位买入的股票,是以股票的发行价买入的吗谢谢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个月,网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东的限售流通股陆续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锁定期结束后,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价减持,不需要支付对价
只有网下配售股票是以发行价买入的 大部分都是原始股
Ⅳ 限售股上市
指的是“2010.11.5日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
解禁类型有这么几种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规定,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后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流通了
2.IPO限售股,股改以后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也需要锁定一段时间后才能流通,中石油的这个就是这样
3.增发限售,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新股,也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应该是IPO发行的时候向特定投资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Ⅳ 原始股 和 限售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2、时间限制不同
购买原始股,一个途径是通过其发行进行收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由于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一年内不得转让,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
限售股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3、性质不同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所谓“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所谓“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
Ⅵ 限售股的分类
限售股一般分为2类:
1、股改限售股,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
2、新股限售股,即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
Ⅶ 什么是限售股,它与流通股有何区别
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另一类是新股首次发行上市(IPO)产生的限售股。
(一)股改限售股
股改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所谓“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所谓“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
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情形,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股权分置改革之前,非流通股虽然不能在沪深两市自由交易,但经证监会批准后,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流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要求,2005年,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5]80号),随后,证监会又下发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证监发[2005]86号),解除了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限制,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采取对价的方式平衡相互利益。同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出售作出了若干限制性规定,这样,原非流通股转变为有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售的流通股,即股改限售股。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复牌后,股改限售股于解除限售前历年获得的送转股也构成了限售股。
(二)新股限售股
为保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规则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份(IPO)并上市的公司,于公开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规定,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段后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满后解除流通权利限制,构成了新股限售股。这类限售股目前已经占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数,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现。新股上市后,新股限售股于解除限售前历年获得的送转股也构成了限售股。
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机构配售股和增发股。机构配售股是指IPO的时候,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投资人获得的股票,这部分需要锁定3个月到半年,然后才可以上市交易。增发股类似机构配售股,是指定向增发后的股票,需要锁定1年,然后才可以上市交易。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Ⅷ 股票发行前的限售股解禁时股价低于发行价是否可以流通
限售股解禁类型有这么几种: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规定,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后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流通了。 就是人们说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说就是原来不允许上市交易的股票现在开始在市场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场上股票的供应量,必然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国家允许它循序渐进的进行。
2、IPO限售股,股改以后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也需要锁定一段时间后才能流通,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就是这样。
3、增发限售,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新股,也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应该是IPO发行的时候向特定投资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会增加该股的流通盘(流通股股数),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个比喻,就是原来一杯水够浇花了,现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够。
但这个还要看两个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态。如果股票价格已经很高,那么这批上市限售股被卖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头力量增强;相反,如果这些持有者认为后市还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于变现,那么继续持有就对该股价格没有直接影响。
2、主力的心态。如果主力前期已经获利了解,那么短期内不会考虑建仓,自然此股近期不会有所作为;相反,如果主力还握有相当的筹码,或者处在建仓的阶段,反而会借助这10%的新增流通股摊低成本。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想知道真实动向,一个限售股上市是不能下定论的。
那么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坏?
所谓限售股,是指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为流通股本(国企股、法人股),虽在股改后获得流通权,但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上市流通或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票。除了股改限售股之外,目前还有IPO限售股、增发限售股以及配售股等几种常见的限售股。至于限售股解禁后对股市是何影响,这不可一概而论,需视不同个股具体研究。
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
首先就是股改限售股解禁,也就是股民口中常说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讲就是原来非流通股,现在可以流通交易了。这无疑会增加市面上该只股票的供应量,从而对股价形成一定的冲击。所以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只允许它循序渐进的开展,并且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对于IPO限售股和增发限售股,都要求锁定一段时间(如一年)才能交易的。一般来说限售股解禁都会导致股价下跌,但也不排除某些股票依然维持强势,没有减持现象,这样的话股价基本会保持强势整理。具体是利好还是利空,需结合大股东的类型、业绩状况以及有无套现、增持计划等因素共同研判。
限售股解禁真的会让股价下跌吗?
按照一般的想法,限售股解禁了,这些股票就可能在市场上卖出,从而导致股票下跌。但通过数据的统计,我发现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根据限售股解禁的数量、解禁的类别不同,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的统计样本是2016年2月20日到2017年2月20日之间,1年的解禁股,剔除掉解禁时停牌的,数量是1469只。来看一下它们解禁之后的一周和一个月的涨跌幅。分析涨跌幅的时候,不能用绝对涨跌幅,因为大盘整体好的时候肯定涨得好,整体不好的时候肯定跌得多,所以要用和大盘相比的超额收益,就是用解禁股的涨跌幅减去大盘指数同期间的涨跌幅。我采用的大盘指数是中证500指数。
结论1:解禁比例高的股票表现更差,占比高不高,我用的指标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就是本次解禁股的数量/解禁前流通股的数量。
统计的结果是这样的限制股解禁后股占流通股比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达到10%是一个分水岭,比例低于10%的,影响不大,解禁后一周和一个月跑输跑赢大盘的大概率基本都在50%附近,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也在零附近。比例高于10%的,有一定影响,跑输大盘的概率基本在55%-60%之间,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也在-1%至-2%左右。
所以,如果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10%,对股价还是会有负面影响的。我统计的1469只解禁股里,超过10%的有584只,占比40%。
结论2:定向增发解禁股表现更差。
上面介绍了解禁股的类型,有IPO股东解禁的,有定向增发解禁的,还有股权激励解禁的。其中股权激励解禁的一般比例都比较小,没什么影响,占比能超过10%的,基本就是IPO股东解禁和定向增发解禁。
IPO股东解禁的话,要看原始股东的意图,有些股东就是为了上市套现,那么解禁后就愿意卖出。有些股东想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那就不一定卖。
定向增发解禁的话,通常这些机构,比如定增基金,都是贪图定增时候的折扣,目的就是解禁后卖出,所以有很强的卖出动力。另外不要觉得有的股票跌破了定增价,机构浮亏着就不会卖。事实上,当定增基金封闭期结束的时候,基金经理需要变现,所以通常会一揽子卖掉股票,并不考虑哪个浮亏哪个浮盈。对参与定增的机构来说,看的是整个组合的盈利,而不是单只股票的盈亏,千万别想多了。
从减持动机来看,显然定向增发解禁股更强,统计的数据也支持这个结论。从解禁后一周和一个月的超额收益来看,IPO股东解禁的略微跑输大盘,而定向增发解禁的则是显著跑输大盘。
限售股解禁股收益对比
3、怎么应对解禁事件?
概括一下上面的分析,结论就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10%的定向增发解禁股,在解禁后1个月跑输大盘的概率较大。当然,不一定每一次、每一只都跑输,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这是个负收益事件,如果你长期去做,一定会吃亏的,所以应该回避。
对于其他情况的解禁股,从统计上来看影响到不大,倒不用太担心。